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到复旦附中
文摘
2024-09-29 16:52
浙江
5月中旬,在复旦附中文学社,副校长吴小新老师、教导主任吴坚老师面试了我。玉峰先生没有参加,他去出高考题了。 面试后,吴坚老师带我到徐传胜老师办公室,拿了一个班的作文。相约两天后到徐传胜老师班里上一节作文讲评课。当时我问了吴坚老师一个问题:上课是否有什么特殊要求?吴坚老师说:没有要求。 两天后,我在徐老师班试讲,观课者为徐传胜老师和吴坚老师。 退休快两年了,今天突然写这篇文章,是我又被问到这个问题:假如不到复旦附中,你会怎么样? 这是一个被问过多次的问题,每次我的回答也大体不变:到复旦附中,我是黄荣华;不到复旦附中,我是黄荣华。 但今天的回答略有不同:不到复旦附中,我做不了自己想做的语文教育。 应当说,在复旦附中20年,我做了自己想做的语文教育。 此前,我写了三篇思考了十多年,且此后一直有着贯通性理解与实践的文章: 所以,到复旦附中后,我先是在人文实验班开设了“汉字单元文化”、“走进李白”、“走进杜甫”、“走进现代主义”、“《论语》”、“单元贯通学习”等实验课程。
三年后(2005年),在年级组逐步推广“汉字单元文化”、“《论语》”、“《古文观止》”、“单元贯通学习”、“走进现代主”、“过程写作”等课程。
五年后(2008年),在全校推广《中国人》、《外国人》、《中华古诗文阅读》、“单元贯通学习”、“过程写作”等课程。 十五年后(2017年),在人文实验班开设《诗经》《庄子》等整本书阅读和“宗教哲学研究”“新诗研究”的实验课程。
十八年后(2020年),在年级组推广“东方经典东西方对读”课程,落实的有《论语》东西方对读、《老子》东西方对读;在人文实验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 以《中国人》课程为核心的“阅读中国人 书写中国人”成果,2013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学生的精神成长为线索”的“过程写作”成果,2017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单元贯通教学”2022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四十八个汉字为基点”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2022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今天我完全可以说,假如我不到复旦附中,上述我想开设的语文课程,都是不可能开设的,因此,上述的几个教学成果也是不可能取得的。
一、 可以说,在中华大地,没有任何一所高中,能像复旦附中这样”容忍”我二十年这样任性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语文教育。 在复旦附中,我经历了谢应平校长、郑方贤校长、吴坚校长。这三位校长,没有任何一位对我“追求”的语文教育有过任何的“干扰”,而都是大力支持!
举一个例子吧。2008年,那时是谢应平校长治校。我将语文“课课练”取消了,代之以《论语》《古文观止》等课程的文化积累与文化原点思考。此后直到我退休,我都没有使用过类似“课课练”的练习。 取消“课课练”后,一些学生与家长感觉不适应,有告状信告到学校,但学校置之不理。
二、可以说,在中华大地所有高中里面,不可能有这样一位管理者,自始至终,20年对一个任性的语文教育探索与实践者给予坚定的支持。“这样一位管理者”就是吴坚老师。 吴老师的学科背景是语文,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来到复旦附中。我到复旦附中时,他已在这里10多年了。我在复旦附中20年,他自教导主任到副校长到校长,一直是我的直接管理者。 在我的经历与理解中,管理者是喜欢管理的,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要以“管理”来显示自我存在的,都是有“管”瘾的。如果这个管理者与你是一个学科背景,那这个管理者对你的管理就更会非同寻常了。如果这个管理者在这个单位比你有更“悠久”的历史,那对你这个后来者就更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了。 但在我探索与实践自己心中的语文教育时,我没有感觉到吴坚老师身上有“管理者”的“管”瘾,而是相反,20年间感觉到的始终是信任、支持,且时有智慧相赠。
三、可以说,中华大地所有高中里面,不会有复旦附中这样的语文组。
我2006年开始管理复旦附中语文组,直到2022年退休前。
2006年前,复旦附中诞生了在全国具有深远影响的卢元老师、过传忠老师、张大文老师、黄玉峰老师。他们每一位都是一面语文大旗!
我们后来者,只有用尽全部心力,将复旦附中的语文教育向前推进,才不负这块神奇的土地。 还好,在我管理的这十几年间,复旦附语文组老师空前团结,每位都能以高贵语文心成就高贵语文人。 也因此,我想推进的语文教育才可能在复旦附中的的语文课堂真实“落地”。 因此,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复旦附中的管理者,真诚地感谢复旦附中语文组的每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