陕西人的面,乾坤之大,能串通古今。面团一甩,是八百里秦川,再一扯,能看见十三朝豪情。
正所谓,盛一勺古长安的水,和一团面粉精工细作。水入银面,七分擀成了劲道,三分给了滚烫的油泼辣子。
![]()
《白鹿原》
一捧面粉在老秦人的奇妙双手中,变化出的花样之多,足以让人惊叹。从泡馍到夹馍,从油泼面到臊子面,馍和面条平分秋色。
陕西全省到底有多少种面条?大概没几个人能说清。从关中到陕北、陕南,各个地区又因为自然、历史等因素,人们有着不同的吃面条绝活。![]()
麦香跨越山河阻隔,一碗陕西面是不会错过宁波人的日常,大大小小的陕西面馆如今已开得不计其数,还带来了一个让人很难叫的字“biang”...不妨先从镇海这家小馆子开始,打开一顿真正的碳水体验。
![]()
裤带面、臊子面、拌面、扯面、捞面、削筋面、酸汤面、一口香面面面面......老陕对着一碗面条,总有着一股“额爱你”的强烈情感。光是面的种类就足以让食客们开始“晕碳”。![]()
陕西面馆里的饭桌上还会多放一个放蒜的篓子。当你给老板说多加一份臊子,老板会记在账上;当你多加点葱,老板会有点舍不得。
但当你对老板喊拿点蒜时,就如同称赞他的面条很地道一样,他会像拿出宝贝那般掏出一轱辘蒜,爽快地说:“给,这是咱刚进哈滴新蒜!”
![]()
无论选哪种,干拌总是最受欢迎的吃法。老陕爱面条里厚重的麦香,一碗简单利落的干拌面被咥(吃)出了万般花样。
![]()
首当其冲的必须得是油泼扯面。热油浇上,滤过辣椒面,滋滋作响,热油继续下浸,面条又被烫了一遍,更深层次的麦香被激发出来,宽大筋道的面条,挂着油泼辣子的香气,直接上头。
想要获得更为筋道的口感,一碗削筋面得试试。配上香香的炸酱,削筋面天生的韧性让每一口咀嚼都充满力量感,在牙齿咬合的瞬间能感受到面的弹性。
麻酱凉皮的味型更加丰富,芝麻酱混合着辣椒油的滋味,渗透在凉皮的整面上,醇厚与爽滑的口感交织,在一众粗犷的面中略显“小清新”。
酥香的肥瘦肉夹馍作为碳水拼图中的最后一块,为这顿面食之旅划上了句号。必须得是肥瘦相间的肉,才能透出那股子油香来,与白面馍的组合堪称王炸。
咥了面、吃了蒜、喝了汤,饥饿的肠胃瞬间就恢复了。用一顿顶饱的面食作为旧年探店的结尾,馋佬饿么在这里祝福屏幕前的每一位“馋佬”们,新的一年,胃口大开,多吃不胖,阖家幸福。![]()
![]()
27年镇海牛味馆!本地食客才知道,一根牛骨头比拳头还大...![]()
95年开业的鼓楼老饭店!曾经风靡一时,如今依旧每天等位...![]()
二十年老店!老板把40公里外的海鲜,拉到宁波市区来了...
本文推送的都是作者亲身体验后撰写的原创文章;推送此文,只是分享作者当时的主观感受,绝非代表客观或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