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深研修 经验分享促提升——记申燕教科研专家工作室研修活动6

文摘   教育   2024-11-05 23:49   新加坡  

为进一步增进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全体教师对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与评价的理解,推动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的建设。112日、3日,深圳市申燕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于深圳市格致中学,举行了主题为“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及成果提炼”的教师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学员共同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01

活动内容


11月2日下午,深圳市科学高中化学学科科组长敖小立老师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设计》为题进行讲座,阐述了他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成果,活动由廖秦岭老师主持。

敖小立老师讲座

自2017年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推出以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讲座伊始,敖老师介绍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她强调要由知识取向转向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然后敖老师通过《电解质的电离》、《硫及其化合物》、《我为汽车寻找动力源》等六个案例,从教学环节、情境线、任务线、活动线、知识线和素养线等做了详细解剖。最后敖老师总结了一节好课应该有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探明学生的认知脉络,设计恰当的问题线索,有效的证据线索,创设合理的活动、有意义的情境和素材等。讲座增进了老师们对素养为本教学设计各要素的理解,受到工作室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工作室寇学芳老师与敖老师进行交流

工作室张迪老师与敖老师进行交流

工作室部分教师与敖老师合影
工作室主持人申燕老师向敖小立老师赠送工作室出版的案例集

02

研修心得

工作室部分教师的研修心得整理如下:

深圳市格致中学 林惠梅

听完敖老师给我们分享的几个“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案例后,我掌握到了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要素。首先,教学设计应注重环节的递进与逻辑,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其次,情境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再者,明确的任务设置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学生活动的设计应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 钟晓欣

今天有幸聆听了敖小立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敖老师在讲座中强调了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敖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敖老师的讲座让我对素养为本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节好课应该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探明学生的认知脉络,并据此设计恰当的问题线索和有效的证据线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高中部 王芳馨

敖老师分享了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设计,展示了多项成功的课例活动。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环节、情景素材、任务设置、学生活动及教学评价等。在教学实施中,应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有序推进,承上启下,围绕核心进行开展。用问题驱动学生,激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呈现有深度的课堂。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  廖秦岭

敖老师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与设计”为题进行了讲座,她用丰富的案例,向我们阐述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应该秉持的价值追求,也让我感受到了学科核心素养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进行实施,如何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等助力素养培养落地。通过真实问题解决,增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科学性、实践性的认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真正体验到科学价值和社会责任。


深圳高级中学创新高中 张迪

在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敖老师指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这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让我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我们常常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通过敖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机会。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希望老师们积极学习,提升育人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思想在头脑中,工作在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希望教师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落地。


供稿:第三小组

编排:张靖

内容审核:廖秦岭、王燕    

终审:申燕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申燕教科研专家工作室
高中化学教学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