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全球保护区抵御生境丧失的效果参差不齐

教育   2024-10-02 10:16   黑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带领大家来一分钟了解全球自然保护区应对生境损失的保护效果差异



背  景

近年来,人类活动显著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甚至可能引发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栖息地的丧失、退化和支离破碎是主要原因。为应对这一问题,建立和扩大保护区(PAs)成为各国的重要策略,目前全球保护区覆盖了16.64%的陆地和7.74%的海洋面积。新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进一步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30%的陆地和水域建成保护区的目标。然而,扩大保护区并不等同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尽管许多研究表明,保护区能够减缓栖息地丧失并阻止土地开垦,但人类活动的压力仍在许多保护区内持续存在,特别是城市化、农业扩展和森林砍伐等问题。这些因素大大削弱了保护区的有效性,导致人们对其功能产生质疑。为了更好地评估保护区的有效性,利用最新数据和先进分析技术至关重要。遥感技术的进步为监测保护区内生境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类型的生境改变,缺乏全面、多维的系统评估。此外,许多评估依赖于粗分辨率数据,无法捕捉小规模保护区内的高分辨率动态变化。大多数成效评估还主要关注保护区的空间效应,而忽视其时间效应。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保护区的实际效果,需要对其空间和时间效应进行综合评估。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全球超过16万个保护区的长期栖息地丧失情况进行了全面、多维和系统的评估。研究重点分析了四种主要的自然栖息地丧失类型:向建筑用地、耕地、牧场和森林砍伐的转化。通过因果效应模型和非实验匹配方法,研究评估了保护区在抵御栖息地丧失方面的时空有效性,并探讨了保护区内外的栖息地丧失动态和模式。研究还采用元耦合的综合框架,分析了影响保护区有效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为制定更有效的保护区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全球保护区未能有效遏制其边界内的栖息地丧失。即使是位于亚马逊森林核心区的保护区也未能避免栖息地丧失(图 1a)。欧洲和美国约有三分之一的保护区经历了超过10%的栖息地丧失(图 1b)。2003年至2019年期间,森林砍伐和转化为耕地、牧场和建筑用地的面积分别占保护区所有生境损失面积的42%、32%、24%和2%(图 1c)。受森林砍伐影响的保护区比例最高,其次是耕地、建筑用地和牧场。研究发现,保护区内的生境损失类型显示出高度的异质性。基于合成差分模型(SDID),大多数保护区有效地阻止了已建土地的扩张。较早建立的保护区在遏制栖息地总体损失比例方面更为有效,且分布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重要性较高地区的保护区在防止生境丧失方面更为有效。研究还比较了保护区边界内外不同大小的缓冲区内和缓冲区外栖息地丧失的比例。总体而言,保护区在抵御栖息地丧失方面比周边地区更为有效,表明保护区对人类压力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图 2)。从核心保护区到周边地区的缓冲区内,四种生境退化的比例都在增加,表明存在“梯度效应”。在全球81.11%的保护区内,2019年1公里缓冲区内的总生境损失比例低于缓冲区外的总生境损失比例。然而,15.69%的保护区显示出无效性,1公里缓冲区内的生境损失比例高于缓冲区外。其余3.20%的保护区在缓冲区内外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仍有一定数量的保护区不如预期有效。研究发现保护区与匹配的非保护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生境损失率差异,表明全球保护区有可能将生境总丧失率、建筑用地、耕地、牧场和森林丧失率分别降低约33.08%、27.69%、52.57%、9.49%和33.55%(图 3)。保护区在遏制耕地扩张和森林砍伐方面尤为有效。亚马逊流域周边地区的保护区低效,牧场的扩大和森林的迅速消失是主要威胁(图 4)。研究汇总了生态区和生物群落尺度上的保护区有效性估计值(图 5)。亚洲和南美洲的几个生态区表现出极佳的保护区有效性,然而,南部非洲、中亚和北美洲的几个生态区表现不理想,低效益生态区主要归因于牧场的扩张和森林丧失

图1. 全球保护区的生境损失。a. 2003年至2019年期间,由于四种类型的栖息地丧失(建成区、农田、牧场和森林砍伐),世界陆地保护区的综合栖息地丧失面积; b. 每个保护区内生境丧失的比例; c. 保护区生境丧失的种类数目; d. 保护区内生境损失比例的长期变化。


图2. 跨越保护区边界的生境损失。a. 总栖息地丧失的比例变化; b. 建设用地比例变化; c. 农田比例变化; d. 牧场比例变化; e. 森林损失的比例变化; f. 2019年保护区边界1 km缓冲带生境损失率的内外差异; g. 图示保护区的栖息地丧失程度低于其周围地区。


图3. 保护区与匹配后的无保护地生境损失率比较。a. 保护区和相应的未受保护地区的综合总生境损失率差异; b. 已建成土地损失率差异; c. 农田速率差异; d. 牧场损失率差异; e. 森林损失率差异; f.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区管理类别的差异; g. 合计四种保护区的损失率差异。


图4. 保护区生境损失的主要威胁类型。a. 保护区中所占最大比例的生境丧失威胁类型; b. 六大洲不同主要威胁下保护区的比例; c. 生物群系之间的比例差异

图5. 生态区域尺度和生物群系尺度下保护区与匹配保护地生境损失率比较。 a. 保护区和相应的未受保护地区的综合总生境损失率差异; b. 已建成土地损失率差异; c. 农田损失率差异; d. 牧场损失率差异; e. 森林损失率差异; f. 生物群系损失率差异。


* 本公众号发布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和研究资料,仅供课题组内部学习与交流, 如需转载或有其他任何疑问,请联系公众号后台,谢谢!


 

参考文献

Li, G., Fang, C., Watson, J.E.M. et al. Mixed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protected areas in resisting habitat loss. Nat Commun 15, 8389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2693-9



文案:苏昊



关于我们

Young Earth Scholar (YES)是针对地球科学、管理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等领域处于“萌芽”阶段的研究者们提供学习与宣传的非盈利平台。YES会每周定期分享团队成员所关注到的上述领域高质量前沿研究,带领大家以一分钟推文/图文/视频形式了解文章概要。YES也会不定期对主创人员发表该研究的创作心得和科研经历等话题进行采访与报道,帮助优秀青年创作者们宣传科研成果,也为广大的“地球之芽”们提供成长经验。欢迎广大“芽”们投稿支持或提出建议!

投稿请联系:

kx199523(微信);

youngearthscholar@163.com

Young Earth Scholar
Young Earth Scholar (YES) 会每周定期推送来自地球科学与管理科学领域所发表的高质量前沿研究,带领大家以短视频、文字稿和云采访等多种形式了解文章概要。声明:YES所发表任何内容仅供学术交流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