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3)

教育   2024-11-14 11:21   北京  


写在前面

最近五天,我会连续用五篇文章的形式,讲一下如何从“心”的维度看学习。很多问题和案例都来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家长的沟通。前天和昨天已经分别写了两篇,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提纲查看。


昨天写了,对孩子“按其所是”进行欣赏与肯定,不做学习成绩单一维度的评价。有的父母可能会问:那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听之任之了是吗?


当然不是,如果能让孩子和学习建立好的联结,那么孩子还是可以追求好的结果。




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



01

破:常见问题的破解


02

道:建立与自我的联结


03

法:建立与学习的联结


04

术:让孩子从小事的正循环开始


05

器:各个学科的基础概念和考试思路


本文插画,来自童行书院的合作插画师Lost7


法:建立与学习的联结


畏难从何而来?



今天我们从一个常见问题谈起:畏难。


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诊断只有两个词:贪玩、畏难。汇总起来就是“懒”,于是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于怎么能让孩子不懒,似乎思想上重视了、身体上勤奋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学习自然就好了。


但我只能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真正意义上的“懒”,不是“畏难”,而是“畏简单”。明明去跑步机上跑10分钟这么简单的事,谁都会做,但你就是没有行动力,这叫“懒”。明明下楼买个菜这么简单的事,但你就是没有行动力,这叫“懒”。踢你屁股,可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而真正困难的事情你不做,不叫“懒”,叫“害怕”。你朋友鼓励你去蹦极,你不去,这不是“懒”,是你“害怕”。你同学想劝你辞职跟他一起创业,你不做,这不是“懒”,是你“害怕”。这不是通过打一顿就能解决的问题。设想一下,假如你朋友在你害怕蹦极瑟瑟发抖的时候揍了你一顿,你会……


怎么解决真正的“懒”和“贪玩”问题,我在明天的文章里再写。我今天先从真正的“畏难”说起,也就是学习中的“怕”。唠叨和打骂,解决不了学习中“怕”的问题。


暑假里,有一位妈妈问我,自己家孩子总是说“我不会”“我不是这块材料”,拒绝思考,该怎么办。


我问这位妈妈,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话?这位妈妈说,是在孩子爸爸辅导她做奥数的时候说的。我问,孩子爸爸是什么辅导风格?孩子妈妈说:是非常严厉要求的,也会批评孩子


那我们其实可以想象到孩子的处境:总是被严厉要求和批评责骂的情况下,很想摆脱这种局面,而之所以不去思考、坚持说“自己不是这块料”,因为这是能让家长死心,从而让自己解脱的最简单方式。


父母抓、孩子逃,这可能是很多家庭都会经历的局面。父母疑惑的是:我苦口婆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怎么孩子还是不上进呢?


但可能问题恰恰在于,父母说得越多,孩子逃得越快。



孩子为什么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下意识逃跑?


道理也很简单。当一只小动物在森林里遇见另一只动物,通常会呆立在原地一瞬间,如果感觉自己能够一战,就留下来迎战;如果觉得自己打不过,扭头就跑。这就是小动物的“战或逃”模式。


当孩子评估自己是没有能力打败这道题的,就会理性直接撤退。一道需要5分钟思考来解决的问题,孩子5秒钟试了一下就退了。


畏难的根本原因还是孩子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估不足。


孩子的学习自信心来自于哪里?


其实任何人学习任何事都差不多,学习自信心主要来自于成功经验。


当你学习街舞,经过两三节课就把动作记熟了,你就有了一点信心。又过了两三节课节奏都踩准了,你又多了一点信心。再过了两三节课,动作细节也越跳越好了,受到了教练的嘉奖,你的信心更多了。最后达到了可以录一个视频或者做一次表演的程度,其他人称赞,你就高兴地想去学下一首曲子。


那孩子为什么会自信心不足呢?当然是因为一路走来,遭遇的都是不成功的经验。


从学习写字开始,就写不快、写不好。计算永远没法全对,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做应用题的时候算式列错了,家长暴怒,指责“怎么这都不会,刚才都讲过了,是不是走神了”。考试时犯一些错,被指出是知识掌握不牢,要罚抄很多遍。考试之后在40人里排23,不上不下很尴尬,毫无成就感。


几乎,没有,一丁点,让孩子确认自己学习能力强的成功经验。



怎么让孩子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呢?



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有好多下意识的信念。昨天说了两个,今天再说两个。


第一个信念是:孩子自信心不足,是因为在班里排名不高。如果能短期上一个提分的补习班或者按我的方法补习一下,把成绩排名提上去了,自信心就强了。但往往遭遇的是孩子拒绝这些补习。


第二个信念是:我家孩子总出各种小错,那一定是他掉以轻心的缘故,得把所有细节漏洞堵住。家长怕孩子骄傲,因此觉得经常批评、提点一下,能让孩子警醒而上心。这道理是符合逻辑的,但问题是,生活中我很少见到孩子的症结在于“骄傲”,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问题是“信心不足”。批评指责是雪上加霜。


实际上,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呢?答案很简单:谁都会犯错。


无论你多么认真和努力,你都会犯错


当你认认真真学一段新的街舞,刚开始的时候,你每一遍都会有好多错;后来熟练一点了,只在特定的拍子会出错;再后来,出错的几率越来越低。这就是从一个新手到一个熟练高手的必经之路。如果从初学的时候就不允许犯错,一犯错老师就说你“怎么没认真学,你看别人都会跳”,那你只会紧张得捆住自己的手脚,吓得不敢跳了,进而说“我不是这块料”,干脆退课了。


孩子的畏难,一多半是“畏错”,怕错,所以不敢尝试。而“畏错”的理由,一多半是“畏批评”,因此干脆不做,尽可能减少让家长老师挑毛病的地方。


对学习而言,练习和思考都是需要的,而让孩子不怕练习和思考的前提是:不怕犯错。错了就坦然接纳,下一遍争取更好。


所以父母第一步需要做到:看到错误,心情平静。



除了允许孩子犯错,父母还能做什么,以加强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学习成就。

对特殊儿童的训练方法,可以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无论是自闭症谱系儿童,还是ADHD序列儿童,都有专业的训练方法帮助改进,而且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大幅度改进。


具体的训练方法我不展开,但我想分享上一次在听一场特殊儿童训练的讲座中听到的一句话。当时,专家对训练师说:


“如果孩子今天取得了一点小的进步,务必鼓励赞许;而一定只说‘真好’,不加‘但是’。一定扎扎实实把今天这个小成就给砸实在了,千万别加别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任何一个好行为,如果及时获得了正反馈,就得到了一次强化。强化的次数足够多了,就可以把这个好行为固化下来。但只有100%纯粹的赞许才能把一个进步砸实了,但凡加一句“但是……”,就没有效果了。


对我们普通家长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我们也要在生活里,把孩子每一个细小的进步100%砸实了——孩子每一个小进步,100%为他欢呼,不带任何挑刺,不带任何转折。


-哎呀,你上周还没法一次性写完数学作业,这周就可以了,进步真大!


-你今天这几行字写得很工整了,比原来强太多了,你这几行是怎么写的?


-虽然最后结果有点小错,但是你列算式没问题,说明你理解力提升了。


只有这样100%砸实进步,砸实100次,孩子才能真正获得对自己学习的自信心。什么时候家长能像健身房怕学员退卡的教练一样,花样哄着孩子学,就没问题了。



父母的作用是什么?



说到这里,就要进一步追问一下:父母在孩子学习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有的时候,对教育方法的争论,往往停留在表面:该放手,还是该陪写作业?这问题太表面,所以结论“二极管”:一说放手,就彻底不管;一说严格,就坐在孩子桌边上盯着,不断呵斥。


其实衡量的标准真的不是“该不该陪作业”,衡量的标准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怎么样?


如果孩子感觉不好,充满烦恼、焦虑、恐惧、挫败,那么父母是需要陪伴帮助的。父母陪伴的意义也不是检查作业,而是用一些方式,减少孩子的烦恼、焦虑、恐惧、挫败。而如果孩子一切感觉良好,或者父母就是烦恼的来源,那么父母就可以(应该)离远一点。


没什么一定的应该不应该,以孩子的感受为衡量就是应该。


从这个角度上讲,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学习体验设计师”——帮孩子设计学习过程的体验,以确保孩子能在每一天的学习中,获得多次“成功感”的砸实。


如果孩子做应用题有困难,那父母要怎么做?降低难度,跟孩子一起只看题,当孩子能理解题干的意思,能列算式,就称赞孩子的逻辑力。如果孩子连题意都看不懂,那就再降低难度,父母和孩子一起给题目画示意图,只要孩子有一个条件看懂了,就称赞正确、确认孩子的理解力没问题。


只要难度足够下降、任务足够微小,孩子总能成功完成一些任务,完成一项,就确认一项能力是好的,砸实一次成功经验。


父母陪不陪作业,取决于父母的陪伴能否让孩子有持续愉快的成功感。


打击式的陪伴,什么时候都是多余的。



我们常常会忽略,孩子取得的分数,每一分都是他/她已经学会的东西。


我们对什么是“差”的分数定义不同,有的家长觉得85分是差,有的家长觉得90分是差,有的家长觉得95分都是差,但反过来想想,哪怕孩子只考到了70分,这70分也是他从0开始建设出来的啊。


一个孩子,学习之前的基础是0分,学习之后可以获得70分,那他至少有70分的知识和能力是自己掌握了的,这些知识和能力是什么?父母能不能先把这70分的能力标识出来,认可了、肯定了、把成就砸实了?


-你的识字题基本上没怎么扣分,这是非常好的,说明你基础没问题。


-你列竖式的时候,初步计算和进位都是对的,说明你对竖式的规范性理解很好。


-这道题你答的也有道理,说明你其实逻辑挺好的,只是下次需要把审题加强。


一个没得到满分的孩子,确实是需要提升的,但提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已经有哪些地方是做得好的。人是在自己已经做到的基础上,再向上垒,再向上走。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不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取得70分、80分、90分,先把这成就砸实了,才能说怎样进一步提升。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从0到70分的提升,远比70分到100分的差距重要。


孩子要看到,自己取得的每一分,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才会努力。身为父母,当孩子考了70分,我们有没有先肯定70分的获得,再帮孩子一起寻找提升到71分的方法?


只有成就才能带来成就。什么是“成就”,需要父母的识别。


这还是回到父母的价值观:你是否真心认为,孩子的70分,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被人忽略的重要因素



在学习中,常常被人忽略的因素是什么呢?


是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忽略的因素——快乐。


我们常常在意“正确”和“成功”,希望自己做的每一步都是对的。甚至连育儿,都不停念着“我这样做对不对”,“是否符合专家讲的道理”或者“我这样做,能否成功培养孩子的某某能力”,依然是“正确”和“成功”。


但其实对很多生命遇到危机、抑郁甚至接近自杀的人,“正确学”和“成功学”完全救不回他们,甚至完全激不起他们一丝一毫生活的意愿,而只有“快乐”还能作为这个人世间气若游丝拉着他们的最后一丝希望。


一个人坐在树下,看到阳光穿过树叶,点亮树叶边缘,照在自己身上。一片树叶带着悠然自得的美从枝头旋转落下,仿佛为自己而来。那一刻的美和快乐,有可能会让一个死亡边缘的人潸然泪下,把他拉回到生命的领域。


为什么?


因为“快乐”是一个人同时对自我和外界世界有良好的感觉。


你心里没什么烦恼、又听到别人在舞台上讲笑话,你哈哈大笑感觉到快乐;你暂时放下琐事,跟小朋友在草地上露营玩泡泡,你畅快淋漓感觉到快乐;你和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朋友一起喝酒吃炸鸡,吹牛打屁默契大笑感觉到快乐。在这些时刻,你觉得自我安好、世界安好,一切都有意义。


除去了这些内外安好的感觉,人又为什么而活呢?



说回到学习,孩子能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这种快乐,不是新鲜有趣惊奇刺激,而是觉得自己挺好、学习的内容和体验挺好——内外安好的愉悦感。


前面说了很多如何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感觉好,那从另外一边看,孩子的学习过程和体验有没有美好与愉悦感呢?


这种愉悦感,可能来自于很多方面。最终极的学习愉悦是对好奇心的满足。其他的次级愉悦也还有很多:喜欢烧脑的孩子是智力挑战,他们可能不爱写字,但喜欢琢磨趣味难题;有整洁癖好的孩子,每个字和标点所占的格子符合视觉的整齐要求,就会产生极度舒适的感受;喜欢挑战的孩子,竞速模式带来的每一秒的提升都能让他们心里喊一声yes!;喜欢美丽小细节的孩子,如果拥有无数美丽的文具,花边手账错题本和可爱的兔兔贴纸单词贴,她们可以像制作工艺品一样写笔记。


我女儿的愉悦感来自于搞笑,如果允许她一边做题,一边用夸张语气说“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啊,首先A肯定是不对的,因此显然要排除B,在C和D两个选项里,看起来C是更有可能的,因此我们选择D”,那么她就很喜欢做题。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对最终的试卷结果做一样的要求,但是中间的学习过程能不能帮孩子产生一些愉悦的感受体验?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学习:学习,是一场长期吃苦忍受的磨练,只为了最终登顶的巅峰体验?还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漫长旅途,中间的每一刻都是风景?


这又取决于:父母的人生是否有快乐、有风景?



我们的学习观,会决定我们如何对待孩子。


孩子的学习观,会决定他们如何对待学习。


如果能把学习看作内在积累、外在体验的愉悦的旅途,那么我们会有很多小事的处理不会那么急躁。


这样的学习观,不关注他人,只关注自己。自己身上积累了多少能力,还有哪些需要提升,跟其他人无关,只和自己当下有关。无论考了多少分,都先确认自己已经学好的部分,然后一点一滴改善没有掌握好的部分。看到自己的每个努力都能带来正面的收获。确认自己的成就,总结成就中的规律。寻找学习中的愉悦体验,寻找让自己觉得愉悦的学习方式。


考试排名有影响吗?有。但人生是持久战。任何一次排名的影响都不是持久的。只有每天都在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上再累积一点点的习惯,才是持久的。


排名是相对的,积累是绝对的。


只有把学习的一切都当做身体里的积累,学习才是你终身的朋友。


只有让孩子体验到每一个小行动都能积累出好的变化,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喜欢学习——因为他们喜欢有成就的自己,喜欢成长的自己。



今天讲的是学习之“法”——父母通过帮孩子营造累积的成就感,让孩子对学习有持久的好感。明天讲学习之“术”——每天的学习活动,怎样知行合一、令行禁止。


父母是可以约束、要求、管控孩子的,前提条件是亲子关系好、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没问题、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没问题——前三篇的问题解决了,才有第四篇。


我们明天见。


该怎样才能更好地“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呢?
我们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中,有深入和系统性的课程,让父母逐步学习心理上的觉察,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从而更能深入理解自我,理解孩子
我们三年的进阶课程,逐步加深,每年25个学习主题,领读25本经典的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并通过社群内的学习和讨论,让每个人可以进行深入的思考。
今年课程服务升级,推出了好好学习特训营,帮父母解决孩子学习苦恼,双十一是最后一个特价时期,感兴趣的家长不要错过。

除了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童行书院其他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也有最低折扣,以及超级大的福利赠品包。
童行书院通识教育,让孩子打开视野,提升认知框架,获得跨学科深度思考能力,在学习的路上一通百通。

↓ 识别二维码购买!

名额限量抢


这次童行书院双十一大促,特意给大家争取了一个大优惠



童行粉丝独家一手福利



景芳老师新作少年科幻套装《银河学院》(5册)将在下周开启预售。


此次双11购买全家桶用户全部赠此套装!



新书可以发货后第一时间安排按顺序发货!



双11活动间购双APP永久卡或全家桶用户转发本篇推文到朋友圈


不分组不屏蔽,加10字以上推荐语,保持24小时可额外再减50元,性价比太高了!


活动结束后统一手动退差,让家长登记后耐心等待~


活动限11.11-11.17,手慢无

微信改版啦!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童行书院
童行书院,由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以可持续的公益教育为己任,助力中国教育发展。涵盖科学、人文、艺术、社会4大学习领域,以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式的项目制学习(PBL)为主要方式,立足中国,面向未来,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文化热爱的创新型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