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
从播音员到演播艺术家,闻佳是如何与演播艺术结缘的?为何对于女性作品情有独钟,又如何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历史类题材作品?本期“演播者说”,让我们一起听听闻佳对于不同题材演播作品的独特见解。
本期人物:闻 佳
闻佳(本名潘玫),女,1965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黑龙江省演播协会会长。1999年,入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小说连播研究会“优秀演播艺术家”名录;2010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人物奖。
作品主要有:《流血的仕途》《中国北斗》《中国饭碗》《闻佳读品》等。
课题组:黑龙江是演播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您是如何接触到演播艺术的?
闻佳:我们小时候一般有一个习惯——晚上6:30要听广播。一到6:30,尤其是夏天,左邻右舍都开始听。我那时候学舞蹈,就一边压着腿,一边听哈尔滨市台的李维信讲小说。
之后进到台里做新闻,文艺部那会儿也经常找我录一些文学作品。应该是1993年,有一个编辑找到我,问我能不能录一部书。这部书的名字叫《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拿回去之后我想,第一次播小说,一定要认认真真把它播好。然后我做了两方面准备:一方面,里面大部分讲述知青的生活,我就问我身边做过知青的朋友同事了解状况;还有一方面,我又转弯抹角问到谁在国外,他们现在什么状况。就这样,心里稍稍有点底,才(敢)去呈现这部作品。
此后又给了我第二部书叫《陪读夫人》,也是跟国外有关的,讲述陪孩子在国外学习的经历。这部小说还在1994年获得政府奖二等奖,然后我就特别有自信了,之后就开始做小说演播了。
2000年的时候,我们台成立了都市女性频率,有一个栏目叫《女性小说坊》。从2000年10月份起,每年、每天全部都是我一个人播小说。从书籍选择到播读、加配乐、做宣传,全都由我一人担任。就这样干了4年之后,大概也就像以前孙兆林老师那样——专职播小说了。
课题组:您关注的女性题材作品更多一些,您在选择这些作品的时候,会不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作品的人物进行诠释?
闻佳:我是很喜欢女性作品的,毕竟跟我贴得比较近,呈现起来可能更由衷一些。她们每个人身上所带着各自的气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关于萧红的作品,我们广播剧还得了“五个一工程奖”,我自己也得了“最佳女演员”的称号。在演广播剧的时候,那一段时间基本上我就是她(指角色),常常(会把角色)带到生活中。我这人比较(真)性情,所以那段时间比较投入。
其实录作品也是挺折磨的。演播武则天的时候,我觉得就有点难把控。后来我在网上找资料,作者是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出发的,既有她的霸气,还有她的柔情。我都不记得我录了多少遍了。我录一遍听一遍,不成;又录出一遍再听,还觉得有点差;再录第三遍……我想不行,不能再听了,我就去干别的;经过一宿之后,我第二天再去听,听出毛病了,然后我再去录。最后呈现的时候我还要考虑是站着播还是坐着播——它有点像舞台剧的感觉。我开始都是坐着播的,后来也试过把话筒提高,最后是站着呈现的。我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灌下来的(指录音——编者注)——我满意的作品基本都是这样——我不允许我在作品当中去“接头”。
课题组:很多人会觉得,由女性演播者演播历史题材可能会缺少一定的厚重感或者空间感,您怎么看?
闻佳:比如《流血的仕途》,最开始觉得应该男女对播好一点,因为男声人物语言多,叙述可以用女声。我们一开始的确是这样做的。一共109集,我和合作者录到27集的时候,他身体不适去做检查,我们一等再等。后来编辑说,定了播出时间,不能再等了,你自己行不行?我其实压力挺大的,尤其是里面文白相间的表达方式。我们就又从头录了一遍。里面有几场戏让我有一些崩溃,比如李斯和吕不韦最后死的时候,我哭得一塌糊涂。(经历)波折之后再投入这部小说,我就觉得我有责任要好好呈现它。
像《莫高窟的精灵》也是,里面的那些藏品很珍贵。我特别遗憾一直没去成莫高窟,我想去看一下我自己曾播过的跟真实的有没有偏差。这部书里的一个人物的爱人现在还活着,在上海,经过辗转找到我,我把《莫高窟的精灵》的碟片给她寄过去,她非常高兴。现在我们还有联系,我还对她做过采访。我觉得每部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跟自己是息息相关的。
课题组:您演播过的《青谷子》《大长今》,在后来都成了很大的IP,甚至都拍成了电视剧。单凭声音演播跟电视剧作品对比,您觉得区别是什么?
闻佳:电视剧能看到,比较直接,我们这个(演播)它只凭声音或者再靠一点自己的想象,所以对于我们演播人来说,可能难度更大一些。《青谷子》是我先录的小说,后来要拍电视剧,我到现场去看了,我很惊讶。很多演员跟我说,我们看剧本也比较麻烦,你的小说我一集一集听了,尤其有我们自己的角色的时候,我们也借鉴一下。所以我们的演播可能对他(电视剧演员塑造角色)有一定帮助,我觉得挺欣慰的。
本期策划:2014级博士 张 庆
(本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 明
本期视频、文字内容来源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演播艺术家与演播艺术发展研究》,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扶持项目《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
视频版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所有。如需转载本期内容,或单独使用视频,请将申请发至“播博汇”公邮:
bobohui2018@163.com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同仁通过正当、合规的途径,共同传播中国演播艺术!
编 辑 丨 潘 嵘
责 编 丨 许成龙
轮值学者 丨 王忆希
学术顾问 丨 曾志华
更多精彩
“播博汇”发刊词
大师小课|姚锡娟:朗诵腔=不说人话?你同意吗?
大师小课丨瞿弦和:小停顿,大文章!
大师小课丨王波:广播剧是“演”的,小说是“讲”的
播 博 汇
为学科发声 · 为专业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