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者说|陈醇:初到上海台,工资怎么给那么多?

文摘   2024-05-20 20:01   北京  

· 引 言 ·



1953年,初到上海台的陈醇主要承担报物价的日常播音工作,而当时的物价甚至决定了每月的工资。由于历史原因,那时的上海不止一个“上海台”,播音员生怕走错房间、呼错台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本期人物:陈醇

播音艺术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代表作品有《红岩》《烈火金钢》《万山红遍》等。





课题组:您是哪一年到的上海呢?

陈醇:1953年。当时上海台有三个部门,华东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联合广播电台。为什么呢?因为解放前有私营电台,解放后就合并了。我们去播音很怕走错房间,呼错台号,所以一定要看着呼。

1954年,华东区就撤销了。当时我们上海台的语言很多的,比如广东话播音、台湾话播音等等。华东区撤销的广播是我播的,撤销后就搬到北京中央台了。当时我们编辑组副组长叫蔡子民[1],他爱人叫李玲虹[2],他俩一起去的。


课题组:您到了上海之后,对这座城市有什么印象?

陈醇:我来的时候上海台已经搬到北京路2号,在外滩那儿。那时候觉得上海台比较先进,播音间也漂亮,有空调很通风,设备都很好。

  

课题组:您刚到上海台主要是做哪方面的播音工作?

陈醇:都做,不分节目。刚开始时,每天在华东台第二套报物价,小米多少钱,面粉多少钱,一尺布多少钱。据我所知,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工资一个月分两次发,每一次给你多少钱不知道,按工资分。怎么定呢?就按当天的物价来决定。

我们到上海来,发工资时都愣住了,为什么呢?在徐州的时候,好像是30多块钱,到了上海翻了一倍。我说:“发错了吧,怎么给那么多?”当时那是分地区,徐州是四类地区,南京是六类地区,上海是八类地区,上海工资水平比全国高,大概就是八类,还有没有再高的我不知道。


[1]蔡子民:1920年生于台湾彰化,1947年4月到上海,任台湾旅沪同乡会总干事,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从事了十年的对台广播编辑工作。1949年8月至1954年8月任中共华东局台委会干事。1954年8月至1960年任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2003年4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2]李玲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台湾广播第一代闽南话播音员。1926年生于台湾彰化,1946年随同父亲抵达上海。1949年8月,被编入台湾干部训练班,3个月后,李玲虹以“李华”的播音名开始了她的对台广播生涯。2020年10月12日,李玲虹在家中安然辞世。



本期策划:2017级博士 孔亮

(本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 明

本期视频、文字内容来源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演播艺术家与演播艺术发展研究》,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扶持项目《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

视频版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所有。如需转载本期内容,或单独使用视频,请将申请发至“播博汇”公邮:        

bobohui2018@163.com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同仁通过正当、合规的途径,共同传播中国演播艺术!


编      辑  丨 朱歆怡

责      编  丨 胡子豪

轮值学者  丨 刘   超

学术顾问  丨 曾志华



更多精彩

“播博汇”发刊词

大师小课|姚锡娟:朗诵腔=不说人话?你同意吗?

大师小课丨瞿弦和:小停顿,大文章!

大师小课丨王波:广播剧是“演”的,小说是“讲”的

播 博 汇

为学科发声 · 为专业张目


播博汇
以播音学科为根本,以学术研究为旨趣;放眼媒介发展前沿,聚焦有声语言传播热点,汇通各学科理论资源——为学科发声,为专业张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