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最好的教育什么样?在哪里?我们的教育该怎么改变?
作为一名中国家长,我也时常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怀揣着同样的疑问,我打开了《他乡的童年2》。
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我感觉找到了答案,但又和预想有所不同。
周三
视野 🌏
全文共4660字,阅读时间12分钟
🌿🎨🌏
最好的教育在哪里?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作者走访了新加坡、法国、德国、新西兰和泰国。
最开始打开这部纪录片,我想要了解的是几个国家教育体系之间的优劣,哪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最好。
但看到最后我发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或者说,也没有必要去回答。
当我们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很容易将焦点集中在某一个国家的学校和教育方式。
实际上,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构建的一部分,它脱胎于整个社会文化,离不开国家的发展背景。
新加坡的教育是出了名的卷,小学三年级有天才班考试,六年级则要进行分流,比我们所说的职高分流更早,也更卷。
是什么样的背景造就了这样的模式呢?
新加坡位于中南半岛最南端,面积仅有728平方公里。1965年,新加坡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被迫独立,成为新加坡共和国。
彼时,它只是一个小渔村,能不能靠自己活下去,李光耀和他的同仁们心里也没有底。
甚至直到今天,新加坡是否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仍然是岛国上空挥之不去的问号。
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新加坡的危机感,也让“怕输”刻入了新加坡人的基因。
正如漫画《怕输先生》的创作者刘夏宗先生所说,我们是一个小国家,没有太大的资源,做任何一切都要靠自己,不但是基本的努力,而且是要更加地努力。
泰国和新加坡就很不一样。
泰国处在一个非常肥沃的地理条件中,造就了国家的富足。有一种说法是,泰国700年的历史,没有饿死过一条狗。
所以,对于当地的孩子来说,即使毕业了找不到工作,也依然有退路。这是支撑他们价值观形成的物质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国的教育讲究培养孩子动手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教育的很多压力也是给到学校和老师,如何想办法让学生通过考核。
作为家长,我们很多时候看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会去着眼于细节,我们关注孩子被释放的天性,看到学生更少的作业压力和负担。
但其实,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是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之中,需要恰当的经济物质基础。
我们自己的教育体系也不例外。
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没有所谓最好的教育,每一种教育都是在某一类土壤中成长的产物,不可能照搬照抄。
我们能做的,是辩证地看待每一种方式,找到能够为我们所用的东西。
家庭在教育改革中重要吗?
每当提起教育问题,我们总是会抱怨学校和教育部门,认为是学校的不作为,或者不恰当作为造成了今天的问题,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和改变。
新加坡其实也和我们面临一样的问题。
当学生和家长卷学习、卷考试的时候,教育部门其实也有很多的困惑和无力。
《他乡的童年2》中,作者采访了新加坡教育部的工作人员。
在新加坡,政府一直倡导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
从教育部门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希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以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作为评价他的唯一标准。
甚至备受诟病的“小六考试”,从教育部门的出发点来看,也是希望孩子能够分流到适合自己的通道。
这一点,和国内的现状非常相似。
近些年的职高分流,也让家长们如临大敌。
如果我们理智分析,心里会非常清楚,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上大学,做学术,也一定有一部分孩子能够在职高的专业中发光发亮。
可是,我们依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职业教育这条路。
我们渴望教育改革,但又害怕教育改革。
一边吐槽学校作业多,一边不断地给孩子加“妈妈/爸爸牌”作业。
这种矛盾体其实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问题的根源,不只在于体制如何,同样在于我们的观念如何。
新加坡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也说,教育体制的改革,不只是需要政府单方面努力,也需要家庭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关于这一点,新西兰的教育可以给我们启发。
在新加坡,教育机构的宣传语是,我们来这里是要成为优秀的人。父母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而在新西兰的记录片中,有一个片段给我印象深刻。
当地的一位老师说,有一个学生研究的论文是关于“人上人”,导师给出了否定的意见。他认为,没有所谓的人上人,大家都是平等的。
所以,如果我们真心地想要求得教育体制的改变,所能做的除了诟病和指责,还有很多。
比如,从今天起,尊重每一种职业,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不同领域发光的普通人。
给每一个普通人出路,让每一个行业都能够有尊严的生活,才是改变教育内卷的终极出路。
家庭教育可以做什么?
教育改革是一个大课题,从谋篇布局到落地实施,需要很长的时间。
对于没办法送孩子远赴他乡的普通家庭,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吗?
当然不是。
无论是哪个国家教育中的好方法,我们都可以取其精华。在家庭中践行好的教育模式,每一天都可以开始。
01
鼓励提问,培养思辨能力
国内教育被诟病最多的问题,莫过于培养“标准件”。
孩子们在学校被要求行为统一,答案标准,不被鼓励有自己的想法。
而在法国的课堂中,孩子从5岁就开始接受哲学启蒙。
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苏格拉底,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哲学问题,什么是幸福。
在这一堂课中,老师让孩子们知道了,能够回答“是”和“否”的问题不是哲学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才是哲学问题。
她也让孩子们通过做手工,展示一个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东西,以此来将听起来抽象的哲学问题具像化。
除了哲学课堂,法国还有为孩子写的哲学书,拉贝女士就是作者之一。
在讨论到读哲学对孩子的影响时,她举了一个小例子。
一个10岁的小女孩问,我们为什么要埋葬死者。
通常,成年人会给出非常合情合理的回答,比如,防止流行病,尊重死者等等。
但拉贝女士说,这样的回答本身没问题,只是对孩子的思维没有帮助。
怎样回应更好呢?
拉贝女士给出了如下示范: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今天为什么要问我呢?你是怎么想到的?你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引发了和孩子的讨论,也打开了孩子的思维。
而这一点,同样可以应用于家庭之中。
在和孩子对话时,我们总是倾向于给出答案。
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觉得问题就该有答案;
而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认为自己比孩子更了解这个世界。我们有责任来告诉他,这个世界是什么样。
但实际上,我们是不是比孩子更了解这个世界,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肯定。
我们在成长中丢失的那些可能性,让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比孩子更狭隘,也更难看到事情的全貌。
所以,引导孩子发问,不只是形式上让孩子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内心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认真对待他的思考和回答,才能培养孩子思辨和质疑。
02
不过度保护,引导孩子自我负责
无论是在法国还是新西兰,我们都看到了孩子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在法国,孩子很小就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独立的衣橱,每天都可以自己搭配衣服。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如何度过自己的时间,处理自己的无聊。
在新西兰的学校,孩子们可以决定课间怎么玩。
一个秋千坐几个人,树可以爬多高,都是可以自己发挥。
校长说,他们也有自己的规则,比如,不能伤害别人,也不能伤害自己;再比如,操场上的木头上不可以有钉子,不可以有腐烂的部分等等。
只是他们负责提供的是基本保障,而其他的则需要孩子们自己解决。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会更危险吗?
实际上并不是。
因为没有人在旁边提醒指挥,孩子们反而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他们知道,当有人拿起棍子时,自己站在哪里最安全;他们也知道,玩过的东西要收起来,这样才不会绊倒其他同学。
老师也说,如果我们一直保护,孩子就没办法学会很多生存的技能。
在我们的养育过程中,总是希望孩子能够避开一切危险,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排除困难。
这样的做法,也许让孩子的成长看起来轻松了一些,但却剥夺了他们学会自我负责的机会。
当开始独立生活,便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照顾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做决定。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靠课本,也不是靠考试,靠的就是日常点点滴滴的小事儿。
小时候能决定自己穿什么,长大了才能决定自己做什么;小时候知道如何让自己安全地玩耍,长大了才能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生存。
所以,允许孩子去体验和决定,哪怕可能犯错和受伤,都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03
走出象牙塔,在真实世界中生活
中国家长最经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就负责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用管。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18岁,甚至大学毕业之前,都仿佛生活在象牙塔中,单纯而美好。
但实际上,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学习是最简单的事情。
它有固定答案,有既定规则,只要努力就能带来结果。
当我们进入社会就知道,大部分事情都比学习复杂,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没办法像掌控学习一样掌控其他。
该如何面对并不单纯的世界呢?
新西兰的学校有很多水上运动,老师让孩子们进入水中,去体会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什么时候不可以。
并鼓励孩子在没有把握,感觉不能掌控的情况下,大胆地说出口。
老师说,孩子需要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不可以,才能走向成熟。
最近一段时间,裁员降薪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有一些人因为无法面对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压倒他们的真的是经济负担吗?
也许有一部分是,但不可忽视的还有,自我信念的崩塌。
我们总以为,自己一路好好学习,成绩优异进入好的大学,毕业之后又找到高薪的工作,似乎有一种命运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感觉。
突然有一天,当时代的一粒沙落在自己头上,曾经秉持的信念崩塌了,也就彻底剥夺了对未来的希望,以及活下去的勇气。
可如果我们知道,生活本来就是充满不确定,人生也总有许多无法被掌控,在面对问题时,也就会少一些执念,多一些回转的空间。
法国的学校中,有几个娃娃,它不是我们常见的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的漂亮娃娃,而是满脸皱纹,丑丑的小孩。
老师说,这就是真实的孩子,新生儿就是如此。
有一句话说,真正的勇士,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选择热爱生活。
在我们的人生中,美好也许值得欣喜,但真实永远不可替代。
而教育,就是应该让孩子看到真实,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以及真实的自己。
《他乡的童年2》中,有很多专家和老师的访谈,但最打动我的,却是一位家长的话。
这是一个在清迈陪读的爸爸,他说,
自己一直在寻找最好的教育,找到最后发现,最好的教育在家里。
教育改革也许路还很长,但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养育,我们随时都能够出发。
哪个国家的教育做得最好?好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哪里?我们心中都已有答案:可以是学校,但更是在家里,无论在哪里,都要给孩子足够的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驱动和乐趣。
正如《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
“如果你想过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童行书院专注通识教育,以培养“全人”为目标:以人为本出发学习的知识,学生更有兴趣,可理解,会应用,会迁移和再创造。
十月课程促销活动中,精选赠品快览:
扫描下图二维码
可以一键直达课促销现场↓↓
如果您还没体验过课程或在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扫码添加客服老师具体咨询:
作者 | VIVI
8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