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最近五天,我会连续用五篇文章的形式,讲一下如何从“心”的维度看学习。很多问题和案例都来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家长的沟通。前几天已经分别写了三篇,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提纲查看。今天是第四篇。
昨天写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成就,以及找到学习愉悦的感受,但也有的父母问:对于学习中那些简单枯燥没有愉悦感的项目,就任凭孩子不做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父母的管理和约束。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7277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破:常见问题的破解
道:建立与自我的联结
法:建立与学习的联结
术:让孩子从小事的正循环开始
器:各个学科的基础概念和考试思路
为什么要在第四篇才讲“管学习”的问题呢?因为前三篇如果都做到位了,父母严格管孩子也没什么;前三篇如果没做到位,严格一管,可能就管抑郁进医院了。所以我把这篇的内容定义为“术”,都是表层的技术,用不用依情况而定。
术:让孩子从小事的正循环开始
不同的孩子要如何管?
今天这一篇,讲的是家长最喜欢的话题:管孩子。
孩子要不要管呢?当然要管。
小孩子生下来并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如果不管,长大对他人没有尊重、对社会法规不懂得遵守,会从熊孩子一直变成熊老头。而且孩子天然喜欢玩耍、厌恶辛苦,如果不管,连最简单的辛苦小事都不想做。如果家长只有爱和无限宽容,没有约束,那么孩子会成长为迷茫的自我中心者,心理也会出问题。
今天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管”的问题,而是“怎么管”的问题。
有不少家长只会一招:强力镇压。路数也是三板斧:催命、怒吼加动手。家长气得心梗,但结果该管不住的,还是管不住。
我在这里想说一个管孩子的前提,那就是:要把孩子活泼泼的抵抗当成好事。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想要管孩子,得确保最终的结果“父母意志:孩子意志”在50%:50%左右,也就是说,在各种不同的冲突场景中,“听大人的”和“听孩子的”大概一半一半比较合适。如果孩子有真实而强烈个人意志表达,父母也可以放心大胆推行自己的意志,最终双方协调妥协,达成各自尊重对方一半的平衡。
但假如这孩子太顺从了,父母说什么孩子都听了,父母反而需要非常非常警醒,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应该在哪里。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管控,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这里面最重要的风险就是父母侵入孩子的人格,抑制了孩子真实自我的发展。
因此越是听话、顺从父母的孩子,我们越要小心,随时反思自己。但是对那些天生有反骨的皮孩子、自己的主张非要坚持不可的死硬孩子,我们倒是可以大胆管理、斗智斗勇——反正你管了,他/她可能也不听。
贪玩、懒、不专心
讲管理方法之前,我还是先说说父母经常发愁的几个问题:贪玩、懒、不专心。
先说“贪玩”。
我曾经在直播里说过:贪玩分成“真贪玩”,和“假贪玩”。
真贪玩的孩子,热爱的就是“玩”本身,无论是乐高还是电子游戏,真心喜欢这些趣味十足的“玩”。假贪玩的孩子虽然也“爱玩”,但是这些好玩的事物并不能对其构成足够的诱惑,他们只是抵御更难受的事情才沉溺于“玩”。
区分“真贪玩”和“假贪玩”也很容易:看看“玩”本身是否能构成学习的激励。
对于“真贪玩”的孩子,只要你说“写完一项作业,让你玩一局”,这孩子立马两眼放光,噼里啪啦就去写,写完了玩起来也欢欣鼓舞,玩完了还愿意再用作业换一局。
对于“假贪玩”的孩子,即使你说了各种“怎么学就怎么玩”的条件,他们学习还是动不起来,还是倦怠或者拖拉地待着,一点点学习任务就是行动不起来。
“真贪玩”的孩子反而可以暂时离开游戏或者其他“玩”,因为他们并不真的厌恶学习,也会认同“赶紧学完能玩得更爽”。“假贪玩”的孩子往往是因为抵触或恐惧学习,才沉溺到“玩”,因此一刻都不能远离“玩”,如同毒瘾,一离开“玩”就要去面对自己害怕的事物,所以沉溺无法自拔。
对“真贪玩”的孩子,管理起来不要太容易,就是各种激励制度“游戏化”,从“写一项作业换玩一局”,到“作业和考试成绩积分升级赢礼物”,再到“高阶学习内容亲子pk赛”,反正是好玩的游戏制度层出不穷,都能激励到学习。这样的孩子精力旺盛、精神饱满、兴趣浓厚、玩起来充满学习钻研精神、学起来像玩一样带劲。
对“假贪玩”的孩子,从管控“玩”入手就南辕北辙了。如果不能看见他们真实的痛苦和烦恼,深入帮他们解决痛苦和烦恼,那么就解决不了他们的逃避问题,此时管控“玩”就像是要杀了他们一样,硬管就会亲子关系全面崩塌。
对于“假贪玩”,就还需要回到前三篇:看见痛苦、看见人格、看见成就。
除了贪玩,困扰父母最多的,还有一个“懒”的问题。
昨天说了,“懒”不等于“畏难”,反而很多时候是“畏简单”。
今天再拆解得细一点。我们平时常说的“懒”,就是指一个人总是不做必要的行动。但其中还有小的差异,就是“畏枯燥”vs.简简单单的“懒”。
“畏枯燥”和“懒”都是对一些简单任务的逃避和拒斥。但是“畏枯燥”包含着对任务的不认同,觉得这个任务烦得不行而且没意义。例如假如你们公司领导要求大家每天站在公司门口练习喊口号。你说这事情难吗,根本不难。但是你想做吗,又不愿意去做。你觉得又烦又无聊,毫无意义,浪费生命。
如果只是简单重复的练习,但是对自己有好处,例如练字,只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件事对自己的提升作用,就可以让孩子心里有认同感。但如果一件事实在是太无意义,例如抄写课文5遍或者写一些应付上级检查的套话报告,孩子实在是愉悦感、成就感和意义感全都找不到,那此时就会有“枯燥感”。
对于“畏枯燥”的情况,一定需要要让当事人吐槽,吐槽足够多,把不满意吐干净了,也就能勉强自己完成任务。之所以一定要先吐槽,是因为心里不认同,除非这种不认同的情绪被倾听和接纳了,否则很难勉强自己。
那什么是“懒”呢?真正的“懒”是你明白一些事很简单,也认同它们的好处,但你就是行动不起来——例如每天在家跳健身操,或者每天去健身房运动一会儿。
而真正的“懒”也很好处理:你缺的也就是一个友善的“强行启动”。想象一下你闺蜜拖着你站起来陪她跳操,或者哥们儿拉着你下楼一起去运动。有一个伙伴善意启动,你也就不太费力把这件事做了——你本来就不讨厌、也不害怕这件事,你缺的就是一个行动的助推。
对于孩子真正的“懒”——既不畏惧学习、也不嫌枯燥,就是总不行动——父母是可以充当这个善意的“强行启动者”,到了约定时间就把孩子强行领到自己的位置上,要求孩子开始做。真开始了,孩子也就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去做了。
为什么要分这么细呢?因为孩子心里对学习的感受其实是分水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懒”反而是最好处理的问题,比处理厌烦和畏惧容易多了。
再来说说“不专心”。
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时的“不专心”,真是深恶痛绝。也到处都能找到训练“专注力”的书和学习班。但家长往往忽略的是,除了有个别真有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的孩子,其余的孩子正常专注力都是差不多的。
孩子不专注,不是“专注力”不够,而是他们在“主动走神”。
什么叫“走神”呢?心理学意义上叫“解离”,也就是精神意识和现实世界脱离,精神意识神游天外,不再感知现实世界。这是心理上的一种“防御”,当现实过于痛苦,令人难以忍受,心理就自动启动这样一种“防御”,让人的心理可以在神游天外的过程中获得一点慰藉。
孩子的不专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他们在学习中“解离”。
孩子为什么会“解离”呢?当然是逃避学习带来的痛苦感受。痛苦不一定是挖心掏肺,很多细微的隐形痛苦也是痛苦。
例如父母的批评、责骂、不理解;学习太久的疲倦;没有被聆听的不满吐槽;对未来感受到的恐慌的压力;学习作业的难度造成的畏惧;对自我评价低导致的沮丧;家庭内部矛盾带来的纷杂困扰……所有这一切都让孩子想逃避,而现实无处可逃,就在头脑中逃往天外。
所以,与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如找找原因,为什么孩子会“解离”。
专注力讲的是“大脑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不够感兴趣的事情上”的能力,也就是大脑的管理控制力。这个能力小学生也就持续15分钟,中学生稍微长一点。
但如果是自己感兴趣而喜欢的事情,整个人被其吸引而全然投入,忘记了时间,那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心流”状态的时间就很长很长了,不计时,连续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做自己喜欢的事都是有可能的,这是不需要大脑司令部管理的。因为喜欢。
所以说到底,不专注只是因为孩子在逃避学习。
到底如何给孩子下达学习的指令?
前面说了好多,都是家长常有的困扰。这些困扰父母们来不及深思,就匆匆忙忙对孩子一顿吼、一顿打。这不是“管孩子”,而是“发泄不满”。
那要怎么样才能有效“管孩子”呢?
01
共情之后,开启行动。
孩子放学回来之后很累,作业枯燥,老师不喜欢,天天做口算太没意思了,最不喜欢写作文……孩子对学习可能有大量抱怨不满和拒斥,这些情绪要先接住,理解孩子对上学和作业不是100%开心的,所有不开心都有人理解。
但倾听和接纳之后,不用走得太远。不必跟孩子一起拒绝学习,在孩子得到一定休息和玩耍的放松之后,还是可以要求孩子把学习完成。不需要批评责骂孩子,只是需要跟孩子说清楚: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确实不是每件事都喜欢,但是哪怕没那么喜欢,我们也有责任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完成好。
有时候家长会担心“我家孩子说他不喜欢语文怎么办啊,我就担心未来影响他学习,怎么才能让他别有这种想法”,其实这是多虑了。我们固然希望自己喜欢自己做的事,但世事不完美,我们没法强求。不够喜欢也完成好,这可能才是生活的常态。
通常情况下,当父母接受孩子的这些感受,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给孩子调试心情的时间,孩子也比较能接受父母的要求:到时间了,该写作业了。
父母对孩子的行动指令也无需延伸到情感层面。“你爱上语文吧”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因为谁也不能要求他人的感受。但是“现在开始写语文作业”是一个合理的、可以现在执行的指令。
02
尊重孩子,规则管理。
有时候父母在“碎碎念”和“听之任之”之间摇摆不定。
放学之后,孩子说要先玩,父母就尊重孩子,让孩子玩,并期望孩子玩一段时间就自己想起来写作业。但是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流逝,父母的焦虑值就在不断累积,开始轻微催孩子,孩子无动于衷。直到晚上八九点钟,父母觉得实在来不及了,就使劲催,孩子被催了开始觉得不高兴,赌气更加拖拉。最后一顿矛盾爆发,还是搞到10点开始写作业,11点半写完上床。父母觉得心累,孩子觉得身体累。
第二天,父母要求孩子先写作业再玩。孩子经过第一天的冲突,情绪不好,直接反抗。父母一怒,开始吼,把前一天累积的不满全发泄了,对孩子一顿贬损。
第三天,父母和孩子都茫然了,谁都不知道要怎样才好。
第四天,父母去找专家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有自律性?
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最大的问题是“人治”,而非“法治”。孩子从一开始寻求休息,就是在跟父母争取“按自己的心意来”,父母答应了,也是“照顾孩子的心情”,期望孩子“心情好了就能学习”。而到后来孩子还是一直玩,不学习,更多是自己的心情还想追求更美的感受,而父母此时来催,变成了对孩子自主性的干扰、变成了父母出尔反尔、变成了父母强权压制。于是各种矛盾都爆发出来。
那如何破解这个怪圈呢?
要把“人治”变成“法治”:在家里早一点建立做事的参考规则,并且大人小孩践行一样的规则。
家庭规则的建立,从一开始就要接纳孩子的立法意见。
例如约定放学之后玩多久/看多久动画片就要开始写作业了,父母说“看10分钟”,孩子说“看1小时”,父母说“看15分钟”,孩子说“看半小时”,最终双方以20分钟达成协议约定。立法阶段的每个约定,都采纳孩子的意见,孩子不答应,就不列入规则。
但是执法阶段,还是需要父母的执行。
有的父母经常问我:“我跟孩子明明约好了,看10分钟就学习,ta自己管自己学习。可是我过了1小时进屋,发现ta还在看ipad,我就很气愤,我该任由ta吗?”
家长经常用这样的问题,来质疑一个孩子有没有自律性,是否值得被信任。但我觉得,这里搞错了问题的方向。任何一个规则,都会涉及到“立法、执法、监督”三层,如果家长在立法阶段参与了一下,就把后续的执法和监督全都交给孩子,孩子没有执行法律又开始暴怒,这就是家长的问题了。
父母无论如何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比孩子在事务处理的成熟度和稳定度方面高很多。因此由父母做执法人是合理的。
立法阶段,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立法主张,听取孩子的意见来定。但定下规则之后,父母是需要有一定强制性,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如果孩子担心父母滥用职权,可以请家里其他人做监督和终审。
当父母和孩子达成了看20分钟动画片的平等约定,到了20分钟的时候,父母有权力关闭电视、收回电子产品,并说明规则。孩子此时可能还是有不满,但一旦这个时间是双方提前约定的立法,而不是父母因为个人好恶随意提出的要求,孩子对结果的接受度就大大增加。
父母越是想树立自己的权威,越要让自己约束在共同的立法之下。说好了能看20分钟,就不能因为15分钟时候饭熟了,就停下电视。说好了写完作业有奖励,父母也不能出尔反尔。孩子提出对父母的约束,只要纳入规则,父母自己就不能越界。
父母越遵守规则,体现出公平性,孩子越接受规则治理。可能刚开始到了时间还是不情愿,哭哭啼啼嘟嘟囔囔去学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孩子自己会成为规则维护者。她/他想要更多权益的时候不会哭闹,而是会和父母立法协商。
法治,其实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治理。
03
大事化小,化繁为简。
很多时候,家长喜欢把小事化大。
例如孩子写作业一直拖拖拉拉,不愿意写,半小时的作业能拖三个小时还写不完。
为了这件事,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我的孩子这样学习以后该怎么办。第二反应是:到底该放手还是该鸡娃。第三反应是:母亲反思一直以来的宽容教育是不是都错了。第四反应是:父亲很生气,父母两个人对教育路线有针锋相对的争论。第五反应是:思考孩子未来的人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态度。
这就一下子把一个晚上的作业问题,变成了夫妻关系以及人生观的问题。
其实一个小问题应该变成更小的问题来解决,而不是随意扩大。
这个晚上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其实是跟孩子一起寻找,怎样是可以执行的最小行动方案。
让孩子一次性完成全部作业,是一个很大的Project,又漫长又复杂,于是孩子坐在桌边处于烦躁、沮丧的宕机状态,就一直耗着。
这种情况下,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分拆任务、降低任务难度,确保一次性能完成一个小任务。在真正的项目管理里,这是拆解大目标、分解路径、设置不同的milestone和checkpoint,以确保一件小事一件小事都能落地。小任务的大小可以和孩子商量,按孩子的偏好,例如做完第一部分口算就可以休息吃零食,做完第二部分应用题就可以看一会儿短视频。
小任务的难度以怎样为合适呢?以孩子能一口气做完为合适。小学阶段的孩子,生理上的专注力时间也就是15分钟,一个五分钟就能完成、完成就能休息的小事,有可能让孩子一口气冲刺完成,但是三项加起来30分钟的作业,就会拖到三小时。
小任务专心完成,也是需要训练的。也许最初也还是不够高效,但是随着成功经验,孩子发现很多事情确实可以一口气快速完成,成功次数多了,孩子的效能感也就提升了。小任务对于低年级孩子尤为有效,到了高年级,他们一口气能冲刺完成的时间和难度都会提升。
小任务的意义:积累完成的满足感,形成正反馈循环。
令行禁止,是父母需要在很多事情上帮助孩子训练的。
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做一件事,立刻马上开始做。
这样的规则意识和行动力,对他们一生做事都有好处。但前提条件是,这里从始至终是尊重的、没有压迫的、在孩子完成度范围内的。就像跑道上一声哨响,孩子们开始冲刺,全力以赴、自我超越。孩子会知道这是对自己能力提升大有裨益的。
给孩子下指令的方式,以简单清晰、不带一丝一毫漫无边际的“升华”为好。只需要跟孩子说“到时间了,现在要停下”,和“现在选一项小任务完成”这样的指令就够了。不用一直说什么“你这样的性格巴拉巴拉”、“考试排名的环境阿巴阿巴”、“我给你付出的心血啦啦啦啦”、“以后等你长大上班嘟嘟嘟嘟”这些无关紧要的话。
孩子能把小任务完成、做好,他们自然可以自己“升华”。
今天是《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系列的第四篇:《术:让孩子从小事的正循环开始》,讲了一些生活中约束孩子的基本方法。如果在家中实践,发现不好用,则需要退回去看前三篇,从底层入手解决深层问题。
明天讲第五篇,一些语数外和其他学科学习的简单技巧。这可能是很多父母关心的。但所有技巧,如果没有心理基础做根基,都不好用。
我们明天见。
该怎样才能更好地“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呢?
我们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中,有深入和系统性的课程,让父母逐步学习心理上的觉察,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从而更能深入理解自我,理解孩子。
我们三年的进阶课程,逐步加深,每年25个学习主题,领读25本经典的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并通过社群内的学习和讨论,让每个人可以进行深入的思考。
今年课程服务升级,推出了好好学习特训营,帮父母解决孩子学习苦恼,双十一是最后一个特价时期,感兴趣的家长不要错过。
除了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童行书院其他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也有最低折扣,以及超级大的福利赠品包。
童行书院通识教育,让孩子打开视野,提升认知框架,获得跨学科深度思考能力,在学习的路上一通百通。
↓ 识别二维码购买!
名额限量抢
这次童行书院双十一大促,特意给大家争取了一个大优惠
童行粉丝独家一手福利
景芳老师新作少年科幻套装《银河学院》(5册)将在下周开启预售。
此次双11购买全家桶用户全部赠此套装!
新书可以发货后第一时间安排按顺序发货!
转发本篇推文发朋友圈。
不分组不屏蔽,加10字以上推荐语,保持24小时可额外再减50元,性价太高了!
活动结束后统一手动退差,让家长登记后耐心等待~
活动限11.11-11.17,手慢无
微信改版啦!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yull@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