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同体|共研共思,行之有向

教育   2024-11-26 20:23   福建  

附小提出“场景化”:角色、交际、任务为核心元素。麒麟创想小镇为教师与儿童创造多样场景。附小教研持续落实“1+2=N”模式,以“成果为导向”,逆向思维的设计为专题,聚焦“学”为中心的课堂。学科不同,主题不同,场景不同,而相同的是主题教研与微教研融合,在学科场景任务交际中思维碰撞、学术分享,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达成学生的多元素养化成果。

——题记

数学教研活动如期开展……

S

N


01构——教学阐述


巫榕萍

我们二年段备课组,是从四个方面,进行《数学上的角》设计构想。在此基础上以问题情境为导向,针对三个大问题:什么是角?角在哪?角的大小?,设计摸角、找角、判断角、比角、创造角等活动展开教学。

01成果逆向



附小对教育的一个共同认识:让学生对课堂上形成的认知,运用到实践上,去体验,去思考,去反思,疑惑、释困、解答,也就是要具身性学习,这时候形成的知识才是自己体验中获得的,才是真知。

“成果逆向”的教学思维:关注学生的显性或隐形成果,包括作品、数据等,最主要的是学习过程所掌握的方法,包括态度与习惯,逆向设计学的目标,学的任务,学的过程。

02课标解读



03教材解读



S

N


02听——现场课例


执教者:李黎

课题:人教版二年纪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数学上的角》

1

课构思考:

《数学上的角》属于图形和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范畴。《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使用学习路径为导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角在实际生活中丰富的“原型”优势,围绕三个问题情境展开教学。通过摸一摸、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从平面图形上抽象出角、了解角的组成,认识什么是数学上的角。接着让学生在生活实物中找角、判断角、比较角的大小等丰富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的过程逐渐建立和加深角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创设“鳄鱼吃西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两条边开口越大角越大,掌握判断角大小跟开口有关,从而淡化边的长短对角大小影响。最后安排“创造角”环节,引导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再形成过程。

2

课堂掠影:

S

N


03评——集思广益


各年段备课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从不同维度研讨,并代表分享。

一年级备课组:三层面,三探究

李老师课堂教具准备很充分,对教材的钻研也很透彻,我们组将从三个层面进行评议,首先是课构层面,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的教学结构非常完整,通过抛出的3个问题,一是问学生什么是角?让学生抽宝箱中的平面图形感受角的特点是尖尖的;二是寻找角在哪里?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最后把学生从生活中找的角展示出来,追问这几个角有什么不同,顺势推出第3个问题,比较角的大小,整个层次非常清晰,层层递进。第二是教师层面,李老师的整个教态非常的自然大方,评价语也非常丰富,师生的互动也很好,老师也是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去动手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感受角。最后是学生层面,这个班学生整体素质良好,课堂纪律有序,学生的表达也清晰准确。特别是最后让学生动手去创造角,非常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探究和感知角。那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掌握的还不够深刻,在创造角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大胆些,让课堂更丰富些。

二年级备课组:

重建课堂,活动再创造

针对角的大小这个重难点突破,我们组进行了再创造,角的概念对于学生比较抽象,用2只铅笔来搭活动角,通过这个游戏变大变小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角的大小跟开口有关,在这基础上老师的活动角跟学生角进行对比,在角不变的情况下,把边拉长,直观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最后创设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把老师手上的角变大,在动手操作的冲突下更深刻理解角的大小之间关系。

三年级备课组:

问题驱动, 巧用“资源”

我们组基于一年段的评课基础上,补充几点,本节开始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找角、摸角,如果把角的符号渗透的再清晰些,更有利于学生突破角的大小相关知识,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呈现知识再形成的过程,让课堂“饱满”起来。角的开口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手臂,比角的大小,让学生在对比和表达中发现角的大小和开口有关。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通过“希沃课件”展示两条线无限延伸,突破角的大小不受边的长短干扰。但李老师这堂课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三个问题环节清晰,“鳄鱼吃西瓜”教学设计新颖,环节完整。

四年级备课组: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课标指出,要注重在活动中对学生“空间观念和量感”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一方面,李老师的这节课从生活中的图形五角星和三角形导入,建立学生对角表象认识,是由1个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再从生活中的事物抽象出角的这些特征,最终通过判断角、找角、以及最后创造角的这些活动,都很好的体现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核心素养。第二方面,比较角的大小,李老师在设计上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观察、对比和说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量感的培养体现还不是很到位,可以每个学生手上三只鳄鱼,这样可以让学生再动手操作上更直观感受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长无关,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

六年级备课组:

读懂学生的数学现实

我们从日常的教学以及这节课上完的状况可以看到学生是有两种现象。现象一:学生指角的时候,会出现指的是角的顶点,而不是角本身现象。现象二:学生在判断角的大小时会受边的长短干扰。针对这两个现象以及背后产生的原因,这节课李老师做的尝试和思考,首先在“什么时角”这个环节李老师处理得还是很精彩的,通过五角星、三角形实物模型表征让学生感受角、指角,因为有实物的衬托,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指角往往指的是角的顶点,而并非角的本身,李老师把这个点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意识到指的只是顶点,必须还有两条直直的边,才能组成数学上的角,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修正角的概念和组成。其次关于角的大小,李老师结合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了“鳄鱼吃西瓜”这样有趣的情境,通过鳄鱼上角的对比,帮助学生明确了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在最后“创造角”的环节,两个开口同样大的角,存在学生容易受到边长短的干扰,就证明学生这一块的内容突破的还是不够。因此我们备课组提出两个小建议,要充分利用角的符号,这个小小的弧线,画角的符号时可以慢动作记录下来,让学生更直观聚焦到两条边开口程度。在比较角大小的环节,可以特别强调下,顶点对齐,其中一条边对齐,这个环节可以讲得再仔细一些。

跟岗校长分享

李老师的这节课,老师上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李老师通过课前三分钟进行课堂互动,锻炼学生胆量的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节课围绕“成果逆向”专题进行开展,主要设计的三个问题:什么是角?角在哪里?角的大小来展开教学。在大量的活动中积累了角的表象,通过摸三角形、五角星等活动,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建立角的数学模型,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构成的。接着又通过找生活中的角,判断角等活动,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突出角的认识。第三个就是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开口大小有关这个难点时,李老师呈现了两只鳄鱼吃西瓜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比较得出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第三只大大的很大的鳄鱼,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去猜测、讨论、对比,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无关的,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是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四,李老师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难点,基本功扎实。第五,李老师教态和蔼可亲,且富有儿童语言。这堂课从学生的这个成果方面来看,有几点建议,在后面学习中存在个别学生对讲的这个概念还是有一点点模糊,这里老师要再引导,加强对角的认知。第二个存在部分学生对开口还不是很理解,可以充分的利用活动角,进行生生互动,呈现的效果会更好些。

S

N


04展——教学示范


观摩课例后,老师们进行写课,聚焦某一片段进行复盘,写下所思所想,并对这一片段进行再创造,现场进行片段展示。老师们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共研共思共评共创造,在活动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为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

【END】

撰稿:李黎   
 编辑:张成星 

初审:甘秋玲

复审:王桂英
终审:王广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