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导读
●传统研究重点关注投资“效率”而非“效益”
●构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初步构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指标体系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作为宏观经济对投资的内在要求,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测度“有效益的投资”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就思路而言,应在结合过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政策导向,按照动态性、可量化、可比较、分级分类等原则构建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实现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提供参考。
传统研究重点关注投资“效率”而非“效益”
概念上,“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扩大”,二是“有效益”。“扩大”体现在宏观投资的规模、增长及持续性上。“有效益”中的“效益”主要有全局性、长期性、适应性三大特征。具体来看,全局性强调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影响,而非局部效益;长期性强调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维度发挥的长期性、持续性作用;适应性强调投资应充分考量并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满足不断更迭的战略目标与经济社会要求。
梳理既有文献可以发现,对投资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量与结构两个层面。总量层面,研究通常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动态效率”理论研判投资总量是否合意,进而判断投资效益。结构层面,研究主要聚焦资本边际收益的方差变动以及资本具体流向。其他维度上,部分研究重点探讨新古典投资理论和投资调整机制,部分研究则考察了投资周期波动的时间特征与投资波动决定因素。可见,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投资“效率”而非“效益”(或者说是狭义的“效益”),没有对宏观投资效益这一问题形成相对完整或统一的分析框架。
政策性。构建一个多维度、系统性且科学严谨的衡量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指标体系,应紧密结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同时有利于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第一,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遵循。在衡量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时,应考虑投资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文化自信与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全面衡量投资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综合实效。第二,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导向。构建指标体系必须强调投资的质量与效益,不仅需关注投资规模的增长,更要重视投资对产业升级、人口结构变动、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方面的贡献。第三,以新发展理念为关键指引。具体来看,指标体系应尽可能覆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涉及的五大维度。第四,以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目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特别关注投资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支持作用,评估投资在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增长点、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等方面的成效。
可量化比较。指标应当是可量化的(或至少大部分可量化),且无论在横向(基于不同国家、地区)或是纵向维度(基于时间序列)都是可分析、可比较的。首先,量化指标能够以数值的形式直接反映某一方面的现实情况,为比较、分析和预测提供明确依据。其次,指标在横向维度上的可比性是评估不同国家、地区发展水平与绩效的关键,揭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指标在纵向维度上的可比性有助于追踪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间点投资效益的变化趋势,揭示投资政策的短期与中长期成效、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以及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分级分类。分级构建指标体系是普遍做法,本文拟将指标分为一级指标(指标所属领域)、二级指标(指标所属细分领域)、三级指标(具体测度指标)。对现有指标进行进一步分类,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即结合核心指标与补充指标、预期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等视角,综合构建指标体系。
动态性与时效性。动态性主要指代指标体系的动态性,即指标体系本身可以动态调整,其赋予指标体系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种动态性不仅体现为指标体系能够随外部环境、内部需求或评估目标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更深刻地体现在其内部结构的可塑性和指标间关系的动态演变上。就本文指标体系而言,由于指标分为核心指标与补充指标,一定条件下核心指标与补充指标之间可动态调整,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也可随需求动态调整。同时,指标的选择还要兼顾时效性,即指标数据的获得与测算是及时的,进而更好提升决策的时效性。
及时反馈。关键指标需在现有国家战略框架下,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因此引入逻辑框架法是必要的。具体来看,逻辑框架法是一种综合、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模式,其核心在于围绕事物实践的因果逻辑关系,探究拟解决问题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而在不断优化投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目标。引入逻辑框架法,可以将各项指标的中长期目标进一步细分为阶段性目标,并分步考察目标完成情况,分析目标未完成的主要原因,及时调整相应的投入与结构,在中长期层面真正实现有效益的投资。
基于上述原则,本文初步构建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包含2类指标属性、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18个核心三级指标、33个补充三级指标。
指标属性上,参考规划编制的一般性做法,指标分为预期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两类。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或是正向预期指标),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一系列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则是在规划期内不得突破或者必须实现的指标。
一级指标主要包含“综合经济效益、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国家战略安全、债务空间”五大方面,主要基于上述构建指标体系的五项基本原则构建。其中,前4个指标为预期性指标,债务空间则为约束性指标。二级指标基于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三级指标对应二级指标的具体测度,分为核心指标和补充指标,在指标的选择上重点参考前文的五项原则。进一步地,结合及时反馈原则,指标体系的最后一列为基于逻辑框架法设定的“差异分析及措施”,以判断指标实际与目标间的差距,形成相应举措。
校对 | 闫建军
设计 | 大 米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