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心理学方面的公号文章和出版图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学术类的心理学著作大部分都厚重且有一定的专业门槛,不适合要忙于上学上班的普通人作为科普性读物;而心理学的通俗读物又往往只选取了人们常见的“烦恼”或“障碍”进行解释和引导,比较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那么,如何找到一本阅读门槛较低、体量不大,但又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可靠的心理学通识读物呢?中信出版社今年就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这样一本书——《就这样读懂心理学》,下面是编辑老师关于设计理念介绍和成书过程的介绍,相信这就是你要的心理学通识书。
本文转载自“华说职场人生”
郭济莺/文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优惠购买链接
作者:璞玉英华科普小分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读不完的津巴多
多年前的一天,我买了一本砖头一样厚的经典心理学教科书《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当时好像是遇到了一些困惑,而又不满足于零星读过的关于心理学的只言片语,经过搜寻,发现专业人士一致推荐——读一本好的教科书吧。
读第一章时我就认定这是一本“对”的书,一定能刷新我的认识。我发现,“真正”的心理学,与我之前在通俗读物上了解的大不相同,不只是研究心理问题,不只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也不只是“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这种论调。初步了解心理学实证的科学方法、研究的多元视角以及批判性思维后,我很期待进入一个以前几乎一无所知、但充满洞见的世界。
但我很快就被打击了。当时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不多,而且往往是在一天的忙碌后、准备入睡前才看。进入到具体的主题章节后会遇到很多“硬”知识,很难像读那种通俗易懂的畅销书一样快速浏览。如果只挑简单、能看懂的话读,略过自己的知识盲点,那不就违背自己了解新领域的初衷了?而时间少、读得慢,就容易“迷路”,如果间隔时间稍长后再翻看几页,往往不知“身在何方”。最终,在我还没读完它时(说实话,还差好多),新的一版又出来了。
“我读不完一本自己很想读的入门教科书”——这事让我沮丧。而网上那么多学习达人留下了读完这本经典教材之后的收获与好评。是我阅读理解能力退化、脑子不够用了?还是我的生活节奏让我没精力再“啃”正经书?直到看到夹杂在好评中的一些“同病相怜”的感想,比如“我计划10年内看完这本书”,或者“书很棒,但我其实并没看完”,才让我欣慰一些。
如何补上“通识”的课
其实,不只是心理学,还有很多领域是我想“补课”的。
我大学和研究生的专业都是经济,毕业后从事金融,一头扎进其中的一个细分专业领域很多年。读书时,一心把专业课学好;工作时,基本是“上班、加班、回家睡觉”,遇上问题钻进去解决就行。我赶上了一个“努力就有回报”的时代和环境,这一路并没有觉得自己缺少些什么。但后来当我调整了工作岗位要面对专业以外的事情,当我生了孩子后发现生活比原来多了千头万绪,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认知版图中缺了太多东西,需要“补课”。
成年人的“补课”一般都是需求驱动的,遇到什么困难,上网查、找人问、买书看。我也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应付人生功课。直到有一次我翻阅到一本介绍“通识教育”的书,才意识到自己应该补上“通识”的课。
现代社会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在高校开展的、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覆盖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广泛领域,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学会更好地认知、思考、理解世界。美国英语中用“101”指代大学入门课程,比如“心理学101”、“经济学101”,是对一个学科领域的导论和综览,可供非本专业的学生选修学习,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上大学是二十多年前了,当时国内没有通识教育的概念(目前有资源投入通识教育的高校数量也有限)。“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时,处在一种简单的满足;“知道自己不知道”时,会开始寻找求知路径。回想起走过的弯路,比如读过的那些不大负责任的“畅销书”,我就会懊悔当时怎么没有鉴别力,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的东西上面。
于是希望补上通识的课,将它作为终身学习的路径,不光是为应付生活中的需要与问题,也是追寻智识的乐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一种可贵的选择;而我面对大千世界中人类智慧的浩瀚海洋时却想“贪心”一点,希冀能往更深更广处探寻。
回到骨感的现实,我连“心理学101”——津巴多的入门书都没读完,还谈什么通识学习?也许就像以前曾经有过的各种“梦想”,想想就过去了。
起心动念——做通识学习的系列读本?
几年前有机会在一所中学给高中的孩子们上了一个学期的选修课,主题是经济与金融的入门(顺便说一句,看到他们丰富多彩的选修科目,真的很羡慕)。虽然每周只有一次课,我还是倾力投入,以自己专业所学为底,查阅大量最新的中外教材和资料准备每一次课,力求把关于经济和金融最基础的知识结合现实,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述给他们听。看到他们求知和专注的眼神,我感到无限的动力和欣喜。我曾认为自己有很多“喜欢的事”(而且都“没时间做”),但事实证明,当一个兴趣能够被带有压力性质的“任务”驱动,让你把“没时间”变成“有时间”,毫无怨言地孜孜以求时,才是真正“喜欢的事”。
于是冒出来一个想法:我应该把自己心心念念却完不成的“通识学习”变成一个有目标、有压力的任务,比如,做一套通识学习的系列读本?
大部分天马行空的想法遇到“可行性”这种东西都会败下阵来。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是不是别人早就做过,能出版吗,有人买吗……
谁来做?请专业的人参与,非专业的人在此过程中实时反馈阅读和学习感受。别人做过吗?当然,我们能找到很多这类学习资源,除了正规的入门教科书,还有大学推出的比教材简单的通识书籍,也有不少知识类漫画书,以及这几年涌现出来的各种音频视频课程,它们都各有其特色和适用场景。
但我心目中也有一个我想要的产品,简单类比,就像游客中心的导览手册。每到一个从未涉足过的城市或景点,我都希望得到一本图文并茂的小小的导览手册,既有概览和路线,又对重点和特色之处展开介绍,翻阅之后便可以“心里有数”地开始自己的探索体验之旅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游览习惯,但它一定会对一些人有帮助。这种体量不大、阅读门槛较低、但又不失专业性和系统性的书,能帮助我们用比较少的时间先了解一个领域的基础、重点和脉络,以后不管是想进一步学习更为专业的内容,还是深入了解其中的某些专门内容,都能事半功倍。
怎么做、能出版吗、有人买吗——先尝试了再说。想太多的结果常常是“算了吧”。
回到津巴多,从心理学开始吧
先做什么?顺理成章的应该是经济和金融,我学过的专业,能便利地找到资源,而且还刚准备过一门课。但我不想先重复自己熟悉的领域,“读不完的津巴多”始终在召唤我。
即使知道“困难一定比预想的多”,困难还是会超出这个心理准备;此时只能回应一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至于怎么个“多”法,只能一点一点去做出来。
这不再一己之力能完成的事,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和帮助,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这些人。有几位无条件支持我、并且具有出版、编辑等经验的伙伴加入到项目团队,一起用“学习者视角”策划、审读和反馈。我们在北大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心院”)招募到几位对科普写作有热情的学霸同学参与撰稿,在北大医学院找到几位既有相关知识基础又善于画画的同学,而且邀请到北大心院张昕副教授作为审稿人对内容的专业性把关(他心理学科普公众号“Dr昕理学”是个丰富有趣的宝藏)。
“导览手册”的样貌是在逐步的打磨中才成形的。一开始设计的是图片配上少量文字,发现纳入的知识量不够“通识”的要求;后来尝试完整的主题文章配上插画,又感觉在阅读的吸引力上仍有所欠缺;最后在“学霸笔记”的启发下,形成了“图文笔记”的模式:用尽量简明的笔记体文字,配上小插画和小专栏,力求清晰体现知识结构和要点,让读者在有限时间能够读完一个相对独立、主题完整的章节,获取一个整体印象和成就感。
出版物不像网络平台的文章和音视频那样能够得到读者的快速反馈,CoachLily和她“成长部落”的小伙伴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在完成一部分章节后,我们招募了一批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进行试读,他们对内容和形式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改进建议。Lily是我的大学同级校友,也是我的教练。从我刚有模糊的“做书”念头开始,她就鼓励我尝试,给我各种支持。我总感觉,她对我的信心比我对自己的信心强多了。也许对我来说,“教练实现的预言”比“自我实现的预言”更有力量^_^
顺便说一句,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读完了津巴多,还读完了一书柜的书籍和资料。智识的乐趣,比想象中的更引人入胜。
《就这样读懂心理学》:心理学101的邀请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优惠购买链接
书页内容展示
精心编排的知识要点、绘制的插画和和设计的栏目,让严肃内容的阅读变得生动。
导览不意味着“捷径”,更不意味着能用简单的方式快速解决各种问题,它是一座桥梁,导向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们不可能记住学过的所有知识的细节,但通过开放的、主动的学习,我们能将心理学的多元视角和批判性思维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与精神世界,让探索之路更为顺畅。
-end-
关注麦青书房,遇见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