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
时光正好。
本周语文教研如期举行,
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碰撞就此拉开序幕……
精彩呈现——“听”之悟
赵老师:“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细致观察、多感官观察和连续观察等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表达。”
章老师:“对,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准确表达能够更加突出观察对象的特点,为写作日记打好基础。”
刘老师:“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在表达上可能还不够准确和生动。我们要考虑如何引导他们将观察到的内容更好地表达出来。”
王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比不同的表达方式,感受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夏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修改观察记录表,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修改意见,最后再全班展示。”
张老师:“在展示环节,可以多挑选几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他们的修改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修改思路和方法。”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上语文园地三
本次我执教的内容为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统编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教学要求教师针对丰富的语言现象,搭建多维的语用支架,从“基础练习课”走向“语用实践课”,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语文知识”,更能做到“语文知识运用”。
这节课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学习到观察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到准确表达能够更加突出观察对象的特点。那么这节课就要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所学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和表达技巧运用到语言实践活动中,依托课前完成的《观察记录表》,进行当堂的修改。
各抒己见——“评”之思
思维导图如智慧的罗盘,引领各备课组开启评课之旅。
一二年段观课角度: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
【一年级】紧扣教学目标 构建单元整合式教学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四上语文园地三,我觉得很精彩也很值得学习,我们一年段就从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的角度进行评课:
第一,王老师这堂课紧扣课标、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第三单元的其中一个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在“观察”上,学生已经具备“体会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则既是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王老师本节课紧紧扣住观察,巧妙的将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的内容进行串联,通过梳理和比较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凸显观察要素和观察方法,达成语文单元要素的落实和提升。
第二,王老师这堂课结合任务群,构建大单元整合式教学。王老师创设了“跟着高手学观察”“初试身手会表达”“为动物朋友找到家”三个任务群,以核心问题“观察”驱动单元整合式教学。王老师循序渐进,先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中的观察方法---细致观察、多感官观察、连续观察,又在积累和运用中举一反三,迁移写法,让学生来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也提前为本单元的写作日记打好基础。
值得商榷的是,在“初试身手会表达”板块,学生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表这个环节中,两个同学上台展示了他们的修改内容,都是从一个角度进行修改,其实在课件中展示很多种修改思路,可以多挑选几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表。
【二年级】情境性、实际性
王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思路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创意的语文课。整堂课以“带着之前的收获进行观察之旅”为起始,创设了很好的情境。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达成了新课标中“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际性”目标。
我们二年段评课围绕着“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亮点来谈谈王老师的这一课。
亮点1.整合梳理方法,实现要素迁移。
本节课王老师的教学目标有两点:
(1)梳理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观察方法
(2)体会词语的多样性和准确性,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落实目标过程中,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梳理《观察档案》,整合观察方法,提供了一个聚焦、深化、延展单元语文要素的平台——感受作者如何准确地表达。搭建表达支架:发现作者运用了——的观察方法,从哪些关键信息看出.
亮点2.借助支架,夯实语用。孩子从梳理回顾到发现观察方法到通过朗读对比,体会加点词语“逐渐”“最多”的用词严谨,体会了词语准确性,老师充分发挥“交流平台”作用,使语文要素贯穿学习和运用。
亮点3.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课堂生成
语文园地综合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会观察与准确表达,这些要素在前面课文中已有意训练,所以王老师没有让学生局限于课本之中,而是进行相应拓展。
在初试身手中,王老师课前鼓励孩子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变成自己的《观察记录表》,先带着学生学习一位同学的作品:绿豆的记录,让其他学生充分大胆地发表修改意见,再留时间自己修改自己的《记录表》,将词语的准确性迁移到自己的观察日记中,进行修改和调整,实现课堂的生成。
亮点4.勾连课内外,引导体会用词准确
在迁移发现中,王老师让孩子通过观察字形演变理解“巢”和“厩”,找到动物取名的规律:同一个动物的家,可能有多个名称。再通过说文解字,观察图片理解“圈”,发现规律:不同动物的住所,可能拥有共同的名称,利用图片,课外资料,成语俗语等多种方式,拓展延伸至课外动物叫声的不同表达等,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
总体来说,王老师的这堂课是堂新颖,富有创意,结构清晰,可以让我们收获颇丰的课。不过课无完课,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有以下的两点小建议:
1.拓展更多范例,让孩子深入体会用词“准确性”
在四年级的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今天王老师在引导孩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时,更多是结合园地中的两个句子体会“逐渐”“最多”,我们考试中经常会考哪些词为什么不能删,如果让你换可以换成什么词更好,可能缺少了这种类型句子范例拓。
比如:在引导孩子体会第二组句子中“最多”说明作者观察是耐心而又细致的,明白准确性后,其实可以再拓展这一组句子: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让孩子通过反复朗读、比较体会句子意思不同,注意写作时要把连续、细致的观察变化通过准确语言写清楚。更有效
甚至“家”的称呼中,也可以拓展把成语中用到的“家”的称呼:
引蛇出洞、蛇鼠一窝、亡羊补牢、鸠占鹊巢等,体会表达的丰富性。
2.调整相应板块,将迁移发现,发现“动物之家”语言规律调整至赏析句段前面
先引导孩子回顾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留心观察生活后,在引导学生通过“猜一猜”“连一连”“读一读”,认识不同动物的住所,体会表达的丰富性。指导留心观察生活不仅可以发现生活奥秘,还能积累知识。再聚焦本单元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比较,体会句子意思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所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更能体现出指导的梯度,衔接是否会更流畅。
3. 可以设计相应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运用评价量表来展示。
三四年段观课角度:课堂生成与应对
【三年级】勾联课内外 从梳理到运用
王静老师这节课特别用心,前后做了特别多的准备,课堂上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也能关注到学生的学。
对“交流平台”部分,我们备课组有两点建议参考:
一、把交流平台上透。平台中给出的三个句子只是例子,如果能勾联前面所学的课文,问问学生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作者细致、持续的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把课前做的“观察档案”放到这里来小组合作梳理、填写;然后再勾联课外,给出多个片段,让学生运用所学体会感悟;最后从上述的阅读层面,勾联到表达层面,让学生去修改之前写的观察记录。这样把交流平台上得再透一些。
二、调整学习内容。语文园地一般安排两课时。本节课王静老师安排的是“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两个部分,那第二课时内容就过少。因此,能不能将“动物的家”这个部分放到第二课时去。这节课就集中在“交流平台”上。
五六年段观课角度:教学评价与落实
【五年级】以评促教 以评促学
首先感谢王老师为我们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堂,本课好在:1、老师确定清晰、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在学习园地着重落实2个单元语文要素,其中一个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开始创设情境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运用观察方法,以此内化表达。让学生有法可依。 2、教师还注重对比感悟,让学生巧妙体会表达方法巧妙所在。
同时,教学是缺憾的艺术。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认真细致地和学生一起梳理了本单元所有课文的观察角度和方法,让学生带着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但是,稍显遗憾的是教师没有提前设计评价量表、没有明确告知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建议如下:
一、设计评价标准, 以评促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1、结合观察、讨论、作品展示、同伴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提供及时、具体和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比如 在课堂的写片段环节,写一种观察的事物(比如豆芽、胖大海),教师可以针对细致方面、连续观察(包括修辞手法运用),设计评价量化表,比如细致方面(在语文里合称“五感”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连续观察(时间、地点等变化方面)、进行等级评价或者星级评价。先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提出绿豆观察日记在外形、颜色、生长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此实施,能通过学生的评价来促进教学的落实。
二、加强互评,以评促学。
1、课堂上,教师还要引导加强同伴之间的评价,让孩子在评价中学会评价,提出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内化评价标准、把握评价尺度,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2、另外,在修改观察片段的环节,当学生自己改完后,教师可以请同桌互改,提高修改效果,这样可以为单元语文要素2“学写观察日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融合语文要素 设计教学评价
语文园地的教学栏目多,内容散,教学难,又非常重要,很容易出现内容分离和目标割裂的现象。正因为这种零散性,老师在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有挑战性。
教学评价方式与落实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王老师这堂课,一、评价有支架,在观察日记的片段练习时,能利用修改思路表格引导学生进行修改评价;二、评价有方向,引导学生在学的基础上运用,进行学法迁移。
同时,王老师这堂课凸显两个问题:一、评价主体相对单一,多一问一答形式,师生评、生生评的占比还不够。二、评价要点不够明确,修改思路的评价要素感觉在上作文修改课,偏离本课、本单元训练重点。建议稍微做一点点变化,变修改思路为学习评价,把修改思路第一条细化为“我运用了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味觉( )进行多感官观察(运用的打✔)”;第二条变成“我从颜色( )、大小( )、形态( )等不同角度进行细致观察”;第三条原本是“写出我的想法和心情”,本堂课没有涉及,建议删去,变为“我用上了( )、( )、( )、( )等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描述出自己连续观察的过程。”这样修改,旨在通过单元语文要素与学习评价相融合,提供给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支架,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课后勤思——“写”之得
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以三项任务推进课堂,任务一:跟手高手学观察,依托课前指导的单元任务单《观察档案》导入,整合“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两大板块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推敲,以及体会作者准确的表达。任务二:初试身手会表达,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对《观察记录表》的片段进行修改。任务三:为动物们找家,结合“词句段运用”板块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家的名称的取名规律,通过观察家的特点,体会准确的语言表达,感受语言的趣味。
在结束课程之后,我对本次教学做了以下思考:
首先是课堂完成度方面。对于学生回答的引导指向性不够明确,在充分倾听的前提下可以依据评价表进行多角度互评,以达到纠错效果。在分析句段的环节中,对于四年级学生的表达训练要加强,应给予学生更多机会进行完整的表达。在挑选小练笔范本展示的环节中,应注意选取不同修改角度的示例,便于教师给予学生更全面的指导。
其次教学设计方面。在如今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园地》教学,既要注重与单篇课文重复的教学模式,又要在此内容上进行有深度的提升拓展,非常考验教师的设计巧思。虽然本次我将“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两大板块进行整合教学,但实际效果反映出教学容量大、深度拓展不够等问题。
经过听课老师的指导意见后,我深受启发,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深入挖掘“交流平台”的学习资源,以三段话导入发现作者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回归课文寻找运用相似观察方法的句子,赏词析句,并通过小组合作,将课前整理好的《观察档案》进行交流、修改;最后出示修改“观察记录表”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细致观察、连续观察等角度进行生生、师生的多维度评价,最后修改完成的作品。
这个单元是策略单元,阅读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编排了三篇文章,按顺序分别是《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单元整体备课时,我关注到了文章课前和课后的文字中,反复强调“你会怎样读”,“怎样读”指向“思维过程”,不禁让我想起了五下第六单元阅读要素就有“思维过程”——“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是让学生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思维过程。那么,在“有目的地阅读”单元中,重点就是让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即阅读任务,分享自己怎样读的具体的思维过程。
值得探究的问题:
1.学生把握关键词句的能力要加强
学生阅读过程中,有几位孩子圈画的关键词句,不仅不能很好的帮助她阅读,导致阅读速度慢,表达时也较混乱。
反思:策略单元习得的策略,要引导学生在平常阅读中经常运用,熟能生巧。 五上第二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中就习得“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遍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单元交流平台)不能只在阅读策略单元谈阅读策略!比如,不是阅读策略单元,哪怕最实用的“提问策略”,也鲜有派上用场的。
2.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加强
在分享第1段,你阅读时有什么发现?学生说“第一段引用了“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更好地引出了下文。”很明显,学生的回答不是针对阅读任务来思考。我追问:“我们是要解决这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就反应过来了,“哦!不是”。
反思:老师的问题提出要明晰,课堂上的问题要让学生非常清楚。也就是说,很明确“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再联系我们考试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失分率高,是否也存在阅读目的不明确,想着想着就跑偏了的问题,导致答题要点不全、答非所问。
晨读之法——“讲”之启
晨为一日之始,朝霞万道,激情四射,为学习之最佳,记忆之最深。振奋精神的朗读声能唤醒一天的学习激情,然而并不是每一次的晨读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幸,廖文静老师的微讲座——《聆听朗朗书声,莫负晨读时光》,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笃研日新——“研”之进
各备课组积极开展日教研,共探影响学业质量的因素及改进建议。
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下,学校的语文教学必将如盛开的繁花般绚丽多彩,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教育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组稿:江梦云
美篇:陈贵香
一审:黄月月
二审:王桂英
三审:杨乾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