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机械的头脑看来,世界上充满截然不同的事物。
善于思考的头脑,却能看出,许多表面上截然不同的事物,实质是一样的,这一个可以经过连续的过程,丝滑地变成那一个。
在牛顿之前,世人看不出月亮与苹果有什么关系。它们截然不同。
牛顿却能这样思考:苹果有重量;把苹果拿到珠穆朗玛峰顶上,还有重量;把苹果拿到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地方,应该也还有重量;……把苹果拿到月亮那么远的地方,应该也还有重量吧(虽然重量可能会随着高度而变小),那么,月亮应该也有重量吧。
世人一直认为,鱼,乌龟,鸟,牛羊,人,是截然不同的动物。直到200多年前,一些最优秀的头脑开始认识到,这些表面上截然不同的物种,是在一个连续的演化过程中,陆续形成的,每一种都可以通过一条不间断的连线,与另外一种连起来。
我在这个系列以前的一篇文章中介绍过,《面向爱探究的头脑的物理学》在带我们认识电路时,引导我们看到,电路中的白炽灯,与发热的导线是一回事,白炽灯丝只不过是特别细、发热特别厉害的一小段导线而已。
但是,在一般人看来,白炽灯与导线,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
初中的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在一些学生看来,物理课中、题目中出现的这个东西和那个东西,截然不同,需要分别去记。但另一些学生则能看出来,许多表面似乎截然不同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这一个只不过是那一个的“伪装”。
这种思维能力,这种眼力,除了靠天分,还可以靠后天培养,即:从优秀的老师或物理书中学习。
《面向爱探究的头脑的物理学》中,到处都是这种引导的例子。今天再介绍一个,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受到许多启示。
这是介绍毛细现象。作者是用下面的步骤讲解:
第一步:把一支很细的玻璃管,插在装有墨水的槽中。玻璃管内的墨水不顾重力,向上爬到很高的地方才停下。
这时候,玻璃管内的墨水,与槽中的墨水,不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