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科学奥秘的长河中,元素周期律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更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石。暑假我阅读了《科学发现揭秘——以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为例》这本书,该书以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分析,详细描述了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历史背景,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科学革命的年代,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这一伟大发现背后的故事。
那是一个化学元素不断被发现,而它们之间关系却混沌不清的时代。科学家们试图寻找一种能够串联这些元素的内在逻辑,但都未能如愿。门捷列夫凭借其非凡的洞察力和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终于在1869年提出了元素周期律的初步构想。他巧妙地将元素按照原子量排序,并预留出空位给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预测了它们的存在及其性质。
作者深入剖析了门捷列夫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门捷列夫并非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而是通过对已知元素的深入分析,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的成功在于将经验科学与理论科学相结合,既重视实验数据,又不失对整体规律的哲学思考。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法,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书中还着重描绘了门捷列夫与同代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互动。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科学社群内部的学术氛围,也反映了科学知识是如何在辩论和验证中逐步成熟的。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最初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但他坚持自己的理论,并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赢得了广泛的认可。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索的曲折和不易,以及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作者还对元素周期律的后续发展进行了追踪。随着新元素的发现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元素周期律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扩展。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科学进展,让读者明白门捷列夫的周期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索中丰富和完善的。这一部分不仅增加了读者的知识面,也强调了科学知识的动态性。
阅读时,我深深被门捷列夫的智慧和勇气所打动。他的故事不仅仅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节点,更是对人类认知极限的一次挑战。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不仅解决了当时科学的一个重大难题,更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它告诉我们,科学探索不仅需要耐心和细致,更需要敢于想象和创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对未来的科学探索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书中提到巴浦洛夫的一句话:“我只记住了结果,而先前全部的思维过程我却忘记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记忆和认知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最终的结果,而忽略了达到这个结果所经历的思考和努力过程。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对经验的积累不够全面。
首先,这句话提醒我们要重视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尝试。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思考,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关注过程还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的失败。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然而,正是这些失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我们更加努力地去追求成功。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失败,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
最后,这句话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方法。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短板。
王春江(深圳实验学校崇文高中)
郑敏(深圳市红山中学)
李靖旭(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唐紫薇(深圳市第二十二高级中学)
张迪(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
王敬东(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
高晨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讲到《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这本书,一开始以为是本无聊的哲学书,鼓起勇气打开后发觉刘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近现代著名思想家的理论呈现给我们,真的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每个哲学家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企图来解读世界的真相。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波普尔和萨特。波普尔强调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对知识的独立思考和质疑,并认为科学发展的核心是提出猜想并对其进行反驳。在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而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审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自主思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且学会对所学知识保持警惕和质疑,不轻易接受未经证实的观点。
在读到萨特的理论时,感觉很有趣,凑巧的是萨特的伴侣是波伏娃,而接下来读的《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中就有对波伏娃的访谈,故将两人放在一起来说。萨特的理论非常有意思,我是这样理解他的理论的:人相当于容器,往里面装的东西是我们的意识,因为意识是对物的意识,有对象才有意识,所以意识和存在不能完全统一,人的存在本身是虚无,正因为如此,人才有绝对的自由,我们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思想,永远都是有选择的,也因为这样,人也有绝对的责任,每一个选择要承担的责任都是完全的自己。波伏娃作为女权主义的先驱,是女性意识崛起道路上的标杆人物,她所写《第二性》鼓舞了很多女性重新认识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在她的访谈中能感受到她的独立意识和对世界真相的探寻,这也启发着我们要警惕束缚思想的观念,永远保持独立的选择以及承担责任的勇气。教师应当避免将单一的目标和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潜力。教育也应当解构传统的性别气质特征,如认为男性应该具有进取、勇敢等特质,而女性则应该具有温柔、细致等特质。相反,教育应当鼓励男女学生发展多元化的人格特质,认识到独立、进取、勇敢、耐心、细致等优秀品质是不分性别的。这样的教育有助于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促进性别平等和性别多样性。
马逸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
《追寻化学教育的本源》一书中,编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对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例如,书中探讨了学生在理解化学反应机制、掌握物质的量计算、理解化学平衡等方面的难点。编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学生困难的根源,如基础知识的缺乏、思维方式的局限以及教学方法的不当等。这种剖析不仅帮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还让我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书中的另一大亮点是针对疑难问题提出的具体解决策略。编者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例如,为了解决学生在化学反应机制方面的困惑,书中建议教师采用模型演示和过程模拟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反应过程。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计算的掌握,书中推荐了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和实际应用场景的结合来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些策略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也在实际教学中证明了其有效性。读完这些部分,我感受到教师在面对学生疑难问题时,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书中大量的案例研究为解答化学疑难问题提供了实证支持。编者通过对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化学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展示了各种教学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这些案例不仅包括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涉及到一些失败的尝试,从中总结出的教训同样宝贵。例如,在处理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问题时,某些案例展示了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真实的案例研究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我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参考和改进方向。
在解决化学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书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编者认为,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化学问题时,不仅需要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系统的思维能力。书中建议,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活动,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这一观点使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我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他们能够在面对疑难问题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完《追寻化学教育的本源》后,我对化学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我认识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不断的创新。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书中提出的策略,如引入模型演示、增加实际应用场景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自信地进行分析和解决。
供稿:焦利燕、王春江、郑敏、李靖旭、唐紫薇、
张迪、王敬东、高晨雨、马逸秋
编排:李靖旭
内容审核:焦利燕
终审: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