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谈】痛泻药方,不要慌

文化   2024-10-22 14:04   上海  

今天不上价值,轻轻松松讲个方子,没有私货。

6月中旬,门诊来了一位女病人。这位患者之前没见过,也不是学员,不爱讲话,推荐人写的null(未显示),所以也不知道是谁推荐的。照往常治疗像这样的新手,一般是会聊比较细,诊疗同时再大概提下喝中药的忌口、排病反应等等,但当时实在太忙了,也没扎针灸,简单问了几句症状,辨了一下脉证就开药,有些匆匆就结束了。以至于后面10月她第二次来的时候,我根本没想起来有这个案子。

患者第一诊主诉是腹泻,每天好几次,每次拉之前常常有肠鸣音和腹痛。你看噢,人体好聪明,这个人体智能小肚子还会提前播报,“你好小肚,今天天气”“今天肠鸣区阴到大雨,请带好雨衣”。这个肠鸣音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然后她补充说,如果吃益生菌的话,腹泻会好一点,大概每天2-3次。好,见招拆招,“消化不良”、“菌群失调”的帽子可以扣起来了,而且她又补充说平素也容易疲乏,那就是比较典型的脾虚表现了。然后方子开了七七八八的时候,她又嘟囔了一句说,“受寒了,或者闻到奇怪的气味就会肚子痛”——那么温补脾阳肯定是没错的。况且当时正值夏月,暑湿当道,一般情况的处理,这高低得炫两瓶藿香正气水呀。


然而我没有开藿香正气水。当时的具体思考过程已经忘记怎么想的了。可能是初次见面,这样会显得我很敷衍,应该更可能是我比较贪心想兼顾其他症状一起调理。当时虽然时间仓促,该问的我还是比较细地排查了一遍。病历上写“晚睡,易醒,醒则咳”,我认为这是肝热的表现。结合前面“闻异味则腹痛”这样如此情绪化戏剧化的症状,很像是肝这个戏精跳脚的表现。“月经量少,经前右侧偏头痛”也可以附会到肝热耗伤阴血上来。加上脾虚腹泻的基本盘,就可以确定下来调和肝脾的总方向。

好,那就用,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

这张方子出自《丹溪心法》,那时候叫白术芍药散,再往前追溯可以到“调和肝脾”的经典方——当归芍药散。古早方术都很实在,想干什么就打直球:当归芍药散姓当归,养肝血为主;白术芍药散姓白术,健脾胃为主。

我们再来分析下药物组成,简简单单四味药:炒陈皮、炒白术、炒白芍、防风。三味药炒用,与脾胃更加相合,通俗讲就是更好消化了,就跟牛排七分熟一样。白芍养血,也能缓急止痛,最简单的芍药甘草汤就是止痛的极简搭配。陈皮理气化湿,将乱成一锅粥的肠胃整顿一番,有点像洗碗的时候加洗洁精,洗刷起来才得劲,用过柑橘味洗洁精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白术是健脾这块的老炮儿了,无论是胃肠动力还是消化机能等方面,表现都很稳健。最奇葩的是这个防风。新手同学可能会认为这会儿的作用是固表散外风,毕竟玉屏风散名声在外,而且防风防风,人如其名,童叟无欺。可偏偏这里防风的最大作用却是疏肝。实际在宋以前,防风被用来治疗内证居多。比如《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可能没这么内,但薯蓣丸和鳖甲煎丸就很明显了。实际上防风它内外兼治,在此处之所以说它是疏肝,因为它是“风家润药”,风气通于肝,其润不伤肝阴,舒表又能进一步加强健脾,奥妙无穷。这观点不是我意淫的,是邓中甲、王棉之老师这样的大咖背书的。

再谈肝脾

熟悉的病人可能有听到过我一个比喻:肝代表一个人的欲望,脾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肝决定一个人想吃多少,脾决定一个人能吃多少。这和我们为人处事是一样的,肝脾不调或者说脾虚肝旺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会容易盘算很多事情,实际临事儿的时候浅尝辄止。痛泻要方、逍遥散以及当归芍药散等一系列方都有类似的调节作用。痛来自于肝,泻来自于脾。疼痛源于压力,想要却得不到,硬要,就会带来痛苦。得不到,化不了,抓不住,只能无奈谢谢你从我的生命中路过,泄泻泥,泻是一种被动的放弃。爱别离是肝旺,怨憎会则腹痛,最后腹泻——求不得。

细细品味,每张方子都是一段人生。学习过筑基等初阶课程的同学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医知识,欢迎报名接下来的《四圣心源》,小新老师带你详细讲解学习人体生理病理机制和方脉的实践,具体课程介绍请看今日二条。


方寸山乐知社
喧嚣的大都市,有一个遗世独立的机构,告诉你所不了解的中医之道。欢迎来到方寸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