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和情景设置:研究使用了GEOS-Chem 3-D(模型版本12.9.3)来评估2015年和2050年活性氮对PM2.5的贡献(模型的水平分辨率为2.5°×2.5°,垂直分辨率为47层)。研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未来情景,包括SSP1和RCP2.6、SSP3和RCP7.0、以及SSP4和RCP3.4,分别称为SSP126、SSP370、SSP434。这三种情景覆盖了从2015年到2050年间NOx、NH3和SO2排放变化的低、中、高范围。
二、数据获取:2015年和2050年不同情景下的月度人为排放数据包括NH3、NOx、BC、CH4、CO、OC、SO2和VOCs是从CMIP6数据集中提取的。此外,研究还考虑了从土壤和海鸟源的NH3、土壤和闪电源的NOx、以及全球火灾排放数据库(GFED4)中的生物质燃烧排放。模拟采用了NASA的MERRA2气象数据,并且固定了工业尘埃的排放在2015年的水平。为了准确模拟人类活动导致的排放变化对PM2.5的影响,研究将2050年的气象、自然及生物质燃烧排放固定在2015年的水平。
三、量化活性氮对PM2.5的贡献:为了量化活性氮对PM2.5的贡献,研究通过设定不同的排放削减目标(包括完全去除、减少50%和25%的人为氮排放),模拟这些减排对PM2.5浓度的具体影响。其中,50%被认为是NH3减排的最大技术可行性,而25%则代表较为适度的活性氮控制目标。通过比较基线模拟和敏感性实验的结果,揭示了减少或去除人为活性氮排放对PM2.5浓度的具体影响。
四、计算活性氮控制效果的拐点:研究使用了Ansari和Pandis开发的G比值来评估和量化NH3和NOx排放对SIAs形成的影响。G比值用于衡量大气中NH3的游离量(中和硫酸后剩余的NH3)与气态硝酸和硝酸盐的比例,如果G>1,则表明环境中NH3富余,此时NH3的增减对PM2.5浓度影响不大;当G<1时,说明环境中NH3是限制性的,任何增加的NH3都会立即与硝酸结合形成硝酸铵;如果G<0,PM2.5的形成与硫酸盐浓度成线性关系,此时NH3会与硫酸盐气溶胶结合,大气中几乎没有游离的NH3。只有当G比值在0~1之间时,PM2.5浓度才会对NH3的变化产生强的响应。研究将使G=1所需的活性氮减排量定义为活性氮控制效果的拐点,该拐点为NH3减排的有效性突然增加的点,并且有效性随着活性氮排放的减少进一步增加。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计算了不同NOx减排比例下(25%、50%、75%、100%)实现G=1所需的NH3减排水平。一旦减少水平达到拐点,NH3控制的有效性将显著增加;如果减排未达到拐点,则控制NOx仍比控制NH3更有效。
图1. 2015年和2050年SSP1-RCP2.6、SSP3-RCP7.0和SSP4-RCP3.4情景下全球年均区域人口加权PM2.5浓度的分布(单位:微克每立方米)。只有蓝色部分达标WHO AQG。
图3. 2015年与2050年SSP1-RCP2.6情景下,100%减排得到的NH3和NOx对PM2.5贡献率,及25%减排得到的NH3和NOx对PM2.5贡献率的对比。NH3减排成效随减排比例呈现强烈非线性,而NOx则较为现线性。
图4.NH3富余程度随活性氮减排比例变化的演变规律及能有效减缓PM2.5所需的NH3减排“门槛”幅度。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UNCNET、PKU-IIASA联培博士后奖学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Ambitious nitrogen abatement is required to mitigate future global PM2.5 air pollution towar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argetsGuo, Yixin et al.One Earth, Volume 7, Issue 9, 1600 - 1613
关于我们
Young Earth Scholar (YES)是针对地球科学、管理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等领域处于“萌芽”阶段的研究者们提供学习与宣传的非盈利平台。YES会每周定期分享团队成员所关注到的上述领域高质量前沿研究,带领大家以一分钟推文/图文/视频形式了解文章概要。YES也会不定期对主创人员发表该研究的创作心得和科研经历等话题进行采访与报道,帮助优秀青年创作者们宣传科研成果,也为广大的“地球之芽”们提供成长经验。欢迎广大“芽”们投稿支持或提出建议!
投稿请联系:
kx199523(微信);
youngearthschola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