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难,养脾胃更难

文化   2024-12-25 10:02   上海  

经常听家有小娃的同事们说起,孩子的脾胃弱,发愁孩子不好好吃饭,我家也有个不怎么爱吃饭的小娃,也一直困扰于如何养护小娃的脾胃,明澄老师在过往的灵枢课、手帖课等等课程中多次提及脾胃的养护,针对儿童的年龄及身体特点,这里择取其中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做总结,当然,更多的脾胃养护方法不局限在下述文中。


脾胃为啥不好
上海在东方,属木,木克土,脾胃属土。生活在魔都,好多生活方式和习惯无形中都在慢慢损坏脾胃,脾胃功能弱成了大家的通病,生活在魔都,脾胃的养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脾胃弱有先天的影响也有后天的损坏,曾经我也为家里小娃的脾胃弱困扰不已的时候,一个易学老师从孩子的八字里分析出,我在孕期的某几个月份连续吃了苹果,从而造成了孩子先天脾胃弱的情况,让我对孕期饮食后悔不已,遗憾那时没有早点学习中医。孕前父母的身体状况乃至孕期母亲的身体状况及饮食,都会影响到孩子先天的身体状态。如今孩儿已养成,也不用灰心,只要后天慢慢养,脾胃也能慢慢改善。

养娃,首先切记少食生冷寒凉,各式冷饮、瓜果、生冷寒凉食物尽量少给娃吃。我们方寸山的学员妈妈对此都深有领悟。另外,现在很多养孩子总是担心孩子饿着或营养不良、维生素不够,要么给孩子塞很多的肉,要么给孩子喂很多的水果,这些很容易将孩子娇弱的脾胃功能弄坏。在我们这个营养过剩、物质过剩的年代,正常的中产家庭的日常物质条件都比过去皇帝的日子还要丰盛,完全不要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养好脾胃,才是硬道理。

养脾胃怎么做?

一、听宫音 
《易经》中说“同声相应”古人将五音与五脏相配,五音包括宫、商、角、徵、羽。脾对应宫,声慢而缓;肺对应商,声促且清;肝对应角,声呼而长;心对应徵,声雄且明;肾对应羽,声沉而细。脾胃不好的人气血常不足,胃不和则睡眠受影响,脾气虚的人宜多听宫音,宫调式乐曲旋律清静幽雅、淳厚庄重,宫音能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滋补气血,助脾运化,消食化湿,使阴阳调和。宫音的音乐如《十面埋伏》、《东风破》、《青花瓷》、《神话》、《大鱼》等等,可以选择在进餐时或餐后1小时内听。



二、防积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人类生下来是没有胃的,靠饮食才逐步撑出了胃。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还不健全,如果父母没有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就很容易食积。食物在肠胃中积滞之后,就会化热。“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所以小儿在食积的初期,反而表现的胃口很好,嘴唇很红,这个时候多吃,很容易感冒咳嗽发烧。积食后的娃,舌苔厚腻,大便湿热,还会肝气太盛,脾气大。这时候可以吃一些保和丸,还可以煮一些陈皮萝卜水喝。


三、多揉腹
孙思邈言:“腹宜常摩,可祛百病”。人体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给孩子揉揉肚子,可增加胃肠蠕动,通和上下,充实五脏,提升体质,培植元气。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仰卧,腹部放松,涂抹按摩油,家长手掌温热轻放于孩子腹部。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现在孩子饮食多运动少,一般多采用顺时针,增加肠胃蠕动。对于脾虚、肾虚引起的腹泻,逆时针摩腹可以健脾止泻。



、勤运动
好多孩子疏于运动,动能生阳,静能生阴,动静结合,才能阴阳平衡,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运动量充足,孩子自然胃口就好,脾胃也更好。


近自然 
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及我们的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有时要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泥土,大自然是天然的健脾能量场。脾胃属土,多在土地上玩耍,让孩子摸一摸草地,在草地上滚打玩耍,玩玩泥巴,接收大自然的能量,对脾胃、对身心极为有利。此外,带孩子多晒晒太阳,晒晒后背,脾胃功能也会变得强大。




不能吃的和可以吃的

——不能这样吃

首先,要少吃生冷寒凉。少吃些冷饮、瓜果、牛奶等。脾胃弱,还不是出生在火太过的年份,牛奶要尽量少喝。牛奶属于寒性食物,容易伤脾胃,造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问题。

其次,要少吃甜食。吃太多甜的最容易伤脾胃。甘甜对应脾胃,但容易变成湿邪。有的小朋友不爱吃饭,吃很多蛋糕、巧克力、糖及零食之类,吃得越多越不想吃饭,困住脾胃,弱化脾胃。

最后,不能吃撑。不要给孩子吃得过饱过撑,以免积食,造成更多的问题。

——可以这样吃

小儿脾胃弱,经常没胃口,饮食宁少勿多。鸡内金是消积食、增脾胃的好东西,明澄老师推荐过这样的吃法,将鸡内金焙干打粉,然后和擀成粉的芝麻、盐、面粉加水调和,做成薄饼,在平底锅上小火煎得焦香酥脆,色泽金黄,化食健脾开胃。

家里做红烧肉时,可以加一些陈皮、山楂,肉会比较容易炖烂,而且也易于消化。
喝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健脾胃功效,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被誉为补气健脾第一方,给孩子服用可以将人参换成更适合孩子的太子参。3岁以上孩子可以煲水服用,或煲粥煲汤服用。具体用量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咨询中医。


服用启脾丸、健脾丸。明澄老师灵枢课上说过多次,这两种丸都偏于消食。健脾丸针对小儿脾胃虚弱,脘腹胀满,启脾丸针对脾胃虚弱兼有湿邪而致的消化不良。大蜜丸吃的时候吞服药效最好,丸者,缓也。吞服到胃里,慢慢融化,让胃壁持续性吸收,才能达到补益的作用。脾胃虚弱的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服用一段时间的启脾丸或健脾丸。

——其他小贴士

此外,明澄老师经常推荐,小儿可以多穿背心,时下正值冬日,小儿睡觉时或日常穿衣,在里面给小儿穿个背心,护住孩子的肚子。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冬日给小儿穿上薄薄的艾绒小背心,更是能起到很好的功效。

明澄老师在手贴课上讲过,婴幼儿的脾气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肚腹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爱吃零食的孩子也是脾虚的表现。在足三里贴小米可以固护胃气,提升免疫力。胃气虚,可以在手掌心中部贴上金贴如小米,碰上积食,可以掌心贴一层小米一层陈皮。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后天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脾胃功能足,正气自然就足。合理的喂养,脾胃健运,孩子消化好,自然就少生病,吸收好,长得快。

养护好脾胃,是件长久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方能成效,作为父母,让我们一起携手,在养娃路上并肩前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方寸山乐知社
喧嚣的大都市,有一个遗世独立的机构,告诉你所不了解的中医之道。欢迎来到方寸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