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绿色“童”行
在金秋十月的温柔阳光下,2024年10月26日上午,附小一年7班的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踏上了前往三元区可回收物利用中心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外出活动,更是一场关于环保、关于文明、关于未来的深刻教育之旅。
项目背景
垃圾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垃圾,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任务。此次活动对提升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具有深远意义。
驱动问题
施雨萌
啊......我刚扫的地板,是谁乱丢垃圾?
黄晴语
垃圾不可以乱丢,要把它丢进垃圾桶里!
方泓凯
但是,这么多个垃圾桶要丢哪一个呢?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激动的讨论着.....
基于儿童立场与前期经验的铺垫,我们的项目化活动《垃圾分类 绿色“童”行》应运而生。
垃圾分类有哪些类别,每种类别包括哪些常见的垃圾?
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
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实施垃圾分类?
项目目标
1
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了解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式。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的小小推动者。
项目实践
一场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学习
之旅正式开启啦!
参观学习
活动伊始,在宣教中心的柯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整齐有序地参观智慧分拣中心区域,该核心区域主要负责可回收物的分类、分拣和处理。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实现可回收物的快速识别、精确分类和高效处理。分类打包后送至下游企业进行处理生产出有用的物品循环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走进种植区
孩子们通过观察利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种植的柚子树和香蕉树。学习厨余垃圾如何转化为肥料,用于植物生长。学生认识到厨余垃圾的再利用价值,增强了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小课堂
柯柯老师还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垃圾分类小知识课堂,带领他们认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和各种回收标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引导小朋友们从思想上树立环保意识,行动上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争做垃圾分类的传播者、实践者。
互动小游戏
四位爸爸换上了垃圾分类玩偶装,带领同学们跳起了《垃圾分类挖呀挖》律动操,玩起了“看谁反应快”“垃圾分类飞行棋”“我们猜一猜”等垃圾分类小游戏,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进一步学习和提升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大家玩得开心、学得入心。
这次亲子科普研学实践体验之旅,对附小一7班的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他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垃圾分类知识,还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意识到,环保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文明。
项目成果收获
吴月夕: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比如苹果皮和香蕉皮可以做成肥料,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垃圾,还能帮助植物生长。
施雨萌:我发现塑料瓶可以回收再利用,变成新的东西,比如衣服或者书包。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我们平时扔掉的东西,也可以变成有用的东西。
周致衡:我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比如电池和灯泡是有害垃圾,不能随便扔。我们应该把它们放到专门的回收箱里。
垃圾分类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明确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了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垃圾分类我先行,把环保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起共建碧水蓝天!
项目评价
这次亲子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范书赫妈妈: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也让他们自己受益匪浅。
连依曼爸爸:
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学校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蔡衍熠妈妈:
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如何分类垃圾,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享。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帮助。
黄晴语妈妈:
通过这次活动,我女儿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在家里也会主动帮忙分类垃圾,这让我感到很骄傲。
迟宗城爸爸:
活动组织得很好,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非常有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项目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垃圾分类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效果更佳。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垃圾分类教育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非常重要。未来,我们将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共同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1
END
1
撰稿:吴月夕妈妈(一7班家委)
图片:一7班家委
编辑:陈信海
初审:钟海旭
复审:钟龙清
终审:幸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