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付出越心酸?如何打破中国式养育的负向循环

教育   2024-11-01 08:03   北京  



写在前面

在养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都是甘心付出的,甚至极尽所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不惜牺牲和委屈自己。


但问题是,到头来,孩子好像并不体谅自己,做事情一意孤行,很少考虑家长的感受。


为孩子付出错了吗?为什么越付出越心酸?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3739字,阅读时间10分钟


🌿🎨🌏


中国式的付出养育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公园玩,那个公园里有一个挺大的湖。


差不多下午五六点,天色有些暗下来,我们准备返程,就沿着湖往门口走。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一对母女,女儿想要划船,但妈妈不是很同意。


就听到妈妈跟孩子抱怨:

天都快黑了,就不能早点回家吗?

我一早就跟着你出来了,都要累“死”了!

你就不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吗?


孩子一路无话,就只是听着。


当时我心想,今天这船,是划不成了吧。


然而没想到,快到码头的时候,这位妈妈说,行了行了,今天带你去划一会。


然后俩人就向码头走去。


这一波操作,让后边走着的我也是表示很混乱。


明明那么累,那么不情愿,咋最后还是拔腿走向了码头呢?


这样的做法,真的会让孩子以后更考虑家长的感受吗?



为什么出力不讨好


关于上学期间买手机,每次想起来,我都有很多委屈。


我似乎总是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款,被迫使用其他人用剩下的,或者降级买一个便宜但自己不喜欢的。


在我的印象中,“手机”总是跟负面感受相连,每次想起,冲到我脑海中的第一幕,都是我想要一个并不贵、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我爸妈则坚持,让我用一部其他人用过的,我并不喜欢的旧机器。


我还记得,那一晚我哭着表达自己的诉求,然而最后结果就是被无视,父母都觉得,有个手机就行了,哪那么多事儿。


如果事情就是这么简单,那我觉得委屈,也情有可原。


但如果我理性地回忆,其实关于手机的故事并不只这一个片段。


应该是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我换过一部手机,是诺基亚的两侧有彩灯的那一款,那是当时很流行的机型,也是我自己的选择。


然而,这些相对美好的画面,都不会在第一时刻冲进我的大脑,也没有成为我对手机问题的第一印象。


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家长,我们很多时候会跟孩子讲结果。


就像公园里的那位妈妈,将来肯定会说,最后还不是依了你,大冷天地划了船?


大人觉得,最后孩子达成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好的,孩子就应该有好的感受。


但对于孩子来说,内心其实就像为了手机抗争的我。


尽管结果可能有美好的瞬间,但因为过程太不愉快,每当想起这件事,也是会觉得委屈更多。


最后的结果就是,父母觉得委屈,最后都满足你了,就说了点话就不行了?


而孩子也觉得委屈,虽然最后可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那一路的被数落,被抱怨,早已先入为主地成为了对这件事的记忆。



如何做被爱的父母


真实

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来说,真实的父母比完美的父母更重要。


而真实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边界,做不到不强求。


像公园里妈妈那样的场景,我自己也经历过。


带孩子出来玩了一天,精疲力尽,但孩子依然活力满满,想玩这个,想玩那个。


但我一般的选择是,如实地跟孩子表达,今天我真的好累啊,玩不动了,我想回家。


作为家长,我们肯定是想尽可能地想要让孩子玩得尽兴。


就像那位妈妈,即使心里很多怨气,嘴里抱怨了半天,最后还是要去满足孩子。


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表达和经历是有些混乱的。


他分不清,妈妈说“不”的时候,到底是真的不行,还是只是说说?


如果我们清晰地表达自己,并坚持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但如果我们在各种批评抱怨之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那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达成所求的手段。


这样的经历只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的抱怨只是暂时的,最后她还是会满足我。


那孩子下一次做什么选择,会怎么坚持,自然不言而喻。


真实的另一方面是,做不到不美化,不用攻击孩子来避免否定自己。


关于手机的话题,多年之后我慢慢懂得,我们家条件没有那么好,父母希望我节俭一些。


于我而言,节俭不是问题,我也愿意为整个家过上更好的日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让我难受的是,从没有人如实地描述家里的情况,而是想要通过指责我需求高,想要得多,来压抑我想要的感受,让我觉得想要就是错。


前几天,我跟先生讨论给他换一部手机,旁边的女儿说,她也想换一部新手机,换掉目前在用的我原来的旧手机。


我本来想说,你那么小小年纪,要什么新手机啊!


但想了想,我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我问自己,如果不考虑钱,我会介意给孩子买一部新的手机吗?


答案是,如果不考虑钱的问题,我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买新的,但我一定不会这么大的情绪。


于是我跟孩子说,我们家目前的预算刚够给爸爸换手机,没办法给你换新的,你的手机能满足你的需求吗?如果可以,就先用一段时间吧。


孩子听完,欣然地答应了。


作为家长,都希望在孩子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做不到,甚至担心一旦露怯,孩子就不会尊重自己了。


于是不惜以指责和牺牲孩子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完美人设。


但其实对孩子来说,真实的父母比“圣人”父母更值得被爱,因为圣人什么都可以自己来,而真实的人才需要被体谅,才需要别人的关心。



平等

最近几天,先生身体不是很舒服,想要去跑步,但一直没有成行。


我问他为啥不去?他说,因为孩子不想去。


我说,你想跑步,为什么管孩子想不想去?


很多家长都和先生的想法很像,总是会考虑很多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但是忘了,在这个家庭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人,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应该被尊重。


当然,这个程度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大小来把握的。


对于很小的孩子,一定是首先保障孩子的需求和安全,但随着孩子长大,天平可以慢慢向自己的方向倾斜。


我们家娃已经8岁了,她有了简单的选择能力,也有了自己打发自己时间的能力,此时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孩子最重要”的想法,更多地看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周日我们带娃出去玩,在一个小公园里,女儿想要荡秋千。玩了一会之后,我说,我和爸爸要去那边看一看。女儿说,她不想去。


我说,没关系,你可以继续在这荡秋千,我跟爸爸去那边看一看。


孩子不想自己留下来,最后选择和我们一起去。


爱孩子本身没有错,但一味把孩子当成最重要的那个人,在我看来不是爱。


因为它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围着自己转,自己的需求就是应该被满足。


用平等的身份跟孩子对话,才是真正的教会孩子去爱,让他看到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有感受,有需求,并且值得被满足。



信任

说到平等的身份对话,就很难不谈到信任。


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会有一些让人看不懂的表现。


比如,一边埋怨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关心父母,一边又在孩子想要表达关心时,表示拒绝,或者把孩子推开。


最近一段时间,我明显觉得孩子长大了。


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每件事她都想要帮忙。


说实话,她来帮忙,对于我来说,真不一定是提高效率的事儿。


但每次只要她提出来做什么,我都会给她时间让她做,并且在完成之后真诚地对她表示感谢。


我妈在做家务方面常说一句话,有那个功夫我早干完了。这估计表达了很多父母的心声。


看着孩子磨磨唧唧,笨手笨脚,还不够费劲的,自己上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不管这个过程多慢,都是值得等待的。


因为这个过程不只是证明了孩子拥有了做家务的能力,也同时在告诉孩子,我们需要你。


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中,最重要的就包括成就感,其中就包括,我能做成事,我对他人有价值。


只有当孩子建立了这样的信念,他才会产生更强大的信心,愿意表达爱,付出爱,用行动展示爱。


而如果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以“嫌弃”告终,任谁都没办法始终保持热情,被虐千遍,还待人如初恋。


文章写完,也并不是说我们从此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再也不为孩子牺牲。


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当孩子的需求更重要,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孩子。


只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还应该时时看到,真实、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永远好过立完美的家长人设,保全所谓的父母面子。





育儿不仅是在陪伴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让父母得以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会修炼【真实地做自己,以及做真实的自己】的意念和功力。


作为父母的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在那些未被【妥善对待】年月里,我们试图通过用一层一层的防御机制将自己的赤诚之心缠绕包裹,只为不再经受那猝不及防般的心灵苦痛。


但这个过程,也让我们为此付出了【不能做真实自己】的代价。


而育儿给予了我们【重返童年】的入场券,当我们手持这张入场券回到过去时:

你有心力看到当年那个怯生生的自己吗?

你有能力带ta回到当下吗?

你有智慧安抚ta的灵魂吗?

你有途径从中收获爱自己的勇气吗?


借着养育孩子的福气,重新把自己富养一遍,在精神的祥和中做自己最好的倾听者,倾听源自心灵深处的美妙心语。


来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搭着育儿的顺风车,阅遍人生无限精彩!




作者 | VIVI


8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童行书院
童行书院,由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以可持续的公益教育为己任,助力中国教育发展。涵盖科学、人文、艺术、社会4大学习领域,以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式的项目制学习(PBL)为主要方式,立足中国,面向未来,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文化热爱的创新型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