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力:读史的智慧(上)

文摘   文化   2024-10-25 07:02   北京  


姚大力教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兼聘教授。


师风懿范


我今天的题目是《读史的智慧》。我不准备讲我自己的专业。这个题目其实是很早以前,复旦大学历史哲学要我给学生做一个讲演的时候规定的题目。当时听到他们点这么一个题目我自己很吃惊。因为已经讲了20多年的历史课我从来没想到过什么叫读史的智慧。由此也可以发现哲学家的本领,就是对你原来你自己以为懂的事情,拿来三问两问,不把你问个不懂他就不罢休,这是哲学家的本领。


究竟什么是读史的智慧呢?我要做这个讲演我当然就需要再学习。我以为就是从各种各样的历史素材中间去感知和辨别出对历史解释的多种可能性,那样一种想象的能力。所以读史的智慧其实就是一种想象力。下面我就准备从中国历史里找两个大家都觉得,早就耳熟能详的例子,看看用一种开放的,多样性的眼光,我们能够从中间挖掘出一些什么新的认识来。所以我第一个问题就讲屈原。第二个问题讲春秋战国。对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精神,我们究竟怎么认识的。最后作一个很简单的小结。


第一个问题我想从屈原谈起。几乎没有中国人不知道屈原是谁。他生活在战国后期楚国,我们现在把他定位为爱国主义的伟大诗人。但是如果我们有想象力,就可以紧接着这个问题再问问自己。在我们之前的中国人,也一向像我们这样认识屈原的吗?或者他们对屈原的认识,是不是会有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跟他们认识的屈原会不一样。追问下去,那就可能追问出一部关于屈原是谁的认识史。


清代当时集中了中国最聪明,最有学问的一批人来编所谓的《四库全书》。我们先看看《四库全书》的编辑者们怎么认识屈原。总目提要就讲“古人不以文章名,故秦以前书,无称屈原宋玉工赋者......裒屈、宋诸赋,定名《楚辞》,自刘向始也。”这两句话包含了4点很重要的事情。第一,留存到今天的秦以前的书里面根本没有提到过屈原这样一个人。第二,为什么不提他?到底是不是古人不会因为你写文章写得好就记载你。第三,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一直到清代编《四库全书》的时候,屈原的一个最重要的身份还是文学家,以文章名。他没有什么爱国主义的头衔,甚至也根本算不上一个政治家。第四,收集屈原,宋玉的文学作品,并且把这种很特殊的文学题材叫做《楚辞》,或者叫骚体,就是《离骚》的骚,都是从汉代开始的。 



所以如果来谈屈原的认识史,历史上的人们怎么认识屈原的。第一个阶段就应该是从他生活的战国后期算起。经过秦代一直到西汉的前叶。在这个时期屈原是属于楚国的一个极其地方性的人物。因为楚国偏于南方。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就是所谓中原。大体上包括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大概是这么一片地方。楚国被当时中原的各国所侵蚀,连楚王本人都自称他是蛮夷之君,我是蛮夷地方的。那个时候的中原看不起楚国。中原各国看不起楚,也看不起秦。看不起秦的原因就因为认为秦是虎狼之国,只会打仗,没有什么文化。因此在那个时候中原在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没有人知道南方有屈原这样一个人。 


中国在战国时期还是分裂的。曾经有20多个国家并列,后来出现七国争雄。在各国割据的时候屈原作为一个非常地方性的人物,没有被其他国家的人民知道。这个还可以理解。秦统一以后,全国的信息,照理应该可以互相流通了。为什么北方的人,在整个秦代,甚至包括汉代的前叶,还是不知道屈原呢?那当然就是因为秦焚书坑儒,大部分的书都被禁止在社会上流传,能流传的只是传播技术的书。比如说怎么种树。还有一种允许流传的就是秦朝的法律书。所以当时如果你要学习,你就要以吏为师,以专门断法律的这个吏为师,只能读秦法。因此秦统一中国以后,北方的人还是不知道屈原。 


古时候改朝换代,新建立的政权不会把前朝定的规矩全部都推翻,都不是这样子的。只要还没有制定新的相关的法律,原来颁定的法律就会继续生效。所以秦代的禁书令在汉代的初期还是没有被废止。这个不废止倒不是因为汉朝的统治者也喜欢禁书令。而是汉初的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老百姓困苦不堪,朝廷还顾不上文化的事情。所以到刘邦死了以后,吕后当政了。整个社会稍微缓过一口气来。可以考虑文化的事情了。汉朝马上就下令废除《挟书律》,就使得原来被禁止的书,被老百姓藏起来的书,一下子都拿出来了。那个景象就像我们1978年以后,外国的小说,中国的古典小说重新再版。那个时候买一部《红楼梦》要排一个晚上的队。现在是不可能心想了。在新华书店门口排起长队来,为了买《红楼梦》买托尔斯泰的什么书。 


可是汉代有一点不一样的是,这个书在汉代不是都有一个书面的文本。那时候还有很多解释经典的书,是记诵在脑子里的,是以记忆文本的形式流传的,是通过口耳相传,一代接着一代流传下来的。那些经典可能有书面文本,因为它比较短。这个解释经典的书就会很长。那个书太深奥了,没有老师的解释,看不懂。解释经典的书很长,当时也没有纸张作为书写材料,要变成书面文本很困难,就只有记在脑子里,由老师传给学生,一代一代传下来。汉初废除禁书令以后,记得这些文本的人,大多数已经七老八十,甚至九十多岁了。所以现在还有的人说中国文化的正宗是秦文化。简直是没有良心。秦朝如果再延长一世,我们今天读的大部分先秦的书就都没有了。因为很多文本是被一批人记在脑子里的,这些人都死光了,又不能传授。那今天中国,我们现在在读的大部分的书就没有了。幸亏它稍微早了那么一二十年灭亡。这就有了一次古代的文艺复兴。我们今天读的“今文经”对《尚书》的解释,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抢救出来的。 


当时还活着的一个懂得《尚书》的人是济南人,已经90几岁了,叫伏胜。朝廷听说以后,马上派了一个人到济南去。因为这个老头再也不能旅行了,朝廷就派人到济南去向这个人学习书经。这个派去学习书经的人很出名,就是晁错。伏胜因为衰老,他的话只有他的女儿听得懂,别人听不懂。因为传统时代的女流之辈大部分是不识字的,这个伏胜的女儿到底懂多少高级的学问,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反正是一口济南话的伏胜,通过一个妇女的传递,让晁错一个河南洛阳人,去听,去记录。所以晁错记录下来的《尚书》,这个历史书上说“不知者凡十二三”,百分之二三十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因为他自己也没听懂这个伏胜在讲什么。



就是在这样一个古代文艺复兴的背景下,屈原开始被北方的中国人知道了。当时最早他们知道的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实际上就是一个会写非常漂亮的文章的人,一个文学家。屈原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在北方中国引起人们那么大的反响,都觉得这个有想象力优美得不得了。如果再回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要想象一下,北部中国文学作品的典型风格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候最有名的,带有文学性质的经典是《诗经》。现在把《诗经》翻开来一看,大部分都是四个字一句,少数也有三言,五言成句的。形式上很整齐地用文字码起来的一个一个的游行方队。我们一直到现在都很喜欢看这种很整齐的列队的方阵。可能它象征着纯洁的划一的,但是纯洁划一到接近呆板,甚至接近虚伪的集体意志。


《诗经》当然是一部很有文学成就的作品。但其中缺少了一点东西。孔子对《诗经》的创作做过三个总结,第一个就是很有名叫“诗言志”,这里我们不说它。上面这个有一个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也不要过度,淫就是过度的意思。“淫雨霏霏”就是那个雨太多了。快乐也不要过度,悲伤也不要悲伤到把自己的身体都伤害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个是一条。另外一条叫做“思无邪”,思想里面一点邪念都没有。无论是写作的人,阅读的人,都不会让你引起任何的邪念。一个文学作品有这些特点它仍然会有很高的成就。而《诗经》当然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但恐怕不免会缺少一点浪漫,缺少感情奔放的表达。


中国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人,就是看惯了《诗经》长大的。这个时候突然从南方传来另外一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句子长长短短。一会儿三个字,一会变九个字甚至十几个字,这个节奏的变化,很快。有很丰富的感叹词,拟声词。还充满了《诗经》里面看不到的形象。比如说太阳神,月亮神,比如说山鬼,它叫是叫山鬼但其实是非常漂亮的女人。这个山鬼不是形象很难看的,而是非常漂亮的女人。还有非常美丽的巫婆。还有水神,各种各样的精灵。太阳神,月亮神,很美丽的巫婆,就在河边,在山边跟天上的神对歌。用自己的美貌,要把天上的神勾引下来。这样的形象在《诗经》里面是完全看不到的。所以北方的人看惯了四个字的,突然之间他发现,怎么用汉语还能表现出那么美丽的想象。而这些诗篇的作者中间有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就是屈原。所以现在是不是把太多的《楚辞》都归到屈原的头上?这个文学史家也有他们不同的看法。屈原就是代表了这样一种文学的形式。这个就是西汉前期的人们所认识的屈原的第一个形象,一个能够写出优美动人的诗篇的文学家。


屈原的第二个形象跟西汉前期一个很有名的叫贾谊的政论家有关。这个贾谊文学才能很高,也有一点政治眼光,相当敏锐也有才气。但是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其实最多就是一个很有政治眼光的政论家。可是他本人对自己的估价不是这样子的。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他应该在权力的中心,当然他自己不想当皇帝。他想在权力的中心辅助皇帝,帮助皇帝去指导全国的政治,这是他对自己的一个自诩。但是他最终没有能够从皇帝那里得到这样程度的信任。后来就被派到湖南,去当长沙王的王傅。刘邦把自己的直系的子孙,儿子,侄子都派到全国各地去做王。在那里负责监视当地的政治,当地的各种情况。所以长沙王就是刘邦的一个近亲。长沙王的王傅,就是长沙王的老师,这个地位在我们今天看来也不低。相当于河北,河南两个省委党校的校长,那个地位也不低了。但是这个贾谊是完全不满意,他觉得没有把重要的中央的权力给我,把我弄到这么一个地方去。所以他满腹怨恨,怨恨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一肚子的牢骚。这个满腹怨恨的人来到长沙,就是屈原所在的地方。他就发现几百年以前,已经有过一个人,跟我一样被命运捉弄,怀才不遇,最后怨恨而死。他觉得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古代的知音。所以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这篇文章叫《吊屈原赋》。


贾谊在痛哭流涕地凭吊屈原的时候,用了一连串截然相反的形象来表达屈原受的冤屈。比如说凤凰与恶魔,宝剑与铅刀,那割肉割不出血来。骏马与老牛跛驴,驴子它还折了一条腿。神龙与蛤蟆,麒麟与犬羊。巨鲸与蝼蚁。蝼蚁我们知道只能存在很短一段时间。巨鲸,鲸鱼,不知道贾谊看到过鲸鱼没有,但是他在那儿想鲸鱼与蝼蚁。他用这一系列非常鲜明的对比来刻划屈原的形象,把他描绘成一个被从小欺负,英雄末路,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欣赏他,懂得他,理解他,最后就只有一死了之的悲剧人物。这个屈原就跟我们在他之前北方人知道的屈原,完全不一样了。他笔下的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如果我们借用电影红楼梦里面的一句唱词很好,叫“一生洁来还洁去”,干干净净地来,什么也不带着走。所以贾谊笔下的屈原就是这样一个长胡子的林妹妹,怀才不遇,满腹牢骚,自爱,自怜,甚至已经到了有一点自恋的程度。精神就变得特别脆弱,最后就只能用自杀来了却全身。这个贾谊留给北方社会的,或者他创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屈原。那个跟最初知道的,读了他诗篇以后,那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屈原的第二个形象。



屈原的第三个形象,是比贾谊稍微晚一点点的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有人把他叫做中国的历史学之父,司马迁创造出来的。司马迁笔下的屈原,跟贾谊的屈原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那个怨字。贾谊的屈原也是怨。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面为屈原写传,说他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能不怨吗?贾谊以及贾谊写的屈原那是怨的。但是司马迁版的屈原跟贾谊版的屈原,虽然在怨这个主题上是一样的,但这两个形象大不一样。为什么呢?司马迁把屈原的怨写得非常大气,他完全超越了个人的得失计较,超越了自爱,自怜,自恋这样的一种心理的境界。他怨得很大气。 


为了要把他的怨写得很大气,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面就很详细地写了屈原临死前的场景。他披头散发在水边走,口中喃喃有词,形容枯槁。这个时候他碰到了一个钓鱼的一个老头。在中国的古代的故事里面,钓鱼的老头经常都是隐士,很高明的人。这个人也是这样的。他一眼就认出来的。他说这不是屈大夫吗?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屈原就回答他说,“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个钓鱼的人想劝他,就开导他说,“一个有眼光的有本领的人不应该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当然你不一定要去同流合污。但是你不同流合污,难道你就没有别的处世的方法了?非得把自己糟蹋成这个样子?你应该有办法去根据不一样的时代条件,不一样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自己怎么应对这个时代,调整自己应对这个时代的策略。你要调整自己,你不要跟他同流合污,但是你要活下去。”这个屈原一点也没有听劝,他还是自说自话,完全在一个自说自话的境况当中。 


屈原回他的话,如果我再把它翻译成现代文,那就是“谁能忍受自己洁白的身子,被世俗的污垢所玷污。我宁可跳进长流不懈的江水,葬身于鱼腹之中。”然后他就跳水了。这个故事对塑造屈原的形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是其实这个里面有破绽的。这件事情只有屈原知道,还有这个渔夫知道。这个渔夫从此以后在历史上我们再也没有看到过他。屈原已经死了,谁把这个故事保留下来,告诉司马迁,他能够写在他的传记里面。这里面是有一点蹊跷的。所以当时的人其实就对这一点有怀疑了。因为我们知道,其实我们今天能知道司马迁这个情节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一篇文学作品。这篇文学作品,现在的《楚辞》里面还有,就叫《渔夫》,署名是屈原。如果果真是屈原写的,那就是屈原寄托自己心情,抒发自己心情的一篇文学作品。 


汉代的赋有这个特点,叫伪立客主,假相酬答。伪就是人为,人为地在文章里面设立一客一主。客问什么,主曰什么,然后借着这个主曰把作者的情感,思想抒发出来。这个汉赋我们看得太多了,都是这个样子。借着一问一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这个古代人就有人讲了,《卜居》屈原算命,渔夫就是屈原死之前,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而太史公《屈原传》还有其他的都采庄子渔夫之言以为实录,非也。所以如果这根本不是屈原写的,那我们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因为当时在场的只有两个人。你这个写作的人,你怎么能够知道。如果是屈原写的那显然不是一个真实的一件事情的记录,一个记叙文,只是他心情的抒发。 


那么司马迁知不知道呢?他当然知道。知道了为什么还要把它写到传记里面去,把它当作一件真实的发生过的事情,写到传记里面去呢?因为司马迁太需要这个情节了。刚刚我说过了,先秦以前的书没有提到屈原的。可是司马迁太想写屈原了。为什么?因为司马迁也受了很多的委屈,他也有一个怨。所以他最理解屈原,他要写屈原。可他又苦于没有材料。所以你现在去读一读,司马迁写的《屈原传》都是很短的几句话,然后说他写了一篇文学作品,然后把他一长篇文学作品抄进去。又写一点,讲他又写了一篇什么,又抄了一大段。为什么呢?他实在关于屈原所知甚少,没有办法写出满他心意的。可他要写。最后这个情节对塑造一个超越个人得失的一个怨的屈原太重要了。司马迁是懂屈原的,司马迁也懂贾谊。 


我们知道《史记》的《列传》有好多是合传。就是两三个人合在一卷里面,写传。跟屈原放在一起的是谁啊?就是贾谊。叫《屈原贾生列传》。你看司马迁是懂的。他知道屈原的怨,他要写出他的怨。但是他没有材料。最后他就把一个文学作品当做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写到屈原的传里面去了。但这是很需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屈原的怨表现得非常大气。把他表现成一个超越了个人得失和自恋自爱的狭隘的情感。跟加害于他的罪恶的黑暗的势力,绝不妥协。最后用死来表达被迫害和非正义的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的道德英雄。所以这第三个屈原的形象,变成一个道德英雄了。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德英雄。跟贾谊那个有一点猥琐的,自爱,自怜到自恋这样的一个屈原不完全象,虽然他们的怨是一样的。 


那么这三个屈原里边哪一个才是真的屈原。中国古人甚至有一些人怀疑,屈原到底存在过吗?他们也有一点证据,这个证据之一就是先秦以前的书没有提到屈原的。提到屈原的都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很晚的书,追溯几百年以前的事情了。 


第二迫害屈原的贵族,楚国的贵族。在司马迁的传记里面叫子兰。在汉代留下来的其他的屈原的材料里面,有的把他叫子椒,同一个人。子兰子椒。如果你们熟悉屈原的,你就发现那个兰和椒是屈原在《离骚》,反复地写的,他诅咒这个世道变坏的时候,举了好多事情来表明,这个世道变坏了,过去好的都变坏了。他讲到香草。屈原讲的香草有十几种。其中最多的讲到的是兰草和椒草。他诅咒这个世道变坏的时候,他就讲这个兰草也变臭了,椒草也变臭了。迫害屈原的贵族,不叫子椒就叫子兰。究竟是真实的一个人物,还是从屈原的感慨世道变恶中间化出来的一个虚构的人物,有人怀疑。 


现在很重的一顶帽子叫历史虚无主义。所以我也不敢说屈原不存在,我也不认为他不存在。但是至少比如有一个人受到谴责有些人批评他,司马光又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资治通鉴》描述的时代,覆盖了屈原的时代。但是他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屈原。司马光是不是认为屈原不存在,我们不知道。也许未必。但至少他认为屈原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所以在《资治通鉴》里面才没有。所以你对中国的历史了解得越多,你越感觉到司马光这个人了不得。他的眼光真的是叫目光如炬,他没有提到屈原。所以屈原到底存在吗?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想说的这个就是,人们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有时候你不要去问客观不客观。当人们普遍地认为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时候,他就变成一种社会事实。而人们的看法并不必然跟我们今天的看法都是一样的。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就是中国人不同时代也不一样的。你读历史你要有这样的一种想象力。到现在为止我们讲的屈原跟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屈原,还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我们今天知道的屈原是一个爱国主义的伟大诗人。但是我们一直到现在为止到司马迁笔下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伟大的道德英雄了。但是他还不是一个爱国主义的伟大诗人。这个里面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是怨一个是爱。昨天我没来,据说就是讲这个爱的问题。这个太重要了。所以我讲如果我们有想象力,我们想象一下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人,当他要写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思想史或者中国文学史的时候,哪些人会记录在他的书里面,哪些人不会被他记录在书里面。尽管他现在红得不得了。这个如果你有想象力,你想象一下。对我们再回过来看今天,有时候就很有意思了。我不敢讲哪些人被我们今天认为很重要,将来不会在一百年以后的中国思想史里面。我不敢讲我在某些意义上也说我根本不知道。但是我确切地知道,今天有些人没有被我们当做一个重要的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重要人物的人。在一百年以后,一定会留在中国的思想史上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我不知道你们还记得,或者说知道这首诗吧,叫黑夜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我认为在一年以后的中国思想史上一定会写这个人,顾城。尽管他没有实现自己的话。黑夜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苦难,就是受迫害。一个在苦难在迫害中间成长起来的人,他的眼光一定是寻找光明吗?他有没有可能在寻找同样的黑暗?光明是什么?光明就是爱。


黑暗是什么啊?黑暗是恨就是怨。这首诗说我们不要恨,恨会让我们这个社会坏掉。我们要的是爱。我要用黑夜给我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你看多伟大啊。所以我要讲就是,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的屈原,这个爱的屈原。一直到司马迁为止的那个怨的屈原,他是有本质的不一样的。


所以这个问题就来了。那么谁给了我们一个爱的屈原。我觉得有两个人给了我们爱的屈原。一个没有完成,一个塑造了一个不爱的屈原,但是给他一个名字叫爱的屈原。所以我就讲塑造一个爱的屈原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屈原真是一个爱的屈原。但是我们对他的认识还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人是谁呢?闻一多。你们现在到清华大学去看看还有一个闻一多的雕像,底下刻了他一句话,叫“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就刻在闻一多的雕像下面。闻一多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面想到的诗人里面,包括屈原吗?我们今天没有答案,因为他没有留下任何的注解可以让我们去确认这一点。但是我以为,他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一定有屈原,而且几乎第一个跳到他心里面的就应该是屈原。为什么啊?闻一多是研究《楚辞》的大家。他开的课里面就包括《楚辞》啊。他讲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的时候,他怎么会不想到屈原。但是闻一多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爱的屈原,他死得太早。这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如果给他以时间,也许闻一多会为中国呈现一个爱的屈原。


那么谁给了我们一个所谓爱的屈原呢?那就是郭沫若。郭沫若在40年代写了一部屈原的话剧,那个在当时的重庆是轰动的。这部话剧可能看过的人不多。这部话剧可能在现代只有讲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才会讲这部话剧。但是文化革命以后,又根据这部话剧,拍了一部电影,《屈原》。那个是广泛地放的。而且郭沫若这个形象实际上通过中小学的课本,就传播到中国大众的心里面了。所以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爱国主义的诗人,一个爱的屈原。我过去讲屈原我就讲到这儿差不多就完了。后来有一次我突然想起来,我太不严谨了。那么他写的这个屈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去把他的剧本找来一看。大吃一惊。这个爱国主义的屈原,还是一个恨的屈原。证据有没有呢?你们看一看这部话剧最后的一段最有名叫《雷电颂》,那是一个演员在那个地方朗诵了4,5分钟,然后幕落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在当年重庆的夜空持续几分钟。这个我们教科书里面我不知道有没有,你把《雷电颂》再去读一读,你从里面能找到爱吗?我现在不可能读,但是有一点点意味着爱的就是那一段,我不能断章取义。所以我把那一段念出来。“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浪啊,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啊。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这一段可以说他是在讲爱,别的统统是在讲恨。


郭沫若


第一段叫“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觉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大量的都是这样的话。“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个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在屈原诗歌里面那些非常美丽的高贵的神,在郭沫若的笔下,你看“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你东君就是太阳,你是个什么东君,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什么个湘君,什么个湘夫人”。屈原最热爱的楚地的那些神在郭沫若的眼下都是黑暗势力的代表,是不是啊?最后结束的一段“但是我没有眼泪,宇宙也没有眼泪啊。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电,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鱼。这是我的意旨,宇宙的意旨,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啊”然后雷鸣般的掌声。如果现代有人还这样写,恐怕别人会当他是一个恐怖主义者是不是啊。所以这是一个恨的屈原。一个恨的屈原,怎么叫做爱国主义的屈原呢?


我们认为爱和恨是可以转换的。对敌人的恨就是对人民的爱。但是当人民被你分批分批地当做敌人斗争的时候,还有什么人对人民的爱?没有爱。所以恨就是恨,恨不会转化成爱的。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讲爱而不是讲恨?所以我就讲这个屈原没有完成,屈原是一个对楚这片地方,对他的宗族充满了爱的,对这片山水。他可以离开楚国。当时没有什么忠于祖国的。孔子都讲,哪一个地方他不用我,我坐着船就走了。我找一个能用我的地方。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爱国主义。屈原爱的不是那个抽象的国。屈原爱的就那一片山水,那一片神灵,那一片土地上的人。这样的一个爱的屈原,我认为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任务,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任务。我们现在创作出这样一个屈原的吗?我们可以用一个恨的屈原去取代一个爱的屈原。但是给他戴一顶爱的帽子啊?我觉得不可以。所以你看我讲了历史上这么多屈原的形象。我认为最重要的那个屈原的形象,还没有被我们创造出来。







(声明:本文正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交流。原作者如不愿在本公众号发布,请及时通知我方予以删除。)

北京横山书院
北京横山书院主管单位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首务,秉持共同参与、共同成就之理念稳健发展。其肇始于九八年,延续华林文教资助项目至今,于此,国学研修,名家云集,主题讲座,智慧铿锵,多闻多思与文化中国两大文化品牌亦是泽被益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