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特征、困境与路径
□ 李莉 张晓倩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双减”政策的实施,数智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得到广泛关注,协同的目标逐渐回归育人,协同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本文结合“双减”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的相关成果,探讨数智时代全省家校社协同育人图景,分析其特征、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可行路径。
一、数智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特征
(一)整体性与交叠影响
协同育人是培育良好教育生态的客观要求,家校社协同育人强调的是学校、家庭、社会通过高质量的沟通和互动,使儿童在不同场景中接受目标一致、场域连贯的优质教育,形成交叠的影响,达成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例如,我省中小学“家访进万家 协同育新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覆盖全体、关注个体”,确保每学年对每个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情况,从而促进家校社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二)开放性与资源流动
在“双减”后课后服务几乎覆盖所有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更加迫切。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技术创设了一个信息瞬间流动、共享虚实的资源交互空间,为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了可能,利用数智时代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限制,使得更多优质资源能够被广泛利用成为应然。有调研显示,90%的教师认为能够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互联网平台获取丰富课程与教学资源。
(三)回应性与精准供给
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可以实时收集并分析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和支持。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将其作为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理念的重要渠道,通过评估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课后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建议,学校与社区可以根据反馈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
(一)协同目标缺乏一致性
尽管“双减”政策重点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唯分数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校教育变革缺乏社会与家庭的支持。调研显示,许多家长仍倾向于选择一对一辅导或变相的校外培训来缓解教育焦虑,而非真正理解和支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如何转变家长观念,使其认识到教育不是金钱和时间的堆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主体参与度不足
在现实的协同过程中,家长与社会教育机构往往缺席。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阶层差异造成的自我淘汰现象。例如,低学历、低职业地位的家庭成员难以实质性参与到学校活动和管理之中;同时,有调研显示,30.2%的班主任认为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以满足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需求,能解决家长家庭教育问题的教师仅占26.4%。此外,学校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资源分散与流动性差
目前,家校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尚未实现深入流动。一是缺乏聚合资源的有效载体,二是提供的资源匹配度不高,无法真正满足实际需要。以社区儿童活动场所为例,一些书籍资料没有被阅读过的痕迹,原因在于其内容不符合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的实际需求。
三、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明确职责范围,强化制度保障
政府应发挥统筹作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制度,明确各方职权范围,确保协同目标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学校应该承担起组织发起者的角色,重点通过课后服务等形式丰富学习机会供给,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则需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社会各界则应作为重要补充,提供更多元化的支持和服务。
(二)推动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克服资源分散的问题,必须搭建统一的线上平台,汇集区域内乃至更广泛的优质资源。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校与家庭的具体需求,为他们匹配合适的教育资源,在兼顾共性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供给。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
(三)提升信息素养,缩小数字鸿沟
针对学校和家庭在数字化配置与使用方面的不平衡状况,政府应在推动家校社协同过程中提供精准帮扶。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化建设、集体采购与供给协同平台、提高家长与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措施。特别是对于那些信息技术接受度较低的家庭,可以通过“数字反哺”的形式鼓励学生帮助父母掌握基本操作技巧,确保不同年龄层和阶层的人都能轻松上手。
(四)建立评估机制,促进持续改进
最后,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评估机制至关重要。不仅要关注结果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推送家长等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推动学校与社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对于企业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行为,则应将其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决策的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架起冬日暖心桥
□ 叶祥元
一场寒流,让大地变得寒气袭人。在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九年制学校,却因为爱与责任的坚守,唱响了一曲赞歌,让冬天变得别样温暖。
12月17日,天气晴朗。像往常一样,清晨8点刚过,六年级班主任马媛走进教室开始清点学生到校情况。
“班上22个孩子,最远的家住涨泗村和蓄水村,不管什么原因,这个时间点,都应该到学校了。”马媛说,当她发现徐秦博空出的座位时,就打电话给他妈妈,询问情况。
“电话通着,但没人接,我感觉肯定有问题。”马媛清楚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徐秦博弟弟读二年级。她收起手机,便立即去找二年级班主任陈燕玲,询问孩子到校情况。“陈老师说,这个孩子也没有按时到校。知道了这个情况,我和陈老师又轮流多次拨打孩子父母手机,也发了信息,但未收到任何回复。”
地处凉州区北部的下双镇有7个行政村,大都分布于腾格里沙漠边沿,昼夜温差大,冬天来临得早,也分外寒冷。2020年参加工作的马媛,早已熟悉了周边的情况,知道火炉仍是村民冬季取暖的重要方式,她随即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们不敢有丝毫犹豫和迟疑,马上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程校长,程校长初步判断,学生可能煤气中毒了。”马媛说,学校程桃山校长当即安排副校长陈发鹏与他们两位班主任去家访。程校长还给镇卫生院打了电话,让他们做好救护准备。
三人到达徐秦博家院前,看到院门紧闭,无法打开。“我马上去找邻居,邻居翻墙进到院子里,打开屋门,发现果真是这个样子。”马媛说,当时的情形是,徐秦博母亲深度昏迷,弟弟近于窒息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徐秦博因为睡在另一间屋内,虽未发生中毒,但仍昏睡未醒。
“我们立即打开门窗,先让屋子通风透气,再把徐秦博弟弟转移至另一个屋内,并通过不断地呼唤、揉搓、掐人中等办法进行救护。”马媛说。随后,镇卫生院医生和120急救人员赶到,紧急对中毒家长和学生进行了应急处理,等到情况稳定后,老师和医生共同用担架将中毒者抬上急救车,送去医院救治。
到位和及时,传达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目前,徐秦博一家三口全部脱离生命危险,教师救人的事迹,也在凉州大地悄然传开。
下双镇九年制学校校长程桃山说:“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做好家校衔接工作,在关键时刻,我们的老师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守护了学生的生命和未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师德和大爱,是教师担当与作为的真实写照。”
“发现学生缺勤,教师和学校领导能够迅速反应,加强家校合作,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学生和家长生命安全,值得充分肯定。”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发说,这样的行动,既充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快速敏锐的反应能力,更反映出全区教育系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是满满的正能量。
高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彭亚娟 辛万祥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背景与现实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十四五”规划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着重强调要“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本文聚焦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核心育人主体,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共享资源、凝聚力量、实现高效互动,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剖析如何创新育人模式,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路径。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一)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
1.建设合作共赢家校队伍,搭建沟通桥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学校以外最好的学习环境。西北师大附中探索出的共担·共育·共赢“一二三五”的家校育人模式,搭建了家长、老师和班级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该模式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突出两个重点——家长成长和学生发展,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联动民主管理模式,并通过家校平台、父母讲堂、主题活动等五种主要策略创新家校共育模式。学校还利用自身资源为家长提供通识类培训和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家长和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促进教师、家长共同成长,共享育儿幸福
西北师大附中强化教师带动家长、家长促进教师的成长环境,通过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讲师团等创新方式,开创了“学业—专业—职业”的家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教师与家长协同开设《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探索自我特质的平台,为其未来生涯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模式打破了高中校园的围墙,让职业信息深入学生群体,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唤醒了生涯意识,实现了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共同成长和幸福共享。
(二)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1.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拓宽国际教育资源
政府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引导者,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质量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西北师大附中紧密依托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引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拓宽教育资源。在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指导下,西北师大附中与省内部分中小学成立了“甘肃省中小学百校结好协作体”组织,与多所国外学校缔结为友好关系学校,共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如夏令营、学术研讨会、文化沙龙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推动社会部门参与,搭建多元化教育平台
社区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西北师大附中积极构建社区参与教育的平台,让学生深入社区,参与禁毒宣传、防疫志愿服务、马拉松赛事服务等,同时,“旭阳义工”等学生社团还走进敬老院、帮扶贫困学生,实现了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西北师大附中致力于高品质学校建设,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开展“英才计划”,为学生提供高校导师指导,让学生参与学术研讨和科学研究,在高校高中共育模式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生。
此外,学校还积极打造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甘肃科技馆、西润律师事务所、中国电信等2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学校——实践基地——实践教师”三级联动劳动教育管理梯队,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与互动的职业体验平台,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三)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家社协同育人指的是在学校的协同下,家庭与社会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资源和支持,旨在为孩子创造积极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机会,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西北师大附中打破传统壁垒,整合社会资源,开创了“一体三级六课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为家长提供全方位指导。其中“一体”指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教育管理主体;“三级”则是依托国家、社会、学校三级培训体系,完善家长学校的新机制;“六课程”则是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的六级家长课程,包括“公益家长学校课程”“亲子实践活动课程”“个案咨询课程”等,旨在开拓社会资源,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总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机制促进了三方育人主体角色的重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和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育人三方主体对学生的关注度与责任感,还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附属中学)
监制:丁 翔
审核:毛 媛
编辑:张慧敏