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者说|闻佳:我的风格其实是跟着作品走的

文摘   2024-07-29 20:00   北京  

· 引 言 ·



以声音为笔,以情感为墨,将无数听众带入了一幅又一幅鲜活的声音画卷。本期《演播者说》继续介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演播艺术家闻佳老师。

在本期推送中,闻佳老师不仅分享了她在演播道路上的成长历程,还生动讲述了自己如何将角色的性格特点融入日常生活。在她的娓娓道来中,你能够感受到对热爱的坚守,也能学习到对专业的执着。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让我们一同走进闻佳老师的艺术世界,感受那份来自声音的魅力,聆听那些跨越时空的故事。


本期人物:闻 佳

     闻佳(本名潘玫),女,1965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1999年,入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小说连播研究会“优秀演播艺术家”名录;2010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作品主要有:《嗜血的皇冠》《青谷子》《大长今》《闻佳读品》等。





课题组:您刚才也说到在准备这些作品的时候,也会给生活带来一些有趣的变化,会把角色的性格特点带到生活当中,我们想听您分享一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闻佳: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经历)。那时候我正怀孕,配的一个译制片叫《月光家族》,我在里面配的角色是一个家庭身份比较高的总裁的孙女,这个女生在家族里面排行老三,是很娇惯的那种总裁家的孙女。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怀孕了,在家就比较“霸气”。最有意思是,在韩国,大部分老婆都对老公是言听计从的,但是她们心里也有一些怨气,她们怎么去吐槽呢?当老公们都上班了,她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就一边拿一个塑料盆子,另一边拿一个像棒槌似的东西就开始敲,拿盆就当老公的头咚咚地一边摔一边敲。我就记得有一次我跟我爱人吵架了,心里很来气,就把我们家盆搁那儿拿脚一通踹,踹完之后还没有解气,然后就拿手机充电器咣当一摔,就崩没了,后来我们家搬家的时候才找到。就是那段时间你(脑海里)都是这个人(指播讲的作品人物),所以就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家里来了。

当然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很好的改变。我脾气比较急,但我演的角色比较谦和。我就想,人家大家都那么谦和,永远是“低头的麦穗”,你又是什么呢?所以我一步一步(改变)。我记得我以前录音的时候,九点录音,所有人都到位了,我可能九点十分到甚至更晚一点。后来演一个角色,她在剧里面特别守时,对我触动特别大。所以之后有一次特别好玩,八点半录音,我不到八点半就到了。因为门没开,我就给录音员打电话,他惊到了!说:“老师不好意思!我在办公室,我马上去开门,我马上就来了!”这是第一天的变化。第二天的时候我依然是早到了,我还是发了个微信给他,然后他说:“老师,行行,我马上到台里!”当时他还没到台里。等第三天他就(自己)告诉我:“老师我来了。”因为他想,以前你都是来晚的,可能是今天偶尔一次,第二次你又这样,第三天他就(自己)提前来了。后来我录音很少晚到,我觉得时间观念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课题组:到2000年之后,你开始做主持人,整个的工作重心有没有什么发生大的变化?

闻佳:1993年我在专题部开始了主持人生涯。这是采编播合一的道路,整个节目全部都由自己完成。最早我的节目是《早餐前后》,是1988年开始的,我是通过这个节目进入采编播机制的。

1988年《早餐前后》成立的时候,我们当时有三个主持人,然后加上几个编辑。我们作为主持人也要做采访的,这是我走上主持人道路的第一步。之后没做几个月,我就开始到浙传去读书了,读书回来以后还是在《早餐前后》。当然新闻专题那边从来没有停过。而且我们台90%以上在全国参加评奖的稿件我都参与过,我也获得了很多的奖项——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广播奖等等。

之后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从专题部到文艺部都市女性频率,我做了一档《女性小说坊》栏目,这个栏目每一天的作品全部都是我播的,并且是我自己选书、自己编辑、自己录制、自己合成,加上宣传,全部都由我一个人完成。这段时间也给我全面的发展打下一个特别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都跟前辈对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比如说编辑,以前编辑怎么编的,现在我自己也知道了,或者是跟我合作的一些艺术家们,他们的播读方式以及跟我的交流等等,我也觉得都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

  

课题组:您在2010年的时候获得了“金话筒”奖,这段得奖经历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闻佳:我在2010年得到的金话筒的人物奖(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奖)。在这之前,2006年播音协会和主持人协会合并的时候,有了第一次两会合并后的金话筒,也就相当于政府奖。因为我已经在2002年评上了正高职称,基本上是不怎么参加评奖了,觉得我就不占那个指标了。直到两会合一的时候,我想金话筒还是应该参加一下。于是在2006年,我参加了金话筒奖的评选。当时特别遗憾的是,我想拿我的小说去参加金话筒奖,因为这就是我平时的工作状态(作品),然后对方那边回过来(反馈)说,我们暂时还没有以小说演播作为参评作品的情况,我们都在评新闻类的节目。我就特别难过地把我的节目撤下来了。

之后我参加评奖的时候,东西(作品)就比较丰富了。我有小说内容的,有新闻的,有专题的。我特别忐忑,尽管这个奖项对我以后评职称什么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是这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为台里做点贡献,所以我觉得压力特别大。

有一天,人家通知我说评奖通知到了。但人家也不说你到底是提名奖还是真正的金话筒奖。他们告诉我说,所有参加的人都要穿礼服。我想,我不一定能评上金话筒奖,我要是提名奖,穿个礼服就太夸张了,再说我这个年龄穿露肩礼服,也不太适合。

我好像是所有领奖的人里面比较特别的一个人,我就没带礼服,我买了一个平时不会穿的一条闪亮的、黑色的裤子。我想我要是入选了,那我身上的闪光就代表着一个金话筒的闪耀,也挺好的。后来,当我真的分化妆间的时候,其实(结果)基本上我也就知道了,我心里真的挺欣慰的。(这个奖)比任何的一个奖项都让我感到荣光,我特别兴奋,也觉得很幸福。




本期策划:2014级博士 张 庆

(本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 明

本期视频、文字内容来源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演播艺术家与演播艺术发展研究》,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扶持项目《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

视频版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所有。如需转载本期内容,或单独使用视频,请将申请发至“播博汇”公邮:        

bobohui2018@163.com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同仁通过正当、合规的途径,共同传播中国演播艺术!


编      辑  丨 朱歆怡

责      编  丨 胡子豪

轮值学者  丨 孙   良

学术顾问  丨 曾志华



更多精彩

“播博汇”发刊词

大师小课|姚锡娟:朗诵腔=不说人话?你同意吗?

大师小课丨瞿弦和:小停顿,大文章!

大师小课丨王波:广播剧是“演”的,小说是“讲”的

播 博 汇

为学科发声 · 为专业张目


播博汇
以播音学科为根本,以学术研究为旨趣;放眼媒介发展前沿,聚焦有声语言传播热点,汇通各学科理论资源——为学科发声,为专业张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