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定律,大家都背得熟吧?在说出惯性定律时,怎么可能不提到力?
然而,世界上最优秀的高中物理课本之一,在讲解惯性定律时,从始至终没有提到力这个词。在每一个我们会说出“力”的地方,它都有意避开了这个词。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看看。这套课本的第一章讲运动学,不涉及力。第二章讲动力学。
第二章第一节首先说明,开始研究动力学时,把地球取作参照系。
第二节解释惯性定律。开头说,观察和经验显示,每当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发生变化时,用第一章中学过的术语来说,就算每当物体相对于地面获得加速度时,总是发现,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我们总是能指出,引起加速度的物体是谁。
作者举了许多例子:
把球投出去时,球从静止变成运动,也就是获得了加速度,这是由于手对球作用。
球被接住时,从运动变为静止,也是由于遇到了手,受到手的作用。
下图中,软木塞从玻璃管飞出,是由于受到管内被压缩气体的作用。
总结:在所有这些情况及类似情况中,物体速度的变化,也即加速度的出现,都是其它物体对它作用的结果。
接着问:如果没有其它物体对我们观察的物体产生作用,会怎么样?我们观察的物体要么相对地球保持静止,要么相对地球沿直线匀速运动。
实际上,我们无法完全消除其它物体对我们观察的物体的作用。只能减小其它物体作用的影响。等等。
接着给出了惯性定律的描述:
“如果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作用,物体就会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者沿直线做匀速运动。”
随后引入了惯性的概念。对物体表现出惯性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说明。
“惯性定律”这一节,占了接近3页的篇幅。但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力”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