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交流展示活动学生组比赛的赛程和形式安排对标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各代表队根据研学主题和任务,小组合作利用三个小时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并在三个半小时之内形成研学成果,整理和制作PPT及1500字的科普文章,最后按抽签顺序进行10分钟的小组汇报和5分钟答辩。
出发前,在未知悉研学点的前提下,研学小组在指导教师指引下围绕活动主题进行赛前研学准备:查阅东莞的相关资料并进行预处理,选定汇报课件的模板,学习相关信息技术,并进行初步分工。
17日比赛当天,题目揭晓,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在拿到研学任务后立马进行分工,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根据任务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考察。
研学第一站是石排镇红石山古采石场遗址。东莞石排红石山公园原为燕岭古采石场遗址。该石场的山体由形成于新生代古近纪红色砂岩组成,明、清时期是当地的采石场。后来,因石场山体掏空,遗留石窟分界形成的石墙、石柱陡立等景观, 被当地人命名为“十八房间”、“补天石”。1999年以来,石排镇人民政府禁止开采燕岭红石。2014 年,在政府主导下,坚持“因地制宜”和“优先保护遗址、促进城市发展、融入市民生活、突出当地精神”的原则全力推进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土地生态修复和乡村土地特色连片示范区开发,建设美丽幸福村。
研学队伍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红色砂岩颗粒,借助手机app测量石墙、石柱陡立面的主要走向,并对公园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探寻红石山古采石场的前世今生,围绕研学任务开展讨论分析,研究试题答案。
研学第二站是燕岭湿地。燕岭湿地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园片区西北角,占地62.7公顷。建有全国最大面积水处理人工湿地工程,为园区的水质生态净化区,是集中体现“循环利用”理念的生态修复示范区域。
研学队伍通过参观展览馆,游览人工和自然湿地,探讨东莞市利用湿地进一步处理污水净化水质的示范案例。
17日中午,研学队伍到达东华高级中学(生态园校区),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研学考察的信息进行整理,完成研学实践成果。同学们充分利用前期准备好的资料以及研讨形成的结论并进行分工协作,黄腾同学主要负责图片的处理和绘图制图、李晗同学负责科普文章的撰写、何心妍和唐碧琪同学负责答卷的填写和汇报课件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四位同学配合默契,最终按时完成了《探访绿美燕岭,领略和谐之美》为主题的汇报课件和《湿地,让城市更美好》的科普文章。
最后是现场展示和答辩环节,四位同学以自信的姿态,清晰的逻辑,生动地展示此次研学的成果,彰显揭阳学子的卓越风采,获得了评委的点赞。
在参与东莞研学比赛的这段日子里,我宛如踏上了一场令人心醉神迷的知识与探索之旅。这场比赛,绝非仅仅是对个人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更是一次难能可贵、能够极大拓宽视野、丰富见识的绝佳契机。
回首整个参赛历程,从起始的选题敲定,到随后的实地调研,直至最终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交织着挑战与满满的收获。
在比赛开始之前,我和李晗同学曾经历了“青春没有售价,无票直达莞城”的奇妙考验,历练了我们的意志,坚定我们比赛必胜的信念
在选题阶段,在倪婉玲老师和郑艺钰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团队成员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大家紧密结合燕岭湿地和红石山那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最终拍板将《探访绿美燕岭 领略和谐之美》确定为我们的研究主题。这一过程,我领略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一件事物的魅力,并对地理研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我的组员也使我深深地领悟到了团队协作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成员们纷纷畅所欲言,彼此启发,齐心协力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奋力前行。
实地调研无疑是最为艰辛但也最为充实的阶段。我们一头扎进东莞燕岭湿地公园与石排红石山公园,通过亲身实地的考察,不辞辛劳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成功掌握了不少地理研学的实用技巧,比如怎样敏锐精准地捕捉关键信息,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巧妙地化解突发状况。
材料、考察成果分析和报告撰写阶段,则是对我们逻辑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严苛考验。即使啃着华莱士“喷射”套餐、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和海量的信息,我们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精心筛选、有序整理和深入分析,进而推导出极具价值的结论。在撰写报告时,我们更是反复推敲,用心斟酌,力求运用清晰、准确且生动的语言,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完美地呈现出来。
而最后的成果展示环节,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压力与动力的并驱共存。站在讲台上,我们需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将整个研究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精彩绝伦地呈现给评委老师。这不但要求我们对研究内容烂熟于心,还得具备出类拔萃的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智慧。面对评委老师对考验,虽然我当时很紧张,回答的一般,不过换个角度也是为我们下次竞技做了心理上的铺垫
通过这次东莞研学比赛,我在知识和技能的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锤炼与培养。与此同时,我还结识了一些各市名高中朋友,丰富我的人脉资源,也让我见识到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此外,这次比赛也让我得以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东莞这座魅力之城,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以及引人瞩目的生态文明,都在我的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我坚信,这段经历必将化作我人生旅程中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永不止步,勇敢地探索未知,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
东莞的自然美景如诗如画,令人心醉神迷。我们徜徉于自然之内,与大自然亲密相拥,尽情领略其迷人风姿。那份美丽直抵心灵深处,让我们心生无限欢喜与眷恋。
须知这醉人的美景背后,是众人的倾心守护。我们渴盼守护东莞的这一片旖旎风光,守护家乡的钟灵毓秀,守护广东的郁郁青山与悠悠绿水,守护祖国的万里锦绣河山!
守青山,护绿水,揭阳一中新城在行动!
这次研学活动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它不仅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得以丰富,也促进我们为人处世能力的提升。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们首先来到东莞红石山公园。在这,我们运用手机软件等工具测量了红石山红砂岩的大致走向。也学会了运用工具的学习方法来辅助地理研究。同时还提升了运用地理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接着,我们来到东莞燕岭湿地公园,我们观察了垂直流水生植物,了解了污水处理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在倪婉玲老师和郑艺钰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四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PPT演讲汇报的任务。在该任务中,有紧张的答辩也有老师们温暖的提醒与陪伴。制作汇总报告的过程中,我们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表达的严谨性也有了进步。在汇报答辩过程中,我们提升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虽然这次汇报比赛中我们获得了二等奖,仍有许多不足。听了专家点评后,我们意识到在以后的地理研学中我们还需提升自身的思辨力,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以及观测的尺度。不断提升个人思与观的能力。
这次地理研学活动为我提供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也充盈了我的学习生活。感谢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老师的指导与陪伴。若有机会,我将积极参与相关研学活动,也积极探索身边的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
这次比赛是对我的挑战和机会,让我有机会展示我的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才华横溢的选手进行交流和竞争。我感到幸运能够有机会参与这个比赛,因为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经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去往东莞的高铁上,我,碧琪和婉玲老师就提前将PPT的模板准备好,等我们下高铁之后,由于人生地不熟,缺乏经验,所以我们就负重前行一公里去酒店,看到其他学校的学生打车来,我们不免有些狼狈。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研学之旅。在去往第一个研学地的路上,我们便拿到了研究问题。
第一站是红石山公园,在我们欣赏红砂岩这些独特景观的同时,也要探究有关它的问题,我们借助手机等工具,在烈日下测量,编写答案。随后我们来到第二个研学点燕岭湿,这个地方我们第一天下午去过,但是浏览的不全面。之后我们边走边观察,记录一些水生植物,还亲眼见证了河水从浊到清的变化。观察结束,我们就在大厅团团坐下,撰写答案。
等到近中午,我们座大巴去东莞市的东华中学总结我们的成果并编制PPT,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珍惜每一时刻。即使我们吃了汉堡配牛奶香蕉的独特午餐,没有吃太饱,但精神没有萎靡不振,因为我们下午要去喝糖水嘻嘻。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转眼就到了我们上去答辩了。刚开始还没有很紧张,但是轮到我的时候,心脏直跳,因为我前一个队友是不看PPT讲的,给我震惊了。我是一边手介绍着PPT一边讲,这样不会太紧张,但是我后面越讲越快了。等到十五分钟之后,艰熬的时间已经过去,我们一行人就去糖水店畅谈我们的心得。
把时间倒回到颁奖这一天,这才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此之前,有专家会在台上发言,但是一直到十一点多的时候都还没颁奖,早已饿扁的我已经没有精神听讲了,好不容易到颁奖环节,我们在三等奖的行列里迟迟看不到我们的校名,当时我们很担心:不会连三等奖都拿不到吧。但当二等奖的行列里出现我们的校名的时候,我们六个人眼睛都亮了,那一刻觉得之前的所以努力都是值得的。
总的来说,这次比赛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包括团队合作、压力管理以及自我提升等方面的内容。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继续参加类似的比赛,不断挑战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
我有幸参加了“探访绿美燕岭,领略和谐之美”的研学活动,前往东莞石排红石山公园与燕岭湿地进行实地考察与探索。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
当我踏入红石山公园,立刻被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红石山古老而神秘,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记忆。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砾,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奇迹。这里的植被丰富多样,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了解了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
而燕岭湿地则是另一番动人的景象。广阔的湿地水域,波光粼粼,水草丰茂,水鸟在其间嬉戏觅食,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和专业老师的讲解,我深入了解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也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这次研学过程中,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还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这让我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这次研学活动也是一次团队协作和自我挑战的过程。在与队友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也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培养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通过这次研学参赛活动,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
撰稿:郑艺钰
编辑:刘晓虹
初审:倪婉玲
终审:吴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