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荐|《五个小孩的校长》: “杀校潮”下正在消失的乡村学校

文摘   2023-08-04 21:32   广东  

*本文原载于《师道》2023年第3期


《五个小孩的校长》(又名《可爱的你》)剧照


《五个小孩的校长》:

“杀校潮”下正在消失的乡村学校








《五个小孩的校长》(又名《可爱的你》)是一部由关信辉执导,古天乐、杨千嬅领衔主演,真实事件改编的教育题材电影,一上映就引起香港广泛关注,凭借过人的口碑连映五个月,打败《叶问3》等一系列华语大片,夺得香港2015年年度票房冠军,成为当年香港影坛最大的黑马。一部投资极小的教育片,没有星光熠熠的卡司,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甚至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剧情,何以“叫好又叫座”?谈及拍摄初衷,导演哽咽地说:“我就希望电影拍摄出来,能够将爱带给更多人”。



01

“最重要的是心”:

乡村教师的无私大爱


影片开画就是一个极具症候性的场景:被“一百分”压垮的孩子、望子成龙的父母、巴结有钱人的校董,短短两分钟就剑指一系列教育乱象:唯“一百分”论的家庭教育、幼儿园就开始的各种补习班、只顾拉投资的学校、层层区隔的精英班以及由此导致的厌学群体。但导演无意制造话题,而是相当克制地将镜头转向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实际上,当我们今天在探讨鸡娃、内卷的教育问题的时候,不能忘记教育的基本盘是那些甚至没有能力挤进补习班的人,他们连卷的资格都没有,他们是内卷系统外围被抛出去的人。


无法认同这种高度功利的教育系统和理念,吕慧红(杨千嬅饰)辞去校长一职。不久后,辗转通过新闻,她看见了一所即将倒闭的“元田幼儿园”——由于资源匮乏,校长老师纷纷请辞,只剩五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转校而留下,目前正以四千五百元聘请校长兼校工。



剧情不甚出奇,于是,导演扎扎实实地用一个个细节把故事讲得真实、动人。初见面,孩子们的脸上都戴着口罩,不是预防疾病,而是“不戴口罩,会被人认出我是穷人,那就完了,没出头了。”贫穷成了孩子们脸上的一道疤,即使戴上口罩,也抬不起头。面对年幼的孩子们,吕校长并没有试图输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大道理,而是选择“身教”。没有理会校门边上村民们“搏出名”“今天不关明天关”的闲言碎语,她坚持每天早上挺直腰杆神采奕奕地站在校园门口接送孩子,似乎任何流言蜚语都不能影响她分毫,这样坚强自立的姿态才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摘下了口罩,开开心心地来上学。


面对“补习天后”和年薪千万的名利诱惑,吕校长毅然选择留在元田幼儿园,一人兼任校长、清洁工、接送司机等多项职务。可是,无论多累,她都会弯下腰和孩子们平视,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们同样的高度来交流,于是,孩子们得到了关注和尊重,什么话都能和她倾诉。诚如片中所说“最好的教育不是在于设施,最重要是看老师的心。”很多时候,师生的相处之道,或者说人和人的相处之道,其实就是六个字:以真心换真心。小孩虽小,但似乎总有一种野兽的直觉,能敏锐觉察出周围的善意和恶意,而一旦认准了你,就彻底打开心防。



02

“用生命影响生命”:

爱与教育的传递


教育题材的电影向来不乏佳作,外国影片如《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中国影片如《一个都不能少》,都收获了极佳的口碑,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极擅长以白描写实的手法来讲述关于爱与奉献的动人故事,这是教育电影不可撼动的根基。如何在稳住教育电影的根基,尤其是在诸多佳作在前的情况下,花样翻新拍出新意?这是导演必须思考的问题。他融合了国产影视制作中深厚的家庭戏表现传统,因此,《可爱的你》与其说是一位老师和五个学生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位老师和五个家庭的故事。


影片巧妙地通过家庭作业把五个不同的家庭串联起来,以孩子的家庭作业为切入点,镜头再次对准“小人物”,深刻展现出香港底层市民的现实困境与教育难题。既有对失去双亲的孤儿家庭的关注,也有对南亚外来移民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同情,还谈及了暴力逼迁钉子户、内地人与香港市民组建家庭后无奈两地分居等社会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是紧紧贴合该片的教育内核的。


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家庭作业:了解爸爸妈妈的梦想。谈起梦想,父母首先否定,接着愤怒质问,“梦想就是发梦,你们校长怎么教的,教你们发梦?”在孩子们的不断追问下,他们逐渐平静,转而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或是运动员,或是飞机师,或是香港小姐。这里的镜头语言值得注意,在他们讲述自己的梦想时,镜头恍然间呈现出他们幻想中的场景,在光芒万丈到足以令人眩晕的特效中,他们成为了他们理想中的样子,可是与之极度不相称的是光鲜的背后,背景依旧是砖房、铁皮棚,甚至是酒楼后厨堆高高的蒸笼、洗过没洗过的碗。这是极具象征性的一幕,他们身处泥淖,心比天高,理想的光辉永不熄灭,这就是香港电影中“小人物”最打动我们的地方,正如周星驰喊出的那句“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场从老师到学生,学生到家庭的教育,正如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师的勇气和坚持打动了学生,并经由学生感染了整个家庭。这是一次人文主义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唤醒,也直接说明乡村学校存在的必要性。



其实,不少人都会站在资源整合的角度支持撤并乡村学校,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乡村学校对整个乡村人民精神提振的重大意义和对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撤并乡村学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有一批的孩子不会再接受教育,接着是这一批孩子阶层流动上升的通道被封闭,他们就永远地失去了走出乡村的机会,无疑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女孩,所以这不难解释为什么学校的五个小孩都是女孩。最终,一批一批的孩子没有接受到教育,被困在乡村,只会陷入戴锦华教授点评《生死场》中所说的“动物般旋生旋死的人众”。



03

“杀校潮”:

乡村学校的危机与思考


影片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清晰地交代了“五个小孩的校长”故事背景:香港生育率持续下降,香港学校面临“杀校潮”,名校入学大排长龙,乡村学校无人问津,对此,政府出台政策,乡村学校少于五人就倒闭。这是在香港真实的正在发生的情况,非典以后,一方面是香港内地的生育率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是深港两地交流减少,许多内地学生也不再将香港视为教育首选,因此,不少历史悠久的乡村小学都因招生困难而面临“杀校”风波,例如香港鲜鱼行小学的梁纪昌校长就曾为百名清贫学生两次战胜“杀校”。



尽管吕校长很喜欢这五个小孩,但起初她也并不想留下,只打算给孩子联系转学,可是以这五个孩子们的经济条件,实在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出于“一个也不能少”的责任心,她才成为了“四千五百元校长”。可是,乡村学校的困境不能只靠乡村教师“为爱发电”,否则只会寒了教师的心。在此,我们不由得问一句,政府的支持在哪里?可怕的是,片中最应该给予乡村学校支持的元田村乡士委员会恰恰承担了本片最大的丑角,致力于在每一个艰难时刻落井下石。这背后无疑寄寓了主创团队对于政府出台“杀校”政策的不满。


反观内地,我们同样面临着生育率下降,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乡村学校资源浪费等问题。为此,2001年政府开始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到2020年,20年间一共消失328672所小学,平均一天消失45所小学。而在这些消失的学校中,大多数为乡村学校。随之而来的大量乡村学生因交通、食宿等经济困难而选择辍学,或是大量家长到县城陪读造成的四大荒:“孩子荒了,婆娘荒了,土地荒了,老人荒了”。


2012年,当国家意识到“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后就及时调整政策,明确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对“撤点并校”采取谨慎的态度。2015年,政府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一2020年)》,在提高生活待遇、调整教职工编制比例、职称评定、城乡教师流动、教学能力培训等多个方面为乡村教师提供助力,致力于改善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局面。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一部诚意之作,既是一次对当下功利主义教育各种乱象的拨乱反正,又将有温度的镜头对准了香港“杀校潮”下风雨飘摇的乡村学校,对我们思考内地教育体制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侯潇.用生命影响生命——论电影《可爱的你》中的教育观[J].读写月报,2016(12):70-74.

[2]王万尧.试论合拍片视角下的香港本土题材电影改编——以《可爱的你》为例[J].今传媒,2018,26(01):93-94.

[3]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05):146-154.



关注麦青书房,遇见更多好书。



麦青书房
麦青书房,社区里的阅读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