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播博汇”是在中国传媒大学曾志华教授倡导下,由中国播音学的几位博士与博士生共同创办的学术沙龙。我们的初心是——以播音学科为根本,以学术研究为旨趣,紧随时代主题,了解业界问题,探讨学科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而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新时代,媒介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以强大的传播力和互动性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乡村故事、民俗、民间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的传媒专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专业技能赋能乡村建设?如何挖掘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让全世界看到乡村的魅力?
2024年8月16日,第二十七期播博汇在浙江省开化县下淤村举办。本期会议的主题为融媒兴农·创享未来|融媒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本期为系列内容第五期:艺创“源”自乡何处,乐活“怎”落下淤村
本期议题
融媒兴农 · 创享未来
融媒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会议时间
2024年8月16日(星期五)10:00—12:00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下淤村两山书房
本期轮值学者
李 斌
中国播音学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
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
主持人
苏凡博
中国播音学博士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数字乡村研究中心主任
观察员
方利明
开化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董旭雯
乡熙生活村创始人总经理
下淤村整村运营官
陈 谊
开化县音坑乡党委书记
卢雪晨
开化县共富领导小组办公室
观察学者
(按姓氏拼音顺序)
胡子豪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
刘 嘉
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
李 雪
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孙 良
中国播音学博士、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播音专业副教授
宋秋熠
安徽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博士
王忆希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
许成龙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
夏 帅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
周思涵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
张尧
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有声语言基础教研室副主任
总评人
赵 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志华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成龙
我们在讨论乡村文化建设时不能忽视我们的主体到底是谁,主体应该是当地社群。此外,我们在文化建设和文化推广时,要在“差异化”上做工作。我想问一下董老师,下淤村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要朝着哪个方向深耕下去呢?
董旭雯
其实下淤村的口号是“艺创源乡,乐活下淤”,意思是艺术来源于乡村,艺术创造乡村。但是艺术到底聚焦到什么艺术?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方向。乡村有很多特点,例如下淤有自己的亮点:水岸文化、千年樟树和五樟树连院,同时还有一棵樟树被雷劈倒,在原地直接雕刻成弥勒佛的根雕形象,包括弥勒佛的祠堂等,每个都有地方可以讲。霞州的艺术村有16位艺术家,我认为可能(聚焦)点太多,反而不太容易聚焦。后续我们希望通过各位艺术高校老师的支持,共同探索下淤村更好讲的故事,或者更直白讲、消费者更喜欢听的故事。
张 尧
我正好谈一下自己的想法,除了播音主持之外,我还在研究体育传播方面。因为浙江是体育强省,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中,浙江的奖牌数位居全国第一,金牌数位居全国第二。从“体育强省”的战略角度和“两山理论”来看,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开化本身的自然资源。例如我前段时间经常合作的一家体育传播公司,他们在湖北恩施的建始县穿越北纬30度,制作了一个建始的山地越野赛。这是建始当地第一次制作这样的赛事,对当地整消费的拉动、名气和IP的打造构成了很大的影响。
刚才我们提到开化,包括下淤村,大家在挖掘历史文化时会发现可能有些贫瘠,不足以挖掘出大文化IP,那我们就去创建赛事IP,既符合健康中国的战略,又符合全民健身的诉求。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它不说覆盖全国,至少对于周边我们提到的江浙沪地区,如果能够建设、开辟或者打造出赛事IP,类似凯乐石在广东的跑山赛。开化应该有10座名山,从生态、气候、植被覆盖和雨林特点来看,属于亚马逊的气候特点。我认为完全可以结合专业与赛事公司研发符合当地的赛事。这样是否可以解决我们担心的问题。我们的农产品、我们的特色如何被外界了解,了解了之后才能消费,这可能是吸引过来的最好的方式方法。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既吸引大家来,又是健康生活,又能够感受乡村生活,感受到非常淳朴的民风和美妙的自然资源。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思路,仅提供一个粗浅的看法。
孙 良
我有个问题来问李斌。我来之前狂刷开化下淤的视频,又刷到一个电音艺术节,因为我们是搞声音艺术的。今天早上我沿着马金溪溜达,发现他们的名字非常好,名为音铿村。音坑乡是土字边的坑,这似乎是将天然的地名和声音铿锵有力的两个属性传达出来。将音坑和电音放在一起会有成分匹配性。而我们知道电音属于年轻人,目前年轻人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人。他们能够带来完全异质的文化,异质文化既带来消费和激活的一面。所以我不知道这个电音文化节是如何运作的?背后是否有其他具体的设计?
李 斌
其实这个电音音乐节,是董总正在策划的“山、水、光”市场化的电音音乐节。师哥刚才提到音坑,给我很多启发。今年秋天我们会在浙传联合举办乡村朗诵节,放到音坑乡进行,大家在最美乡村传递最美声音。另外方部长最近在做的“青蛳文化节”,昨天大家就在讨论。学播音的同学来这里举办“jue”青蛳大赛,考验基本功。这不仅对教学是创新,同时对“青蛳文化”也是一种延展。所以我倒觉得就像各位嘉宾谈的一样,如何将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并借助多方力量聚集打造一个IP?这是我们一定要思考和探讨的事情。
苏凡博
顺着这个话题,我再谈论一下我参与的一个项目。最近我参与了一个项目,目前正在打造IP,其实不是仅通过简单的活动和赛事来实现了。例如,我们知道淄博这次出圈是因为烧烤,哈尔滨是因为冰雪,我们可能会认为它是自然生长的,其实不是。实际上它只是找到了一个契机。那么,这类项目通常如何打造呢?通常来说涉及到的部门可能在政府比较高层面做一个全市的联动然后在流量层面是把将平台拉进来了,把商家拉进来了。如果我要做流量,那么它的投入可能是上亿级别的一个投入。平台流量并非通过一个简单的点就能引爆,通常一个话题的引爆需要很多大V来参与。同时它的引爆时间热点仅有三天,因此我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对这个流量进行引爆。关键是我们在做这件事情时,它不是一个宣传的问题,而是文商旅结合的问题。要考虑后面变现问题,当流量到来后,流量能否接住是其次问题。问题是客人来了之后,假设下淤村突然引爆流量并且IP做起来了,你如何接收100万的客人你怎么接?所以就是全市联动的体现,我需要提前半年策划这件事情,并且将资金安排好与平台联系好,甚至平台要入局。我的酒店能否承接100万人?所以这样的一个流量起来之后,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缺少流量,但是真正的流量起来之后可能无法承受。直播逻辑也是如此,当你拥有流量之后,直播间是否能够接受,这一定是成长的过程,并非IP突然崛起之后我们能够接受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做一些项目的时候一些启示。
方利明
苏教授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担忧,如果真的泼天富贵来到开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承接?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们需要与县里的主要领导沟通。比如,我想请教大家,《舌尖上的中国》专门宣传过“开化青蛳”,因为它是浙江省三道菜中衢州唯一的一道菜。所以我们想以“jue”青蛳为突破口,带出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味道,带动开化的美食产业,甚至打响中国第九大菜系。自4月份以来,我们的乡镇和部分系统开始与传媒集团合作,今年的活动是宣传部和传媒以及音坑乡一起,重点围绕网络达人所开展的,与原来的预想有所突破。这次我们在一周前已经拥有了县内达人和县外达人,甚至包括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达人,一起来帮我们预热和推广。我们也在考虑跳出开化走向全国,县委书记要求我们举办全国青蛳“jue”王挑战赛,甚至参照《中国好声音》的理念和模式进行。例如走进高校和大城市,一场一场的搞,通过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直到最后搞决赛。我在思考究竟我们能不能出彩?能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爆款?如果真的打造了爆款,我们本地又应该做哪些准备?
所以从我的角度,从硬件角度来看,开化城区至少需要有一个大型的青蛳美食街、区,有青蛳的标志物和青蛳美食街,以及其他青蛳乡镇和青蛳乡村,需要这些配套设施跟进。另外,我们也分析过我们的青蛳一天的产量究竟有多少?供应链、供应量能否跟得上?因为我们跟天水麻辣烫不一样,天水的麻辣烫产量很大,我们的受众面也有限。例如在北京或者东北,大家听都没有听说过,因此北方区域如何推广?能不能推广成功?这也是我们始终打问号的地方,所以我想求教大家。
董旭雯
关于刚才几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想请大家给予指导。大家刚才考虑的是流量来了我们能不能接得住,通过村子里这几年的发展,以及这次电音节的氛围,问题更多在于本地的年轻人较少。我认为年轻人是比较重要的传播群体。“深蓝计划”的火爆并没有花费太多营销费,都是网红达人,例如年轻女孩子以及喜欢拍照的人自己将照片发布到小红书上,传播就起来了,然后就会火了。我在这里遇到的更多问题是城市人口等级并不高,人口较少,很多都是“银发族”,相对来说比较接地气的“银发族”。
其实下淤村五一、十一人流量非常高,已经高到村子基本无法接收了,但是他们能给村子留下的消费很少,很多爷爷奶奶们在这里逛逛自然生活很舒适,然而这并不能给村子带来经济,因此人口等级的转换以及本地的情况是一个重要问题。包括我们的股东是飞盘官方协会的,全国唯一的一个官方协会。我们也想引进他们,但是从杭州、上海很难拉过来人流。包括我们的民宿在五一、十一的时候生意也很火爆,上海的客户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才到这边,他们路程也是问题,年轻人比较少,包括电音节的受众。当然,一个电音节开心的焦点很多,本地的叔叔阿姨也会上去蹦,但大家会比较内敛。我们在上海、杭州举办活动,找一个人引导,场子就会立刻热起来,在这边大家都比较内秀。与其担心流量来了接不住,我更担心的是如何吸引足够的流量,并且让大家持续关注。
其实在这个生活周我们也是突破性地搞了九天,我们花费9天时间进行宣传,包括一些年轻人异想天开的想法。我们之所以放九天,是因为在村子里很难突破两天的传播量,我们希望九天的时间通过前几轮的传播让大家更多地知道了解这件事情,并且将其延续到后面几天。包括我们在城市里也有地推,并与本地学校进行沟通,他们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开始担心是否都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到底好不好玩?以及我很想上台互动,但是就我一个人会不好意思。去年“衢州有礼”一直在举办音乐节和演唱会活动,大家都知道衢州市音乐节和演唱会有很多大咖参加,市里出了很多资金补贴,我的很多朋友也来看过,但是看了后,大家当天就离开了。除了演唱会以外,大家认为市里没有太多好玩的地方,其他衍生业态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我们举办音乐节活动不仅要有音乐,还要有泼水和市集,如果只有一个表演活动,大家就留不住。大家希望看到表演,同时还能在周边吃吃走走,或者有很多更吸引年轻人的企划,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持续探讨,以及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我们助力。
注:本文系根据现场实录整理后完成,或有疏漏失误,敬请谅解。另,限于篇幅,发言文字略有删节。
更多精彩
播 博 汇
为学科发声 · 为专业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