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人们觉得科学枯燥,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阅读

百科   2025-02-01 06:57   广东  
许多人爱读小说或诗歌,觉得有趣。可是,谁如果觉得科学书有趣,大家就要用奇怪的眼光看他了。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书与文章,属于天底下最枯燥的读物。
美国传奇的物理学家费曼对此感到很遗憾。他很难想象,人们怎么会认为科学枯燥呢?
他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不懂得如何阅读科学书。
在一次题为《科学的价值》的演讲中,费曼特意向人们解释怎样阅读科学文章
他举了一个例子。某篇科学文章说:“在两周的时间里,老鼠大脑中的放射性磷的含量减小为原先的一半。”
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意味呢?太干巴巴了,不是吗?
哪里比得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或者“你的身影那么近,可我却抱不到”,或者“你们三位齐上,萧某何惧?”
(顺带说一下,语言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激发情绪,一种是传达信息。原始语言中的词语主要是激发情绪的,与猴子看到老虎时用叫声向同伴报警类似。随着文明的发展,语言中传达信息的词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对我们来说,磷含量减小为原先的一半,或者减小为原先的百分之一,那又怎么样?那只是一个干巴巴的事实,我们不感兴趣。
然而,费曼举出那个例子后,问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那句话的意思不是明摆着吗?在两周内,老鼠,大脑里的,放射性的,磷的,含量,减小为,原先的,二分之一。
意思不是一目了然吗,有什么好问的?谁这么笨?哪个地方看不懂?——我们会这样想。
来看费曼怎样理解那句话的含义。他说:“这意味着,老鼠大脑中的磷——我大脑中的,还有你大脑中的,也一样——已经不是两周前的那些磷了。”
请注意,费曼在这里插入说,“我大脑中的,还有你大脑中的,也一样”。如果不这样提醒,大部分人会认为,这里谈的只是老鼠的大脑,与自己压根没有关系。谁会关心老鼠大脑里的事情呢?
可是,如果你我大脑中的事情也一样,那就完全不同了,人们对于自己身上的事情,总是更有兴趣。
不过,说大脑中的磷已经不是两周前的那些磷了,还是太平淡,引不起我们的感觉。费曼深知我们会这样。所以,他进一步说:
“这意味着,大脑中的原子一直在被替换:以前在那里的那些原子,已经跑掉了。”
咦!跑到哪里去了呢?新原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件事是不是一下子变得鲜活和异样了?不是我们第一眼认为的那样枯燥无味了?
话还是那句话,可是,经过(提问和)思考,那句话立刻充满了含义
但是,还没完呢!
费曼接着问:“既然如此,我们的意识又是怎么回事?这些原子与意识是什么关系?上星期的土豆(费曼应该是指,他大脑中的一部分原子来自上星期吃下去的土豆)!它们却能记住一年以前在我大脑中发生的事情——可是,当时的原子已经换掉很长时间了呀。”
接着,费曼用下面一段话总结了他对“在两周…”那句话的理解,或者说那句话的含义——我就不翻译了:
我还想起费曼在另一篇文章中的一个思考。自从我在许多年前第一次读到它,就再也没有忘掉。
我们都听过这个说法(或知识):花朵的颜色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颜色的作用是吸引昆虫帮花朵授粉。
费曼说:“这意味着,昆虫能看到颜色。”
接着说:“这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人具有美感或审美能力,低等动物也有对美的感受吗?”

科学的故事
一直学习,一直变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