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双时 双线 双域”
数学教研活动持续进行时
......
为进一步践行新课标理念,落实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探索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结构化”视角下的数与运算主题教研活动,麒麟校区和台江校区两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课例展示。
深入解读,课例呈现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教学中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一方面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来源、结构与关联、价值与意义,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意图;另一方面强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关注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从数学概念、原理及法则之间的联系出发,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可见,教师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改变碎片化的教学状态,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知识之间的联系出发,强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促使学生建立有意义的知识结构,逐步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与运算领域一致性
数与运算一致性,即认识到所有数的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在本质上都是基于计数单位的累加或递减,这种一致性不仅简化了数学知识体系,还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它强调加法作为运算的基础,所有其他运算均可视为加法的变形或延伸,从而构建了一个相互联系、逻辑清晰的数学框架。通过这一视角,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运算规则,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执教者:杨程钦
备课思考
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和学情的分析,我明确了本课的关键问题“如何让学生基于算理的理解下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算法?”。2022版新课标指出数的概念和运算具有一致性,我设计让学生经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自主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适时加入计数器的使用,通过几何直观,更深入地理解运算的本质,发现不同运算之间的相似之处和联系,帮助学生化解认知中的困惑,明白算理,沟通不同计数单位在口算除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课堂回放
师:请你用画图,算式或文字等方式清楚地表示出60÷20=3。
生1:想乘算除,想20x3=60,所以60÷20=3
师:是的,想乘算除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方法。
生2:60个圆,每20个为一份,刚好可以分成3份。
生3:线段图,每20个为一段,分成3段。
生4:6捆小棒,每2个为一份,一个代表10,刚好可以分成3份。
师:这样图能表示出60÷20=3计算过程吗?你能和大家说一说一捆小棒表示?六捆呢?圈起来表示?
生:一捆小棒表示10,六捆小棒表示60,圈起来三个表示能分给3个班。
师:会思考,会表达,真棒!
生5:60÷20就是把零抵消掉6÷2,结果等于3。
师:为什么 60 20 的零可以抵消掉?
生:去掉0以后,60就被转化成了6个十,20就是2个十。
师:利用转化,将他转化成对应的几个计数单位,就变成了表内除法。你想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没学过的新只身转化为学习过的旧知识,真了不起。
执教者:黄信海
备课思考
《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 能力和推理能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本质上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是一致的。在备课当中围绕这几种计算方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
1.纵向联系与横向对比
2.算理的一致性
3.对比迁移与沟通算法
通过理解运算一致性、沟通新旧知识、等方面的深入备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课题回放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145×12准确的数字是多少?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完成任务一,在开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上的任务要求。
生1: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用2去乘145的每一位等于290,再用1去乘145的每一位等于1450,再把它们的结果加起来
师:谁来说一说他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2: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145等于290,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5等于1450,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师:都听懂了吗?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这里的29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3:用个位上的2去乘145等于290表示的是2个145、290个一
师:那这里的145是不是就是1个145?
生4:不是这里的1是十位,十位上的一去乘145等于1450表示的是10个145、145个十
师:就是把12个145拆成了2个145和10个145分别算出它们的积再给它们加起来。回答的真好!
热辣点评,引燃思考
管慧萍
关键词:
真实情境 任务驱动
两节课都巧妙地运用了真实情境进行导入,第一节课通过麒麟小镇举办运动会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号码牌可以分配给哪些班级;第二节课则是以校运会采购体育器材为引子,让学生思考所需费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将数学知识融入他们熟悉且亲切的真实情境中,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同时,这两节课都注重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师精心提炼核心问题并设计学习单,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课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并最终进行全班交流辨析,通过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打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出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肖秀珍
关键词:
放手探究,理解算理
聆听了杨老师和黄老师所呈现的两堂精彩纷呈的计算教学课。两位老师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教学智慧,他们勇于放手,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深入理解算理,并且在课堂中充分展现了算法多样化的魅力。
在《口算除法》这节课上,杨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计数器这一教学工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计数单位的概念。他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通过不断变化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渐领悟到了除法运算背后不变的算理。
而黄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则紧紧抓住计算的本质,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迁移旧知识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他通过巧妙的引导和提问,让学生逐步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然,在欣赏两位老师精彩教学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我认为,在计算课中,我们除了要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外,还应该对算法进行适当的总结。通过对算法的梳理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总之,这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两位老师的教学风采,更让我对计算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卓梁
关键词:
实例引导 探索成长
这两节计算课两位老师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练习巩固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杨老师的口算除法,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黄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则通过创设情境,从估算确定正确值范围,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新的计算方法。两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各具特色,但都展现出深厚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智慧。他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意,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索、茁壮成长。
共读共写,助力成长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法宝。附小数学组把“三专”作为每周教研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听评完两位老师的课例后,为了更好理解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将新课标中的新要求落实在常态课中,各备课组聚焦“结构化”教学,链接本学期教学内容,进行专业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END】
撰稿:王祖浩
编辑:廖 圻
初审:甘秋玲
复审:王桂英
终审:王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