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不专注?手把手教你给孩子建立学习信心

教育   2024-11-07 08:54   北京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Mengdi,我自己的大部分学生生涯是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度过,之后去欧洲上了研究生,现在自己的女儿在加拿大一所公立小学念书。


不论是填鸭式的应试环境还是看似轻松的素质教育,学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学生具备各种能力:规划和取舍的能力,独立完成有相当难度的课业的能力,会在考试中展示出你的学习成果,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比如克服焦虑和重塑信心等等。


但很可惜的是,我们大人并没有教会孩子这些技能,天然地觉得孩子应该具备这些能力,从而让孩子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还责备他们不够努力。在《Outsmart Your Brain》一书中,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niel Willingham为我们解释了什么学习这么难,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如何避免徒劳的努力,如何听讲,应试,和克服学习障碍。



 周四

视野 🌏

全文共5647字,阅读时间6分钟


🌿🎨🌏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我们主要从方法的角度谈了课堂上如何听讲和记笔记;并从提取练习的角度重新审视测验与考试,该如何备考。


今天,在本系列最后一篇文章里,我们从习惯和心理建设的角度,聊一下如何保持学习专注,又如何让孩子建立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眼前的障碍。


全屏专注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学生日常写作业分心的例子。


一个学生准备开始写作业,他是这么做的:


1. 他拿出学习用具和书本,然后把手机放在旁边

2. 手机响了,他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

3. 他打开手机看消息,并且评估先回消息和先完成作业

4. 他选择先回消息


在这四个步骤里,学生每一步都有可能分心:


首先学生本可以把手机关机,这样他就不会听见提示音;

学生如果听见提示音,他也可以告诉自己那个不重要;

如果学生看了消息,他也可以决定先写作业然后回消息。


这几步里,每一步都需要比上一步更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所以Willingham教授给出的克服分心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手机关机,即有意识地避开让你分心的环境和要素。


有意识地选择学习环境是克服分心最有性价比的方式。


具体来说,在写作业前可以把手机关机,把桌子上不相关的东西拿走。


如果需要电脑学习的时候,确保关闭其他不相关的窗口,把学习任务窗口最大化。


如果可以的话,上课听讲的时候,选择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或者尽量往前坐,让自己除了老师和黑板外,看不到其他同学。


选择有学习氛围的环境写作业,比如教室或者图书馆。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避免多个任务同时进行。因为每一次任务切换的时候,都要转移注意力,分心的概率就很大。



学习强者的自我画像


在谈过了学习方法和习惯之后,我们要来谈一个最底层的问题:学习心理。


一个孩子可能尚未探索到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这些和学习心理比较起来,都还是次要的。


孩子如何看待学习,以何种眼光看待自己与学习的关系决定了孩子是否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上下功夫。只要孩子还愿意在学习上尝试,不因为成绩排名靠后而自暴自弃,那么学习技巧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什么叫对待学习这件事的态度?


我们大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有些人是社交牛人,他们似乎跟谁都能聊得来,他们觉得自己天生就会在公众场合演讲。而社恐的人则相反,别人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就能吓退他。


但是社牛人就不会碰到社交挫折吗?当然不是,他们一定也会遇到发出的邀请没有回应,别人看见自己就绕着走的情况。但对于社牛的人来说,他不care,他会觉得你不理我我再找别人好了。但对于社恐的人而言,遇到这类情况可能就是致命性的,可能就会导致他再也不跟别人交往了。


所以你看,这种天然觉得自己怎么样的想法很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你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以及你采取的路径。



如果孩子天然觉得自己会学习,是学习小达人;那么当他考得不好的时候,遇到难题不会做的时候,他不会很care。他甚至会觉得老师这次出题超纲了,或者就是自己再练练就行,他依旧是个学霸。而当孩子觉得自己就不是块学习的料,那么他很容易因为很小的事情而挫败;甚至当他已经学得很优秀了,也依旧不觉得自己是学霸。


几天前我在我们小区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在亚马逊下单的一本童书到了,我就顺便在小区拆了包装。有个孩子看见了,问我能不能看看,然后又有一些孩子围了过来。


其中一个孩子打开读了几个句子,遇到了个不会念的词,他说“I am a bad reader(我不是个好的阅读者/我阅读不好)”,然后准备走。另一个孩子立马很得瑟地说“I am a good reader(我阅读好)”,之后就开始念。


但其实,后面一个孩子的识字水平真不高,但这也不妨碍她有模有样地看下去。



在书中,Willingham教授把这种如何看待自我的态度叫做自我画像(self-image),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么人是如何建立起自我画像的呢?最简单和直接的形式就是对比。通过我和班级其他同学的比较,我可以知道自己的学习属于一个什么区间。但这这种看似直观的方式有缺陷。


因为如果你和尖子班的同学比,你很容易得出我不够聪明的结论。但如果你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比,你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我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从这里你会看到,比较不同的对象你的自我画像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景观。其实人们都会按照内心的想法而有目的地去选取自己的比较对象。如果我想让自己好受点,那么我会去和不如自己的人比。如果我要让自己紧张起来,我就会去想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


所以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建立的自我画像是非常不确定的,也是不客观的。唯一有效的对比就是自己和自己比较。比较自己的今天和明天,自己的这个学期和上学期,比较自己的进度和目标的距离。



除了对比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因素塑造着孩子的自我画像。比如家庭环境,如果父母两人都是大学教授,那么孩子认为自己天然学习好的概率就会比较大,纵然从智力水平等客观指标看,教授家孩子的天生优势可能并不明显。


当然我们做父母的并不必因为自己的学历浅而自责。不论父母从事何种工作,如果父母身上时时展现出不畏惧困难,乐于学习的品质,那么孩子也会倾向于把这些品质纳入自己的自我画像中。


孩子自我画像的构成很大一部分还来源于家庭的喜好和态度。如果家长认为读书是一件趣事,能从中得到极大愉悦的享受;如果家长自己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如果家庭成员间经常交流知识和读书的感受;如果家长送礼物会经常选择图书,会为孩子订期刊和杂志,孩子就会从点滴中认识到:噢,读书是我们家的固定日常和习惯(family routine),是我们家的传统和价值 (family tradition and value),我们都喜欢看书。



除了家庭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大环境也有关。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苦口婆心的说教其实会越来越不起作用。青春期的孩子最在乎的是同伴的眼光和行为。如果同班同学都会乐器或者某项体育运动;如果同小区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孩子大概率就模仿他们同伴的行为。


这也是学区房受追捧的一个原因——不单单因为对口的学校排名靠前或者有名师,更是因为这个小区的孩子们优秀,住在这个区的家长们是精英。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会在点滴中塑造着你的自我画像,让你慢慢地也认为自己是他们中的一员。


当然如果这些好的环境都不具备,孩子也并不是说就没有救了。家长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非常直观地告诉孩子:

“我觉得你学习还挺有天赋的!”“我觉得你是咱们家最会学习的人!”“以后我得向你请教问题呢!”


父母的反馈对于孩子的自我意识构建是最直接的。如果父母打心底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不对错误焦虑跳脚,孩子就能够构建出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的自我画像。


我自己也是做父母的,我特别清楚父母不焦虑是几乎无法做到的,除非你不care孩子将来的前途。当我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妈是语文老师,自己数学不好,逢人就说:“我早早给她报了数学班,就怕她数学不好,我自己数学就不好,blablabla...”


最后果然没有让我妈失望,我的数学越补越烂,到最后直接烂泥扶不上墙。现在轮到我自己当妈妈,看到女儿已经一年过去了,12和21还是分不清,当年我妈那句“我数学不好,特别担心女儿数学也不好”再一次在我心底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但是我知道我必须闭嘴。因为当年我妈的自我画像就是“我数学不好”,她每次看到我数学犯错,都会印证一遍她的自我画像。



所以你看,父母焦虑的来源其实是自己的自我画像。我们很少看到数学教授对自己女儿的数学很焦虑吧。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不满意是在对自己的不满意,并不意味着孩子身上真的有什么问题。如果父母能够认清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孩子的自我画像与自己的自我画像是两个独立的事情,我相信这会缓解许多为人父母焦虑。


在《为什么学习这么难》这个系列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想借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克洛德.阿尔莫在《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一书中的一段话,对我个人影响很大。



阿尔莫认为父母不应该采取付出和回报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这样的父母不会幸福。父母应该对孩子有着根深蒂固的信心,能够在有一天不能再陪伴孩子的时候产生一种类似建筑师一般的自豪感:



“他(父母)倾注自己全部知识和精力建造了一座能抵御岁月侵蚀,风暴摧残的城郭,当他凝视自己的作品,确信它会在自己死后仍旧魏然屹立时,会感到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文章检索:

- Daniel Willingham, Outsmart your Brain: Why Learning is hard and how you can make it easy, Gallery Books, 2023

- Daniel Willingham, Raising Kids Who Read, Jossey - Bass, 2015

- 克洛德.阿尔莫,《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学习这件事一定不是“死记硬背”,与生活融会贯通才更容易变得简单。


童行书院超值福利,【好好学习特训营】让孩子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改变拖拖拉拉

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

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 | Mengdi


坐标多伦多,任职于国际组织机构。社科文学类书籍爱好者,多年读书博主。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孩子学习难”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yull@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童行书院
童行书院,由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以可持续的公益教育为己任,助力中国教育发展。涵盖科学、人文、艺术、社会4大学习领域,以探索型、跨学科、融合式的项目制学习(PBL)为主要方式,立足中国,面向未来,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文化热爱的创新型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