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亮:禅道与团队管理

文摘   文化   2024-09-13 07:04   北京  


刘泽亮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院长。


师风懿范


茶是“木食草衣心似月”。人在草木当中,这是茶的一个字谜,上面是个草,下面是个木,中间是人,但是“木食草衣心似月”,木食草衣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生态,“心似月”就是你喝茶其实要茶禅是一致的。但是现在你到四川成都去看一下,茶师就是麻将师,大家一边喝茶,一边打麻将,然后一边生气。你到底是在喝茶呢?还是在生气?我们从一个国家讲,也是这样的,北美独立战导火线是茶叶,中国鸦片战争也是茶叶。



茶跟禅怎么结缘的?有一个传说。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自己出定,觉得自己走神了,怎么办呢?他觉得自己的眼睛还是爱看外面的东西,他就把自己的两颗眼珠子挖出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了树,就是后来的茶树。这是达摩的一个传说。到后来,慢慢禅跟茶就结合到一块,茶道其实就起源于浙江的径山茶。《大藏经》里面,还可以查到关于径山茶的一些记载,包括一些诗歌,一些文人写径山茶的茶会。那么现代,台湾的蔡荣章创造了一种“无我茶会”,这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每个人约定一个时间喝茶。每个人带茶去,每个人围着一个圈坐,进门的时候就抽签。你抽到哪一号,你就围着这个圈的哪一号坐下。每个人泡的茶,往左边、右边奉献三杯,你泡的茶都是给别人喝的,别人泡的茶都是给你喝的,这叫“无我茶会”。你在喝茶过程当中,就是在奉献,你用心去泡,把自己最温暖、最柔软的感情都倾注在这泡茶里面,然后奉献给人家。这个人不一定都互相认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和谐人际的关系,降服我们的妄心,滋养我们的慈悲心。喝茶可以是修心的一种方式。


现在沿海一带都喝功夫茶。功夫茶是要一杯一杯品的,我们现在生活节奏也慢慢快了,我们喝茶是一杯拿起来一仰而尽,那叫牛饮。老子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圣人为腹不为目”,就是说你为腹是为生存需要,为目是满足欲望。你要牛饮,渴了可以这样。茶除了生理治疗的功能之外,它还有调心跟养心的功能。在做茶的过程当中,很容易昏沉,你做着做着睡着了,它可以对这昏沉开启智慧。


禅宗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公案就是“赵州三称吃茶去”。有两个新来的人,赵州问他们,你到过赵州城吗?到过柏林寺吗?有一个人说我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另外一个人说没来过,赵州说吃茶去。旁边的院主就看不明白,他说和尚很奇怪,那两个人一个来过,一个没来过柏林寺,你都要他去吃茶去,为什么?赵州叫院主,院主答应一声。赵州说,吃茶去。为什么叫“三称吃茶去”呢?你到过也去吃茶,你没到过也吃茶。你问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也要你吃茶去。



因为茶中就有禅。有什么禅?我们看,茶有觉醒跟布施。你看把这个新鲜的茶采过来,现在它死去了,水一泡,它又活过来了。佛教不也是这样吗?你只有死去,才能活来,这叫涅槃,涅槃是火中凤凰再生,你用火去烧这个凤凰,你把它烧死了,它又变成一个新的凤凰,活过来。所以佛教的最终目的是涅槃。涅槃不是死,这种“死”不仅仅是一种肉体上的死,它是精神上的死。你精神上死过一次,再活过来。比方说你失恋很痛苦,但是你一旦觉悟了之后,把这个问题看破了,放下了,那个时候,你就活过来了。你只要不断地去经历这种死去活来的历程,你的人生一定会快乐越来越多。所以禅的这种死去活来,就像喝茶当中的茶叶,它开始是活的,你去喝这泡茶的时候,你就想它原来是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它是死的,现在也活过来了。这个茶叶是全程布施的,你把它喝完了,茶叶渣又可以化作泥土,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不是也要布施?


我们看茶的浮沉与甘苦,冲茶的时候,茶叶上下翻腾,飘飘浮浮沉下来,接着又浮上来,这是不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又叫浮生,飘浮不定。你开始喝第一泡茶的时候,有一点涩,但是它是回甘的。这是不是也像我们的人生呢?你吃透了苦,就会明白人生应该怎么去找乐。你只有倒空这个茶杯,你才能够装得下这个水。你只有把自己的心态归零,你才能够接受世界的美好。当你端起这个茶杯的时候,你要提起一个正的念头,当你放下茶杯的时候,你要放下你的妄念。当你喝每一杯茶的时候,你都不要觉得这泡茶很苦,那一泡茶很甜,其实每一泡茶都是最好的,你要享受这一泡茶。你要知道,好茶总是会香的,所以你不要去到处宣扬你有多少知识,你有多少智慧,你有多善良。你不需要去宣扬,你是好茶,自然会香。


有人问睦州和尚,你每天穿衣吃饭,怎么解脱?就是说你出家,还是要穿衣吃饭的,你还解脱不了。我每天还是要穿衣吃饭,烦透了,我能不能从穿衣吃饭里面解脱?睦州说,你如果还不懂的话,就穿衣吃饭。什么意思?你要解脱,就在衣食当中去解脱,戴着镣铐去跳舞。它是一种灵魂的解脱,不是皮相上的解脱。所以人活着不是为了穿衣吃饭喝茶,但是我们懂得了穿衣吃饭品茶的道,它是生命、生死、生活的觉醒。


要修行,要修眼前人,行当下事,这叫修行。如果你离开了穿衣、吃饭、喝茶这些日常的事,你说我修行,我就是念佛。但是我念佛之后,我碰到人还是该生气照生气,那你就是手里拿着佛珠发脾气,你不是真修行,你是做给人家看的。你念佛是为了炫耀,表示自己清高,你觉得你做给别人看,你说我好上进。其实你不是真修行。



什么叫修养呢?修是要养的,是要去涵养,是要发大愿心,养菩萨心。这个大愿心是一个显影剂,这个愿心是正向的,去觉悟自己,觉悟人生,又觉悟别人的。它就是一个显影剂,显示器,你的愿力有多大,你所呈现出来的心相,正向的能量就有多大。菩萨心是个吸铁石,收音机,它能够散发正向的能量。修,就像脱衣服一样,它是要由外而内,你慢慢地把外面的事情看穿了,外面的像,内面的像,再到人自我的像。养就像熨衣服一样,不要留死角。你在穿衣、吃饭,每一个呼吸之间,每一件事情,你都要去养。行就像穿衣服,你要先把自己的心修好,由内面慢慢穿到外面,你的心修好了,你的行为自然就调正了。所以修行就像脱衣服、穿衣服、熨衣服一样。


团队管理中有三种实力。一种硬的,一种软的,一种巧的。硬实力比方说我们现在的经济实力,排在全世界第二位。那么相对这三种实力,有三种管理的模式。就是制度管理、人性管理和禅式管理。禅是中国的,禅式管理是日本人提出来的,不是中国人。我们就来讲禅式管理、巧性管理的几个原则。


一个团体里面有三对东西:上对下,下对上,同级对同级。其中两个纵向,一个横向。所有的关系其实都是人跟人的关系,你需要把一个团体带领成一个团队,而无论是提供物质的生产,还是提供服务,其实都是靠人。所以第一个原则就是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是禅式管理的创始者,造物先造人就是他的一个主张。工作坊就是道场,办公室就是修行的地方,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修行。


在一个团体里面往往有三种人,领导、干部、员工。员工要提高自身素质,领导更要提高,因为一只狼带领着一群羊,战斗力远远要强于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狼,所以领导很重要。那么领导应该怎样来造就自己呢?我觉得有四个方面。



第一,领导者要放低身段。道家讲,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是因为它地势低,所以水都流向地势低的地方。那么同样的道理,领导也应该学习水的这种德行,谦卑,放低身段,从而受到更多人的拥护。


第二,要敬重每一个人。我们不要轻视别人,不要盛气凌人,作为一个领导者,对待员工也没有盛气凌人的资格,而是应该敬重每一位员工。


第三,要包容。在一个团体里面,有能人、好人、坏人。作为一个领导者心量要大,小人有时候背地说几句污蔑你的话,你要受得了委屈,担得了责任。


最后,要知道感恩。做领导不能做太多具体执行上的事,为什么呢?因为领导生活在未来,干部生活在当下,员工生活在过去。员工今天做什么,你昨天就知道了,所以生活在过去。老板为什么不能干事呢?因为你整天干事,你就没有时间想事,团体往哪走,路线是什么,途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只有你自己想。所以老板、领导一定是生活在未来,他不能干活,他一定有时间喝咖啡,一定有时间去想事。如果整天受到过去事情的纠缠,眼前琐事的麻烦,整天忙得要死,这样的领导就很难成为一个好领导,所以当领导的不能干活。那么既然领导不干活,领导的想法是通过员工们变成现实的,所以领导要学会感恩。


有一个酒店,它的烤鸭做得最好,是招牌菜,为老板赚了不少钱。但这个老板从来不知道感恩,所以终于有一天,这个老板在自己的酒店里面招待一个重要客户的时候,服务员端上来的鸭子只有一条腿。于是老板把厨师叫过来,问怎么回事?厨师说这一批鸭子只有一条腿,老板不信便去鸭棚里查看。这时候是晚上,鸭子都睡了,鸭子睡觉是一只腿蜷起来,一只腿站着。所以用手电光一照,鸭子都只有一条腿,厨师便说,您看鸭子是只有一条腿吧?老板当然不傻,他用手拍了几下,鸭子都惊醒了,两条腿就站直了。这个时候,厨师装作恍然大悟地说:“老板,你鼓掌他才能有两条腿啊。”



在一个团体里面,有三种心态的员工。一种把工作当职业、当饭碗,一种把它当事业,一种把它当使命。那么我们希望什么样心态的员工越多越好呢?第三种。那么把工作当使命的员工到底是什么心态?柳传志讲得很清楚,就是用地主的责任感做长工的人。那么你怎么去激发、去激活员工这样一种使命感和他们自身潜在的能量呢?这需要制度的设计。


在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经常抱怨。抱怨是一种消极的能量,是一种瓦解性的力量,是一种负能量。你如果改变不了别人,就别抱怨,因为抱怨是没有用的,与其如此,不如改变心态。同样是抱怨的心态,可以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面对和处理。如果你是带着抱怨去提意见,你就是消极的、瓦解的。如果你寻找到了解决抱怨的方案,你带着方案去提意见,就具有了建设性。


接下来,我们探讨下在一个团体里应该怎么用人。塑胶大王王永庆有两条用人经,第一条,人才要靠自己培养。如果一个团队要靠挖别人家人才才能解决问题,就说明这个团体里面没有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而且即使挖人也未必能够发挥作用。第二条,中等人才最好用。为什么中等人才最好用呢?中等人才不像优秀人才恃才傲物,也不像低等人才只能做粗活、不动脑筋地机械劳动。另外一个原因是,中等人才人最多,心态最好。如果你把一个中等人才放到一个重要岗位上面,他就会尽心尽力,以防止随时被替代。王永庆为什么说中等人才最好用?其实他是拿捏透了中等人才的心态,并把中等人才的心态转换成了一种生产力。我们过去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实人的心态它也是一种生产力。


我们再看个切苹果的例子。一般人切苹果都是顺着这个蒂竖着切,这样切的苹果也不错。但是我们知道小孩子还没有掌握切苹果的这种习惯,他拿着刀就横着把苹果切开来,结果切出来的图案让我们大感意外,苹果居然还可以这样切的吗?他切成一个非常漂亮的五角星,而且每一个五角星的角落里面还躺着一粒籽。我当然不是仅仅在说切苹果,我在说人生,我们思考问题,我们的人生轨道、人生轨迹,也是生活方式是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的。如果你觉得活得很累,每天生活在纠结、烦恼、痛苦当中,那么就换一种活法,转换生活的轨道,从今天开始尝试一种新的活法。



有一头驴,不小心掉到枯井里面,怎么也救不上来。所以这个主人一狠心就决定把这头驴给埋了,顺便把这个井口给填起来。当第一波沙子投下去的时候,这个驴直叫,但是接二连三的沙子不断投下去的时候,这头驴居然不叫了。主人很好奇。难道这头驴已经死了?一看,发现原来沙子被投到驴的背上,然后掉在驴的脚下,沙越垫越高,当沙快要接近井口的时候,这头驴居然奇迹般地从枯井里面逃出来了。我们也会遭遇人生的枯井,这个时候,我们是坐在这个枯井里面被动叹息无所作为,还是应该把别人砸向你的石头变成逃出人生枯井的垫脚石?当然选择后者,这是一种智慧。把危机变成转机,李嘉诚先生就做到了。


李嘉诚当初没什么名气,赚到第一桶金后准备改建厂房,因为目前的厂房已经很破旧了。这个时候他的竞争对手带了一帮记者来拍照了,于是,第二天香港主流媒体报纸头版刊登的都是这些破破烂烂厂房的照片,还有一行说明的文字,意思就是跟这种小作坊式的厂家合作,你放心吗?所以一夜之间,客户们都不跟李嘉诚做生意了,产品堆积如山。李嘉诚之所以是李嘉诚,是因为他有不同于我们一般人的智慧。这个时候的李嘉诚是被人家推到枯井里面,还给他扔石头。但是李嘉诚怎么应对呢?几天之后,还是这些香港报纸,还是这些报纸的头版头条,还是这些破破烂烂厂房的照片,全没变,只有一点变了,文字变了。如此简陋的厂房就能生产出深受喜爱的产品,当新厂建成使用的时候,会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所以,虽然对手把他推到井里面,李嘉诚却借力使力,把别人扔向他的石头变成了他逃出枯井的垫脚石,让对手配合自己成功地做了一场广告,终于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不仅把危机变成了转机,而且把转机变成了商机,这就是李嘉诚的智慧。


最后,我们来说鸟,鸟有三个特点,心量小、眼睛红、嘴巴尖。我们有一句话叫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心量太小,度量太小,就不能称为君子跟大丈夫。但是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我们的“无度不丈夫”变成了“无毒不丈夫”,大心量变成了小心眼。第二个人性的弱点就是眼睛红。人的欲望有三种表现形式:占有、比较、竞争。人性里面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就是身边人的发达。奥巴马当总统我很淡定,但是我同学居然做了局长,我羡慕嫉妒恨,心量小的表现。第三个人性的弱点就是嘴巴尖。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多人都喜欢传谣言。我们把同时满足鸟的这三个特点的人就叫做鸟人。所以我们要做开心人,不做鸟人。






(声明:本文正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交流。原作者如不愿在本公众号发布,请及时通知我方予以删除。)

北京横山书院
北京横山书院主管单位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首务,秉持共同参与、共同成就之理念稳健发展。其肇始于九八年,延续华林文教资助项目至今,于此,国学研修,名家云集,主题讲座,智慧铿锵,多闻多思与文化中国两大文化品牌亦是泽被益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