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骆驼山西汉墓(M29)发掘简报
百科
2024-12-09 12:29
湖北
江苏徐州骆驼山西汉墓(M29)发掘简报
徐州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原载《文物》2023年第4期)
骆驼山墓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东坡,北邻和平路,东南距狮子山楚王陵约300米(图一)。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徐州博物馆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竖穴土坑墓19座、砖室墓1座、石椁墓1座(另发现一座石椁墓石板),其他墓葬仅存墓底或部分陶片,编号为08X骆M1~08X骆M34(简称M1~M34)。其中M29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M29位于墓地东北部,与M30、M31东西并列,为该组墓葬中的一座,东距M30约0.76米,共用东侧的一堵墓壁。M29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77°(图二、三)。原墓口已不存,墓壁较陡直,不光滑,未见工具痕迹。墓坑平面呈长方形,长3.2、宽2.1、东壁残高3.47、西壁残高0.36米。东壁近底部内收,修筑成一南北向生土二层台,贯通南北。二层台长3.2、宽0.5、高0.52米。墓底较为平整,距现地表约4.2米。墓内填土为沙土,包含较多黑色铁锰颗粒,经夯筑,可分为3层,夯层厚0.25~0.3米。夯窝呈圆形,直径7~8、深3~5厘米。棺室位于墓坑东部,近生土二层台,南北向。顶部有一层红土垫土。东西边板长2.3、南北边板长0.71、厚0.1米。棺内髹红漆,外髹黑漆,漆皮较厚。长2.2、宽0.5、残高0.36米。棺底垫长条形木板一层,未髹漆,东西向平铺。板长1.59、宽0.12米,厚度不详。棺内葬一人,位于棺室南部。墓主头向南,葬式不明,仅存牙齿6枚。
该墓棺室部分未被盗扰,共出土随葬器物29件(其中一件龙形玉觽由两件器物拼合而成),包括陶器、铜器、玉器、漆器,组合清晰。陶器放置于棺室西侧,玉器放置于棺室中部偏南。12件。包括鼎、盒、壶、盆、茧形壶、锺、勺、盏等。鼎、盒、茧形壶等仿铜礼器成对出现,器形较大,制作规整。多为泥质灰黑陶,质地坚硬,烧造温度较高。器表或内壁多饰红、白彩绘,包括宽带纹、云纹、连珠纹、变形回纹、折线纹、蕉叶纹等,线条纤细清晰,色彩鲜艳。1. 鼎(M29 ∶ 26) 2. 盒(M29 ∶ 29) 3. 茧形壶(M29 ∶ 30) 4. 勺(M29 ∶ 19) 5. 盘(M29 ∶ 18) 6. 匜(M29 ∶ 21) 7. 壶(M29 ∶ 22) 8. 锺(M29 ∶ 17) 9. 盆(M29 ∶ 25) (1、2、4、7 为1/5,余为1/8)鼎 2件。形制相同,大小相近。盖为弧形顶,顶部较平,敞口,弧壁内收。口沿、腹部及顶部绘红彩宽带和白彩窄带相间彩绘三组,条带纹之间绘红、白彩相间的组合云纹,一道红彩、三道白彩云纹为一组,起笔粗、收笔细,笔画间略有弯折。器身子母口内敛,鼓腹,下腹内收,圜底,附三蹄形足。肩部附对称双耳,耳顶部外撇。上腹部饰凸弦纹一周,腹部绘红、白彩云纹一周,双耳正、反两面均绘红彩宽带,足外轮廓施红色彩绘,其间饰S形红彩纹饰。标本M29∶26,口径14.2、腹径20.4、通高17厘米(图四∶1、五)。壶 1件(M29∶22)。盖为弧形顶,企口。口沿绘红、白彩条带各一周,顶部彩绘云纹。器身敞口,短束颈,溜肩,鼓腹,下腹弧收,圈足外折。颈部绘上下交错的红彩蕉叶纹,蕉叶纹内绘三角形几何纹,三角形内填白彩圆圈,腹部绘红、白彩相间的雷纹,雷纹之间绘连珠纹,其下层绘红、白彩云纹一周,云纹带下绘白彩圆圈纹两周。口径12、最大腹径20.8、足径11.6、通高30.6厘米(图四∶7、六)。茧形壶 2件。形制、大小相同。盖为弧形顶,敞口,圆唇,斜沿。口沿外缘施红彩一周。器身呈椭圆形,敞口,斜沿,短束颈,下腹内收,折圈足。颈中部饰凸棱一周,通体饰双周纵向凹弦纹八组,弦纹内涂朱,口沿及颈内壁涂朱。标本M29∶30,口径7、腹长径27.2、腹短径20.2、足径10.2、通高28.7厘米(图四∶3、七)。锺 1件(M29∶17)。盖呈覆钵形,较扁,子母口,顶面较平。外壁绘红彩条带四周,顶面绘红、白彩交错的云纹。器身盘口,圆唇,短粗束颈,溜肩,圆鼓腹,圈足外侈。颈部绘上下交错分布的红彩蕉叶纹十组,腹部绘红彩条带七周,腹部条带之间绘红、白彩相间云纹两周。口径16.6、最大腹径29.2、足径15.6、通高40.4厘米(图四∶8、八)。盒 2件。形制、大小相同。盖为弧形顶,敞口,圈足形捉手,捉手顶部微鼓。近口沿处饰凹弦纹两周,捉手外缘绘红彩条带一周。器身子母口内敛,鼓腹,下腹弧收,矮圈足。腹部饰凹弦纹两周,近口沿处绘红彩宽带一周,其下绘红彩波浪纹一周。标本M29∶29,口径15.3、腹径19.6、足径9.8、通高13.8厘米(图四∶2、九)。盆 1件(M29∶25)。敞口,宽平沿,折腹,下腹弧收,圜底,圈足。口沿内、外缘绘红彩条带两周,条带内绘两枚一组的白彩云纹一周,上腹外壁绘红、白彩相间的云纹,部分云纹用点表现。上腹内壁绘红、白彩相间的云纹,下腹涂红彩。口径44、足径19、高9.8厘米(图四∶9、一〇)。盘 1件(M29∶18)。残。敞口,平沿,折腹,平底。腹外壁绘红彩波浪纹两周,内壁折腹部分绘红彩宽带,内底满绘不规则白彩云纹。盘内有黑色圆球状颗粒,为炭化谷物。口径27.4、底径11、高7.2厘米(图四∶5、一一)。匜 1件(M29∶21)。残。泥质黑陶。口部呈抹角方形,直口,圆唇,深弧腹,折腹内收,下腹弧收,平底,一侧有斜向上的流,流口两头宽、中间窄,流底平坦,器身削痕明显。口沿内壁绘白彩宽带一周,内口及内底绘白彩云纹,外口沿绘白色波浪纹一周。长22.4、底短径7.3、沿面高7.3、流高8.4厘米(图四∶6、一二)。勺 1件(M29∶19)。残。泥质红陶。勺面呈椭圆形,近平,底鼓凸,长条形短柄,截面呈半圆形。勺内涂红彩,柄正面饰长方形带状红色彩绘一周。勺面最大径7.7厘米,柄长5.1、宽1.8厘米(图四∶4、一三)。镜 2面。标本M29∶15,放置于墓主足部。圆形,三弦纽,纽中弦高、两侧低,中有一半圆形孔。圆形纽座,外有凹宽带一周,外缘突起。镜面均匀环绕凸弦纹四周,间以白彩弦纹四周,纽座外绘白彩宽带,宽带外绘白色云纹。由于长期浸泡,仅存部分彩绘纹饰。铜镜出土时包裹至少两层丝织品或麻织品,布纹纤细紧密。直径28、厚0.3、纽高0.5、孔径1厘米(图一四)。标本M29∶1,装于漆奁内,放置于墓主头部。残。圆形,锐缘,三弦纽,纽中弦高、两侧低,中有一半圆形孔。圆形纽座,素面,外有凹宽带一周,宽带外饰蟠螭纹,其外有略窄宽带一周。直径8.3、厚0.3、纽座径2、孔径0.5、纽高0.3厘米(图一五、一六)。图一四 铜镜(M29 ∶ 15)
钱币 1枚(M29∶16)。残。较轻,圆形方孔,平背,内外无郭,边缘及方孔未经打磨。钱文“半两”,不甚清晰。直径2.3、孔边长0.7厘米。鎏金铜印 1方(M29∶11)。放置于墓主腰部,与玉环、璜及舞人等共出。印身呈抹角方形,扁圆形横穿。通体鎏金,印面有铜锈痕迹。印面外缘有一周方形边栏,中间有纵向界格。正面阴文篆书“段翘”,背面阴文篆书“妾翘”。长2.4厘米、宽2.3厘米、厚0.6、孔径约0.3厘米(图一七、一八)。11件。出土于棺室中部偏南,为一副组佩,包括舞人、透雕环、龙首璜、龙首珩、透雕凤及龙形觽。多数佩件采用透雕、阴线刻等雕刻技法,刻线浅而流畅,多数未继续打磨。纹饰主要有勾连纹、谷纹、云纹、流云纹等。1. M29 ∶ 2 2. M29 ∶ 4 3. M29 ∶ 12 4. M29 ∶ 14 (均为原大)舞人 5件。标本M29∶2,青玉质,长方形片状,头顶镂空成C形。舞人作跪姿舞蹈状,阴线刻面部特征,柳叶形双眉,L形鼻子,口部微张,下颌略尖,背部有垂髫。身着交领左衽深衣。左手过头上拱,右手斜下垂。宽2.5、高3.4、厚0.3厘米。腰部透钻圆孔,孔径0.3厘米。背面下端斜钻三孔,孔径0.1~0.2厘米(图一九∶1)。标本M29∶4,青玉质,长方形片状,头顶镂空成C形。舞人作跪姿舞蹈状,阴线刻面部特征,柳叶形双眉,L形鼻子,口部微张,下颌略尖,背部有垂髻。身着双层右衽深衣。右臂过头上拱,左臂斜下垂翻至后背。宽2.3、高3.6、厚0.3厘米。腰部透钻圆孔,孔径0.3厘米。背面上、下两端各斜钻三孔(封二∶1、2;图一九∶2)。标本M29∶12,青玉质,透雕。舞人作侧身舞蹈状,左手衣袖过头顶后甩,颈部、腰部镂空成圆形孔,转折处阴线刻纹饰。五官刻划简单,嘴部突出。身着右衽交领深衣,衣裙和双袖较长。宽1.5、高3.6、厚0.4厘米(图一九∶3、二一)。标本M29∶13,青玉质,长方形片状,头顶镂空成C形。阴线刻面部特征,柳叶形双眉,L形鼻子,口部微张,背部有垂髻。身着双层右衽深衣,阴线刻衣袖。右臂过头上拱,左臂斜下垂。宽2.3、高3.2、厚0.3厘米。腰部透钻圆孔,孔径0.2厘米。背部上、下两端各斜钻三孔(封二∶3、4)。标本M29∶14,微残。淡黄色,玉质较软,长方形片状,头顶镂空成C形。舞人作跪姿舞蹈状,阴线刻面部特征,柳叶形双眉,L形鼻子,口部微张,下颌略尖,背部有垂髻。身着双层右衽深衣,阴线刻衣袖。右臂过头上拱,左臂斜下垂翻至后背。宽2.1、高3.5、厚0.3厘米。腰部透钻圆孔,孔径0.3厘米。背部上、下两端各斜钻三孔,中间孔直径0.2厘米,两边孔直径0.1厘米(图一九∶4)。图二一 玉舞人(M29 ∶ 12)
透雕环 1件(M29∶9)。青白玉。圆形,外环雕刻成内向连弧纹花边,内环镂空为规则八边形,其中对称四边透雕呈花边状。环身透雕卷云纹。外径7.7、内径3.1、厚0.5厘米(封面;图二〇∶1)。龙首璜 1件(M29∶7)。黄白色,玉质坚致。璜体作圆拱形,两端略收,抹角。以中部为界,两端用阴线刻划龙头,左右对称,正、反面纹饰相同。长6.8、宽1.4、厚0.25厘米。正中及两端各有一小圆孔,孔径0.16厘米(封底;图二〇∶6)。龙首珩 1件(M29∶6)。青玉质,表面略有侵蚀。片状,弧形,拱背,中部钻一狭长条形镂孔,内、外缘凸起,高于珩身部分,斜缘,透雕成同体龙形,两端透雕龙嘴,浮雕眼睛。玉珩中部正、反面满饰勾连纹和谷纹。两侧饰绞丝索,线条流畅,琢制精细。长11.2、宽2.2、厚0.4厘米(图二〇∶2、二二)。透雕凤 1件(M29∶3)。青玉质,表面微钙化。凤鸟头部较厚,底部呈薄片状,透雕相对而立的双凤轮廓,中间有钻孔。双凤头部对称,口部为镂空C形,长喙勾张,冠部圆转突出,圆目部分用剔地浅浮雕方式表现,凤颈部、身部匀称,用双勾线装饰,凤尾上卷,底部正中刻划交错方格形花卉纹。底部正中钻一圆孔。上宽2.8、下宽1.8、高4、上端厚0.6、下端厚0.3厘米(图二〇∶5、二三)。龙形觽 2件。标本M29∶5、10,为一件器物,出土时分别位于墓主头部和腹部。青玉质,扁平规整,圆雕成龙形,龙身细长呈C形,头部较宽,头微上扬,尾尖而上翘。龙口部镂空,阴线刻眼部,龙身镂雕云纹和卷云纹,双面阴线刻云纹、折线纹。长9.2、宽1.7、厚0.3厘米(图二○∶3、二四)。标本M29∶8,玉质青中微泛浅黄白色。整体呈头宽、尾尖、狭长的角形,口部镂空成C形,阴线刻眼部,上端镂雕呈收分的角形,尾部上卷。龙身镂雕云纹和卷云纹,阴线刻云纹和折线纹。长9.7、最宽处2、厚0.3厘米(图二〇∶4、二五)。1. 透雕环(M29 ∶ 9) 2. 龙首珩(M29 ∶ 6) 3、4. 龙形觽(M29 ∶ 5、10、8) 5. 透雕凤(M29 ∶ 3) 6. 龙首璜(M29 ∶ 7)(5 为1/1,余为1/2)图二四 玉龙形觽(M29 ∶ 5、10)
图二五 玉龙形觽(M29 ∶ 8)
奁 1件(M29∶20)。放置于墓主头部左侧。圆形,夹纻胎,布纹清晰,已腐朽呈褐色,外壁残留褐色漆皮。内置铜蟠螭纹镜一面,镜背向上。直径约14厘米。漆器 1件(M29∶24)。放置于棺外陶器一侧,残朽不可修复。圆形,夹纻胎,布纹清晰。直径约12厘米。
徐州地区属于多山的丘陵地形,西汉时期墓葬多为竖穴石坑式。此次发现的集中分布的竖穴土坑墓群,尚保存早期墓葬的生土二层台等埋藏习俗,为近年考古仅见,异于徐州地区其他汉墓。该墓出土陶器为鼎、盒、壶组合,鼎为圜底,茧形壶硕大,出土的两面铜镜均为三弦纽,有战国遗风。铜钱为四铢半两,直径2.3厘米,且无内外郭。《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五年“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1],该墓时代应为西汉早期偏晚,当于文景之世。汉代,玉组佩通常为女性墓主的随葬器物,如徐州韩山一号刘宰墓[2]、苏山头二号汉墓[3]、石桥二号汉墓[4]。墓中出土的鎏金铜印,背面阴刻篆书“妾翘”,故推测墓主为女性。该墓群南距狮子山楚王陵约300米,当属陵园范围,此处墓葬可能为陵内的墓葬埋藏区,墓主或与管理陵园有关。骆驼山M29出土的陶器形制古朴,彩绘精美;玉组佩组合完整、位置明确,在徐州地区尚属首例。该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时期徐州地区的丧葬制度提供了新资料,亦为判定狮子山楚王陵的时代提供了参考。
附记:领队为耿建军,参与发掘的人员有耿建军、吴公勤、刘超、周金波、陈钊等,摄影为田芝梅,绘图为郑洪全,拓片为张亚。徐州博物馆技术部赵晓伟为该墓的整理提供技术支持,谨致谢忱。
[1] 《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1页,中华书局,1962年。[2] 徐州博物馆《徐州韩山西汉墓》,《文物》1997年第2期。[3]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苏山头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5期。[4] 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