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陇西腊肉产生后,腊肉业经历了兴盛、衰退、复兴发展的历程,它的兴衰与当时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汉朝,西北边塞驻防与作战军队以陇西为军需品基地,肉食品供给以陇西腊肉为主,可见当时陇西的腊肉生产已相当兴旺。隋唐时期,陇西的金钱肉、腊羊肉等作为朝廷贡品,说明陇西的腊肉生产水平已相当高。北宋后期,陇西一度受到吐蕃、西夏的侵扰,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腊肉业也因之而萎靡。
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后,一度萎靡的陇西腌肉业又得以恢复并开始独立成行专业经营。1941年,腊肉作坊达二十余家,较大者有四五家,从业者四五十人,大都集中在城北关。大宗销往兰州,以零售生熟腊肉为主,批发为辅。销往陕西、山西等地的数量不大。作坊主将腊肉发运兰州,在黄家园售赁房住售,大约有六七户人。由于房矮盘脏,环境卫生较差,非知肉美者绝不愿光顾此地。每户作坊都有自己的“刀把式”,从作坊主处批发生腊肉,煮熟后肩盘叫卖,或置盘于饭馆门口兜售。这些“刀把式”不过从刀尖上谋取些生活费,实际上只是作坊主的雇佣工人。1941年至1949年为陇西腊肉销售最旺盛的时期,作坊达四十余家,散布在陇西北关及大城各地,年产量较之前增加3倍多。据当年在兰州卖肉的健在者粗略估计,最高年产量接近宰猪1万头,平均每头按70斤,去过头蹄下水按60斤算,可得血肉60万斤左右。据民国时《甘肃贸易》五、六期刊载,1943年陇西腊肉产量为130万斤,运销兰州18.45万斤(可能比实际要少,因为有偷税漏报部分)。这一时期,陇西腊肉的批发运销业务扩大,远销新疆、青海、陕西等省,产生了常年贩运到兰州批零出售的坐庄户,作坊主发运兰州作生熟批零出售者达二十户左右(1943年为10余户),仍以兰州黄家园为中心,并散布西关,木塔巷等地。由于外行作坊增多,瑕瑜间出,加上经营者的经营作风也不像老作坊那么好,只顾追求利润,对质量有所忽视,陇西腊肉的声誉受到影响。
从陇西贩运兰州销售腊肉获利的情况来看,在陇西,每斤市价:1929年0.38元,1941年3元,1943年30元;而在兰州,每斤市价为:1929年0.8元,1941年6元,1943年44元(均按国家无偿纸币计算)。从收猪到屠猪,腌制成腊肉的工业利润比经营商业的利润高了很多。所以作坊主靠腊肉发财致富者不乏其人,如杨老板、寺门下张家、赵保长、荣盛源等,都靠腊肉发展成了当时的“地主”“资本家”。作坊中规模较大,历史较长,技术较高者只有“杨老板”“郭腌坊上”“寺门下”“新院里”“木头桥子”等四五姓人家。其子弟成伙、父子爷孙,一脉相承,同操此业八九十年。而“刀把式”则受作坊主的特殊雇用,每年春节前后开盘营业,端午节过后,腊肉销完,关门回家。这样像燕子一样来半年去半年,人们习惯称他们为“腊肉客”或“陇西腊肉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陇西腊肉在兰州大受挫折,有很多户关门停业。如作坊主郭家老二在兰州卖肉,收猪要白洋,卖肉收纸币,再用纸币兑白洋,结果卖了一担纸钞,未来得及兑换,关金券纸币不流通了,逼得郭老二跳了黄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还有人经营陇西腊肉,但产量已大幅下降。由于作坊主绝大部分为地主,1951年后,他们企图抽逃资金,“刀把式”又都回归农业生产,此时的腌肉业严重缺乏廉价劳动力;同时,因为作坊设备很简单,本为半年生产,歇业很容易,兼之生猪来源也成问题,作坊主便都趁此机会停业,腌肉业至此完全中断。
参考文献:《陇西县志》《陇西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