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美玉——马衔山玉料

文化   2024-11-21 00:01   甘肃  

2024年6月底7月初,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组织调研马衔山玉料,目的是厘清历史上与近现代马衔山玉料的开采与运输情况。
调研组成员有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会长于明、副会长吴剑雷,理事韩大凯和会员夏惠杰、 夏跃生,以及甘肃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王志钟。

1

马衔山玉料概况

马衔山(又称马唧山、马寒山)  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和榆中县的交界处,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马衔山玉料分山料与水料。“水料”是马衔山人对河中玉料的称谓。这种玉料在新疆称“子料”,在辽宁岫岩称为“河磨玉”,新西兰称 “河料”。入乡随俗,我们也称马衔山河中玉料为水料。
马衔山山料玉矿“位于峡口镇政府北约9000米处马衔山脉南部余脉,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16”、北纬35°39'8”。”[1] 该玉矿所在山脊脊背较狭窄,呈长条形,与其他山脉相连,两侧临沟,一侧沟称漆家沟, 另一侧沟名峡口河沟。
玉矿坐落于玉石山面向漆家沟方向,分主玉矿和次玉矿,主玉矿位于东南向,距山顶约 50米,露头部分长约30米,高约15 米,500平方米左右(见图一)。

临洮玉石山主玉矿
次玉矿位于山顶,面积约数十平方米,矿脉可能与主玉矿相连
次玉矿
马衔山水料产于玉石山两侧沟底河流中。一条是漆家沟底下的沙沟河,这条河起点是玉石山东南坡,途经包家湾、漆家梁、漆家大湾等地, 另一条是流经峡口沟的峡口河,起点是玉石山西北坡,途经茨泉子、上王家村、下王家村、罗家庄、深沟门等 地。两条河在下游汇入大碧河,流入洮河。
马衔山“玉石主要矿物为透闪石,透闪石主要呈针柱状、纤维状形态,玉石结构主要呈针柱状—纤维状 交织结构和纤维状—毛毡状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主要为透辉石,其红外光谱与标准透闪石谱图基本一致,属透闪石质玉”。[2]
马衔山玉料颜色以青绿为主,并有浅绿、黄绿、黄白、黄等颜色,多数有灰白色风化现象,水料通常伴有黄灰色皮壳,皮壳厚薄不 等(见图三)。
 图三

2

马衔山玉料的开采

目前所见的马衔山山料玉矿有明显的开采痕迹,“开采主要沿玉石山群大理岩和后期花岗岩的接触带附近展开,大理岩可见明显的蛇纹石化,有3个不同采矿层位,部分层位可以见到较多的蛇纹石质玉石,其中下部层位的开采规模最大。”[3]

     马衔山玉矿开采年代久远,经与出土器物比对,多数学者认为马衔山玉料与齐家文化玉器所用玉料最为接近,认为此玉矿是齐家文化玉器的玉料重要来源。“齐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 上游地区、范围覆盖甘肃、宁夏、青 海、内蒙古等4省区,时间跨度大约在公元前2200~前1600年。”“在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内,尤其是青海、甘肃一带,数量繁多、质量精美的齐家文化玉器陆续出土,在齐家文化玉器的重要性开始被重新认识;进一步的考古学研究初步得出,马衔山玉矿的玉料可能是齐家文化玉器玉料的重要来源”[4]。调研组所见矿区已无任何古代采矿痕迹,可能被后期的采挖活动所破坏。

     齐家文化之后,商至汉代时期, 甘青地区仍是中国玉料的主要来源地,但是否包含马衔山玉料,尚无确凿证据。调研组认为,汉代玉衣的颜色质地肉眼看起来与马衔山玉料相像,最终结论有待进一步考证[S] (图四)。

通长172厘米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妻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

     
清代文献明确记载马衔山玉料的开采。道光时期诗人叶沣在《兰州竹枝词》中描述琢玉铺:“玉器挑竿一手持,带钩扳指佩环垂。老山玉杂新山玉,狄道石兼玛纳斯。”狄道州即今临洮县,据《狄道州志》载:“马啣山在州北九十里,俗误为寒山,绵 亘数百里。盛夏有雪。物产最富,尤多玉”[6]。清人吴镇《马衔山玉篇》 云:“马衔古时生古玉。”[7]

     兰州地方志也记载了马衔山出玉情况。“马啣山玉石《甘宁青新四省矿产资源》(1950年)记载:马唧山阳祁家,每当山洪暴发时,由水冲出大块玉石颇多,可知玉石产于马啣山中。玉为黄绿色,质地细腻,常与极细的白色石英岩结合一起。”如下图。



以上文献表明,清代开采过马衔山玉料,其他时期马衔山玉料的开采要通过实物对比来确定。

     此次调研小组对马衔山的玉料 开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山料开采的认识
许多学者认为,齐家文化玉料来源于马衔山附近的几条河道的水料。这次调研对马衔山水料进行详细考察,对马衔山山料的开采时间有了全新认识,我们认为,齐家文化时期就开采了山料。

     玉石山山顶,海拔约3000米, 是附近较高的一座山,挺拔兀立,抬头望去,与天空接近。从山顶向下看,离东西两侧的沟底150~200米左右。沟底有水源,两边坡地,林木茂密,现在封山育林围了起来。此地既不缺水,也不缺木材,这是古代开采山料的基本条件。古人开采山料的基本方法是先准备好木材和水,运到玉矿附近,然后找到玉矿矿石之间的裂隙,将木材插进裂隙点燃,待木材烧到一定温度,对其浇水,温度的瞬间变化使得玉料炸裂,如是再三,通过适当的工具就可取出玉料。目前, 玉石山的山顶玉石矿虽已看不出古人 开采玉矿的原始痕迹,但我们认为,新石器晚期的齐家文化时期(公元 前2200~前1600年),具备开采山料的能力与条件。对马衔山玉料的开采,是从山顶的山料开始的,理由有二:

一是此地绝对海拔3000米左右,但相对海拔不高。此次考察的停车点到主玉矿,相差海拔百余米, 即便是从两侧的沟底算起,也就是在 150~200米的海拔高差。这一海拔高度既不高寒,缺也不氧,便于采玉人作业,加之采玉工具容易获得,可谓玉矿开采条件优良。

二是开采玉石山山顶玉料与新 石器时期古人用玉通天的理念完全一致。新石器时期古人用玉的基本目的就是与天沟通、与神沟通,以达到知晓未来、祈福平安的目的。马衔山的玉料长在玉石山山顶离天最近的地方,是古人认为最好的通天材料, 他们将这些玉料开采下来做出器物,成为巫术活动中通天的工具。因材,调研小组认为,齐家文化时期玉器最初使用的玉料,是马衔山地区的山料[9](图五)。

齐家文化玉壁。直径17.3、孔径5.9厘米,甘肃省静宁县深沟乡晨光梁出土 ,静宁县博物馆藏

(二)水料开采的认识
     马衔山水料产于漆家沟底的沙沟河和峡口河,两条河所产的水料质量不完全一致。大致说来,峡口河所产水料质量高于沙沟河所产水料质量,原因大概是玉石山朝东南方向漆家沟的原生矿玉料质量逊于朝西北方向峡口河方向原生矿玉料的质量。

      马衔山水料开采方法主要是捡拾,一年之中主要有两个时段适合捡拾:
      一是在山洪暴发时捡拾。文献记载:“每当山洪暴发时,由水冲出大块 玉石颇多。”[10]就是说,每年山洪爆发,河道中会出现大量水料。调研中得到的信息也的确如此。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过去有人认为,山洪爆发后,或上游水料顺流而下,或洪水将河底原有的水料冲刷出来。在认真调研、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调研组得出了新结论。

      马衔山玉石山的山料在变成水料过程中,经地质运动破碎成小块,沿两侧沟向下散落,经暴雨洪水作用, 不断向下游滚动,在这一过程中山料慢慢滚圆变成水料。由于每年洪水程度不同,导致水料散落的面积不同, 洪水大时,水料散落的面积就大些。经过千百万年的滚动,两条沟散布着大量水料,河道只是大面积散落玉料区域中的一小部分区域。河道两侧的土丘,被大面积黄土覆盖,这些黄土里会有大量的马衔山水料。据此,调 研小组认为,河水泛滥时,导致两岸岸壁坍塌,岸边泥土流到河中,夹杂在黄土中的水料也就显露出来(图六)。

洪水泛滥,沙沟河和峡口河河道两岸坍塌,岸边泥土流到河中,夹杂在黄土中的水料也就显露出来


二是在春季捡拾。拾玉人说,春季的时候也是捡拾水料的好时机,经调研小组实地调查,认为冬春之交, 随着气候转暖,冻土层的开化,河壁崩塌,会有少量玉石散落河中,也是 捡拾水料的时机。

岸壁坍塌的状态很明

近年,政府封山育林,改良水文 地质条件,使得气候环境明显改善, 已多年未发大洪水,以致河中很少再有水料产出,很多拾玉人不再以此为业而另谋生路。

3

马衔山玉料的流通


马衔山玉料的流通,对玉文化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齐家文化时期,马衔山玉料已能范围覆盖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 对齐家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清代,马衔山玉料的流通范围 广。甘肃兰州出现专门经营玉器的玉石巷,“玉石巷是条很短的东西走向的小巷,西至辕门,与金石巷相对,东至黄家园。此巷虽短,却是琢磨玉器作坊的集中地,遂得名玉石巷。清代至民国初年,小巷南北两侧各有五六个铺面,都是琢玉作坊。主要磨制扳指、镯子、帽顶、帽花子、鼻烟 壶、扇坠子、烟嘴子、大烟枪嘴子等实用性玉器,市场需求量大。因为需求量极少的缘故,不生产工艺复杂、 观赏性强的玉器。但是,工匠们无不精选用料,细致琢磨,使之润滑平整,抛光晶亮,给人以温润柔和,嫩如婴肤的感觉。”[11]琢玉铺通常“有一架土车床:木架上装置圆盘形刀具,以皮条牵引,脚踏木板,使之圆转,玉石匠持玉料,逼进刀刃,开出玉坯,再以砂轮打磨成器,如镯子、扳指等。扳指最初佩戴在手指上,拉弓射箭时借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后来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时髦的饰品,富贵之人争相以贵重材质制作扳指, 攀比炫耀。”[12]民国初,兰州玉石巷北建官银钱局,门开辕门街,巷北琢玉铺消失,巷南琢玉铺持续到20 世纪40年代末。
兰州琢玉铺所用玉料来自何方? 地方志学者指出大抵是马衔山玉料与新疆玛纳斯碧玉,说明马衔山玉料是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玉料的重要来源[13]。
20世纪90年代,马衔山玉料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日增。在这种情况下,玉器行业需要大量玉料,满足社会的玉器产品需求,而新疆玉料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 玉料商走遍全中国、全世界发掘玉料,辽宁老黄玉、青海玉、韩料及俄 料等就是在这一时期进入玉器原料市场的,马衔山玉料也不例外。
进入玉料市场初期,马衔山玉料数量较少,主要流通在上海地区,少量进入苏州地区。玉料多是高品质的黄玉,得到玉器行业的高度认可。但玉料商不希望买家知道太多,只说玉料来自西北,因而上海地区的买家将其称为“西北料”。
我们调研了马衔山水料拾玉人秦玉平先生。秦玉平回忆,约在1998年三四月份,玉商马友祥在一位秦姓人家买走了一块300至400千克的玉料。调研组遂通过秦玉平找到卖玉料的秦家亲戚文连生,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文连生讲,玉料是秦志录老先生留下来的。秦志录出生于1900年前后,在今临洮县新添镇三十里墩村开了家榨油作坊(后在划分农村阶级成分时,秦志录据此被定为地主成分)。他有9个儿子,九子秦秉江出生于1940年左右。秦志录后来与秦秉江一起生活。秦志录告诉儿子们,这块玉料是他以300块大洋、16碗大烟土买的。秦志录没说具体时间,调研小组访谈其他相关人员后推测,应在1930至1937年间。秦志录去世后, 秦秉江在老房子居住。20世纪90年代,村里集中改造,老房子拆掉,在 数百米外建造了新房,秦志录玉料随秦秉江搬到新居,放在家院门口,路人可随意观看和触摸。1998年春,玉商马友祥以9000元买下秦志录玉料。秦秉江只知道玉料到了上海。也正是看到水料值钱,秦玉平、文连生等人走上了到河中拾玉的道路。
2002或2003年前后,文连生在峡口河下游下王家村附近拾玉时,碰到卖给秦志录玉料人的后代也在拾玉。双方无意间谈及秦志录玉料,卖家后人告诉文连生,玉料就是他家先人卖给油坊老板秦志录的,秦志录花了300大洋加16碗大烟土(这和秦家后代所述一致),之后赶辆马车将玉料拉回去的。并告之玉料是在他家门口(峡口河下游下王家村附近河道里采到的(图七)。

峡口河下游下王家村附近河道的大玉料采集地点

秦志录为何花费巨资购买玉料?  调研组认为这与马衔山玉料被社会高度认可的状况有关。清穆宗同治 (1862~1874)以后,马衔山“物产最富,尤多玉”广为人知,马衔山玉料价格不菲。秦志录下血本买料,为什么没有卖出去而一直留在家中?可能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玉器行业受到影响,没人接手或者愿意接手这么贵重的玉料。
据调研组了解,秦志录料之所以低价卖出,是因为玉料外表有层厚厚的黄色皮壳,外表与石头无二。虽然秦家后人知道玉料买卖过程,但他们不了解玉料的真实情况,况且,地主成分压得秦家几十年抬不起头,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无暇顾及秦志录料。
带着这个问题,调研组赶到上海继续追寻玉料。幸运的是,终于找到了秦志录玉料,玉料的形状、大小、 重量与见过这块料的秦玉平、文连生描述一致,玉料外形呈半圆形,敦实稳重,外壳金黄。调研组所见玉料外 壳已部分剥落,内部玉肉呈黄色。这是目前所知最大最完整的马衔山水料,为我们了解马衔山玉料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实物证据(图八)。
秦志录玉料
     至此,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这次调研活动取得了圆满结果,但还有许多未尽事宜,调研小组将继续调研马衔山玉料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更多的玉料情况,为建立完整的中国玉料开采体系尽一份力。

[1][3][4]张钰岩、丘志力等:《甘肃 马衔山软玉成矿及玉料产地来源地质地

球化学特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

[2]王蕾蕾、邵晓鹏、魏学平、窦仕 臻:《甘肃“马衔山玉”的宝石学特征研 究》,《甘肃地质》2021年第1 期。

[5]图片引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卷二,第198页。

[6](清)呼延华国:《狄道州志》卷 一《山川》,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第 2 3 页 。

[7][11][12][13]邓明:《街巷旧事  城关地名掌故》,甘肃文艺出版社,2017 年,第245页。

[8][10]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兰州市自然资源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 志(第3卷)》,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240页。

[9]图片引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卷一五,第6页。




来源:《文物天地》2024年11期



微美甘肃
文化、历史、美食探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