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从“你们”到“咱们”——河南荥阳楚湾遗址社区考古的实践与思考

百科   2024-12-14 16:23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原文刊载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年第1期

欢迎您点击此处订阅

从“你们”到“咱们”

——河南荥阳楚湾遗址社区考古的

实践与思考

王涛,王涵,朱静宜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摘要:立足正在开展发掘和整理工作的河南荥阳楚湾遗址,公众考古团队和遗址所在地村镇干部群众紧密合作,有针对性地设计并组织实施了楚湾社区考古“五个一”计划,主要包括:一个社区专题展、一场考古进校园、一组口述史访谈、一次线上云教学、一组考古短视频。文章通过介绍楚湾遗址具体的社区考古工作,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人、社区和遗产几方面良性的互动关系,旨在为以遗址为中心的社区考古摸索经验。

关键词: 楚湾遗址;社区考古;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90/j.cnki.issn2096-698X.2024.01.012-019


社区考古是公众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多有讨论,但学界对其定义并未达成一致。Gabriel Moshenska和Sarah Dhanjal在其主编的社区考古论文集中坦承,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并未给出清晰定义;进而指出:界定狭义或广义的社区考古学的概念,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1]。徐坚[2]39指出:社区考古学不是以研究主题或者工作环境命名的考古学类型,而是指特定的考古学运作方式,具体而言,社区考古学就是指考古学和社区之间的关系。秦岭、庞睿[3]410-411认为:社区考古是通过社区这个群体组织连接个人与过去、个人与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实践形式,她们强调,“社区考古永远是实践大于研究的一项工作,考古学需要这样的创造力和前瞻性”,并呼吁“多说无益,行动起来”。


有鉴上述,本文重点介绍楚湾考古队公众考古团队在河南荥阳楚湾遗址开展的社区考古的具体工作,并对实践内容和效果进行分析,以探讨人(包括考古工作者在内)、社区和遗产几方面良性的互动关系,为以遗址为中心的社区考古摸索经验。


1

实践

河南荥阳楚湾遗址位于荥阳市南15 km的崔庙镇盆窑村楚湾小组与丁沟村七村河小组周围的3块较大的台地上,是郑州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一处重要村落遗址。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2008年6月由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21—2023年,首都师范大学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连续在此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一批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重要遗存。


结合考古发掘,考古队专门组建了以实习学生为主体的公众考古团队。团队和遗址所在地荥阳市崔庙镇和盆窑村紧密合作,有针对性地设计并组织实施了楚湾社区考古“五个一”计划,包括:一个社区专题展、一场考古进校园、一组口述史访谈、一次线上云教学和一组考古短视频。


1.1 社区考古专题展

专题以展板为展览形式(图1),分为以下4块内容。

(a)楚湾遗址及周边的历史与文化

(b)考古学是什么

图1 科普展板(来源:楚湾考古队,刘瑶制作)


(1)楚湾遗址及周边的历史与文化:楚湾所在的荥阳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旧石器时代的织机洞遗址、新石器时代的青台、楚湾遗址,还有不少历史时期重要遗址。展板展示了相关主要发现,梳理地区文化发展脉络。


(2)考古学是什么:以楚湾遗址为例,重点展示考古工作的具体流程、目的和意义。


(3)党和国家对考古工作的重视:重点展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事业的重要指示,揭示考古工作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4)民工群像:请摄影师专门给参与发掘工作的村民拍了肖像照,以展板群像的形式展示他们发掘乡土文化的情景。


上述展板以流动展览的形式出现在驻地、发掘现场和中小学校园,供社区居民观看。发掘队员会在发掘之余向来参观的人们介绍遗址所进行的工作,结合遗址展示当地悠久历史,使村民真正认识到考古的重要性,增强对地方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文物保护的意识。


与此同时,参与发掘的村民则成为志愿讲解员,他们会向来参观的村民们主动介绍自己学到的考古知识,分享他们的考古“大发现”,从自己的角度讲述楚湾的历史。


1.2 考古进校园

考古教育是连接公众与考古的桥梁和途径,开展行之有效的考古教育,对传播考古知识、培养遗产保护意识、传承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遗址的发掘情况,楚湾公众考古团队先后走进崔庙镇实验小学和崔庙中学,开展考古进校园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堂教学:团队成员为中小学师生讲授考古课程,一方面介绍乡土历史;另一方面结合楚湾考古工作,普及考古科学知识(图2)。

(a)课堂讲解

(b)讲解人骨和墓葬知识

(c)领队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图2 课堂教学(来源:楚湾考古队)


(2)实地参观:课后,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走进楚湾遗址资料整理室,分别介绍陶器研究进展、人骨和墓葬常识,还结合红烧土残块介绍古代建筑情况。


(3)教学评估:团队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在课程前和课程后发放给学生,试图定量化了解学生在讲座前后对考古的认知变化,探索公众考古实践活动的实际效益。除了问卷,还给同学们布置了作文,定性化了解此次活动的收获。


1.3 传统制陶技艺口述史访谈

楚湾遗址发掘出的遗物主要是各类陶器,尤其是仰韶时期的彩陶;从参加探方发掘的村民口中得知,楚湾遗址所在的盆窑村也和陶器有直接关系,名字来源于 “盆”“窑” 的盆窑村已经有100多年的制陶历史。因此,专门安排了研究生对部分村民展开走访调查,重点了解盆窑村的制陶历史和传统制陶工艺,试图通过陶器串联起同一片土地相隔数千年的技艺传承。


目前盆窑村掌握制陶技术的老人仅剩2位,已经40余年无人参与制陶产业,这门技艺已面临失传。团队成员多次前往盆窑村采访制陶老人,从他们的口述中复原曾经的制陶技艺(图3(a))。多位村民拿出尘封多年的陶器和制陶工具(图3(b)),为了解盆窑村制陶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a)采访制陶村民

(b)村民示范制陶流程

图3 了解盆窑村制陶史(来源:楚湾考古队)


1.4 楚湾考古云教学

按照以往教学计划,会结合大三学生实习,中间安排低年级的学生到发掘现场进行短期探班学习,了解田野考古概况并结合遗址所在社区开展乡土教育。楚湾遗址的发掘刚好处在疫情期间,无法开展现场教学参观,为了向学校低年级和其他专业同学普及考古知识,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楚湾公众考古团队尝试开展了一次针对首都师范大学校内学生的考古云课堂——楚湾考古公开课活动(图4)。由于当时发掘正在进行中,出于对文物安全和资料保密等方面因素的考虑,活动利用校内企业微信形式且仅针对校内历史学院的学生进行,所有人员实名参加。

图4 活动直播现场(来源:楚湾考古队)


本次考古云课堂主要介绍楚湾遗址的发掘成果、考古发掘的基本工作,同时介绍遗址所在村镇的大致情况。团队还设计了楚湾遗址云探班海报和调研问卷(图5),确保活动取得切实有效的影响。

图5 楚湾遗址云探班海报(来源:楚湾考古队)


直播中,远在北京的历史学院考古学、文化遗产、中国史和世界史等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实时互动。现场团队根据同学们的实时反馈,及时调整直播内容,使整体直播观感满足观众需求。


1.5 考古日常短视频

楚湾公众考古团队将学生实习中的所观所感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布到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媒体平台,创建微博话题“楚湾考古”,总计阅读量上万次。


(1)开展“一日一拍”的短视频分享活动,每位成员负责一天,结合自身对考古的认识和经历,拍出自己心中的田野发掘;所拍摄的短视频共11集,组成“楚湾考古队不定期掉落的日常”视频合集,包括田野考古技能的学习、疫情中的发掘工作、对考古发掘的展望等内容,发布在微博(叽咕啾)、哔哩哔哩弹幕网(令狐江江)及微信公众号(首师大考古)等平台,累计观看量近10万次,单支视频播放量最高达2.9万次(图6)。

图6 楚湾考古日常系列视频(来源:楚湾考古队)


(2)为更好地让考古与周边社区相融合,团队开辟了《楚湾社区考古》专栏,记录身边的人与事,为乡土中国文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前期主要采访制陶老人张发群和考古青年楚东献(图7),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将公众考古深入在地社区,实现了考古与基层的互联共通。

图7 楚湾社区考古系列视频(来源:首师大考古公众号)


2

反馈

2.1 网络平台宣传反馈

“楚湾考古日常”视频系列和“考古云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让网友与在校学生“云”参观和体验了楚湾考古的发掘现场,扩大了楚湾公众考古的受众人群,增强了对考古的直观体验。从公众考古角度来说,日常的短视频和直播的科普方式,能够迅速获取观众的问题和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从观众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切合大众地开展公众考古的宣传。


从“考古云教学”的问卷结果(表1、表2)可以看出,公众普遍喜欢这种云考古的直播方式,全部希望能够再参与到类似的考古活动中,也表示通过此次直播课清晰地了解了考古学知识,知道了怎么区分地层,掌握了一些考古专业的名词,也颠覆了原本想象中的“勘察、画图、发掘”流程,发现考古发掘更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4]


表1 问卷一的反馈情况

注:问卷一“以后如果再有田野考古直播课程您会愿意继续参与吗?”


表2 问卷二的反馈情况

注:问卷二“观看直播后,你想从事考古发掘吗?”


网络平台的宣传是在地社区考古范围的延伸,将网友和在校学生在浏览、问答互动中逐渐转化为楚湾考古的“亲历者”,在参与度上较其他方式更为广泛。而在互动中,这些公众也能够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声音。


2.2 在地社区宣传反馈

如前所述,围绕楚湾遗址周边村民展开的考古宣传活动,包括现场讲解、展板普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将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回馈当地社区群众,使村民了解了考古的工作,帮助其树立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种意识的转变是清晰可见的。从最初发掘的时候,当地村民更多是不理解、不关心,甚至部分村民担心田地受损而抗拒考古,到后来逐渐转变为大家了解考古、支持考古。遗址所在楚湾和七村河2个村组的群众多次主动向考古队报告自家田间地头的新发现,或者把多年收藏的文物主动交给考古队,积极主动的支持考古工作。


楚湾遗址所在地崔庙镇的基层领导干部对于考古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在田野发掘工作开展之初,当地基层领导干部对考古工作没有直观了解。在社区考古实践活动以及相关宣传工作的持续开展下,当地基层干部对于考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在2021年郑州雨灾期间,崔庙镇政府主动为考古队专门安排发掘资料整理空间;盆窑村委定期关心遗址的发掘近况,村干部还主动带领团队参观当地古迹岳岗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盆窑村的千年村史[5]


2.3 学校教育宣传反馈

在崔庙中心小学和崔庙中学开展的2场考古科普讲座,是对青少年进行公众考古教育的重要形式。从最终反馈结果来看,同学表示本次讲座能够学到很多内容,很有趣,并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参与类似的考古活动,还有2/3的同学表示愿意学习考古相关专业。


问卷显示,参与讲座的学生基本都从课堂、电视节目、小说和影视作品以及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了解过考古,但没有亲身参观过考古工地或博物馆,对考古的印象仅停留在想象和荧幕中。提及身边的考古遗址和历史文化遗迹,同学们并不了解,也几乎从没听过楚湾遗址。但在这次讲座和实地参观后,同学们认为学到了考古的意义和工作内容,认识到保护文物遗迹的重要性,也发现考古遗迹就在身边,为家乡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图8)。

注:1为最高位;7为最低位。

图8 讲座收获排序统计图(来源:楚湾考古队)


此外,问及对楚湾遗址的什么最感兴趣的问题时,有79.17%的学生表示对楚湾遗址的考古发现最感兴趣,课堂中也有不少同学提问想要了解楚湾遗址的主要发掘成果;66.67%的同学想要知道楚湾遗址的年代和当时人们的生活。这表明同学们对真实的考古成果充满好奇,对探寻过去历史、了解先民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图9)。

图9 “关于楚湾遗址,你想知道哪些内容”统计图(来源:楚湾考古队)


从学生的问卷和作文中,对考古使用较多的形容词是“神圣”“深刻”和“伟大”。学生们认为考古学家的工作是普通而又令人敬畏的,能够从遗迹遗物中发掘历史;也有同学通过介绍切身感受到考古并非只存在于书本和电视中,而是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图10)。

图10 对考古认识的变化词云图(来源:楚湾考古队)


旁听讲座的中小学教师也惊讶于五六千年前的考古发现就在自己的身边,对家乡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认为这次讲座给学生们打开了崭新的世界,并表示希望以后能够与团队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同时,他们也表达出将来会有意识地在讲课中介绍楚湾的考古发现。


3

讨论

3.1 实践形式

针对本次实践,团队注重对楚湾文化资源的提取与利用,将荥阳地区自旧石器时代的织机洞遗址到所参与的新石器时代楚湾遗址,从历史时期的岳岗庙碑石到延续至今的制陶技艺等文化进行融合,开展专题讲座、考古进校园、社区访谈等项目,从而丰富公众考古的实践内容,拉进群众与考古的距离,更好地为社区发展服务。


数字媒体在实践中得到了灵活运用。考虑到公众对考古学认知程度的不同和内容接受能力的差异,团队用日常vlog和人物访谈的形式淡化考古知识的专业属性,用更贴近大众的视角拉近考古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看得懂、能参与,有充分的交流话题和互动机会。在全国网民普及率达76%的现今,考古普及需要利用多样的数字化方式,及时、有效、科学、通俗地传播到大众视野,满足公众对考古探索的意愿,发挥考古对社会的传播责任。


直播教学是教育方式的一种革新,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教室也能开展田野发掘的“实地教学”,达到学校教育的补充或延伸。较之平时的课堂形式,学生更为积极主动,有效做到“教”与“学”的双向沟通,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远在千里外的同学们即时参与楚湾发掘,也以特殊的方式成为楚湾虚拟“云社区”的一员,共同参与楚湾社区考古。


3.2 实践效果

通过总结楚湾的实践可以发现,社区考古能够有效改变在地社区的固有观念,从而将公众从考古的旁观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让公众从考古中获取自己的过去,书写家乡的历史。这其中较以往公众考古不同的核心就在于:考古权力的让渡,即让社区充分参与从调查、整理到阐释的每个考古学环节,获得考古学的所有权[2]39


3年间,楚湾考古队共召集了30余位当地村民作为民工协助进行发掘。发掘过程中,这些民工从只是简单锄土挖地,到后来学会了如何分辨土质土色、认识陶器器型、如何清理遗迹单位,逐渐成为“专业考古人”,对考古队的称呼也逐渐由“你们”变成“咱们”;他们甚至能够指导新来的实习生识别地层和遗迹(图11)。

图11 为参加考古的村民留影(来源:楚湾考古队)


较其他村民,参与考古的村民往往带有一种优越感,他们会向来参观的村民自豪地介绍遗址的情况,还会拉自家的亲人一起参加考古工作,这体现出他们对自己所参与工作的认可、对考古发掘的认同。村民亲身参与考古、学习考古、了解考古,他们不仅对考古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也在不断地发掘自己村庄的历史,无形中提高了自身历史认同感,同时激发了对周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受参与本次考古工作的父亲的影响,青年村民楚东献也自发自觉地开展文物保护,并且成为公众考古团队的一员。农闲时,他主动寻找具有历史价值的遗物和遗迹,积极与考古队联系介绍发现,并带领考古队前往发现地点进行勘察。探访盆窑村制陶历史时,他主动联系掌握制陶技艺的老人,全程跟拍采访过程,并剪辑短视频发到自媒体平台(图3(a))。从他的记录中可以看到本土居民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独特的理解,看到多元视角下的考古文化,这也有助于考古学者跳出研究中习而不察的预设视角,更加全方位地解读当地历史。


如前所述,镇上不少学生表示愿意以后学习考古,甚至从事考古。在后续的公众考古工作开展中,会参考一些成熟的社区考古方式,培训自愿参与的学生成为遗址讲解员,为参观的村民或游客介绍楚湾遗址。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从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讲解,既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考古与遗址,也能对周边人群产生辐射,而且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学习与社交的全新方式。此外,也更能够让一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成为考古潜在的志愿者,参与更多的考古活动。


4

结束语

关于社区考古的主要内容,Moser曾总结为7项,包括:①充分的交流与合作;②雇佣和培训;③公众展示;④访谈和口述史;⑤创造或提供教育资源;⑥影像档案;⑦由社区主导的文创产品[6]。综合来看,楚湾社区考古“五个一”计划也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前述实践活动紧扣楚湾当地社区实际,形式多样,目标明确:社区专题展面向当地群众,板块简洁,介绍乡土历史和考古学基础知识,还有参与考古工作的当地群众的群像;进校园选择当地的中学和小学,向当地青少年播散爱考古的种子;遗址所在地盆窑村因“盆”“窑”而命名,生产的陶器延续近百年,和考古队发掘所获的仰韶陶器跨越五六千年巧遇,一组记录制陶技艺的口述史访谈随即诞生;考古短视频记录考古队员的生活,向大众展示真正的考古;线上云课堂则是应对疫情想到的连通校园内外的举措,向不能亲临现场的学生开展考古教学。通过多元化的公众考古形式,希望在社区中形成热爱考古文化氛围,让考古在楚湾真正“活起来”。


总体而言,楚湾社区考古是基于考古主动发掘的项目,在遗址所在地由研究者“业余”地开展实践活动,没有专项经费,缺乏政策导引,一步一步摸索前行,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今后需要进一步总结。但无论如何,通过系列实践可以深刻感受到,与此相关的人(包括考古学家)、社区和遗产都成为受益方,这也是评估社区考古的主要指标。


诚如秦岭文章所言,社区考古不是一场秀、一次公众活动;社区考古需要的永远不是观众,而是参与者,其重要特征是前瞻性的实践和“可持续性”[3]411。按照工作计划,楚湾考古队会继续在此开展工作。在做好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公众考古团队会持续努力,将文化的单向传输转变为多向互动,引导当地的村民认识和理解考古遗址,唤醒乡村文化活力,增强农村居民遗产保护意识,激发自觉和自信,形成从考古工作者到公众、从基层干部到村民、从成人到学生的一场全社区联动,努力让考古这一连接古今的文化事业为当地乡土建设提供更为厚重的文化滋养,为塑造美丽乡村提供多方面支持。


致谢:在本文所述及的社区考古实践中,河南省荥阳市、崔庙镇、盆窑村和丁沟村干部群众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衷心感谢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和建议。)

① 就国际而言,2002年《世界考古学》杂志曾推出“社区考古学”专号进行专门讨论;2012年,英国Oxbow Books出版社曾出版专题论文集“Community Archaeology:Themes,Methods and Practices”,由Gabriel Moshenska 和 Sarah Dhanjal主编。在国内,徐坚、秦岭等学者对其有专文介绍。

② 本次向崔庙中心小学和崔庙中学师生共发出90份书面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王涛(1976—),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田野考古和公众考古。E-mail:wangtao@cnu.edu.cn.


From “You” to “Us”

——Practices and Reflections on 

Community Archaeology at 

Chuwan Site in Xingyang,Henan Province

WANG Tao,WANG Han,ZHU Jingyi

(School of History,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cavation and research work carried out at the Chuwan site in Xingyang, Henan Province, the public archaeology team worked closely with the villages and towns where the site is located, and designed and organiz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uwan Community Archaeology“Five Ones” program, which mainly includes: a community thematic exhibition, presentations on archaeology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an on-line class, and short videos on archae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community archaeology work at the Chuwan site, analyzes the practical effects, explores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community and heritage, and gain experience for site-centered community archaeology.

Keywords: Chuwan site;community archaeology;practices and reflections

编辑:赵桠菏

审核:杨砾、孙陆青


扫码关注我们

关注《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与遗产保护同行


如需获取更多原文请关注本公众号主页下方微刊阅读栏目也可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跳转知网获取

考古
以考古佐证历史,从历史沉思考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