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文 · 书评】认识非洲国家的腐败问题——读《解构非洲腐败》|中国投资

财富   2025-01-15 09:17   北京  









文    刘伟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导读

基于对腐败的一般性理解,国际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推进非洲国家的反腐败,但相关实践似乎都没有发挥切实效果,有的措施很快就被抛弃。非洲的腐败似乎有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到各个国家就更是如此,因此必须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非洲国家的腐败问题


腐败通常被看作是脆弱国家发展不足、贫困和不稳定的副产物,它同时也会加剧不发达。在这方面,非洲似乎尤其突出。基于对腐败的一般性理解,国际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推进非洲国家的反腐败,但相关实践似乎都没有发挥切实效果,有的措施很快就被抛弃。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些实践和措施似乎并没有从非洲本土的特殊情况出发考虑问题,非洲的腐败似乎有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到各个国家就更是如此,因此必须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非洲国家的腐败问题。

《解构非洲腐败》将非洲的腐败分为政治领域的腐败和经济社会领域的腐败两大类,通过对南非、尼日利亚、塞拉利昂、乌干达、喀麦隆、突尼斯、吉布提、毛里求斯、加纳、赞比亚十国进行案例研究,在强调非洲各国差异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各国腐败和反腐败的差异性,比较全面地呈现了非洲国家腐败的背景、原因、表现、影响及反腐败实践的成就与局限。

腐败在非洲表现为多种形式,大部分人关注的可能是显然易见的行贿受贿之类,但在《解构非洲腐败》的作者们看来,更深层次的可能是从居上的执政力量和政府往下渗透的腐败。自上往下渗透的腐败根深蒂固,难以消除,所以无论是相关非洲国家的国民还是外界人士,都会在认定其不可违逆的情况下“顺势而为”,以至于将其当作相关国家的一种文化。关于自上往下渗透的腐败,《解构非洲腐败》的作者们选取了分布于南部、东部和西部非洲的四个国家作为案例,提出这些国家的腐败都遵循一个基本逻辑:某支力量以腐败获得权力,随之以腐败保持权力,进而形成一个腐败集团。

居于执政地位的腐败集团可以通过国家层面的战略来掩盖腐败,比如某些非洲国家的“赋权”战略或者大型发展项目,实际上是将大部分权益赋予特定的人或人群,将发展项目的大部分机会和收益交给特定的人或人群。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力量本身不会有充分的政治意愿去实施反腐败,也很难在法制、机构和行政上真正地推进反腐败,因为反腐败会直接导致政治不稳定。尽管也有反对力量,但既得利益者的顽固极难打破,反对力量可能最终也不得不承认乃至自己使用腐败的手段。就这种成集团的自上往下的腐败,《解构非洲腐败》的相关作者基于对西非某国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一条“简单”的认识原则:如果一届又一届的政府都无法解决腐败,那腐败的根源就是这一届又一届的政府。

自上往下的腐败渗透到非洲国家的各个领域,从目前来看,比较值得注意的是选举、政治游说和国际合作发展项目领域。在《解构非洲腐败》的相关作者看来,之所以说这几个方面值得注意,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注意,他们一般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无关或者自己也没有能力去介入。

在选举领域,一些非洲国家存在比较严重的收买选票、投票操纵、违反程序等问题,与之相伴的还有直接使用暴力。在一些情况下,选举腐败和暴力被合成一道“选择题”:要么接受腐败带来的物质好处,要么遭受暴力。怎么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当然是前者。另一方面,通过腐败影响传统领导人,再通过传统领导人影响归属相关地域或群体的选民,也是部分非洲国家存在的一种现象,但这种现象极少受到抨击,因为它往往可以被看作是政治领导人对传统的尊重和民众对传统领导人的爱戴。

在政治游说领域,非洲国家面临的问题是没有完善的法律和机制来进行界定和管理,也没有充分的能力来对相关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识别和监控,对于游说者控制媒体、政府部门与相应产业间联系、金钱在议会内的流动等之类的问题无法把握,最终导致的可能是大家都知道有“猫腻”,但却说不清道不明,只能不了了之。

在国际合作发展项目领域,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供应商发起的腐败。这种腐败表现为合法公司在合法领域从事非法的活动,在“非法”这个环节,各方又存在一种协同 “默契”,只要发展项目不出大问题,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所以,即便极少数非洲国家防腐败能力比较强,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本身也比较廉洁,但最终可能还是抵挡不住供应商的诱惑。

种种腐败的存在,无疑会给非洲国家带来消极影响。从直接方面来说,会产生政府低效乃至失效、广大民众权利被损害、发展进程被扰乱甚至阻断等结果;从间接方面来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会一步步丧失,政治稳定有可能被破坏,国际合作伙伴也会因信心不足而减缓、减少乃至取消投资或援助。但在《解构非洲腐败》的作者们看来,更致命的可能是腐败会在一些非洲国家成为一种被认可或者实际上被接受的文化。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一些非洲国家执政力量主导的腐败,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成功获得政治地位的人认为“回报”支持者理所当然,是一种“传统”。一些非洲国家存在涉及传统领导人的腐败,大部分都难以直接指摘。毕竟,政治家尊重传统领导人,传统领导人与其统辖的“族众”或“部众”互敬互爱,难道不是一种有利于和谐的文化?在《解构非洲腐败》的其中一篇文章中,有作者以西非某国为例探讨了特定宗教派别对财富和“成功”等话语的强调对腐败的推动作用,认为这一类话语无形中影响了很多人去“努力”,去“奋斗”,然后部分人在获得相应地位后以腐败途径来践行相应“文化”,这也很难进行非议。

如何应对种种腐败问题?与一些探讨非洲发展问题并积极提出建议的著述一样,《解构非洲腐败》也按“常规”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提升反腐政治意愿、加强法制和机制建设、提升反腐机构独立性、加大公众参与和监督、与外部世界利益相关方协同等。但不同的是,一些作者明确表示,很多建议是老生常谈,是“空中楼阁”,在非洲难以实现,因为主导反腐败的力量正是腐败本身。

当然,如果说完全没有应对之策,那《解构非洲腐败》这本书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所以,它还是给出了若干相对比较中肯也比较可行的建议,除了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外,还强调要通过新兴媒体方式实施公开和监督,但最切实的一条应该是加强非政府组织介入。一些有国际社会背景的非政府组织有比较充分的底气和资源揭露和批判相关腐败问题,一些本土的非政府组织会面临比较多的资金、人员和安全保证方面的问题,但也仍然可以在监督、调查研究、数据资料搜集发布、对公众开展反腐败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

从当下来看,腐败仍可以说是众多非洲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对此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认识非洲国家并处理相关事务。







《解构非洲腐败》
|Ina Kubbe, Emmanuel Saffa Abdulai and Michael Johnston (eds.), Deconstructing corruption in Africa, Routledge, 2024

原著作者简介

伊纳·库贝(Ina Kubbe),特拉维夫大学(University of  Tel  Aviv)政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伊曼纽尔·萨法·阿卜杜拉伊(Emmanuel Saffa Abdulai),塞拉利昂律师,塞拉利昂大学(University of  Sierra Leone)法律研究系讲师;
迈克尔·约翰斯顿(Michael Johnston),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政治科学教授。

目录

Introduction: The Many Faces of Corruption in Africa
Part I Corruption in the Political Sector
1. The Politics of State Capture in South Africa: A New Variant of Corruption?
2. Domains of Corruption in Nigeria: A Four-Part Taxonomy and Nigeria’s Anti-Corruption Paradox
3. Recounting How Electoral Corruption Manifests in Sierra Leone: Stories and Lessons from the Field
4.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Corruption in Uganda Through the Lens of Complexity Thinking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5. Unravelling the Complexities: Identifying Persistent Factors Hindering Anti-Corruption Efforts in Cameroon
6. Lobbying in Tunisia: Developing a Transparency Regime to Tackle Perceptions of Corruption
Part II: Corruption in the Socio-Economic Sector
7. Corruption as an Investment Risk: A Case Study on Anti-Corruption Strategies in Djibouti
8. Debunking the Demand-Driven Myth of Corruption: The Case of the Saint Louis Scandal in Mauritius
9. Charismatic Churches and Corruption in Ghana: Feeding the Beast?
10.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rruption in Zambia
Conclusion: The Way Forward: Deconstructing the Many Faces of Corruption in Africa


 

编辑 | 肖静秋

校对 | 一   间

设计 | 大   米



本文刊于《中国投资》2024年12月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许可

《中国投资》杂志创办自1985年,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是我国投资领域唯一的中央级刊物,业界最早专注于投资领域趋势报道的核心期刊。创刊三十多年以来,杂志以全球视角看中国投资,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和企业投资案例,同时以全球市场为坐标,聚焦特定国家、地区和重大国际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官员、各类投资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记者媒体的专业对话平台。
《中国投资》杂志每期覆盖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200多家央企国企和1000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1000多家中央与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和机构、1000多家行业协会和商会、300多家主要金融机构等,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行业趋势前景和企业投资案例的重要参考。
China Investment, founded in 1985, is a monthl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DRC) China’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gency, It’s jointly operated by Investment Research Institute under NDRC,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Enjoying an exclusive position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hina Investment is the core journal which started the earliest among similar magazines to focus on the investment trend. Over the past 30-plus years, China Investment has been in line with theglobal market as its fundamental coordinate with a strategic focus on specific countries and regional markets and those major international propensities. China Investment is a key dialogue platform for official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nvestment agencies, experts and scholars, business people and journalists.

官方网站:点击“阅读原文”



中国投资参考
《中国投资》杂志创办于1985年,属中央级刊物。《中国投资》每月出版丝路版,非洲版。以全球视角看中国投资,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和企业投资案例,同时以全球市场为坐标,聚焦特定国家、地区和重大国际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