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增进高中化学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11月14日上午,深圳市申燕教科研专家工作室于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高中部开展了教学展示活动。工作室李靖旭老师和王芳馨老师针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教学主题进行同课异构展示。工作室主持人申燕老师、工作室部分教师及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部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高中部的王芳馨老师以农业中选肥和用肥的问题,开展《从“盐类的水解”角度理解农业土壤养分管理》的公开课。王芳馨老师从探究草木灰的碱性来源出发,比较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建立分析模型,探究盐的类型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对比水解过程,总结盐类水解的特点;最终以化学视角分析化肥保存方法、依据土壤选肥、土壤酸碱性和有效养分含量、化肥改性等真实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草木灰和氯化铵反应,体会水解性质相反的盐类在水中会相互促进水解,造成氮肥损失,理解农业经验中的科学原理。
郑敏老师认为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控制变量思想,灵活运用多媒体功能,给予学生表达机会,有利于学生建构思维。王老师的课堂中将化学物质与问题情境相结合,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事实分析化学变化。邱金陵老师认为情境真实有价值,学生活动丰富,可以进一步优化时间分配,及时推出盐类水解的定义。张玉老师认为李老师探究泡沫灭火器的情境做到“一境到底”,充分利用情境。王老师除了传统熟知的化肥外,选取了绣球花调蓝剂与铝离子的水解,具有新颖性,授课内容紧扣对盐的水解的本质理解。谢慕媛老师认为盐的水解和方程式书写是本节课的重点,着重建立水解模型。两位老师的课堂组织有效,根据学情设计内容,素材丰富。唐紫薇老师认为李老师能够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贯穿使用模型,可以通过学生表达体会掌握程度。王老师的内容强调真实问题下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实验验证总结水解过程,建议加强与学生互动的深度。郭晓宇老师认为两节课内容逻辑清晰,课件制作用心,做到了环节递进,结构完整,在探究实验上遵循控制变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供稿:王芳馨
编排:李靖旭
内容审核:张玉 谢慕媛 唐紫薇
终审:申燕
申燕教科研专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