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号级”普洱茶,特指 1993 年至 2008 年间生产的普洱茶,这十五年间,正值普洱茶产业从传统购销体系转型至新秩序建立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茶界经历了思想的大解放,命名“ 标号级 ”蕴含了双重意义:一方面,“ 标 ”反映了业界对建立统一标准的渴望,当时的普洱茶行业尚无公认的标准,各方仍在积极探索何为理想的普洱茶标准;另一方面,“ 号 ”则体现了众多茶企追求百年老店、打造品牌影响力的雄心壮志。
在此背景下,众多茶厂(茶号)应运而生,它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梦想、愿景与宏图大志,共同推动了普洱茶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国营茶厂改制为民营企业,原有体系内的个体纷纷投身经营,激发了整个行业的新思维与新活力。这一时期,普洱茶市场看似混沌,实则百花齐放,是思潮涌动的黄金时代。
普洱十五年:从沉寂到辉煌的蜕变之旅
1993 年至 2008 年这十五年是普洱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短暂片段,也是其从沉寂走向复兴的关键转型期。在此之前,普洱茶经历了号级茶(1949 年前)与印级茶(1952年 - 1972 年)的黄金岁月,分别以其历史传承与独特包装标识著称。
而七子饼茶时代,则自 1972 年起,随着云南省茶叶出口权的获得及统一唛号的采用而开启,这一时代以“ 云南七子饼茶 ”的标识深入人心。然而,进入 1990 年代后,随着商标使用政策的变化,“ 中茶 ”商标的有偿使用加速了七子饼茶时代的瓦解,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的,1993年仍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着传统标识体系逐渐淡出,而新的市场规范与标准体系正在酝酿之中。因此,1993 至2008 年这一时期,可视为普洱茶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域性产品向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品牌过渡的“ 标号级 ”时代,其间普洱茶行业在标准制定、市场规范及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后续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3 年,中国茶叶市场迎来重大变革,全面放开的政策虽未完全解除普洱茶的出口许可要求,但出口配额制度的废除为普洱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定制茶的概念悄然萌芽,传统头盘商、二盘商体系受到冲击,部分二盘商为摆脱盘剥,开始直接对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及茶厂进行订货,市场格局初现裂变。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积极应对,推行部门承包制并在深圳设立富华公司以拓宽市场。同时,国营茶厂如勐海茶厂等,因云南省茶叶公司订单锐减而被迫转型,广泛接受茶商定制订单,开启了个性化生产的序幕。
这一时期,普洱茶市场虽显混沌,但并非品质低下之征,反而在茶商的直接参与下,涌现出诸多高品质定制茶品。
茶商们不仅选择特定原料与包装,还创新性地添加丝带、大叶片等元素作为识别标志,或在包装纸上印制独特记号,极大地丰富了普洱茶的种类与风格。诸如“ 93 小票”(1993 年 7542)、“94 事业青饼”(1994 年 7542)等经典茶品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其品质之优甚至超越了大厂常规产品,标志着普洱茶市场进入了一个既多元又充满挑战的新时代。
图:海湾茶业的创立者邹炳良先生
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中,定制茶虽为短暂插曲,却深刻影响了其现代复兴之路。自 1990 年代起,定制茶兴起,不仅推动了用料讲究、追求产区特色及传统工艺复原的风潮,还孕育了现代山头茶、古树茶等高端市场概念,重塑了普洱茶的价值体系。与此同时,民营茶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既是普洱茶行业的中流砥柱,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的典范。回溯 80 年代,那时的普洱茶产业几乎全部被国营茶企所垄断,民营企业的身影还鲜少出现。
然而,随着 90 年代的到来,改革春风吹遍了大地,许多国营茶企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一部分在改制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民营企业,而另一部分则由茶界的老将们,如“ 海湾茶业 ”的邹炳良和卢国龄、“ 澜沧古茶 ”的杜春峄、“ 龙园号 ”的李正行、“ 勐海大昌号 ”的余正才等等,他们在即将或已经退休的年龄,凭借着对茶事业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经验,毅然决然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这些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们不平凡的使命 —— 传承与创新。
与此同时,另一股力量也在悄然崛起。那些世代以茶为生的家族、茶农以及专业合作社,如“ 勐库戎氏 ”“ 福海茶厂 ”“ 昌泰茶行 ”“ 龙生茶业 ”等,他们凭借着对茶叶的深刻理解和对土地的深情厚谊,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通过收购或整合当地的茶厂资源,成功转型为民营企业。这两股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 标号级 ”时代普洱茶行业的“主力军”。
进入 21 世纪,随着市场经济深化,国营茶厂如下关茶厂、勐海茶厂、普洱茶厂等相继完成改制,技术骨干与员工的创业潮进一步推动了普洱茶品牌的多元化发展,众多新兴品牌应运而生,普洱茶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竞争。与此同时,普洱茶在港台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1995年邓时海的《 普洱茶 》在台湾出版,进一步推动了普洱茶文化的传播。随着香港商业体系的变革,港台茶商开始深入云南定制普洱茶,尽管出口限制仍存直至 2004年取消,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云南省茶叶公司在此期间也实施了内部改革,采用部门承包经营,促进了市场活力,但也间接加剧了市场的复杂性。尽管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混乱,但混沌之中孕育着新的生机。经过初期的市场阵痛与调整,普洱茶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预示着更加清晰和繁荣的未来。
2003 年,云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了普洱茶的首个地方标准,首次明确了普洱熟茶的定义;2004 年,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扩展了普洱茶的定义范畴,引入了“ 熟成 ”概念,间接承认了生茶在特定条件下的归属;2006 年,普洱茶生产强制执行QS 认证,标志着生产乱象的有效遏制,同时新版云南省地方标准实施,正式区分了普洱茶为生茶与熟茶两大类别,并细化了品质标准,为普洱茶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基础;至 2008 年,随着 GB/T 22111 - 2008 普洱茶国家标准的正式颁布,普洱茶从种植、生产到地理标志保护均有了全面而明确的标准体系,这不仅规范了行业,也为普洱茶的全面复兴铺平了道路。
自此,普洱茶行业迎来了百花齐放、全面复兴的新篇章。
那些穿越时光的经典
审视那些从“ 标号级 ”时代延续至今的品牌,有的依然活跃且表现优异,成为行业的领军者;有的则黯然失色,逐渐淡出市场。这一现象背后,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市场环境的变化。
进一步深挖,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成功存活下来的茶企,其背后往往有着一系列创新且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作为支撑。例如大益的 92 方砖、96 紫大益、97 水蓝印;澜沧古茶的0081、0085 系列;郎河茶厂的熊猫饼;福今茶业的班章“ 大白菜 ”系列、“ 孔雀 ”系列;茶马司的“ 一辦心香 ”系列;龙园号的“ 马帮贡茶 ”系列、龙园印象 ”系列等等。这些产品,不仅是茶企技术实力与品牌价值的体现,也是它们能够穿越周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这些茶企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了企业与市场的双赢。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故事与茶企的生存历程紧密相连,这些茶企的故事与产品的演变,共同绘制了一幅生动且充满生命力的画卷。
我们可以看到,从改制初期的艰难探索,到逐步站稳脚跟的稳健发展,再到如今的创新引领,每一步都离不开产品的支撑与推动。这些产品如同茶企的“生命之树”,根深叶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我们回望这段历程时,不难发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坚持品质至上、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茶企的生存故事,向世人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创新与品质,是企业活下来的必要条件,更是其勇立潮头、不断前行的基石。
平凡之光,非凡之路
曾经,普洱茶企如同初生的婴儿,在民营化的浪潮中蹒跚学步,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它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在时代的浪潮中艰难前行。更多中小茶企则默默无闻地耕耘在田间地头,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它们的成长之路,虽无显赫之名,却满载着真诚与努力。它们在民营化转型后,不断探索新的生存之道,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它们或许曾遭遇挫折,面临困境,但正是这些挑战,铸就了它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当我们深入这些茶企的“内心世界”,会发现它们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奋斗历程,还蕴藏着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它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好好活着 ”的真谛,即在平凡中追求不凡,以真诚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这些茶企的故事,是对“ 成功 ”二字最质朴、最生动的诠释 —— 不必人人皆成“ 巨擘 ”,只要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便足以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同时,它还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在时代的洪流中,这些茶企的掌舵人选择了自己热爱的道路,坚定前行,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收获内心的满足与幸福。这种朴实而真诚的人生态度,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宝贵精神财富。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4年9月刊
文 | 罗涵潇
图 | 朱力 龙园号 下关茶厂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报名
点击下图订阅《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