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们读物理教材时,会不会认真读书的前言?
优秀物理教材的前言,都含有很宝贵的内容,我很爱读。
前天晚上,读了PSSC高中物理(第3版)的教师用书的前言,发现不少很有意思的思想——我们平时很难遇到,甚至很难想象到。
一
首先,关于物理课的目标。它说,“我们觉得”,物理课必须有助于学生的general的智力发展。
general是什么呢?是总体的,一般性的,即非专业方面的。
作者没有解释他们这样“觉得”的理由。我觉得,可能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物理课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将来以物理或以物理为基础的技术为专业的,一种是其他人。前一种学生占的比例很小,后一种学生是绝大多数。针对第一种学生的物理课,不符合第二种学生的需求。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第一种物理课,那么,绝大部分人会成为陪跑,学习过程既痛苦,又没有收益。
第二个理由。即使那些具有物理天赋,将来以物理或与物理有关的技术为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有在处理专业问题时,才会使用理性思考,一旦处理日常一般性问题,就成了一团浆糊,也是不可取的。那是舍本求末了。
那么,一般性的智力发展,具体指什么呢?是指(1)推理,(2)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能够密切关注并理解其他人提出的思想发展,不管是口头的还是印在书上的。
我对这几条的感受太深了,很想展开谈。但肯定会引起一些人不高兴。算了吧。
还有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区分核心内容与次要内容的能力。还有一个目标,大部分听了会觉得奇怪,觉得不该出现在这里。它说,“我们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关于物理实验。它说,实验室是最恰当地引入新观念的地方。所以,像力,质量,电荷,电场等等这些概念,老师不应用嘴巴向学生提出。学生应在实验室里,通过与现象直接接触,(在老师的引导下)察觉出、提炼出有关的概念。又指出学校物理实验的一种流行错误。那就是,老师把实验步骤总结好,学生只需要遵照固定的实验步骤执行,就像照着菜谱做菜一样。这压根不是实验。他们编写的学生实验手册,特意防止这种事情发生,让每个实验都保持开放式结局。关于课本的课文。它第一句就说:必须学会阅读物理课文。意思就是,阅读物理课文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不学习这种技术,就不会掌握这种技术。紧接着指出:老师应当一开始就准备好教学生怎样阅读物理课文。关于这套教材的课文风格。由于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展示概念的发展(而不是静态的罗列),所以课文采用的是自由流畅的语言,而不是单纯描述事实性信息的语言,后一种语言不可能传达出物理学的连续性与兴奋。关于给学生打分,作者提倡老师采用多元化标准。有的学生做实验很厉害,但是做试卷比较慢,也应该给他们打A。要让学生有多种途径得到A。前言的末尾是作者名字。其中第一位作者,是美国物理教师协会最高奖奥斯特奖章(物理教育界的诺贝尔奖)的获奖人。他获奖的上一年的获奖人是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