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发展新质劳动力,归根结底要依靠教育,即发展新质教育力
导读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并不只是企业+学校这两条“平行线”双轨运行企校施教,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对以企校组成的双轨“平行线”背景下,由行业协会+法律法规支撑,共同构建的一个“井字形”模式运作
●“普职同重、类型各异”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无法直接照搬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领域也做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其中也包括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破局和构建适合中国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过程中,两个职业教育的硬核概念应当广泛地启蒙和深度地理解,即“普职同重、类型各异”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同等地位,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校企合作是根,产教融合是本。只有对这两个概念有着刻骨铭心地理解,才能洞察当今中国职业教育出现的问题、焦虑和痛点,找到问题的本质, 即“元问题”,从而发现改革的瓶颈和切入点,踏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赛道。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深刻地理解、学习、解析、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加以改良,使之成为适合中国本土的职业教育创新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是德国二战后迅速崛起的两个秘密武器之一,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享誉世界的“双元制”模式。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就是建立在“普职同重、类型各异”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念和基础之上成功实施运行的,通过“双元制”模式,也对“普职同重、类型各异”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做了很好地诠释和实践。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由政府和各地院校组织了大量的教师赴德国考察、学习和培训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甚至至今,中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专家和领导,提到德国的职业教育,似乎都只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就是“双元制”,殊不知,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并不只是“双元制”模式一种,还有多种多元多方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德国职业教育家、职业教育工作者及从事“双元制”技能培训的企业教师们都认为,“双元制”这种在德国本土上成功实施的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简单地推广、复制和实施是根本不可行的,从此也引起了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下,中国对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学习和应用的反思和追问。
我们长期以来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开展大量的考察交流及项目合作,到底应该学什么?怎样学?何以用?在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探索中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路途中,我们必须理性地、真实地、客观地、科学地、差异性地鉴别,哪些是为我所用的“他山之石”,哪些是不可用甚至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基于中国文化背景、镜鉴德国先进模式,用哲学第一性原理和批判性思维,认真地分析、研究和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创建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随着对德国教育体系的深入了解,对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的研究,对中德两国文化差异的分析以及用哲学逻辑的探讨,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是建立在“普职同重、类型各异”理念之上的,其中“普职同重、类型各异”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器”。而德国“双元制”的精髓为“技能逻辑和企校同育”,进一步认识到,之所以德国“双元制”模式在中国无法直接照搬应用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1.教育体制及学徒制文化差异:德国的“双元制”依赖于传统的学徒制文化,强调实践技能与理论教育的结合。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体系,学生一入学即成为企业的“学徒工”。而中国职业教育是以学校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模式,长期以考试成绩为导向,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培训。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学徒制难以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主流模式。
2.行会协会主导及企业参与度不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准确地说,应该是“企校合作”模式。学生每周2/3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培训,其余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生首先选择希望学习的专业及申请相关企业所提供“双元制”培训的位子,学生还需与负责接受“双元制”学习培训的企业共同签署一份为期三年半的合同,期间企业支付学生每月大约近1000欧元的补贴。德国“双元制”教学和培训,不属于国家或地方州教育部门或劳动部门管理,而是由行业协会,如德国工商会IHK,统一主导大纲、标准、考核、证书等。政府与企业共同分担职业教育成本, 以企业为主。德国国家给予企业在税收方面优惠以及培训方面的补助等,以确保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保证青年失业率维持在较低(5%)的水平上。
3.法律制度与政策环境不同: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着完善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列》、《青年劳工法》、《企业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有着大量详细的有关对企业参与“双元制”教育培训的门槛、条件、要求的章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在学徒培训中的责任和权利,确保培训质量和学徒权益。这包括企业培训师的资质要求、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标准。《企业基本法》中对教育培训的详细内容及优惠政策条款,《实训教师资格条列》严格地明确教师参与实训资格认证选拔,这样才能保障和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人才培训。而中国虽然也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对《职业教育法》做了修改,但其中有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条款还不够明确,也没有关于学校和企业参与职业技能教师资格条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仍不够完善,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也缺少系统性支持。
4.师资队伍的资格认证体系和标准不同: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同台施教,并且都有明确的资格和严格的条件要求。这些要求涵盖教育背景、实践经验、专业资质等方面,确保能够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方面,职业学校教师通常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或硕士学位,其所学专业领域通常与他们教授的职业方向相关,这是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基础条件。除了专业背景,职业学校教师还需要在大学或师范院校接受教育学的培训,并且经常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做课题和“专业充电”。
● 教师资格认证:在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拥有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取得资格的路径通常包括完成学术课程、通过教学实习期,并通过国家级的教学能力考试。
● 教学实习期:在获得学位后,准教师必须完成为期1~2年的教学实习期。在此期间,他们会在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实践,接受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这一阶段是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步骤。
● 教学能力考试:实习期结束后,准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实际教学表现和教学理论知识。
● 行业工作经验:由于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教师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这意味着在成为教师之前,他们可能已经在相关行业工作了几年。这种经验帮助教师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增强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另一方面,对参与“双元制”企业培训的师傅(Ausbilder)也有严格的要求和入职条件,企业培训师(即培训师傅)在“双元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训练。为了胜任这一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培训资格。
●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培训师必须拥有与他们所培训学生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通常是由工业与手工业协会(IHK 或 HWK)颁发的熟练工人证书(Gesellenbrief)或更高级的大师级证书(Meisterbrief)。这些证书证明他们在特定行业中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 工作经验:企业培训师一般需要具备多年工作经验,通常要求至少三至五年的相关行业经验。这一经验确保培训师了解最新的行业标准、工作流程以及企业对员工技能的具体要求。
● 培训师资格证书: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企业培训师必须通过培训师资格考试,获得培训师资格证书(AEVO,Ausbildung der Ausbilder)。这个证书是从事学徒培训的法律要求,确保培训师掌握教育学和培训方法。AEVO 资格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何设计并执行培训计划;教学方法:掌握如何制定培训方案、进行教学辅导、评估学徒表现等;学徒管理与支持:如何与学徒沟通、激励他们,并为他们提供专业和心理上的支持。
这个严谨的资格认证体系和标准,确保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全球声誉。反观中国的职业教育,对职业院校教师缺少严格的入职条件要求和法律约束,特别是当下中国职业院校以高学历为条件,忽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存在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不足、教师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行业企业当中,缺少经过专业训练(包括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师,因此,有实训和教学经验的匠人培训师不足,也是阻碍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企校同业“双元制”模式推广的严重的瓶颈之一。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中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高质量调整和革新。
⬆ 德国学生在教室学习
⬆ 德国学生在企业实训
从以上中德两国有关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文化背景、政策法规、师资等背景差异看,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并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只是企业+学校这两条“平行线”双轨运行企校施教,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对以企校组成的双轨“平行线”背景下,由行业协会+法律法规支撑,共同构建的一个“井字形”模式运作。
尽管“双元制”模式在德国培养高技能劳动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要在中国完全复制实施,仍面临经济、文化、政策等多重障碍,实践证明也根本不可能。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精髓在于真正地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企业标准、就业导向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理念,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深入地研究和借鉴的。要成功推广类似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地化改造和创新。基于这一出发点,我们长期在中德职业教育领域探索、研究和实践,提出一个适合中国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本土化的“三元制”创新模式。
中国本土的“三元制”创新模式
基于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提出的适合中国本土的“三元制”创新模式(企业+学校+培训中心),是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力调整和升级,特别适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和教育环境。这一模式有效结合了企业、学校和培训中心的优势,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多方协同支持。
2.学校的作用:学校作为职业教育“三元制”之中另一重要一元或载体,通过培训中心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始终坚持以实践中的问题导向的理论教学、解析和指导,以企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实践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了解企业需求、企业文化,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学生就业,打开围墙等。学校在三元制模式中依旧负责理论教育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素养、基础技能、通识教育等方面。学校的课程可以侧重于打好学生的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同时,学校应与企业和培训中心紧密合作,根据行业变化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更加契合。
3.培训中心的作用:培训中心的引入是三元制模式的重要创新。培训中心可以作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承担学生技能培训的中间环节,特别是短期技能提升、专项技术培训和认证等内容,补充和增强实践能力。培训中心可以弥补学校在硬件设施、实操经验不足的短板,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具体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它还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培训,使学生的技能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培训中心引入市场机制,独立法人、独立管理、独立财务,董事会负责制,教师培训和双师型人才培训,技能认证、证书考核、仿真模拟实验室、现代化设备、教材开发、订单式培训、混合制办学和培训、国际合作。
4.三方协同的优势:中国特色的“三元制”创新模式通过构建培训中心,弥补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在实训资源和企业参与度上的不足,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加灵活,能够及时响应市场和行业的变化需求。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反馈,培训中心提供技能强化,学校提供基础教育,这种三方协同让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整,适应能力更强。通过学校的理论学习,培训中心的技能提升和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技能,还能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职场能力。中国特色的“三元制”模式还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提供了革新和提升的平台,通过企业、学校和培训中心为一体的联动模式,将资源整合和协调,解决许多职业学校的实训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关键问题,通过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设施与课程,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
5.实施挑战与对策:一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中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担心投入的培训资源无法得到回报。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激励,例如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制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三元制职业教育。二是培训中心的资源投入与管理问题。培训中心的建立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包括设备、师资、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可以考虑通过多方联合投资的方式来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同时培训中心可以面向社会提供成人教育和技能提升服务,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三是培养体系的协调性问题。企业、学校和培训中心三方的合作必须高度协调,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定期的三方协调会议或行业协会的参与,确保培训内容和方式的统一,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通过培训中心面向市场的业务机制引进,除了承担学校和企业计划内实习实训任务外,灵活地开展适合社会需求的大量社会长短期人才培训、研修、考核、证书、鉴定等项目,如教师培训、专业军人培训、大学生技能培训、转岗下岗员工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企业员工技术升级培训及企业培训师的培训等。最为重要地是,通过“培训中心”这一元,打通因体制原因,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合作过程中盈利运作的堵点,进一步激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学校强化实训的能动性,使校企合作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三元制”模式通过将企业、学校和培训中心三方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全面和高效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能更加适应中国复杂的产业需求和区域差异,是对现有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补充和优化。为了保证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培训中心的合理规划和运营。中国职业教育“三元制”创新模式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将长期萦绕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五个困惑逐步做到“五个对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1、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2、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4、学历证书与技能资格证书对接;5、培训和终身学习对接。
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所创新的中国“三元制”模式,其当今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真正地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定义的对于职业教育的定义,职业教育是由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VET)共同构成,进一步拓展了中国职业教育多以学校为载体的“一元”模式,利用第三元“培训中心”架起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桥梁,激活了企业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模式参与职业教育之中的积极性,学校的教学也更加“接地气”,更加重视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也促使学校主动地“打开围墙”,面向社会需求,与企业和培训中心共同接纳新质生产力框架下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专业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开展灵活性研修、讲座、培训和实习,使在“三元制”模式下职业院校专业学习的学生和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或实习的学生,不仅要精通自身专业领域,同时了解一些本专业前沿学科技术发展以及跨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
利用“三元制”这一平台,也可以进一步整合当地企业和学校资源,形成以当地相关产业企业群为一元与当地相关学校教育群为另一元的所谓“大三元制”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支撑体系,建立统一的新质生产力职业信息库、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制度、建立人才招聘HR机制,聚焦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加快高端实用性人才储备。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价以及专业考试、专业证书监管,利用舆论引导,提升社会对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让职业院校安于职业教育定位办学,制定合理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员培训计划,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产业综合竞争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更新传统产业生产方式、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新生态、呼吁发展新质劳动力和新质教育力、促进人力资源和投资引导,带来了新理念、新质态、新布局、新挑战和新机遇。在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升、教育理念和模式革新的同时,认真地学习、精准地借鉴和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重新审视中国职业教育和调整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适合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化的优化和改良,促进新质劳动力发展,提供了一个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的范式,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中国职业教育借势、借力、借智发展,从而踏入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现代中国职业教育新赛道。
校对 | 闫建军
设计 | 大 米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