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著名寺院与石窟简介

文化   2024-11-02 00:01   甘肃  

佛教在甘肃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创建了众多寺院,据2007年底统计,甘肃省现有佛教活动场所825处,其中历史悠久、建筑独特、影响较大佛教寺院主要有:

一、藏传佛教的寺院

(一)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卜楞寺全名为“尕旦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旗委琅”,简称“拉章扎西旗”。拉卜楞是藏语“拉章”的音译,意为“喇嘛的住所”。又因拉卜楞寺主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曾学经于拉萨哲蚌寺扎西部莽扎仓,并出任过该扎仓之堪布,故康藏地方的藏族群众习惯将扎西旗寺称为“安多扎西部莽”,意为“安多地区的吉祥多门院”。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创建人是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华秀·俄项宗哲。拉卜楞寺是拉萨以外喇嘛教最高学府。

拉卜楞寺的建筑按用途可分为大经堂、佛殿、囊欠、僧舍和其他五类,从建寺开始到1949年前,拉卜楞寺先后建有大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7层楼1座,6层楼的1座,4层楼的4座、3层楼的8座、2层楼9座;鎏金铜瓦顶楼2座,绿色琉璃瓦顶楼2座。有嘉木样大师及各大囊欠的藏式楼房31座,各囊欠活佛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厨房6处,印经院1处,讲经院两处,嘉木样大师别墅2处,轮经房500多间,普通僧舍500多院,还有塔及牌坊等建筑物,占地约66.7万平方米。按建筑风格可分为藏式宫殿式、藏式和古典式混合型三种;按其结构可分为石木和土木两种,经堂、佛殿等建筑采用石木结构,即外石内木,墙垣外部青灰色石英砂岩凿成方块叠砌的,表面刷以红色或黄色泥土,佛殿外墙一律是红色的;学院经堂和活佛囊欠外墙,除供油黄财神的经堂和在西藏任过堪布的活佛囊欠是黄色的以外,其余都是红色的。大经堂是拉卜楞寺的主要建筑之一,其前殿楼为大屋顶式建筑,顶脊装有宝瓶、法轮等装饰物,楼上供有藏王松赞干布像;楼上的前廊是寺主嘉木样大师和寺院四大色赤、八大堪布、十八囊欠活佛每年正月和七月举行法会时观会的坐席。正殿和前殿之间的庭园是闻思学院学僧们辩经和考取学位的场所。正殿是全院学僧们诵经的地方,正殿上首有专为寺主大活佛嘉木样和拉卜楞寺院所属六大学院总院长——磋经堪布设置的两个位置,讲经时,磋经堪布坐在前座,嘉木样大师坐在后座。佛座两旁各供佛像十多尊,并有经厨,贮有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卷。经堂地上是僧众诵经的氆氇坐。经堂顶篷缀有蟒龙袍图案的缎冥,悬挂五彩幢幡宝盖,四壁彩绘各种显密佛画;正殿之后,还有本寺护法神殿,供有本寺的护法神和该寺寺主历世嘉木样活佛的舍利塔以及为创建拉卜楞立有功劳黄河南蒙旗亲王夫妇和其他活佛的舍利灵塔。正殿西侧的大厨房内有直径三米多的铁锅一口,可盛八十桶水,据说这口大锅可供三千多僧众就餐。藏经楼有高达4米~5米的藏书架,藏有藏文经典、文法、藏史、历法、音乐、哲学、美术等书籍,达6万多卷。每年中国农历的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四次大型法会,届时有众多藏、蒙、土、汉等各族佛教信徒前来瞻仰礼拜。拉卜楞寺不仅是藏传佛教宗教中心,也是藏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如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人大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第六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所言:“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曾经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边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佛经学业久负盛名。就其建筑而言,别具风格,是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珍品。”[3]198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拉卜楞寺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的嘉木样活佛转世系统、政教合一的组织制度、经法教育制度、佛学研究成果、建筑艺术等都颇具特色,是佛教中国化、族际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不仅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拉卜楞的扎仓(学院)就是格鲁派几大名寺中最大的,且在我国佛教及其文化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甘肃作为寺院所在地,我们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这颗文化珍宝,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全力推介。

(二)禅定寺

禅定寺藏语称为“甘丹谢珠林”,意为“兜率论修禅定隆盛寺”,该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创建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59)原为萨迦派寺院,1459年仁钦伦布改宗格鲁派后,该寺随之改为现今的寺名。

1459年之前史料记载都称该寺为“安多卓尼大寺”,它原是宁玛派寺院,藏历木虎年(1254)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大师赴京途经此地时,把他的得意弟子格西喜饶益西弘法留在此,之后,喜饶益西弘法将这座宁玛派小寺改为萨迦派寺院,并委任当地部落首领些地为寺主。明天顺三年(1459),卓尼第二代土司的弟弟仁钦伦布从西藏返回卓尼后,弘传格鲁派教义,该寺随之改宗格鲁派,寺名亦改为“葛丹谢周林”,汉译为“兜率论修寺”,并任法台。康熙五十二年(1710)该寺法台阿旺赤烈嘉措随其兄进京觐见康熙帝,被册封为“崇梵净觉禅师”,敕赐“禅定寺”匾额,禅定寺由此而得名。该寺有参尼、居巴、撒里瓦和歉巴等四大扎仓,其管理机构分为戴、喇、西松三部分,“戴”是曾官衙门;“喇”是法台喇嘛;“西松”是尚属组织。寺内有伊力仓、玛尔当仓、古雅仓、德哇仓和嘉当仓五大活佛。僧人最多时达到3 000余人。1928年该寺毁于战火,闻名于世的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印版随之被毁。1932年在土司杨积庆的主持下重修,历时四年竣工,但规模远小于原寺。20世纪60年代被拆毁,1979年后落实宗教政策重修。

(三)甘加白石崖寺

甘加白石崖寺全称为“甘加白石崖寺桑俄门吉林”,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境内,建寺年代较远,没有可靠的资料,据传该寺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由甘加班智达现建无柱佛殿,随后陆续建成了参尼扎仓、大经堂等,僧人最多时达700余人。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寺内原有自显的藏文“噶”字、佛像、坛城等,17世纪时成为拉卜楞的属寺。

白石崖寺主为女活佛日仓,亦称“卡卓玛”,意为“空行母”,她是甘肃省境内唯一的女性活佛,拉卜楞寺内建有她的昂欠,寺内大法会时设有她的佛位。第一世光日仓·洛桑曲卓生于康区,到安多地区后,在青海夏琼寺和塔尔寺做善事。第二世光日仓·洛桑卓玛甘加人,她们两位都得到第二世嘉木样的密宗灌顶、教授。第四世光日仓·仁增卓玛,从嘉木样和德哇仓两位大师闻法。第五世光日仓·贝丹旺姆,1892年生于青海省循化道帷,5岁坐床,聆听嘉木样等诸位大师传授经教。第六世光日仓·尕藏达木曲卓玛,1936年生于青海省同仁,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认定其为上世活佛的转世灵童,7岁时迎进寺院坐床,受沙弥尼戒,拉卜楞寺院的下续部学院的毕桑嘉措和俄仁·巴青热加错两人担任她的经师。1958年遵照经师的吩咐奉还戒律,参加工作,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甘肃省佛教协会理事。白石崖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79年后经落实宗教政策重建了大经堂及僧舍等。

(四)西仓寺

西仓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藏语称为“噶丹曲科林”,汉文意为“具喜法轮州”,该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西仓乡,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后寺院所属部落将其献给第三世嘉木样,此后该寺成为拉卜楞的子寺,寺院及其所属部落事务都由拉卜楞寺管理,第三世嘉木样、第三世德哇仓及华日活佛、贡却坚赞等都曾任过西仓赤哇,即法台。西仓寺的各扎仓学制及节日法会和拉卜楞寺大同小异。经过历年扩建,到20世纪50年代初,该寺建有闻思、续部上、喜金刚、时论金刚、医药等六大学院,此外,还建有大小经堂、佛殿、护法神殿14座,寺僧最多时达500余人。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2年经落实宗教政策重建有大经堂、护法神殿、僧舍己闻思院等。

(五)天堂寺

天堂寺是藏传佛教寺院,位于甘肃省天祝县天堂乡,前身是唐宪宗(806—820)时所建的藏族苯教寺院,称为“阳庄寺”。元至元二十年(1360)西藏噶举派活佛噶玛若贝多吉进京路过此地,在寺前面的平地上建造了镇龙塔一百零八座,遂得名“乔典堂”,意为“宝塔滩”,“乔典堂”汉文音译为“朝天堂”,该寺由此得名沿用至今。噶玛大师建塔后寺院由萨迦派该宗为噶举派。清顺治四年(1647)青海东科尔呼图克图四世多居嘉措做该寺主持期间重建后,该寺改宗格鲁派。清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进京路过此地,赐该寺名为“扎西达吉林”,汉语意为“广慧寺”。

天堂寺自创建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间多次毁于战火,经数次重建后,据1956年统计,该寺占地10平方千米,各种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昂欠17座,僧舍300多院,共4000多间。寺内塑有以舍利佛骨为内脏的释迦牟尼报身佛像、萨迦时代的弥勒佛、无量寿佛,装有迦叶尊者手指的古塔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诸多塑像、雕刻、壁画、经典、法器等。寺内分设文学和时轮金刚两大学院,分别开设显宗五部经典和密宗学科,有一套完整的修业、升级、考辩及学位评定制度,先后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僧徒最多时达800余人。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0年经落实宗教政策重建了经堂、佛殿、僧舍等。

(六)马蹄寺

马蹄寺亦称“普光寺”,是藏传佛教寺院,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该寺内的马蹄殿青石板上有两个明显的马蹄印迹,传说是天马下界时留下的,该寺因此而得名。该寺原为汉传佛教寺院,随着佛教在该地域传播发展演变,逐渐改宗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马蹄寺的寺院原为藏族十四族部落所建并供养,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曾到该寺弘法,其建筑规模宏大,鼎盛时期曾拥有北寺、南寺、千佛洞三处建筑群,僧人达1 000余人。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6年经落实宗教政策重新修复,现有经堂合僧舍,尚存有康熙帝所赐的马鞍。

二、汉传佛教寺院

甘肃省最早的汉传佛教寺是在河西传教的梵僧建立的精舍,他们在此从事佛教传播和经典翻译活动。据史料记载甘肃最早建的佛寺是汉永平十二年(68)在成州建立的崖摩佛殿。创始于西晋初年的炳灵寺石窟、前秦时期的敦煌莫高窟、西秦时期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是甘肃早期高僧活动的大禅林。到十六国时期,在甘肃建国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西秦等政权争相尊奉西域来的高僧等为国师,为其建立寺院或石窟加以供养,以致到北魏时期建于甘肃境内的石窟规模宏大不可胜数,隋唐时期甘肃汉传佛教寺院遍及省内各地,元明清时期也相继建立了为数不少的寺院,其中历史悠久、建筑独特、影响较大的汉传佛教寺院主要有:

(一)大佛寺

大佛寺是甘肃汉传佛教寺院,原名“迦叶如来寺”,俗称“大佛寺”或“睡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明清两朝曾多次修葺,原寺规模较大,现在仅存前面三间小门,中间大殿和后面一个翠塔楼。

大佛殿是该寺的主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两层阁楼,以青瓦为顶,具有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建筑艺术风格。殿宇高20.2米,宽48.3米,进深24.5米,占地面积1 770平方米。殿内存有神态各异的彩塑佛像31尊,佛坛上塑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高35米,肩宽7米,每个手指长4.45米,佛像右手枕于头下,左手置于大腿之侧,胸前有一个斗大的“畚”字形的“吉祥云海”。

大佛殿后面是万圣殿、藏经殿和弥陀千佛塔。藏经殿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佛经,其中《大明三藏圣教北藏》是明正统五年木雕官版印刷,是全国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木雕绝版“北藏”经,另藏有明代手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552卷,这些藏品具有极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二)西来寺

西来寺是甘肃汉传佛教寺院,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始建于隋代,经明清时期多次重修扩建后,占地面积为18 409.2平方米。寺内最早的建筑是佛教精舍。清康熙年间,有一名郎法·阿扎木苏高僧住寺,因护寺和治西域有功,康熙帝赐其释号为“普觉静修国师”,并赐以敕书和银印以及红字藏文经108部,令其统管甘州(今张掖)藏汉僧众,康熙五十一年将精舍改称“西来寺”,沿用至今。1940年战乱时受损。1985年经落实宗教政策重新修复,现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和藏经楼等建筑。

(三)圣容寺

圣容寺俗称“大寺庙”,是甘肃汉传佛教寺院,位于甘肃省民勤县境内西南隅,原址位于城东北隅,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949年前曾多次修葺。其大雄宝殿采用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宽5间,进深3间,当心间5朵斗拱,其余间各施斗拱3间,殿内顶棚做成船底式样,用方格制成天花板。后殿面宽3间,进深3间,为硬山顶。藏经阁为两层楼,上下面宽都是3间,是重檐悬山顶。观音堂、韦驮殿及配殿造型古朴。

三、著名石窟

(一)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东南鸣沙山东麓,是世界著名的佛教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等朝代开凿,共建有492洞,塑像2 450尊,壁画45 000平方米,总长达30千米,该石窟是由雕塑、壁画、图案、古建筑构成的具有极高艺术和学术价值的珍品。

莫高窟现存石窟中最早的石窟是北凉时期建造的268、272和275等3个洞窟;彩塑弥勒菩萨、弥勒佛和佛生本故事和佛传故事壁画,主要集中在275窟,其代表作品为释迦牟尼降生净饭王家为达悉王子时再王城四门游观的壁画。北魏、西魏、北周的28个洞窟壁画,题材以说法图和佛生本故事为主,其中以254窟的《摩诃萨陲本生》、257窟的《修凡鹿王本生》和428窟的《须大拿太子本生》为代表。隋代建有80多个石窟,石窟中的壁画在继承北朝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把经变画和故事画都移到了石窟顶部,四面的壁画除开龛造佛之外,多用于绘千佛,其笔画内容仍以经变、飞天、供养人等重禅行的北朝佛教壁画的传说为主要内容,但出现了弥勒变和阿弥陀净土变等南朝佛教重义的内容,体现了隋朝“禅义均弘”的佛教思想。唐代,莫高窟出现了上千个石窟,号称千佛洞,现存唐代石窟有235个,其壁画题材以经变为主,其中以“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净土变”和“弥勒净土变”内容居多,以220窟为代表生动地表现了大乘教派教义主旨。五代、宋、西夏到元代,虽有新的石窟开凿但在规模和内容方面都无法与唐代相比。五代时期,以重修莫高窟洞窟为主,多数造像和壁画因袭前代内容和形式,其代表作是61窟的大型壁画《五台山图》,为研究五代时期的佛教史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北宋洞窟现存40多个,洞窟形制沿袭前代,壁画题材以大幅经变画为主,其代表作是16窟的《八大灵塔变》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变》。西夏洞窟77个,造像和壁画早期承袭沙州归义军曹氏石窟艺术传统,中期糅合了高昌回鹘佛教艺术,晚期吸收了藏传佛教艺术,形成了具有西夏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现存元代石窟27个,其中新开凿8个,其余为重修的,主要特点是在西夏佛教文化基础上,大量吸收藏传佛教的内容和形式,其代表作是465窟,壁画所反映的是藏传佛教信仰内容。元代之后因多种社会历史因素导致莫高窟壁画处于沉寂状态。

宋代景佑年间,因西夏占领敦煌,莫高窟和尚在逃难之前,用泥土把不便带走的经文、文书、绢画、法器等都封闭在一个洞窟的密室中存放了900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下寺住持道士王圆箓在清除洞窟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这个藏经洞,洞里藏有从4世纪到10世纪近10个朝代的各种历史文书、文物6万多件,其中主要是佛经写本,除汉文写本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字的写本。此外还有雕版印刷、绢画、刺绣佛像、买卖契约、文学、历史、医学、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而唐咸通九年(868)的一卷刻本经卷反映了我国唐代刻板印刷术,属于稀世珍宝。从1907年到1925年期间,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沙俄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美国的华尔纳等人,听到石窟宝藏传说后,先后到敦煌用收买和欺诈的手段从王圆禄道士肆意盗窃,如斯坦因一次就掠走写本、文物29大箱,鄂登堡掠走的写本近万卷,经过多次的抢劫盗掠,最后仅剩下文书万余卷。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在敦煌建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多次对莫高窟进行修葺。

(二)天水麦积山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是甘肃省境内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境内,因其山形似麦垛,故得名。麦积山石窟创建年代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凿的,初名“无忧寺”,后称为“石岩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令建塔敕藏佛骨舍利。遂在麦积山顶建起了舍利塔一座,寺院敕命为“净念寺”。此后,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都添造了大量的塑像,形成今日规模。


麦积山现存194个窟龛,7 200多身大小泥塑、石刻造像,1 300多平方米的壁画。因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地震导致石窟分为东西两窟。东窟现存54个窟龛,其中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牛儿堂、中七佛阁最为精美。西窟,在陡峭的悬崖上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其中以121窟、123窟、127窟、165窟及84窟等为代表作。新中国建立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多次对该石窟进行修缮,1961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甘肃省成立了麦积山文物研究所,承担石窟维护和文物整理研究。

(三)东千佛洞

安西东千佛洞是甘肃省境内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境内,开凿于西夏时期,石窟内容以表现佛教密宗为主,兼有显宗。东千佛洞现存大小洞窟共23个,其中西夏时期洞窟3个,元、清代的洞窟有5个。该石窟群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有9窟,分上下两层,上层6窟,现存有壁画、塑像3个,下层3窟。西崖14窟,分上下两层,上层8窟,下层6窟,现存壁画、塑像5个洞窟,其中上层3个,下层2个。其中第5窟是其代表作,该窟西壁的高僧说法图,南壁的文殊变、八臂观音曼陀罗、如意轮观音曼陀罗,东壁的菩萨曼陀罗和佛坛口的束腰四臂观音莲花座表现的是密宗内容,而涅槃便、骑狮文殊等则表现的是显宗内容,说明此时期甘肃佛教受藏传佛教宁玛派影响,体现了西夏时期甘肃佛教既修显宗,又修密宗的特征。

(四)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石窟是甘肃省境内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始建于东晋十六国的后秦时期,经过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元等历代连续开凿修建而成。该石窟保存最好的是拉梢寺,又称为“大佛崖”,是在一块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的释迦牟尼像,高达40多米,佛座是莲花座,莲瓣的间层对称排列有狮、鹿、象等,姿态或坐或站。壁画约占拉梢寺崖面的2/3左右,保存了大量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来源:星星网

微美甘肃
文化、历史、美食探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