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文 · 书评】不能悲观,也不容乐观——读《非洲历史、政治与社会导论》|中国投资

财富   2024-12-04 09:20   北京  









文    刘伟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导读

应该采用什么理论或框架?从何种视角或层次出发?是把非洲当作一个整体还是立足区域、国别?仍然很难就这些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尽管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乃至不需要所谓令人满意的回答,只在于承认非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尽可能地容纳各种解释和反思


如何评判非洲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一直是一个饱含争议乃至对立的问题,积极或者消极,乐观或者悲观,要么各有其道理,要么单纯地就是一方不接受另一方的解释。逐渐地,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注重减少评判,加强分析。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应该采用什么理论或框架?从何种视角或层次出发?是把非洲当作一个整体还是立足区域、国别?仍然很难就这些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尽管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乃至不需要所谓令人满意的回答,只在于承认非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尽可能地容纳各种解释和反思。

赖纳·特茨拉夫的《非洲历史、政治与社会导论》基于作者数十年来对非洲的实地探查和对相关理论和问题的研究,在回顾非洲自大西洋奴隶贸易以来历史的基础上对非洲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反思。作者从自身认识出发,对非洲近代历史进行了分期,并根据1960年以来“成功”和“失败”的情况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又围绕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非洲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国家建设与国家失败、民主化、自然资源诅咒、人口增长、饥饿与贫困、族群冲突、外部力量角色等展开论述,对于理解非洲整体和各区域、国家的发展或能有一定启发。

特茨拉夫在《非洲历史、政治与社会导论》中以大西洋奴隶贸易为起始,将非洲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大西洋奴隶贸易时期、19世纪、19世纪末至20世纪50~60年代的殖民化时期、20世纪50~60年代的去殖民化时期、20世纪50~60年代至今的后殖民时期。

这其中,19世纪是一个大变动时期,既有殖民的渗透与侵略,也有非洲社会自身的改革;20世纪50~60年代的去殖民化时期是一个短暂但同样变动很大的时期,大部分殖民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以总体和平的方式获得独立,少数几个白人移民数量较多的国家则花了一些时间通过武装斗争方式获得独立,但不管以什么方式,在特茨拉夫看来,都是“不情愿的欧洲殖民者和渴望自由的非洲精英之间的妥协”。

20世纪50~60年代至今的后殖民时期承继了之前历史进程的影响——“后殖民”这一术语本身就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在约60年的时间里,非洲国家的发展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威权总统体制以民族国家构建的名义实施集权,却经常遭到军队反对;解放后的国家通过实施发展计划,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被殖民者扭曲的落后的经济;新生国家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投资,但这种投资还是忽视了教育和其他基础设施领域;更年轻的一代在自由独立状态下出生,他们对殖民主义的认知只是从书本上看到或者道听途说。

在经历了看起来如此之大、如此之多的变化之后,非洲国家似乎都已远离了殖民主义,但又似乎从未断绝与殖民主义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政治家和学者喜欢用“殖民遗产”来解释非洲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辄将发展不力归咎于“殖民遗产”的做法真的有说服力吗?真的有意义吗?恐怕还是要面对现实,关注当下的发展。

基于当下的发展,特茨拉夫在《非洲历史、政治与社会导论》中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分类:第一类是五个北非国家,它们仍在与“阿拉伯之春”所造成的影响斗争。第二类是九个相对较小、经济发展较为成功、民主过渡较为良性、市场经济管理水平相对较好的国家——贝宁、博茨瓦纳、加纳、佛得角、毛里求斯、纳米比亚、塞内加尔、塞舌尔、南非。第三类是大量“民主有缺陷”的威权庇护体制国家,特茨拉夫所列的这一类国家主要包括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几内亚、喀麦隆、肯尼亚、马里、马拉维、坦桑尼亚,还有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加蓬、莫桑比克、尼日利亚、赞比亚、塞内加尔——在特茨拉夫看来,这些国家最大的特征是:国家不是问题解决者,而是问题本身。第四类是所谓“失败国家”,特茨拉夫所列的这一类国家包括索马里、南苏丹、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金)、利比亚、苏丹、布隆迪,可能还可以包括津巴布韦和马里。对于这一类国家,特茨拉夫表示,“失败”或者“脆弱”并不是一个永久标签,关键还是要看领导者如何识别并抓住改弦更张和发展的机遇。第五类是五个区域性较大的石油输出国,包括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刚果(金)、尼日利亚和苏丹,特茨拉夫表示这几个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政府至今不知道如何利用从自然资源中获得的收益来为人民造福。第六类是一些“把经济进步的目标置于民主和人权之上”的以发展为导向的威权体制国家,特茨拉夫列出的这一类国家主要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乌干达。第七类是一些因国内市场规模极小、不利地理位置有特殊结构弱点的国家,如莱索托、斯威士兰、萨赫勒地区的内陆国家、部分小岛国。

特茨拉夫的这种分类当然值得商榷,尤其是“失败国家”“民主有缺陷”“威权”之类的标签,恐怕是不宜随便使用。但是,这种分类仍然能为我们认识非洲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情况提供一些参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特茨拉夫的分类体系里,一些国家同时属于多个类别,比如刚果(金)和苏丹,既是区域性较大的石油输出国,也是所谓的“失败国家”;比如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既是“民主有缺陷”的威权庇护体制国家,也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威权体制国家;比如马里,既是“民主有缺陷”的威权庇护体制国家,也有可能是“失败国家”。这种分类重合既说明了这些国家的复杂性,也说明这些国家的发展有多种可能,当下的选择和行动可能会影响未来的走向。

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类非洲国家,或者说无论是哪一个非洲国家,都面临当下该如何选择和行动的问题。在特茨拉夫看来,非洲当下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如民族国家建构、农业农村发展、粮食安全、人口、城市化、围绕资源的紧张和冲突、外部支持的吸引和利用之类的老问题,但一些老问题可能有新动向,比如难以遏制的人口增长对发展和稳定的消极影响可能会越来越明显,比如城市化可能会表现为城市的农村化,比如围绕土地、牧场、水资源等的族群-文化-社会紧张和冲突可能会增加,比如治理能力长期无显著提升和人力资源外流可能导致对外部投资者吸引力的下降。但更严重的问题可能在于,单纯的发展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还要有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但非洲国家在这方面的缺失恰恰最突出。对此,特茨拉夫毫不客气,他认为一些非洲国家致力于自利的攫取,实际上变成了一架架掠夺机器,各层次官僚的腐败也已是通病,这些都限制着发展和各种能力的提升。

与最近十多年来很多对非洲国家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的人相比,特茨拉夫肯定谈不上积极乐观,但仔细读《非洲历史、政治与社会导论》,会发现也不能说特茨拉夫消极悲观,因为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多东西是事实或者有事实内核,而陈述事实是善意的提醒,不是消极悲观。

走过60年,非洲国家取得了一些发展成就,但“朝向工业化和系统竞争力提升的结构性变革并没有实现”,同时又有更多的复杂问题和挑战“堆”到面前,对此当然不能悲观,但恐怕也容不得乐观。







《非洲历史、政治与社会导论》
|Rainer Tetzlaff (eds.), Africa: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Politics and Society,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2022.

作者简介

赖纳·特茨拉夫(Rainer Tetzlaff),汉堡大学社会科学系荣休教授。


目录

1. Introduction
2. Developmental Theories at a Glance
3. The Legacy of the Slave Trade and Colonialism
4. The Phase of Formal Colonization (1880–1960)
5. Germany as a Colonial Power in Africa
6. Decolonization as Liberation: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7. African Socialism
8. State Formation and State Disintegration
9. Democratisation: Democracy Under Conditions of Poverty
10. Population Growth, Poverty, Hunger
11. Resource Wealth: Curse or Blessing?
12. War and Peace: Causes of War and Peace Efforts
13. Corruption and Bad Governance
14.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in Africa
15. Summary and Outlook: Development Policy Perspectives


 

编辑 | 肖静秋

校对 | 闫建军

设计 | 大   米



本文刊于《中国投资》2024年10月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许可

《中国投资》杂志创办自1985年,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是我国投资领域唯一的中央级刊物,业界最早专注于投资领域趋势报道的核心期刊。创刊三十多年以来,杂志以全球视角看中国投资,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和企业投资案例,同时以全球市场为坐标,聚焦特定国家、地区和重大国际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官员、各类投资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记者媒体的专业对话平台。
《中国投资》杂志每期覆盖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200多家央企国企和10000多家中国民营企业、1000多家中央与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和机构、1000多家行业协会和商会、300多家主要金融机构等,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行业趋势前景和企业投资案例的重要参考。
China Investment, founded in 1985, is a monthl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DRC) China’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gency, It’s jointly operated by Investment Research Institute under NDRC,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Enjoying an exclusive position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hina Investment is the core journal which started the earliest among similar magazines to focus on the investment trend. Over the past 30-plus years, China Investment has been in line with theglobal market as its fundamental coordinate with a strategic focus on specific countries and regional markets and those major international propensities. China Investment is a key dialogue platform for official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nvestment agencies, experts and scholars, business people and journalists.

官方网站:点击“阅读原文”


中国投资参考
《中国投资》杂志创办于1985年,属中央级刊物。《中国投资》每月出版丝路版,非洲版。以全球视角看中国投资,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和企业投资案例,同时以全球市场为坐标,聚焦特定国家、地区和重大国际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