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深研修 经验分享促提升——记申燕教科研专家工作室研修活动5

文摘   教育   2024-11-04 17:33   广东  

为进一步增进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全体教师对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与评价的理解,推动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的建设。112日、3日,深圳市申燕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于深圳市格致中学,举行了主题为“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及成果提炼”的教师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学员共同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01

活动内容


112日上午,深圳市高级中学中黄晓燕老师以《高中化学学科大概念的抽提与应用》为题,从学科大概念的抽提和学科大概念在单元教学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此次活动由廖秦岭老师主持。

黄晓燕老师讲座

黄老师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对大概念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帮助老师们增进对大概念的认识,然后对比了大概念和学科大概念,帮助老师们认识到学科大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居于学科中心地位、具有广泛适应性和解释力的思想或观点。
然后黄老师分析了大概念的层级结构,辨析了大概念、次级大概念、核心概念、基本知识等的关系和结构,以“化学反应是有特点的,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的调控”、“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各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两个学科大概念,向老师们介绍了大概念提取的两种路径。
黄老师通过“学科大概念如何统领单元教学”等三个问题,循循善诱,抽丝剥茧,结合案例,帮助老师们学习学科大概念在单元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发挥大概念的迁移应用价值。
随后,工作室老师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工作室王芳馨老师与黄老师进行交流

工作室蔡创旭老师与黄老师进行交流

工作室王燕老师与黄老师进行交流
工作室部分教师与黄老师合影
工作室主持人申燕老师向黄晓燕老师赠送工作室出版的案例集

02

研修心得


工作室部分教师的研修心得整理如下:

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华高中部 寇学芳

黄老师首先介绍了大概念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提取和自下而上提取,倡导一线老师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能更好提取大概念。除此之外,黄老师还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的大概念的提取过程,从中我学习到要熟悉新课标和新教材加上老师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抽提大概念,渗透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观念,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化学知识系统化,注重提取大概念,将整体教学观念渗透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 蔡创旭

黄老师讲述了有关大概念的提出和研究,详细讲解了高中化学学科大概念及其各层级结构的提取路径和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学科大概念的研究成果指导和辅助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黄老师的本场讲座高屋建瓴,让我学到从教师视角,对高中化学的学科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以此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加灵活地安排和设计教学。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 钟晓欣

黄老师在讲座中展示了如何从提取学科大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黄老师强调了学科大概念的重要性,指出它们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并展示了如何从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出发,逐步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这让我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通过将大概念融入单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采用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高中部 王芳馨

今天听了黄晓燕老师关于化学学科大概念的抽提和应用的讲座,感受非常深刻。黄老师仔细为我们解读了如何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分析知识逻辑,梳理内容层级关系,构筑基于学科大概念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框架。在强调素养为本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应该合理地将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融于情境,使学生在大概念的引领下理解化学现象,分析化学原理,形成迁移能力。


深圳高级中学创新高中 张迪

听完关于大概念提取和素养为本的教学讲座,我深受启发。大概念的提取为教学提供了核心线索,让知识不再零散,而是形成有机整体。而素养为本的真实情境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以素养为本,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促使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探索、思考。我将把这两种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为学生打造更有意义、更具活力的学习体验,助力他们全面成长。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希望老师们积极学习,提升育人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思想在头脑中,工作在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句话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希望教师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落地。


供稿:第三小组

编排:张靖

内容审核:廖秦岭、王燕    

终审:申燕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申燕教科研专家工作室
高中化学教学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