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块画像砖,拼出一幅帝王陵墓里的“南朝龙”

百科   2024-12-13 11:01   湖北  

数百块画像砖,拼出一幅帝王陵墓里的“南朝龙”

2024/01/27 交汇点新闻

龙年寻“龙”,让我们看看墓葬考古中发现的“龙”。近几十年来,在江苏地区考古发掘的古代墓葬中,也能经常发现龙的“身影”。这些或出现在画像砖上的龙,或出现在石刻上的龙,不仅仅是墓室的装饰,更凝聚着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神秘想象以及求得永生的迫切期盼。同时,它们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人研究古代江苏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高淳东汉墓葬画像砖上的青龙(左)和白虎

至迟到东汉时期,江苏地区墓葬里的画像砖上就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1974年、1986年,考古专家在高淳县固城镇(今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檀村发掘了两座东汉砖室墓,其墓壁和墓顶用各类花纹砖和画像砖砌筑而成。画像种类繁多,包括青龙、白虎、车马出行、孔子见老子、宴饮、荆轲刺秦王等题材。其中,身姿虬曲、灵动活泼的青龙引人注目。众所周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中国古代的方位之神,分别代表东方、西方、南方和北方。作为东方之神的青龙,也常常出现在墓室的画像砖上。

“羽人戏龙”砖拼壁画 陈杰/摄

在南京博物院的历史馆,著名的镇院之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拼壁画的两侧,各自陈列着“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砖拼壁画。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在丹阳发掘的三座南齐帝王陵墓——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金王陈南齐失名墓、吴家村南朝失考墓中,均发现了大型砖拼壁画,也就是用数十块乃至数百块画像砖拼砌成大型线刻壁画,装饰于装饰内壁,包括“日月”“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仪仗出行”“狮子”“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等题材。

“羽人戏龙”砖拼壁画(局部) 于锋/摄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这幅“羽人戏龙”砖拼壁画来自丹阳市胡桥宝山吴家村南朝失考墓中,用数百块画像砖拼成,画面中主体位置是一条威武凶猛的巨龙。巨龙肩上、肘部均有羽毛,身下有云气飘动,正在空中腾骧翱翔。巨龙前有一羽人引导,羽人一手执仙草,一手持以长柄勺,勺中燃香,火焰熊熊,回头望向巨龙。龙的上方还有三个身穿天衣的天女在飞舞。此外,砖侧还有“大龙”铭文。从考古发现看,三座南朝帝陵的墓室西壁从上到下,以此为“飞天”、半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羽人戏虎”、“仪仗出行”壁画,墓室东壁则为“飞天”、另外半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羽人戏龙”、“仪仗出行”壁画。

“羽人戏龙”砖拼壁画(局部) 于锋/摄

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在《六朝艺术》一书中认为,这三座南朝帝陵墓室东壁的“龙”和西壁的“虎”是象征方位的青龙和白虎,墓中应该还有“朱雀”“玄武”壁画,可惜已经遗失,四者共同构成了整体东南西北的“四神图”砖拼壁画。日本学者曾布川宽在其《南朝帝陵的石兽和砖画》一书中也持类似观点。

也有研究者认为,青龙居东,白虎居西,除了代表方位,更象征引导墓主灵魂向天界飞翔的神兽。也就是说,“羽人戏龙”其实是一幅“乘龙升仙图”。日本学者町田章在其《南齐帝陵考》就持这一观点。

常州戚家村南朝墓青龙画像砖 于锋/ 摄

在等级稍逊帝陵的南朝墓葬中,也发现过青龙图案的画像砖。1976年,考古专家在常州南郊茶山戚家村发掘了一座南朝墓,出土了画像砖、花纹砖850多块,其中就包括用高浮雕手法技艺烧制的青龙画像砖,由七块砖的端面拼成。这块青龙画像砖和同时出土的白虎画像砖,共同象征着东方和西方的方位。

南唐二陵之钦陵中的二龙戏珠图 于锋/摄

六朝之后,江苏地区皇族墓葬中,也能看到龙的身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的南唐二陵,由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的钦陵和南唐第二任统治者、中主李璟的顺陵组成。钦陵分前室、中室与后室。中室北壁即后室入口,立壁与砌墙之上,有一整块大青条石制成的横额,上面浮雕二龙戏珠图案。1950年,南京博物院对南唐二陵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钦陵的这一对二龙戏珠尚有贴金敷彩的痕迹。而后室李昪的棺床侧面也雕刻有八条龙,有研究者认为,这八条龙和死者李昪本人加在一起,象征九龙,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

值得玩味的是,位于钦陵旁边的顺陵中,却几乎找不到任何以龙为形象的装饰,明显“寒碜”了很多。这是因为,李昪死后,南唐国力日益衰微,受到北方后周政权的威胁和压迫,不得不向后周称臣。南唐统治者不能称“皇帝”,只能自称“国主”。李璟死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安葬其父时,迫于北宋(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取代后周)的强大压力,不敢将顺陵营造得太过奢华,也几乎没有在顺陵中使用龙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考古
以考古佐证历史,从历史沉思考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