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复旦附中——答朋友问

文摘   2024-10-02 08:01   浙江  
我所知道的复旦附中——答朋友问

    9月29日推送《假如不到复旦附中》后,一些朋友提出了一些问题。这里就我所知,做一次回复。

    1.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就读复旦附中
     总的说,每个孩子都适合。
    但复旦附中的教育设计主体上是“菁英教育”,因此,我觉得有下面特质的孩子更适合就读。
    视野更开阔;自控力更强;奇思妙想更多;功利心相对淡薄;学习基础更厚实;学习能量更自治。
    这里我想说一下“名额分配”。
    现在的“名额分配”制度是从“教育公平”的一个角度(教育资源的公平享有)考虑的,不是从另一个角度(孩子的适切性)考虑的。
    我认为从“孩子的适切性”角度考虑“教育公平”,比从“教育资源的公平享有”角度考虑,更能体现“教育公平”的要义。
    “公平”一般是指处事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
    “名额分配”制度表面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实则并不能保证被分配到学校的孩子享有真正的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公平,这是因为学校教育设计与这些孩子们的高中起点决定的。
    既然复旦附中的教育设计总体上是“菁英教育”,那它就不可能给予“非菁英”以足够的关注、关怀,就必然不可能使“非菁英”享受到他们应当享受到的“权利”、“规则”和“机会”,而相反,更真实的情状可能是——将“非菁英”的“拥有”剥夺而给予“菁英”,使“菁英”更光鲜亮丽。这也就是社会普遍存在的“损不足而补有余”
    既然“名额分配”进来的这些孩子的高中起点低于或远低于非“名额分配”的孩子,那至少这个“起点”就是与复旦附中“菁英教育”设计不配匹的。
    这里我绝对不是说享受“名额分配”的孩子不能成长为“菁英”,而是说旦附中的“当下”的菁英教育”设计与这些孩子成长为“菁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在复旦附中的“菁英教育”设计中,他们会失去更多的成长条件。
    因此,我建议一般情况下,不要去硬切“名额分配”这块貌似甜美的蛋糕。
     同理,我也建议任何孩子,一般情况下不要生硬挤进复旦附中。
      我知道我这样说,很多人听了会不高兴的。我也知道,说真话是一定会得罪人的。
       但我不想说假话,那就这样子吧。

    2.“高大上”的语文教育设计是否是孩子们的真实需要
    总的说,是真实需要。每个孩子都不应当只学一点语文应试的考点知识,都需要且有权享受高于语文应试考点知识的语文学习。这既是国家对人的培育的需要,也是生命本质的需求与权利。
    但每个孩子的天赋及学习基础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语文需求的差异。因此,我的设计中隐含着下面几个百分比:10%,30%,30%,10%。这四个百分比,就像一把梯子的四个梯度。
    最高一级——10%,是指需求最大的群体,因而他们也是收获最大的群体。他们基本上能完成这个“高大上”语文设计内容的90%以上的学习。
    其次一级——30%,是指需求较大的群体,因而他们的收获也是较大的。他们完成“高大上”语文设计内容的60%以上的习。
    再次一级——30%,是指有一定需求的群体,因而他们是有一定收获的群体。他们能完成设计内容的30%以上的学习。
    最低一级——10%,是指需求最小的群体,他们的收获当然也就最小。他们能完成设计内容的10%左右的学习。
    这样的设计肯定不是完美的,但至少可以说,在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的情境中,这个设计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品”。

    3.您退休后,复旦附中的语文教育有什么变化
     我不知道。
    退休两年,只在退休不久时回过学校一次,去清理办公室的图书等杂物;也没有再参与过复旦附中的语文活动。

    4.不大量做应试题,真的能取得优秀的高考成绩吗
     是的。至少我做到了。
    应当承认,确实有“应试技能”的,但“应试技能”也不是通过大量做应试题就可以掌握的,并且,掌握了“应试技能”也不是就可以拿到分数的。如果通过大量做题就能掌握,为什么有的人从高一做到高三,依然不能掌握“应试技能”;一些似乎掌握了“应试技能”的人,为什么又拿不到分数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一个答案——高考语文分数的高低与“应试技能”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
    高考语文的分数来自哪里呢?
    一是来自丰厚的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审美积累。有了这几方面的丰厚积累,就能比较轻松地读懂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和作文题目。而读懂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和作文题目是你拿高分的基础。所以,我一直都将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作为“积累性学习”来设计。
    二是有贯通思维:知识的联通,情感的共鸣,思想的融会,审美的超越,是由贯通思维产生的。因此,我认为“单元贯通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因为这样的学习才可以逐步形成“贯通思维”。
    三是有真实作文过程:高中三年作文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习得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但这个过程必须是真实作文过程。
    “真实作文”的最大特征是,寻找并找到并表达作文题需要表达的真实问题,绝不套题。
    现在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套题思维。套题思维的最大毒害,就是使学习者失去了寻找、发现、表达作文题中真问题的能力,作文变成了“千篇一律”,因而也就永远说一些套话,因而也就永远说一些空话与假话。
    当你能读懂文章、读懂题目,能清晰表达每一道题目(包括阅读题与作文题)的“真问题”时,你当然就能拿到优秀的高考分数了。
    我的语文教育基本能满足同学们读懂文章、读懂题目并清晰表达题目“真问题”的需要,所以高考分数总是优秀的。这也是学校能“容忍”我做心目中的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假如我做的语文教育不能满足班级、学校的高考语文成绩的需要,当然是不可以一直做下来的,不要说一做二十年,两年也不行。

    5.能介绍一下您倡导的“生命体验”教育吗
    确实,我一直倡导“生命体验与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语文教育。
    这里引述一下2023年12月19日我的公号文章《教学方式的“体验式”》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回复——
    
     教育是有起点的。
    人从娘胎来到世上的第一刻起,就开始了成长之旅。那使其啼哭的一掌,就是人来到世间所得到的第一次教育,尽管没有任何人能记住那猛击的一掌,但正是那一掌使人的全部身心受到了震撼,睁了眼,发了声,畅了血脉,开了天灵盖。而这,就是人生教育的起点。

     此后人在成长中,眼看,耳听,口说,身感,开启的天灵不断接受来自宇宙源源不断地发来的万千信息。这就是体验——自己体察到的人生经验。

     有了这样的体验,人就慢慢有了知识,有了文化,人就慢慢知道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就慢慢有了这些关乎人的最本质问题的认识、理解与担当。这就是“人的觉醒”。

     体验式教育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引导学生自己去体察社会与自然,体察宇宙万物,从而获得人生经验,走向“人的觉醒”。

     体验式教育的关键是将“‘书本’知识”变为“‘我’的知识”。只有将“‘书本’知识”变为“‘我’的知识”,这“知识”才能成为“我”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才能成为“我”的生命文化,才能推动“我”向前。这种体验式教育可谓真正的“活”的教育,或者说才是真正的“活”的教育。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历或突然遇到某种现象时,我们会把它与先前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关联起来,产生某种恍然大悟的愉悦。如我们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时,未必能完全明白书上所言“根深叶茂”。但当我们某次看到移栽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看到大树的根几乎与大树的躯干一样长时,我们才会对这“根深叶茂”四字有一定的感受;而此后当我们再遇到一位大学士,明白了他的学问之源深扎于学术大地时,我们对这“根深叶茂”四字,就会有更真切的感悟与感动。由此,我们就可能真正理解了“根深叶茂”这个知识,并成为推动自己走向知识深处力量。这就是将“‘书本’知识”变为“‘我’的知识”像这样的生活现象是很多的,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

    但在当下应试教育中,有类似这种品质的课堂却并不多,多数是从“‘书本’知识”到“‘考试’知识”,所学“知识”被消解或异化。因此,在当下,我们的课堂特别需要体验式教育,特别需要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融于一体,在洞悉学生生活(可能)起点上展开课堂,引导学生在生命体验中将“‘书本’知识”变为“‘我’的知识”,从而激发生命能量,激活灵性,激动慧根。

诗自远方来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读写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