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观察一只具体的鸟

文摘   2022-11-12 19:50  

载自公号“光启书局

“对我来说,渔鸮就像一个难以描绘的美好愿景,唤起了一种奇妙的渴望。”


这是一位宛如今日游侠,深入俄罗斯远东地区寻找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的生物保护学者启程时的感喟。也许追寻一只鸟儿的身影,最初只是目光从斗室的出走,但最终它让我们视线落脚的地方,一定会是万物生息的自然深处。


2022年9月至10月,上海万科和光启书局共同发起“万科x光启阅读季”,以“城市中的自然现场”为主题,邀请10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嘉宾,展开4场对谈。活动第四场围绕光启书局出版的《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题为“观察一只具体的鸟”


10月28日,在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行了《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新书分享会,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肖一之、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B站读书up主渡边,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有趣有料的“鸟谈”。认识一棵具体的树,观察一只具体的鸟,或许会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打开这个世界。


以下内容整理、精选自本场分享会。一共7969字,阅读完毕需要10分钟。


与谈人:肖一之、何鑫、渡边

整理:苏本



一个令人笑声不断的“黑暗副本”


肖一之:当大家刚拿到《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这本书时,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一个科普读物”,但是一读,这个预想就会被打破。因为你翻开正文第一章,读到的第一句话是:“直升机延误了。”所以说,这本书严格意义上并非我们想象的那种有条有理的一个科普读物,它不是一开始就介绍某种猫头鹰,大概给你描述一下它长什么样,有什么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如何。这本书不是这样写的,它是通过作者非常有意识的叙述、组织,把上面这些知识都放进了故事中,但你读完之后,同样还是会获得这些知识。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很著名的当代自然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在他的《深时之旅》里面提到一位科研者的话:在每一个这样的科学著作背后,都有一个隐藏起来的“黑暗副本”,就是这些关于科学发展的知识故事。科学论文发表出来的时候,人们看到的都是数据,以及分析出来的结果,但是为了收集这些数据,为了得到最后非常理性地呈现在论文中的东西,其实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完成很多额外的工作,它们是不能呈现在论文里头的。因此当我看《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这本书时,仿佛在看一个科学工作者围观一个又一个的鸟类学家做研究,然后用一种如同人类学的写法,把这一特别好玩的过程记录了下来。


这本书里还有另外一个部分,就是除了鸟之外,还有很多关于人的故事,而这些人都非常有意思。比如给鸟类学家做野外助理的卡特科夫。在一本讲猫头鹰的书里,这个人就占了两章的篇幅,有两章都以他命名(“卡特科夫登场”“流放卡特科夫”),可见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卡特科夫当过警察,做过跳伞运动员,野外助理只是他的一份兼职,他之前对鸟类也不是特别了解,但这个人有着很强的野外生存技能,对这份工作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另外就是,这个人打呼噜实在太响了!作者和其他调查成员出野外时是住在一个大房车里,所有人一起睡通铺,而身边有一个打鼾特别厉害的人的话,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于是在决定抽人值夜班监测渔鸮活动时,他被一致投票投出去了,就像玩“狼人杀”,第一局就把他给摽了。


这本书里就是像这样,写了很多关于俄罗斯远东边疆地区的故事,有很多像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如果你读过《萨哈林旅行记》这类的书,很容易就能勾连起这种边疆人的气质,比如没事就找大家喝酒的猎人,荒郊野外拦车要烟的烟鬼,还有为了躲避黑帮麻烦、孤零零住在林子里的阿纳托利这样的传奇人物——他的林中小屋是作者每次在滨海边疆区调研时都会借宿的地方之一。书里有很多这样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故事,而且作者对它们并不做任何评判,只是很忠实地记录下来,让我们得以通过这些非常有趣的细节,了解到他的野外工作环境,还有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人文风貌。


我还想分享一下这本书里写到的关于其他动物的故事。比如作者这个野外小团队在森林里遇到的一只被抛弃的猫。当地猎人在林子里打猎时,就会带只猫养在猎人小屋里,可以防止老鼠偷他们的口粮。但是等他们打猎结束离开时,往往是不会把猫带走的,对他们来说,这个猫真的就只是工具,人走了,猫就被留在那儿。他们遇到的这只猫就是如此遭遇,饿得发疯,跟着他们要吃的。但作者并不对这样的现象多加评论,就只是写下这个故事,告诉你这样的背景。


还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的故事,就是他写在某处河谷考察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河边的一只狍子,就是我们中国也有的那种“傻狍子”。狍子是一种胆子特别小的动物,被他惊到后,就赶忙逃命,但几步没蹬好,一下子就掉进了冰冷的河里。作者当时特别紧张,迅速想办法抓着狍子的角,把它从河里救了上来。救上来之后,作者其实特别担心,因为就像他书里写到,鹿类动物是有捕获性肌病的,在经过这种特别大的应激之后,很容易衰竭、死亡,所以作者就很担心:自己是来保护动物的,但这个举动,这样一个人类介入的行为,会不会令这只狍子还是无法逃脱死亡。作者在书里仍然没有讲很多大道理,他就把这个事情讲完了,但这样呈现的一个瞬间,会让我们了解到一些知识,并有所思考


因此,这是一本名字虽然叫“猫头鹰”(毛腿渔鸮)的书,但里头充满其他动物的、其他人的故事,还有如同传奇一般的森林隐士的存在。


是“鸟书”,也如同下饭番剧


渡边:刚才肖老师先分享了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我个人因为比较喜欢观鸟,这几年就发现国内有越来越多关于自然和鸟的书,所以每年我都会看几本这类的书,《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就是我觉得今年看到的最好的“鸟书”



这本书其实和前几年比较受关注的一些“鸟书”不太一样。比如《海鸟的哭泣》,它是比较偏科普向的,讲海鸟怎么生存、它们的生境等等;又比如《游隼》,它是一本文学作品,用很优美的文笔来描写游隼这种动物如何和作者发生一种心灵共鸣。但《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和前面这两类就很不一样,我觉得它更像是非常有趣搞笑、很下饭的番剧。因此我在看这本书时,脑补的就是一部动画片——《黄金神威》。它讲的是一群日本兵跟一个阿伊努族少女一起寻找黄金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地和《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里就有重叠的地方,即萨哈林岛也就是我们称呼的库页岛周围一带,具体到书里就是滨海边疆区。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冰天雪地里,都描写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像是书里的乌德盖人,那些猎人的故事也都很像,就是白天打猎,到了鲑鱼洄游的季节就抓鲑鱼腌鱼子,打到鹿时就大家一起分鹿肉吃,以及还有一个重要项目——喝酒。《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作者就经常会写到他们在村子里借宿时,一到晚上吃饭,村民们就会摆上一瓶接一瓶的伏特加,喝到他头痛,但没办法,就是必须要喝。我觉得书里面最夸张、最好玩的一个喝酒故事,就是有一次作者小团队住的房车停在路边时,有两个路过的人,说车子坏了在这里停一晚,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喝点儿。书里的原话是这两个人拎着两升的“乙醇”——都没有用“酒”这个词——问他们要不要喝乙醇,也就是95度的酒精兑水喝。


《黄金神威》


作者斯拉特身为一个美国人,在俄罗斯搞研究,就需要仰赖当地人的帮忙,那如何获取俄罗斯人的信任呢?就两件事:喝酒,蒸桑拿。后面这个“蒸桑拿”也是《黄金神威》里的一个著名桥段。


这本书和《黄金神威》这部动画片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特别搞笑。我看这本书时贴了很多便笺条,贴了多少就代表我笑了多少次我举书里的一段,是讲作者的一个俄罗斯助手——托利亚,这个人从不喝酒,大家想想,一个不喝酒的俄罗斯人显得是多么奇怪。于是有一天另外一个助手约翰就问作者:你知道托利亚为什么不喝酒吗?


“他跟我说,几年前他到阿尔泰山区串亲戚,野餐时喝多了。他斜靠在草地上,望着头顶的蓝天,心里却盼着下雨。就在这时,雨滴开始往下掉,他惊呆了。托利亚幡然了悟,原来他是可以控制天气的,所以决心从此戒酒,因为他得担起这个危险的重任。”我盯着约翰,不知说点什么好。“每当你觉得某人头脑还挺正常,”约翰喝着啤酒说,“他们就会说出这种话。


这本书里面就是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细节和桥段,有点像何伟写的《寻路中国》,或者说像迈克尔·麦尔写的《东北游记》,是那种非常有趣、有非常多迷人细节的书。就像刚才肖老师说过的,如同在看一个科学史家把自己一分为二,一部分在做研究,另一部分在做科学史。


也想问问何鑫老师,作为专业人士,您看这个书会不会觉得特别“不正经”?


何鑫:其实我觉得这个书,也不能说它跟大部分的“鸟书”都不一样,因为放到自然写作的历史中,最早期的文章或者书籍,就是这种风格。我们知道,在观鸟史或者说在自然博物史上有一本很重要的著作,就是吉尔伯特·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当然他是以书信的形式,但里面的描述跟《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其实很相似,就是我今天去干什么了,我有了什么样的一个经历,我看到如此这般的一个物种,然后这个物种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当中也包括一些跟人有关的内容。《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本身是一个现代的解读作品,我们也知道作者斯拉特就是做野外研究的,像是之前肖老师也提到,做野外研究时发表出的论文,其实只占野外经历里的极少一部分,而论文就是需要有条条框框,不会有很多情感在里面。



我自己所做的专业跟斯拉特是类似的,叫保护生物学或者叫动物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不只是某种动物本身,还要研究动物与人、与它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就像书里面作者在做的事——在渔鸮主要分布的这一地区研究它,进而保护它。毛腿渔鸮一旦丧失这样一个栖息地,这个物种恐怕就会消失,但同时这一地区的人也仰赖这里的环境,比如书里提到的,需要伐木以换取经济供应。而这也是我们在做野生动物保护时,常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比如我们现在身处上海,去讨论说,让书里的这些人不要伐木了,把树留给渔鸮做巢洞,这其实是不妥当的,因为那里的人的生存方式就是需要去借助周围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我们是处在全球化的发展之中,当地人在滨海边疆区伐的木,不可能只是给本地区或者只是给俄罗斯用,很快也会流入其他国家,甚至我们身边。这就是一个全球化的缩影。


我做研究的时候,有很多朋友就问:你们做物种保护,保护了它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意义可能不是在眼前,不是说它能马上给我们自己创造多少价值,也不在于像书里提到的马上给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带来一个生态旅游项目,而是认识某一物种,认知自然,进而形成文明。人类自诩为智人,其实就是先识万物,知道这是什么鸟,那是什么植物,促使我们从所谓狩猎采集的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再发展至文明社会,就是建立在对自然了解的这个过程上


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就像书里介绍过的滨海边疆区的一些原住民,以及我们中国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比如和驯鹿联系很紧密的鄂温克族,其实一直在过跟自然打交道的生活,只不过当主流的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大多数人跟自然的关系疏远了,就可能是处在一个更狭隘的观点里面。但如果我们有机会了解甚至去到这本书里描写的这类荒野之地的话,对我们会有很大帮助。


另外,我觉得自己看这本书时的一个很重要的感受,就是像我们这样的研究者,其实还是有机会写一个寓教于乐、不那么枯燥的一部作品的。这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个鼓励,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一切的了解,始于观察


渡边:像何鑫老师这样研究一个物种并进而保护它,是专业人士所做的工作,又或者像作者斯拉特,去到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写成了这本书。那么作为普通人,尤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是不是必须要长途跋涉才能亲近自然呢?也并非如此。接下来我想分享的,就是对城市人来说非常好的一个接近自然的切入点——观鸟。


我其实是从2020年才开始观鸟的,就是在城市里面。这件事的缘起很偶然,是因为我喜欢的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他是一个狂热的观鸟迷,还专门写过一本观鸟的书,于是我就买了望远镜、长焦相机,开始尝试观鸟,就是从我身边能看到的那些鸟观起。


上为夜鹭,下为白鹭 渡边摄


我最早拍到的,是白鹭的照片,它是上海格外常见的一种鸟,白色的是白鹭,灰色的是夜鹭,去上海的任何一条河边,基本上都能见到。它们会在傍晚交接,白鹭上白班,夜鹭上夜班。在上海,只要你正常通勤,留意一下四周的话,基本上都能看到超过十种的鸟。上海常见鸟类里有所谓的“四大金刚”,意思就是你每天出门后想不看到都难的四种鸟:麻雀、珠颈斑鸠、白头鹎(bēi)、乌鸫(dōng)。麻雀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珠颈斑鸠常被错认为鸽子,但它是野鸟,脖子那里有一圈像珍珠一样的斑点。这种鸟在上海或者说南方最常见不过,而且我们都叫它“走地鸡”,因为它的惊飞距离非常短,可能不到两米,意思就是你离它只有两米了,它都没有受惊飞离,还像鸡一样在地上走呢。而白头鹎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头翁,它体型比较小,还带有保护色,但即便你看不到它,它的叫声你也肯定听过,要是你每天能早点起床,耳朵里听到的80%的鸟鸣都来自它。最后的乌鸫是网络名鸟,就是如果你们家猫惹了它,它就会来你们家窗台甩屎的那个鸟。乌鸫全身黑色,但嘴巴是黄的,也被称为“百舌鸟”,因为它会学其他鸟的叫声。但好多人不细看的话,就会把它认成是乌鸦。


珠颈斑鸠 渡边摄


白头鹎 渡边摄


乌鸫 渡边摄


何鑫:在上海乌鸦是比较少见的,只有11月到来年2月左右会有个别出现在上海,是属于越冬的罕见个体。但如果是在北京生活的朋友就会知道,乌鸦在冬天的北京是特别常见的,因为那才是它们的主要越冬区。而春夏时节,乌鸦是在更北边,像是内蒙古一带。


渡边:还有很多我们在城市中能观到的鸟,比如在世纪公园里常被人叫成鸭子的小䴙(pì)鷉(tī)、灰喜鹊、大斑啄木鸟、白胸苦恶,对水质和生境要求很高的普通翠鸟,等等。


观鸟观到最后,其实慢慢都会转化到一种环保行为,因为只有你了解了这些鸟,你才会知道如何去保护它们,以及它们究竟需要什么。这就和《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作者的行为逻辑是一样的,他首先要去了解全世界只剩下不到2000只的毛腿渔鸮,才能保护。斯拉特起初对毛腿渔鸮的分布都不清楚,书里面就讲他们先是寻找渔鸮具体的栖息地点,进而发现它们对用来做巢的树是有特别要求的——必须是树龄百年以上的老树才行,因为这样才能有足够大的树洞。但当地的伐木公司在修路搭桥时,最常砍的就是这类大树。当斯拉特在研究中了解到渔鸮巢树的这个特点后,他就很明确地建议伐木公司,避免砍伐这样的大树


我们说回到本书的主角,也就是猫头鹰。我虽然号称观鸟人,但我没有看到过一只猫头鹰。我们对于猫头鹰往往感觉是很熟悉的,但想看到它好像挺困难的。所以接下来关于猫头鹰的知识,想请何老师多聊一下。


远东冰原之外的猫头鹰


何鑫:我想聊聊自己看到猫头鹰或者别人看到猫头鹰的一些经历。中国有30多种猫头鹰,有些是很难看到及拍到的,但也有一些在上海其实是看得到的。 


雪鸮,朱维佳 摄于内蒙古乌尔旗汉


我想先讲讲雪鸮,也是我今天穿的这件衣服上的图案。雪鸮的分布地区是比较靠北的,所在环境和我们这本书里描述的滨海边疆区很接近。在国内相对容易看到雪鸮的地点是在内蒙古的乌尔旗汉,尤其是在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时候。如果时间比这个早一点,比如十月的中上旬,雪鸮还未南下到这个地方;要是再晚一点,雪鸮就离开乌尔旗汉一带,往更南边走了。雪鸮的身形看起来胖乎乎的,特别圆,很是我们喜爱的那种猫头鹰形象,因此很多玩具或模型也是经常取用它的形象。


肖一之:这里我想插一句,雪鸮最著名的“广告”肯定是《哈利波特》了,就是主角哈利波特饲养的那只海德薇。



何鑫:对,是的。英国的纬度也是靠北的,像是苏格兰地区的雪鸮到了冬季也会南迁,在英格兰就有机会看到,也算是英国的一个特色物种。还有一种大家经常在网上能看到的猫头鹰——乌林鸮。它有一个特别大且圆的面盘。猫头鹰的面盘是用来收集声音的,就像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那种收集电视信号的天线锅,猫头鹰用这样的面盘把声音信号收集在中心,最终传入自己的耳朵。有趣的一点是,猫头鹰的左右耳是不对称的,我们看它们的外表是看不出的,但如果看骨骼的话,就会发现它们的左右耳高度、深浅都是有差异的,这能够让猫头鹰在转动左右耳的过程中,去比较距离差和时间差,以锁定目标,所以其实是它们一个演化上的特点。


仓鸮,何鑫 摄于云南西双版纳


在分类学上,猫头鹰都是属于鸮形目,再往下细分的话有一个科是草鸮科,里面有一种猫头鹰叫仓鸮,脸长得比较怪,我们中文世界里给它起了个俗名叫“猴面鹰”。仓鸮的面盘结构很有意思,像一个桃心。我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植物园门口有幸拍到过一只仓鸮。它就在植物园门口的一棵大树上,树下是跳广场舞的阿姨们,但这只仓鸮并不怕人,就一直待在上面。我当时觉得这个地点好极了,能特别容易地观察仓鸮,同时又不打扰它,还有其他人在这里拍到过这只仓鸮捕捉到大老鼠。但不幸的是,这棵树后来被砍掉了,因为城镇的规划建设。


雕鸮,何鑫  摄于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雕鸮,何鑫  摄于上海动物园


接下来想说的是体型庞大的雕鸮了,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猫头鹰,它可以说是猫头鹰里面最强悍的一种。我们这本书里讲的毛腿渔鸮也非常大,但它主要抓鱼,雕鸮则是什么都抓,连别的猫头鹰、老鹰也抓。猫头鹰的特点本来就是夜视能力很强,雕鸮更是在白天也能捕猎,对于在夜晚如同瞎子的日行性猛禽而言,雕鸮就属于站在食物链顶端了。并且猫头鹰飞行时是没有声音的,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近距离观看猫头鹰标本的话,会看到猫头鹰的翅尖有一种絮状结构,当它在飞行时,这个结构就相当于涡轮发挥的减压效应,令它处于几乎无声的状态。雕鸮更容易出现在一些山地环境中,比如青海的某些地区,但并不代表城市里不会见到。我就曾在北京的一个猛禽救助中心里见到过一只被救助的雕鸮,救助人员让它停在一个类似树枝的杆子上,上面包着人造草皮,以保证它的脚接触到的是一个凹凸结构。这是因为如果让猛禽长时间待在一根光滑的杆子或者钢管上,它爪子上的肉垫会慢慢烂掉。在上海其实也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就是在上海动物园,里面有一只雕鸮是我亲身参与救助下来的。那是2007年我在松江那边做课题,附近的林业站有群众打电话,说发现一只大猫头鹰,我们便一起去救助。到达现场后,发现这只雕鸮的一只眼睛瞎掉了,是被人用弹弓打掉的。猫头鹰的眼睛都很大,所以是有这种弹弓党存在的,他们就是以打动物为乐。少了一只眼睛的雕鸮就等于失去了把控飞行方向的能力,于是误入村民的领地。我们救助它之后,也没办法再放飞了,因此它就一直待在上海动物园里了,现在应该都还在。雕鸮的寿命也比较长,活十几年是没问题的。


褐渔鸮,葛增明 摄于广东深圳梧桐山


黄腿渔鸮,何鑫  摄于陕西洋县


说回到我们这本书的主角毛腿渔鸮。在国内其实有好几种渔鸮都能够找到,比如在广东一带较为容易看到的是褐渔鸮,只是体型较小一些。还有一种在国内可以看到的,是黄腿渔鸮,我也拍到过一只。黄腿渔鸮在演化亲缘关系上跟毛腿渔鸮是最接近的,它们生活的地点是我们中西部的一些森林地带。渔鸮都长得比较粗犷一些,借用《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作者的话说,像是一个蹲在地上的大垃圾桶。它们因为要捕鱼,所以常常进到水里,羽毛被打湿就显得杂乱,但在树上晒干后蓬起来,又会有很敦实的感觉。


领角鸮,ETKiwii 摄于浙江杭州植物园


红角鸮,邱晓华 摄于上海南汇东滩


北鹰鸮,阚红莉 摄于上海南汇东滩


纵纹腹小鸮,朱维佳 摄于江苏常州


还有不少我们在国内可以有机会看到的猫头鹰,比如在上海附近、宁波或者浙江的一些山里,在任何季节的凌晨时分,都很容易听到领角鸮的叫声,如果你听到后学着叫几声,它们也会跟着回应,就是这么好玩的一种小猫头鹰。在南汇或崇明,我们还可以看到红角鸮,前年的时候我们就曾见过南汇的几棵树上停满了红角鸮,当时正值它们迁徙过境,停在这里,那天刚好是个周末,有很多观鸟的人都拍到了一树猫头鹰的场景。另外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去天山观鸟时遇到过的鬼鸮,它是一种特别隐秘的猫头鹰,很难得一见。还有一种在上海或者杭州市区里能见到的猫头鹰是北鹰鸮,长得更像是一只老鹰,像一只日行性猛禽,主要活动时间也是在白天。在我们中国西部有一种比较容易找到的猫头鹰是纵纹腹小鸮,不过去年崇明一个林业站还救助了一只纵纹腹小鸮,这是一个新纪录,说明它也会在上海这边出现。


领鸺鹠,张晓红 摄于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

斑头鸺鹠,何鑫 摄于陕西洋县

长耳鸮,拓东西南 摄于江苏盐城


猫头鹰里面体型最小的是鸺(xiū)鹠(liú),我们国内一般可以见到两种,一种是领鸺鹠,另一种是斑头鸺鹠。领鸺鹠头部背面的斑纹很像一双眼睛,我们叫“假眼”,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斑头鸺鹠就是脑袋上的纹路更密一些,我曾在陕西的洋县拍到过一只,就停在村民房子的小烟囱上。另外在北京等城市里能看到一种猫头鹰是长耳鸮,因为它们越冬时喜欢停在城市园林那种高大的树木上,但有些拍鸟的人不太注意行为,就越来越干扰到这种猫头鹰,所以北京城区里现在不太容易能看到长耳鸮了,在其他地方比如江苏盐城还是可以看得到的。


这里想多说几句,就是我们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所谓的搞笑视频,像是一只原本胖胖的猫头鹰突然把所有羽毛紧绷起来,变得很瘦,显得很滑稽,其实这代表它处在特别紧张的状态,这是它的一个应激反应,如果应激过度的话就会导致它的死亡,还有日本的一些猫头鹰咖啡馆,让人和猫头鹰零距离接触,也不太妥当,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去观察,才是更正确的方式


如果我们稍稍离开身边人类干扰过多的环境,走到户外去,其实很容易能够看到好几种鸟。当你掌握了一点点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后,会发现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看植物、看昆虫,甚至更多生物,就会真切感受到人所生活的世界,并不只是人的世界



文中提到的书籍


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

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

亚当·尼科尔森,《海鸟的哭泣》

J. A. 贝克,《游隼》

野田サトル,《黄金神威》(漫画)

何伟,《寻路中国》

迈克尔·麦尔,《东北游记》

吉尔伯特·怀特,《塞尔伯恩博物志》



文中提到的猫头鹰


毛腿渔鸮,雪鸮,乌林鸮,仓鸮,雕鸮,褐渔鸮,黄腿渔鸮,领角鸮,红角鸮,鬼鸮,北鹰鸮,纵纹腹小鸮,领鸺鹠,斑头鸺鹠,长耳鸮


观鸟入门必备


“懂鸟”APP(小程序)

望远镜,长焦相机

《中国野外鸟类手册》《中国鸟类观察手册》《鸟类行为图鉴》

起个早(日出时)或赶个晚(傍晚时)

保持一点敬畏的距离

打开这本令你开怀大笑的“鸟书”——《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点击即可购买书籍

[美]乔纳森·斯拉特 著

任晴 译

2022.10


内容介绍

当乔纳森·斯拉特还是个观鸟新手时,他偶然遇到了地球上颇为神秘的一种鸟类,它比他所知的任何一只猫头鹰都大,看上去就像一只长着羽毛的小熊。他拍下一张照片,并分享给专家,这便是世界上体形硕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随后,斯拉特开始了为期五年的调研之旅,在俄罗斯东部茂密偏远的森林中寻找这种巨大而神秘的生物。


尽管毛腿渔鸮的翼展长度达6英尺,身高也超过2英尺,但它们总是神出鬼没,人类对其所知甚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也极为有限。它们在冬天最容易被发现,因为它们在觅食过程中会在雪域河岸上留下大而独特的足迹。毛腿渔鸮同时也是濒危物种。因此,斯拉特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捕获这种猫头鹰以做研究,并尝试据此制定出一个保护计划,以帮助这一物种存活下去。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不得不应对各种挑战:在冰冷的帐篷里通宵监测,疯狂地驶过将融的冰河,毫无防护地爬上朽烂的树木以检查巢穴中珍贵的渔鸮卵。为捕捉和追踪渔鸮,他们使用尖端的定位设备,亦即兴设计巧妙的陷阱,还必须始终警惕与熊或东北虎发生冲突。在斯拉特异常生动、精确,同时不失幽默的叙述下,毛腿渔鸮渐渐展露真容:它们是狡猾的猎人,忠诚的父母,怪异的“二重唱夫妇”,是不擅记仇且相对温顺的猛禽,也是在条件严酷、面积不断缩小的栖息地上顽强生存的珍稀物种。


除此之外,斯拉特还以令人捧腹的笔调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边疆区域的各色人物:有似乎永远也不清醒、以伏特加为粮的嗜酒村民,有与黑帮交易失败后逃命至荒野的古怪隐居者,有为了可以卖10美元的貂皮而猎杀毛腿渔鸮作肉饵的无知少年……对于沿途经过或停驻的大小城市、村庄,斯拉特亦不吝啬笔墨,关注这些地方的历史,以及它们在苏联集体经济时期的发展和如今的没落。


斯拉特以一份惊心动魄的田野笔记,向读者全面展现了这片远东冰原上的生灵、人类、居住地、自然景观及文化风貌。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拉特(Jonathan C. Slaght),美国德鲁大学学士,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博士,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协调员。他的研究项目是毛腿渔鸮、东北虎等濒危物种,并协助WCS调研从北极到热带地区的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上的鸟类保护活动。他目前是世界上研究毛腿渔鸮的重要专家之一。斯拉特的文章、研究、摄影多见于《纽约时报》《卫报》《史密森尼学刊》《纽约客》等媒体。


译者简介

任晴,美国佛蒙特大学自然资源博士,美国佛蒙特州可持续发展学校研究所评估与项目研究员。译有《鸟的智慧》《猫头鹰的秘密生活》。





END

本文原作者:阿光  光启书局

扫码添加小助手阿光,加入【光启书局书友会】,与书友互动,分享读书心得。



麦青书房
麦青书房,社区里的阅读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