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茶是巧手摘下的圆月,被揉进人间的茶香里,陈化了千年。唐代诗人卢仝在诗中写道:“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可见团茶在唐代便已具雏形。
到了宋代,团茶成了妥妥的“ C 位 ”,像“ 龙团凤饼 ”这样的团茶精品更是成了皇家贡茶。团茶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茶农必须精准把握采摘时节,清明前后的茶叶鲜嫩度适中,芽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氨基酸等,处于理想的比例范围。这些成分影响着茶叶的口感,更是茶叶香气形成的关键物质基础。采摘的茶叶要经过严格细致的筛选,去除病叶、残叶以及不符合标准的叶片,这一步确保了原料的纯净性和高品质。
接下来的蒸青工序对团茶的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蒸青温度保持在 100 到 120℃较为适宜。在这个区间内,茶叶中的酶活性能够得到恰当的处理。温度过高会导致叶绿素被过度破坏,使得茶叶发黄,同时损失部分香气成分;温度过低则无法有效抑制茶叶中酶的活性,导致发酵过度,产生不良气味。蒸青后的茶叶称为“ 茶黄 ”,此时的茶叶细胞结构被适度破坏,为后续的工序奠定了基础。
榨茶工序是团茶制作中独特且关键的一步,茶黄需要经过榨茶去除多余的水分和苦涩物质。这一过程分为小榨和大榨。小榨初步挤出茶叶中的水分,之后将茶叶包好进行大榨。
大榨的压力更大,时间也较长,能够充分去除茶叶中的苦涩汁水。从化学角度来看,茶叶中的苦涩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物质,通过榨茶,可降低这些苦涩成分的含量,使最终的茶汤口感更加醇厚、协调。
研茶环节体现了制作团茶的精细之处。榨干后的茶芽放入瓦盆中进行研磨,根据茶叶的量和所需的细腻程度,调整加水的量和次数。研磨得越细腻,茶叶中的成分越容易在冲泡时释放出来,从而使茶汤的口感和香气更加浓郁。
然而,如今团茶不再是主流的茶叶形态了。明朝朱元璋下旨“ 废团兴散 ”,由于散茶的制作相对简单,更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民间消费,逐渐取代了团茶的主导地位。这种饮茶习惯的转变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得以巩固,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今团茶并没有彻底消失,在一些地区仍然得以传承和保留。如云南的普洱茶团茶,在传统团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茶叶品种特点和地域文化,融入了新元素。普洱茶本身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制成团茶后,在适宜的储存条件下,微生物会持续对茶叶进行后发酵作用。这种后发酵过程会使茶叶中的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如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纤维素的分解等,从而使普洱茶团茶在陈放过程中不断提升品质,形成独特的陈香和醇厚口感。
团茶是饮品,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带着大地的沉稳与天空的澄澈,见证了无数个秋的轮回,为秋日添了一份茶香雅韵。秋夜寒凉,不妨煮一壶团茶,在馥郁的香气中一品这高悬了千年的明月。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4年10月刊
文 | 琪灵 图|朱力
绘图 | 妙妙主任
点击下图订阅《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