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师道》2023年第3期
《讲台深处》由杰夫·布莱克纳执导,讲述了教师史黛西在流浪汉收容所积极推行教育事业的故事。影片聚焦于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整体叙事平稳,温暖动人,不失为一部具有启发意义的教育电影。
一、无名学校——边缘群体的求学困境
《精英的傲慢》的作者迈克尔·桑德尔曾指出美国教育的一个残酷真相,即在优绩主义社会中,教育成为有钱人的游戏。对许多家庭来说,长年累月的教育投入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对那些无家可归,无事可做的流浪人群来说,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是如同痴人说梦。影片中的孩子们便是来自这样的流浪家庭,他们居住在由政府兴建的收容所中,美好的童年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
收容所位于盐湖城市区铁路旁的贫民区,这是一个充斥犯罪的空间,吸毒、酗酒、偷窃肆虐。当史黛西第一次驶入贫民区时,影片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然而呈现在她眼前的却是一片破败凋敝的杂乱景象,二者形成的声画对位不仅揭示出女主角的心理落差,同时也颇为讽刺地体现出贫民区教育的困难。镜头采用人物视角,观众从史黛西的汽车向外看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警察拷捕犯人的场景。史黛西下车后,流浪汉们投来怪异的眼光,仿佛她是一个意外闯入结界的外来者。跟随史黛西的视线,电影还向观众展现了收容所肮脏、拥挤和混乱的环境。他们居住的地方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课室。他们的课室就在收容所里,与其说是课室,倒不如说是一间徒有四壁的房间:肮脏发黑的窗户、锈迹斑驳的桌椅、灰尘遍布的书架、昏暗阴冷的灯光以及屋外火车经过的轰鸣声……尽管这间“学校”是由学区政府资助的,但环境条件仍然令人发忧。影片中曾三次强调,这是一所“没有名字”的学校,而与名字一起被剥夺的,是孩子们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父母也难以言传身教。因为他们自身多是未接受过教育的底层群体,比如格蕾丝的母亲辛迪,她目不识丁,填写求职表格时也只能让阅读水平有限的女儿帮忙。在“美国梦”主导的社会中,主流文化对这类贫困人群抱有严重的偏见,并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他们好吃懒做的天性。然而,尽管被主流抛弃,他们心中也存有接受教育的渴望。在水平分级测试中,一副孩子王模样的丹尼带头捣乱,史黛西忍不住吼骂,喝令他坐到位子上认真完成。对于史黛西的斥责,丹尼的妈妈不但没有像上一任教师口中那样“不配合”,反而恳求史黛西对丹尼严加要求,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孩子头脑聪明,只是缺乏管教。丹尼是幸运的一小部分孩子里的一个,在收容所里,有更多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争吵与暴力的家庭中,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如丹尼在电影中说的,“他们不在乎我们”,这群孩子生活在一个为主流所遗忘的边缘地带,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忍受着嘈杂混乱的环境,还要面临着被疾病传染的风险。孟母尚能为子三迁,但电影中的孩子却无处可去,求学之路困难重重。
二、传道授业——身为人师的教育热忱
女主角史黛西是一位怀揣着教育理想的新手教师,影片开头便以独白的方式交代她自小对教师职业的热情。在完成大学学业后,她也如愿获得教师这份工作。然而在她兴致勃勃地准备了一晚上后,第二天的情形却令她措手不及:年龄参差不齐的学生、轰鸣而过的火车、四处乱窜的老鼠,史黛西的教育理想犹如受到当头棒喝。在几次向学区主管反映无果后,她决定亲自动手,改造课室。影片此时一改先前黑白灰的色调,第一次出现大面积明亮鲜艳的粉色和蓝色,穿过玻璃窗的光线也变得澄澈清透,第二天清脆活泼的响铃声则预示着这间“无名学校”的新开始。
史黛西与孩子们各自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在分享中领悟做人的美好品质。写着这些品质的卡片很快就贴满了整面卡纸,取代了上一任教师留下的“黑名单榜”。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黑名单给孩子留下的只有恐惧,在上一任教师的口中,这群孩子是问题少年,但史黛西如同春风化雨,不仅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反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一颗真挚的心融化了孩子们对外界的防备。史黛西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她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真诚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互动中教给孩子们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们思考。他们一起学习不同的音乐风格,学习色彩的变化搭配,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如何表达自我、表达爱。学生们不再是温顺的听众,而是与史黛西平等相待的主角,老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共同认识自我与他者。
她心系学生,孩子们送的礼物她都如数家珍,甚至在其中一个学生玛利亚和她的父亲被驱逐出收容所时,史黛西毫不犹豫地收留玛利亚,只为她能继续上学。她努力为孩子们争取课本、争取课桌,自掏腰包为孩子购置学习用品,十月怀胎期间也坚持给孩子们开夏令营。幸运的是,她的丈夫也身体力行地支持着她的教育事业,自告奋勇在夏令营中开设棒球课。自此,影片终于从封闭的室内空间转移到开阔的室外,生机勃勃的青青草坪、紧张兴奋的棒球比赛、其乐融融的家长孩子,一切都在暗示着希望的到来。
故事接近尾声时,史黛西满怀感动地翻看相册,里面记录着孩子们的点点滴滴,而在第一堂课上,史黛西分享给孩子们的相册里还只有她和家人的照片。影片最后,史黛西与孩子们唱起歌,屋外的火车又轰鸣而过,不同于第一堂课的慌张混乱,老师与孩子们都显得十分从容,他们心有灵犀地等待火车驶过,继续歌唱。这些巧妙的前后呼应表明,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交流,唯有真诚的爱与付出方能唤醒一个灵魂。
三、教育公平——改变命运的希望契机
电影中的史黛西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女主角原型名为史黛西·贝斯(Stacy Bess),她随后还在收容所里任教八年,并积极参与演讲,继续推动社区教育服务发展。1995年,她被国家授予公共事业优秀个人奖。教育是一项长久的事业,教育公平更是关乎着社会正义。影片中对流浪儿童教育问题的展现,无疑在呼唤对这一边缘群体的更多关注,正如史黛西在影片中所说,这群孩子们值得更好的条件。
影片中的“学校”实际上是一个流浪儿童援助项目,但无论是学区主管人还是项目负责人都没有实地考察过“学校”的环境,导致这一援助项目并没有收获太多实质性效果,孩子们仍然无法获得知识的乐趣。尽管如此,接受教育仍然是这些孩子最有可能走出贫民区,走出深渊的上升通道。电影中有一个镜头:项目负责人沃伦博士搬来了古旧的钢琴,亚历克斯的母亲随即演奏了一小段,美妙的琴声在收容所门前响起,仿佛与这片贫民区格格不入,钢琴这种典雅的乐器似乎不应出现在收容所,但贫困不能剥夺他们享受音乐的权利。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贝卡问史黛西,为什么他们要学习这些知识,史黛西回答,因为知识学了就是你的。知识本身是公平的,它向每个好学之人都慷慨解囊。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认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以唤醒人们对变化世界的批判意识。他还指出教育是被压迫者、边缘群体解放自我的手段,知识改变命运仍然是底层群体走出困境的金科玉律。然而底层群体接受教育并非易事,它要求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被压迫者教育学》 | 保罗·弗莱雷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5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影片最后,孩子们学习的课室变得温馨可爱、整洁舒适,课桌书本一应俱全,学习条件逐渐改善。1988年,盐湖城建立了第一所流浪儿童学校,这群特殊的孩子终于有了安心的学习之处。而在此之前,流浪儿童因为转学文件和预防接种记录等问题,无法正常入学。虽然电影反映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问题,但直至今日,教育公平仍然是一个亟待讨论与解决的问题。
电影虽然不长,却涉及了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公平等方面。卢梭在《爱弥儿》中倡导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与孩子平等对话,影片中史黛西对孩子们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正是顺应着孩子们的天性,她努力改善孩子们受教育的条件,为孩子们寻求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也许正如该片的另一个英文名Let them Shine,教育的本质应当是为每一个孩子燃起希望之火,让他们也拥有闪闪发光的机会。
· END ·
本文原载于《师道》2023年第3期,感谢作者授权麦青书房发表原创,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关注麦青书房,遇见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