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视角盘点2024年劳动用工的政策与司法实践(一)

政务   2024-12-30 22:04   北京  

作者:程阳

2024年的劳动用工领域,诸多变革与案例交织成篇,发展与困难交替叠加。岁末将近,我们以九大视角盘点这一年劳动用工领域有哪些政策或者案例会对未来的用工产生影响,我们将分九期与大家逐一分享。第一期我们分享:劳动力市场新浪潮:渐进式退休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与1200多万新晋毕业生就业的交融

01

多重就业主体塑造的不同格局

(一)职场主力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止是退休年龄的延长

2024年9月13日,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批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以下简称“《延迟退休办法》”)。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延迟退休的“靴子”落地意味着目前在就业市场的主力军会延迟退出职场,延迟退出职场意味着就业市场必须有新的机会容纳应届毕业生。《延迟退休办法》还规定了“弹性退休年龄”,以自愿为原则的提前退休与双方协商一致地再延迟退休,让退休年龄“宽带化”,伴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还会涉及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

不仅如此,职场主力军现在也面临着Ai等技术、产业升级和调整等众多问题下的“就业”压力,也就是目前在职场的“就业主力军”工作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二)迎接老龄化时代,超龄劳动者基本劳动权益保障有了立法支持

《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基本权益。同时,各地为落实该政策,也有一些配套政策在陆续推出,比如,2024年3月1日起,四川省人社厅等7部门印发的《四川省超龄等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正式生效。2024年7月1日起,山东省人社厅等七部门发布的《超龄人员和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正式生效。

就该问题,司法实践也给予了回应。到达退休年龄的人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到底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也将有新的变化。新入库的(2022)新民再229号一案中指出,对于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应仅对劳动者年龄标准作形式审查,而应具体审查劳动者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原因是否与用人单位有关,具体应区分两种情形:其一,如果劳动者非因用人单位原因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享有劳动关系终止的权利,此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的是劳务关系。其二,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就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以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为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此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的劳动关系。

(三)就业生力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禁止学历歧视等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

年轻人才是我们的未来,只是现在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2024年11月1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权益维护,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三禁止包括禁止限制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如此,意味着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能单独优先考虑背景特定的高校毕业生。只是这样的政策并不能解决目前就业矛盾中“就业需求”少的问题。

02

在三种就业力量的叠加下,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防范和治理年龄歧视,出台与就业政策之密集和力度很大


(一)增强先进制造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2024年4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依据该通知,为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增强先进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就业质量。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就业公共服务、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高质量就业

《延迟退休年龄办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青年人就业创业,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岗位开发,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激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大龄劳动者就业。

202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包括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

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包括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三)关注特殊群体,增强“兜底”保护

2024年12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部署推动加快健全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就业援助政策和服务精准性、可及性,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就业底线。

2024年9月1日实施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该条例涉及的“劳动者”主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就业力量,《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进一步明确,退役军人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03

2025年围绕着“就业”问题的展望

随着大量就业主体进入市场,市场容纳力的局限性可能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例如,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产生的诈骗等违法行为可能会增多;对公平就业环境的需求,尤其是对年龄歧视和学历歧视的反对声音将会增强;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就业扶持政策;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讨论和热点话题也将频繁出现。

围绕着“就业导向”,年龄歧视、培训、政策支持等多种问题将在2025年展开和等着解答。


· 往期推荐

商业用房租赁合同承租人违约情况下的继续履行问题——兼评大型百货业态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如何平衡法益

商业房屋租赁中承租人违约情况下能否主张解除合同

以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操作的四个关键点


作者:程阳  高级合伙人

人力资源与劳动法律事务部 北京

chengyang@lantai.cn

程阳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是兰台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委员、人力资源与劳动法律事务部牵头合伙人。程阳律师深耕企业合规与劳动人事法律领域,擅长将法律思维与管理思维有机融合,为客户提供具有操作性、前瞻性的法律建议。著有《人力资源合规管理全书》,带领团队出版《劳动纠纷实战解析》《劳动疑难问题操作指引》《第一本法律日志书:HR每天学点劳动法》等书籍。获The Legal 500 指南推荐,入选ALB客户首选律师。

声明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如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宋女士 songhaijiao@lantai.cn


兰台劳动
专注于劳动法律领域,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