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vs平鑫涛:真爱是不遗余力的托举(上)
文摘
2024-12-07 17:32
上海
为了参考琼瑶的写作之路,我读了她的自传《我的故事》,却为她跟平鑫涛的爱情痛哭流涕。或许有人看到这里已经在皱眉了:这不是又要给婚外情洗白吗?先别急下定论,请继续往下看,在故事中试着擦拭您黑白分明的镜片,使世界透出深浅不一的灰色。认识平鑫涛时,琼瑶二十五岁,刚生了孩子,还处于第一段婚姻中。她的人生,到目前为止是黯淡无光的:父亲甩手掌柜,母亲极其强势,敏感纤细的自己在姐妹里学业表现最差,被视作“害群之马”。好不容易借婚姻离开压抑的家庭,却仍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幸福。在她十六岁时,有一次妹妹拿出97分的数学卷子抱怨自己没得满分,而此时的琼瑶只考了20分。在姐妹俩强烈的对比中,母亲忍不住对琼瑶说了刻薄话,自尊心强的琼瑶吞药自杀。救回来后,面对病床旁的母亲,她的委屈和自尊全都化为一句悲从中来的呼唤:“妈妈啊!”在家里得不到爱,在学校得不到关注,高考落榜,爱上大25岁的语文老师,被妈妈告发到警察局,闹得满城风雨。两人被拆散,老师丢掉工作,刻骨铭心的初恋就此夭折。琼瑶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但父母仍逼她复读,还强行给她介绍男朋友。在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失恋阴影下,琼瑶被迫跟父母找来的男孩子见面。他们慕名来到她家里,却只想听她跟语文老师的花边,对她本人毫无兴趣。丈夫庆筠(琼瑶取的化名)是她在无望的人生中抓到的第一根稻草。他是一个文学青年,跟琼瑶很有共同语言。琼瑶在家里没有自己的房间,庆筠看到感冒的她在逼仄的餐厅里被厨房烧煤的烟呛得一直咳嗽,就主动给厨房门装上弹簧,把门边打上密封胶。这是很小的事,却让琼瑶体会到有生以来不曾得到的爱和关注。所以琼瑶明知自己不爱他,却还是嫁给他,离开父母家。两个人志趣相投,但迅速感受到没钱的痛苦,不得不向生活的压力低头。庆筠被迫搁置文学青年的梦想去铝业公司上班,而琼瑶也边带孩子边拼命写稿。在很长时间的无人问津后,琼瑶的短篇小说开始在杂志发表,读者渐渐积累。此时,琼瑶的婚姻开始出现裂痕。庆筠认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在琼瑶之上,他不明白她的那些小说如此狗血和通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心有不甘却迟迟无法跨越心魔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的庆筠,开始有了嫉妒伴侣的种种表现:他贬低琼瑶的小说,责备琼瑶把养家的责任推到他身上而耽误他的文学之路,还渐渐染上赌瘾,连琼瑶过生日那天他都在赌,留她独自在家带孩子、招待前来庆生的朋友。而琼瑶在生活的困顿、婚姻的不幸中,却像战士一样开始发光。她虽然还没出名,但对自己的写作事业很有决心。丈夫打击她,说她写的都是儿女情爱,登不上台面;说她一辈子都无法进步,成不了大家。她却坦然回答:那些流传后世的不朽名著你可以去写,我只能写没深度没格调的故事。只要有地方发表有人看,我就满足了。她对丈夫的态度很有意思。表面上是庆筠在打压她,实际上两人心知肚明,在真正的文学之路上琼瑶已经走出第一步,但庆筠还裹足不前。或许正因如此,在自传的字里行间,琼瑶对庆筠有种淡淡的漠视和鄙夷。对心灰意冷、自我放逐的丈夫,琼瑶既不鼓励也不说服,只撂下一句“你应该写出自己的作品”,然后专心花时间在自己的小说上。或许她在心里对这个男人早就失去了期待。此时的琼瑶借着写作,初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如果没有平鑫涛,她也会成为名噪一时的作家。问题是,作家大多偏于感性思维,很少对职业生涯有务实的规划,也不太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好比你是一个小小的销售,有一个当顶尖销售的梦想,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变了艰苦出身,也获得了上司的肯定。此时梦想还在,但生活已得到改善,顶尖两字也毕竟遥不可及。小富即安,你住着租来的房子,打算先享受岁月静好的生活。这时,一位业内前辈揪着你的衣领,告诉你:你有改变整个行业的潜力,将来你必定大富大贵。但现在你必须给我好好工作,不准停下。然后他四处奔走,求各位行业大拿给你机会证明自己。琼瑶的写作事业开始得并不顺利,在父母逼她复读时,她为了寻找出路,一直在给各家杂志投稿,但无人问津。婚后因为生活捉襟见肘,她再次开始写作。平鑫涛比琼瑶大十一岁,两人认识时他已是《皇冠》的社长,同时还做主编、翻译和电台主播,在业内是有资源有影响力的前辈。他很欣赏琼瑶的作品,屡次刊登她写的中篇小说。对于当时籍籍无名的琼瑶,这是写作事业的第一个肯定。一段时间后,平鑫涛给琼瑶写了约稿信,承诺长期合作,无论字数多少都保证刊登。平鑫涛在文学经纪方面很有经验,他一边收编琼瑶的中篇,一边敦促她尽快开始长篇创作。在他的鼓励下,尝试了很多次都卡文的琼瑶一鼓作气,写出了《窗外》,被皇冠全文刊登。平鑫涛趁热打铁,催着琼瑶赶快写下一部,于是又有了《六个梦》。有一天,琼瑶忽然发现《六个梦》被全文刊登在联合报的副刊。这是作家生涯的小飞跃,约等于一个在《萌芽》发表小说的作者得到了人民日报副刊的最大版面。后来她才发现,这都是平鑫涛促成的。联合报的主编离职,报社调他来顶缺,借着这个机会,他毫不犹豫优先刊载了琼瑶的作品。两个月后,平鑫涛帮琼瑶出版《窗外》,单行本连印三版,全部销售一空。平鑫涛要求琼瑶尽快创作新作品,于是又有了《烟雨濛濛》。刊登长篇小说需要申请,平鑫涛跟联合报的社长提出提案,社长却以琼瑶知名度不高为由拒绝。平鑫涛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利用职权先斩后奏,直接排版发行。社长蒙在鼓里,直到有一天走进报社,发现一群女学生挤在门口等下一份连载出刊,才知道平鑫涛擅自刊登的事,也明白了琼瑶的影响力。于是,联合报开始正式向琼瑶约稿。但这时《皇冠》也在约稿,琼瑶刚离婚,生活动荡,又受到同时写多篇小说的压力,踌躇不前。平鑫涛说:我就是逼着你榨着你,也要让你写出来。琼瑶没有信心,平鑫涛就帮她做计划,同时帮她请保姆做饭带孩子。琼瑶说自己用不起保姆,平鑫涛望着她的眼睛,严肃地说:将来要多少人你都用得起,但是现在你没有时间哀悼你的婚姻,必须坐到桌子前努力写。最后,琼瑶写得手指都肿了,终于完成了两边的约稿。同一年,她还出版了四本书,全部成为畅销作品。作为出版人,平鑫涛成功发掘出琼瑶这个明日之星,两人达成了共赢。但这份商业合作中多少掺杂了并不光明的私人情感。平鑫涛认识琼瑶时已经成家,有三个子女,他对琼瑶的深情和真心也意味着对自己家庭的冷漠和背叛。平鑫涛既不想放弃对家庭的责任,又不愿放下对琼瑶的爱恋。琼瑶下定决心斩断关系,他竟然以死相逼,于是两人继续藕断丝连。可以想见,这段婚外情对平鑫涛的妻子和儿女造成了巨大伤害。与此同时,琼瑶在写作事业腾飞、知名度攀升时,却鲜少得到身边人的认同和支持。庆筠好不容易肯定了《窗外》的文学价值,却因为小说大卖而心态崩塌,对琼瑶口出恶言,愤而离婚;琼瑶的父母本来就对自己在《窗外》里的形象不满意,几年后看到改编的电影,更是大发雷霆,母亲甚至认为琼瑶故意把自己刻画得很不堪,绝食表示抗议。(若干年后,琼瑶发现母亲早有抑郁的前兆,只是在那个年代被家人忽略。)读者对她趋之若鹜,她却无比孤独。没有一个亲人为她的成功感到高兴,她仍然是家中的那个坏女儿。唯一毫无保留地相信她、称赞她、推动她不停进步的人,只有平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